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BR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_第1页
曹阳BR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_第2页
曹阳BR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_第3页
曹阳BR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_第4页
曹阳BR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 宁 师 范 大 学研究型课程论文油菜素内酯(BR)对小麦幼苗的影响学生姓名:曹阳院系专业: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班级学号:07级 三班 20071811010080指导教师:吕建洲 教授完成日期:2009年12月2日油菜素内酯(BR)对小麦种子生长的影响摘要:用配制成的不同浓度(5ppm,10ppm,20ppm,30ppm和50ppm)的龙血竭制剂培养绿豆种子,以对应相同浓度(0.05ppm,0.25ppm和0.50ppm)的BR原制剂作对照,通过记录的数据,探讨不同浓度的龙血竭制剂对小麦种子生长的影响。关键词:龙血竭制剂 BR原制剂 绿豆种子 长势Abstract With the pr

2、epara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05ppm, 0.25ppm and 0.50ppm) of the BR train nano-biological agents, wheat seeds, in order to correspond to the same concentration (0.05ppm, 0.25ppm and 0.50ppm) of the BR of the original formulation used as control, through the recorded data to explore the di

3、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R nano-biological agents on the growth of wheat seeds.Keywords BR nano-formulations of the original formulations of wheat seed crop is growing BR前言血竭为名贵中药材。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血竭具有抗氧化、抗细菌、抗炎、活血止血等多种生理活性。血竭主要分布于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海南等地。我国国家标准fWS3082(z一016)一99(z)1中将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剑

4、叶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提取的树脂定名为“龙血竭”。龙血竭的化学成分以酚类化合物为特征,酚类成分也是其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迄今已从龙血竭中分离检测出130多种化合物。油菜素内酯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相似于动物甾醇类激素的一种天然产物。1968年,日本的丸茂晋吾首次从蚊母树叶中提取到该物质,发现它具有促进黄化水稻叶片弯曲的作用。1979年Grove在Nature上发表了关于油菜素内酯X_射线结构的论文,证明油菜素内酯是一种甾醇类物质,类似于动物激素。经过近20年的研究,关于其种类、分布、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已基本明确;植物体内合成代谢的总路线已经建

5、立,但详细的代谢步骤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植物生理作用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显著进展。大量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结果证实了油菜素内酯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中是不可缺少的(Mikloset al,1996),目前许多植物生理学家已将其列为植物的第六大类激素。另外,BR促进生长的机制既不同于生长素,也不同于赤霉素。而且,BR在促进生长的过程中具有双重的作用:纵向伸长和横向扩展。这似乎具备了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双重功效。龙血竭在医药学中的活血化瘀作用已有很多的研究,那作为生物源制剂它是否会像BR一样对植物生长有作用还未有人来证明。1.实验部分1.1材料及仪器5ppm,10ppm,20ppm,30ppm和5

6、0ppm的龙血竭制剂及0.05ppm,0.10ppm和0.50ppmBR原剂,蒸馏水,绿豆种子,培养皿9个,烧杯,滤纸,容量瓶,玻璃棒,移液管,毫米尺,小量筒,保鲜膜,光照恒温培养箱,电子天平等。1.2实验步骤精选种子 以市场现买的绿豆种子为实验材料。选择颜色光亮,颗粒饱满,大小均一,成熟度好的绿豆种子,剔除坏豆,嫩豆,虫豆,无皮豆,以减少病虫害和烂苗,提高出苗整齐度。处理种子 用2%高锰酸钾浸泡浸泡种子20分钟消毒,然后用洁净的清水将种子淘洗干净。配制剂 配制不同浓度的龙血竭制剂,浓度分别为5ppm,10ppm,20ppm,30ppm和50ppm,.编号分别为一到五号,同时配制对应相同浓度的

7、BR原剂,编号分别为六到八号,用蒸馏水做对照实验,编号为九号。浸种 分别用上述所配制的试剂浸泡一定量的种子24小时。育种 将上述已处理好的种子放到培养皿里培养,每皿30粒。培养 将上述已处理好的芽苗培养皿放在相同的环境下培养,保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每三天浇一次清水)且通风良好。数据处理 每次浇水后观察一次绿豆苗的长势情况并进行测量,测量的数据主要有:根长,株高,叶宽,叶长。1.3数据记录:1.31小麦种子培养第48小时时的发芽率: 编号发芽率1 2 3 4 5 6 785.6%89.4%91.4%83.5%86.8%88.3%82.3% 测定指标编号芽宽(cm)芽长(cm)根长(cm)1(纳米

8、0.05ppm)0.100.400.382 (纳米0.25ppm)0.120.520.493 (纳米0.50ppm)0.160.640.584 (非纳米0.05ppm)0.060.350.295 (非纳米0.25ppm)0.090.430.376 (非纳米0.50ppm)0.110.550.527 (水)0.050.280.251.32第一次测量小麦各部分生长情况数据结果:芽宽(cm)芽长(cm)根长(cm)1(纳米0.05ppm)0.261.101.232 (纳米0.25ppm)0.311.321.563 (纳米0.50ppm)0.431.811.734 (非纳米0.05ppm)0.220.

9、81.055 (非纳米0.25ppm)0.280.951.226 (非纳米0.50ppm)0.331.121.367 (水)0.180.650.921.33第二次测量小麦各部分生长情况数据结果: 1.34第三次测量小麦各部分生长情况数据结果:芽宽(cm)芽长(cm)根长(cm)1(纳米0.05ppm)0.323.213.562 (纳米0.25ppm)0.373.563.943 (纳米0.50ppm)0.413.954.324 (非纳米0.05ppm)0.252.953.165 (非纳米0.25ppm)0.283.143.686 (非纳米0.50ppm)0.353.443.847 (水)0.21

10、2.562.971.35第四次测量小麦各部分生长情况数据结果:芽宽(cm)芽长(cm)根长(cm)1(纳米0.05ppm)0.444.124.562 (纳米0.25ppm)0.524.364.953 (纳米0.50ppm)0.684.565.234 (非纳米0.05ppm)0.313.34.135 (非纳米0.25ppm)0.363.684.266 (非纳米0.50ppm)0.453.954.587 (水)0.343.263.922.结果与分析 从上面三个表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浓度相同的BR纳米制剂与BR原剂相比,BR纳米制剂对小麦种子生长萌发的促进作用远比BR原剂的效果明显,表现在1、2、3号

11、培养基中的小麦的芽宽、芽长、根长都普遍大于对应4、5、6号培养基中的幼苗,这是因为把BR原剂制成纳米级制剂,这样更有利于植物表皮细胞的吸收,制剂得到的利用率更高,所以苗长的壮实。此外前6号培养基中的小麦幼苗长的都比7号培养基中的幼苗粗壮,这又一次证明了BR制剂对幼苗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是植物生长的促进剂。在本实验设置的几个浓度梯度里,不论是纳米制剂还是原剂,0.50ppm的培养基中的小麦幼苗长势明显好于其它两个浓度的幼苗,这说明BR制剂对豌豆幼苗生长起促进作用的最适浓度是0.50ppm或是比0.50ppm更高的一个浓度值。3.讨论及结论本次实验又一次成功的证明了BR制剂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

12、且得出了BR纳米制剂对豌豆幼苗生长的作用效果好于原剂的结论,但是遗憾的是并不能确定0.50ppm就是BR制剂对豌豆幼苗生长起促进作用的最适浓度,这是因为实验中设置的试剂的浓度梯度太少,如果有机会再做一次实验,我一定会更加认真做实验中的各个步骤,设置好浓度梯度,把实验做的更加完美,得出更加确定的实验结果.参考文献:1仵兆武.油菜素内酯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06(5):92-93.2曹新生,张争立.在豫西推广和应用油菜素内酯的实践J.河南农业,2006(1):24-25.3王长方,游泳,陈峰,等.天丰素、赤霉素A4调节福桔生长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759

13、-762.5郑祖潮,林依开.油菜素内酯在西瓜生产中应用效果J.福建农业,1998(1):11.6齐冬华,郭献榜,王守才.使用油菜素内酯小麦增产效果显著J.河南农业,1998(2):7 徐如涓,郭一松,赵毓橘.表油菜素内酯对黄瓜下胚轴伸长、内源GA3、ABA及淀粉含量的影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1990,16(2):125-130.8丁静,沈镇德,方亦雄.植物内源激素的提取分离和生物鉴定J.植物生理学通讯,1979(2):27-29. 9郭奇珍, 1983.新型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植物生理学通讯,(210梁广坚,李芸瑛,邵玲, 1998.DA_6和BR+GA3对菠菜生长和光合速11韩贻仁, 1988.分子细胞生物学.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922412金先春,徐威生,刘安福,赵毓橘, 1988.植物激素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