2018年针灸病例.doc_第1页
2018年针灸病例.doc_第2页
2018年针灸病例.doc_第3页
2018年针灸病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典型病例简介一一针灸科(2010-10-08 16:03:39)转载总标签:杂谈中风姓名张XX性别女出生1963 年5月10日年龄46岁婚姻状况 已婚以“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27天。”之主诉于2009年12月17日入院。患者27天前做饭时无明显诱因感头晕,无头痛,无视物旋转,遂卧床休息, 四五分钟后起床接电话时出现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活动无力,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二便失禁,家人急送往岐山县医院,途中出现意识不清,小便失禁,入院 测血压160/85mmHg,急查头颅 CT:脑出血,量约20ml (未见单)随即转往 XX医院,给予脱水降颅压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现患者病情较前好转,但仍言 语欠清晰,

2、右侧肢体活动无力,为进一步针灸康复治疗,收住我科,现患者言语 欠清晰,右侧肢体活动无力,右上肢不能活动,右下肢可抬离床面,无饮水呛咳, 无吞咽困难,无头痛、头晕、无心慌、胸闷,无视物旋转,饮食及睡眠可,大小 便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一年余,血压最高为“ 160/95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具 体不详),血压基本平稳;否认药物、食物等过敏史。父母早逝,否认家族遗传 病史。T36.2C, R 19次/分,P 76次/分,B P 140/80 mmHg 神志清,精神差,被 动体位,查体合作,语言欠流利,头颅无畸形,眼球转动灵活,无震颤,睑结膜 色红,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侧中

3、枢性面舌瘫,咽 反射减弱。颈软无抵抗,心肺阴性,腹部阴性,四肢脊柱无畸形,右上肢肌I级, 右下肢肌力加级,肌张力减弱,右侧各种腱反射稍亢进,左侧肢体肌力IV级,肌 张力正常,左侧各种腱反射正常,双侧霍夫曼氏征(-),双侧巴彬氏征(-),双侧查多克征( - ) , 双侧奥本海姆征( -) 右侧浅感觉减退,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四诊摘要:患者张XX,中年女性,素体偏胖,嗜食肥甘,既往高血压病史一年, 现言语欠清晰,右侧肢体活动无力,右上肢不能活动,右下肢可抬离床面,无饮水呛咳,无吞咽困难,无头痛、头晕、无心慌、胸闷,无视物旋转,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辨病分析:

4、患者中年女性,平素喜食肥甘之品,聚湿生痰,痰浊瘀血流串于经络之中,脉络不畅,经脉失于濡养,故见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利;痰浊蒙闭清窍故见头晕,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痰湿内盛之征,综观舌脉症,辨为风痰阻络之中风,其病位在脾、胃、脑,病属虚实夹杂之证。初步诊断: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络西医诊断:1. 脑出血恢复期2. 高血压病2 级极高危险组诊疗计划:1. n级护理;2.低脂低盐饮食,监测血压;3.完善各项入院检查;4.中医治疗原则:利湿化痰,疏经通络针灸治疗:针刺以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经穴为主,头体针结合,针用泻法,日针一次,留针30 分钟, 10 次为一疗程,并配合远红外照射。取

5、穴如下:(均以右侧为主)顶区额区颞区廉泉手三里外关合谷血海阴陵泉丰隆足三里中药治疗:桑钩温胆汤加减5. 静点改善脑细胞代谢、对症支持药物。治疗第四天,患者诉病情较前稍有好转,右侧前臂可在床位上稍微挪动。右下肢可抬离床面5cm左右,无右侧肩关节及右下肢疼痛。 无饮水呛咳,无吞咽困 难,食纳可,二便正常,夜休可。患者因无神志障碍,故不属于中脏腑;因无四肢厥冷等,故不诊为厥证;因无项背强直,四肢抽搐,故不诊断为痉证。继续以针刺治疗为主,治以“利湿化痰,疏经通络”取穴如下:顶区额区颞区廉泉手三里 (右)外关 (右)合谷 (右)血海 (右)阴陵泉(右)丰隆(右)足三里(右)配合远红外照射。指导患者良肢位

6、摆放,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张力,继观。治疗一个疗程,患者在家人搀扶下可缓慢行走。右侧髋关节屈曲力量尚可。右侧膝关节控制力量较差,无头痛,无心慌,无恶心、呕吐,食纳可二便正常,夜休可。查体:心肺听诊阴性,右上肢近端肌力R级。右上肢远端肌力田级右下 肢肌力IV-肌张力可。右侧各种腱反射稍亢进,左侧肢体肌力V,肌张力正常, 右侧浅感觉减退,舌淡红, 苔薄白, 脉弦滑, 患者平素喜食肥甘之品,聚湿生痰,痰浊瘀血流串于经络之中,脉络不畅,经脉失于濡养,故见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利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痰湿内盛之象。治以“利湿化痰,疏经通络”方药以桑钩温胆汤加减。继观。治疗三个疗程后,言语清晰流利

7、,右侧肢体活动较前有力,右上肢屈伸无明显受限,右手拿物力量欠佳,偏瘫步态,无饮水呛咳,无吞咽困难,无头痛、头晕,无心慌胸闷,无恶心、呕吐,食纳可,夜休可,二便正常。查体:心肺听诊阴性,右上肢近端肌力IV级,右上肢远端肌力田级,右下肢肌力IV肌张力可。 右侧各种腱反射稍亢进,左侧肢体肌力V,肌张力正常,右侧浅感觉减退,舌淡 红,苔薄白,脉弦滑。出院医嘱:1. 畅情志,避风寒,低盐低脂饮食;2. 遵医嘱口服药物,勤测血压;3. 加强肢体功能训练;4.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面瘫姓名:石XX 性别:男出生: 1966 年 10 月 22 日 年龄: 43 岁 婚姻状况:已婚以“左侧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8、四天”之主诉于 2009 年 1 月 4 日入院患者四天前受凉后出现左眼迎风流泪,无头痛、头晕等不适,家人发现其左侧口角向右歪斜,无言语不利,无半侧肢体麻木及活动不灵。在当地门诊给予静点液体(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遂来我科门诊,以“面瘫”收住我科。刻 下:患者感左侧面部肌肉活动不灵,左侧闭目无力,夹食漏饮、鼓腮漏气,无明显耳后疼痛,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无恶寒发热,无语言不利,无肢体麻木及活动不灵,食纳可,睡眠可,二便调畅。既往体健,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及花粉过敏史。父母体健,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T: 36c R: 20 次/分 P: 74 次/分 BP: 100/60 m m H g

9、 神志清楚,精神可,言语清晰,主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左侧额纹变浅,眼球转动灵活,无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闭目露睛约 3mm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听力无下降,无疱疹,左侧乳突轻压痛,左口角略下垂,左侧鼻唇沟变浅,人中沟稍右偏,舌前2/3 味觉无减退,伸舌不偏,咽不红,扁桃体不大,咽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静脉无怒张。心肺腹阴性,双下肢不肿。四肢脊柱无畸形,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各种腱反射存在,双侧霍夫曼氏征(),双巴彬氏征(- ),左面部痛觉正常,双侧深浅感觉对称存在,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10、四诊摘要:患者石XX,中年男性,有外感史,急性起病史,刻下左侧面部肌肉活动不灵,左侧闭目无力,夹食漏饮、鼓腮漏气,无明显耳后疼痛,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无恶寒发热,无语言不利,无肢体麻木及活动不灵,食纳可,睡眠可,二便调畅。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辨病辩证分析:患者不慎感受风寒之邪, 邪气趁虚侵袭面部经络, 以至气血不和,经筋失于濡养而纵缓不收,故见左侧闭目无力、刷牙漏水、鼓腮漏气,舌质淡,苔薄白,脉浮为风寒侵袭之征。依症、舌、脉表现, 辨为风寒袭络之面瘫,为本虚标实证 , 病位在筋脉(面部)。初步诊断:中医诊断:面瘫风寒袭络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左)诊疗计划:1. II级护理;2.完

11、善各项入院检查;3.治疗原则: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针刺治疗:以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为主, 初期针用泻法,后期用补法,每日一次,留针30min, 配合远红外线照射及艾灸,10 次为一疗程,取穴如下(均以左侧为主):百会风池风府阳白四白地仓翳风颊车合谷太冲中药治疗:牵正散加减4静点抗病毒、改善面部血液循环药物,口服营养神经药物。5. 避风寒,勿揉眼,畅情志,注意休息,加强患侧面部功能锻炼。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诉无明显迎风流泪,左侧闭目有力抬眉有力,稍有挟食漏饮,鼓腮漏气,无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食纳可,二便正常,夜休可。患者主要表现为左侧面部全部表情肌完全性瘫痪, 并非仅有眼睑以下表情肌瘫痪故不诊断为中枢性面瘫。因耳道无异常分泌物,无耳鸣,无听力减退,故不诊断为耳源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为原则,取穴如下:百会风池(双)风府(双)阳白(左)四白(左)风池(右)颊车(右)阳白(左)合谷(双)太冲(双)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