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教案_第1页
法不可违教案_第2页
法不可违教案_第3页
法不可违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5.1法不可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导入新课】思考:观看纪录片巡视利剑第一集片段,谈谈你的观后感。教师总结: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引出课题法不可违。【新课讲授】一、违法无小事(一)法律的内涵活动一:行为的底线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回答相应问题。教师讲述:小勤不懂法,不按

2、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知识补充:(1)、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2)、纪律: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3)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二)违法行为的含义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回答相应问题。教师总结:(1)一个人做出违法的事情的原因:一个人如果

3、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2)违法行为的含义: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展示四幅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3) 违法行为的分类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内容,填写下面表格。内容名称不同点违反的法律法律后果社会危害性实 例(1)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规范民事责任相对轻微(一般违法)欠债不还(2)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律规范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扰乱社会治安(3)刑事违法行为刑事法律规范刑罚处罚最严重(犯罪)故意杀人教师总结: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

4、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通常称为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学生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内容,了解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阅读教材P47页的“探究与分享”,观看男子网上直播烧车被刑拘视频,让学生区别三种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警惕和远离违法行为阅读教材P49“探究与分享”思考: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教师总结:(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阅读教材P49“相关链接”学生观看视频两墨镜女手挽手遮挡号牌车前开路,汽车违规走应急车道和越野车追赶藏羚羊事件续:涉事7人被罚10.5万

5、元两个视频,进一步了解行政违法行为。(1)教师总结: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50“探究与分享”,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会受到哪些处罚?阅读材料加多宝王老吉包装之争(2)教师总结:这三则事例都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2、如何做到遵章守法?思考: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我们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呢?学生观看视频民法总则关乎你我一生,了解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了解民法总则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总结:(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