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五章单项选择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e526d33c-72a6-43b0-896b-8100ade9deaf/e526d33c-72a6-43b0-896b-8100ade9deaf1.gif)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五章单项选择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e526d33c-72a6-43b0-896b-8100ade9deaf/e526d33c-72a6-43b0-896b-8100ade9deaf2.gif)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五章单项选择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e526d33c-72a6-43b0-896b-8100ade9deaf/e526d33c-72a6-43b0-896b-8100ade9deaf3.gif)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五章单项选择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e526d33c-72a6-43b0-896b-8100ade9deaf/e526d33c-72a6-43b0-896b-8100ade9deaf4.gif)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五章单项选择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e526d33c-72a6-43b0-896b-8100ade9deaf/e526d33c-72a6-43b0-896b-8100ade9dea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在需要进行抗震设防的框架节点中()A.梁、柱中的箍筋都应在框架节点区内设置B.节点区箍筋用量至少与柱端箍筋加密区用量相同C.节点区箍筋用量至少与梁端箍筋加密区用量相同D.节点区无法设置箍筋,只能设置拉结筋2.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重力荷载代表值Ge中对于住宅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A.0.3B.0.5C.0.8D.0.93 .有局部突生塔楼的建筑,当基本自振周期Ti>1.4Tg时,其附加水平地震彳用AFn应置于()A.局部突生塔楼的顶部B.主体房屋的顶部C.主体房屋的中部D.主体房屋的底部4 .我国抗震规范第二阶段设计的内容是()A.验算构件的承载力B.验算结构小震时的弹性变形C.
2、验算结构大震时的弹塑性变形D.验算结构大震时的弹性变形5 .一般情况下,设防烈度可采用()A.众值烈度B.罕遇地震烈度C.基本烈度D.多遇地震烈度6 .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中()A.框架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剪力墙作为第二道抗震防线,因此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一般不低于框架B.框架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剪力墙作为第二道抗震防线,因此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一般低于框架C.剪力墙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框架作为第二道抗震防线,因此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一般低于框架D.剪力墙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框架作为第二道抗震防线,因此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一般不低于框架7 .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
3、结构类型B.设防烈度C.结构最大层高D.屋面高度8 .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时,以第一振型为主,近似认为第一振型接近于()A.折线B.直线C.抛物线D.双曲线9 .带有砌体填充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为()A.1/800B.1/550C.1/450D.1/100010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关于建筑场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土层剪切波速划分场地土类型B. 土层剪切波速越大,建筑场地土越软C.根据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建筑场地类别D.场地覆盖层厚度是指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的距离11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的第一水准是()A.强柱弱梁B
4、.强剪弱弯C.大震不倒D.小震不坏12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属于()A.甲类建筑B.乙类建筑C.丙类建筑D.丁类建筑13 .一般情况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中C.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地震烈度D.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源深度14 .底部剪力法适用的房屋高度不超.过.()A.20mB.30mC.40mD.50m15 .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公式Ue<6eh中,9e为()A.层间弹性位移限值C.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16.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A.小震不坏C.强剪弱弯B.层间弹塑性位移限值D.层间弹塑性位
5、移角限值(GBJ11-89)采用的第二阶段设计方法,B.强柱弱梁D.大震不倒17 .下列关于框架柱轴压比的概念中,不正顺.的是A.抗震等级越高,柱子的轴压比限值越大B.限制柱子的轴压比可减小发生受压脆性破坏的可能性C.提高混凝土强度可减小柱子的轴压比D.增加柱子截面尺寸可以减小柱子的轴压比18 .在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对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设计”的规定,适用的建筑类别为(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19 .在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A.面波B.体波C.纵波D.横波20 .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给由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的影
6、响因素是()A.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B.建筑物的自振周期C.场地类别D.地震持续时间21.下列说法中错现.的是()A.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B.离震中愈近,地震烈度愈高C.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D.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22 .关于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高度不超过60mB.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C.以第一振型为主D.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23 .在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计算公式y?中,Vy或Ve的正确定义是Ve()A. Ve为罕遇地震作用下楼层的弹塑性地震剪力B. Ve为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的弹性地震剪力C.Vy为按构件的实际配筋及材料强度设计值
7、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D.Vy为按构件的实际配筋及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24.“强柱弱梁”指的是()MA.塑性较首先由现在梁端B.柱钢筋设计强度大于梁钢筋设计强度C.塑性较首先由现在柱端D.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梁混凝土强度等级26.框架柱轴压比是框架柱轴向压力设计值与()A.柱核心区面积之比B.柱全截面面积之比C.柱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D.柱核心区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乘积之比27 .下列叙述中,错现.的是()A. 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B. 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C.地震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D.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称为震中28 .下列
8、关于建筑结构规则性的叙述中,不属于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类型的是()A.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的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B.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C.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D.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29 .下述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中,错误.的是()A.以第一振型为主B.高度不超过40mC.以弯曲变形为主D.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30 .在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中()A.重力荷载作用必须参与组合,具分项系数取1.20B.仅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30C.同时考虑水平与竖向
9、地震作用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30,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0.8D.风荷载分项系数取0.2032.地震震级是指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地震震级C.地震震级增大一级,地面振幅增大约10倍D.地震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33.在单自由度体系中,质点受到的惯性力为()A.-mx(t)B.-Kx(t)C. -C x(t)D.-mx(t)Xg(t)34 .与划分建筑抗震等级无关.的因素是()A.建筑高度B.结构类型C.混凝土强度等级D.抗震设防烈度35 .在地震区,框架结构应采用的承重方案是()A.现浇横向框架承重B.现浇纵向框架承重C.现浇纵横向框
10、架承重D.装配式纵横向框架承重36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关于建筑场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土层剪切波速划分场地土类型B. 土层剪切波速越小,建筑场地土越硬C.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D.场地覆盖层厚度是指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的距离37 .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主要地震波是()A.面波B.横波C.纵波D.纵波和横波3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地震烈度C.各类建筑场地中I类最好,IV类最差D.震源至震中的竖直距离称为震中距39 .设防烈度为7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场地类别为I类时,确定其抗震等级时
11、所采用的设防烈度为()A.6度B.7度C. 8度D.9度40 .在抗震设计的第一阶段,()A.计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B.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C.采用大震作用效应D.验算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41 .影响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参数很多,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结构的自振周期T大于场地特征周期Tg时,T愈大,水平地震作用愈小B.土的剪切波速愈大,水平地震作用愈小C.结构自重愈小,水平地震作用愈小D.地震动加速度愈大,水平地震作用愈小42.高度60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不应选择()A.振型分解反应谱法B.底部剪力法C.时程分析法D.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4
12、3 .第二阶段抗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A.验算构件的承载力B.验算构件的抗裂性能C.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D.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44 .对突生屋面的小塔楼的地震作用,计算小塔楼时,该水平地震作用()A.应放大3倍,增大部分传给下部楼层B.应放大3倍,增大部分不传给下部楼层C.应放大2倍,增大部分传给下部楼层D.应放大2倍,增大部分不传给下部楼层45 .关于地震烈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一般情况下,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高B. 一次地震有多个地震烈度C.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D.地震烈度是衡量一次地震所能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46 .下列说法中不正卿的是()A.纵波
13、引起地面的竖向振动B.地表某处与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C.横波是剪切波D.地壳中产生地震波的部位称为震中4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距震中愈远,地震烈度愈高B.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C.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D.设防烈度等于多遇地震烈度48 .下列地基中,对抗震有利的是()A.卵石层B.淤泥质土C.软弱粘土D.饱和松砂49 .下列建筑中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分析的是()A.6度区的甲类建筑B.7度区高度为80m的乙类规则建筑C.7度区高度为90m的丙类规则建筑D.9度区高度为40m的丙类规则建筑50.1. 单自由度体系中,质点受到的弹性恢复力为()A.mx(t)B.-Kx(t)C.Cx(t)D.
14、mxg(t)51.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各类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时,具楼层内最大的层间弹性位移应()A.计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取1.0B.不考虑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取1.0C.计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取1.2D.不考虑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取1.252 .在第一阶段抗震设计中,验算构件承载力时采用的荷载效应组合是()A.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大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C.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D.大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53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截面承载力设计表达式为()A.SW/reB.S<RC.0S<RD.
15、0s<R/RE54 .关于在框架梁端设置箍筋加密区的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约束混凝土B.提高梁的变形能力C.满足抗剪承载力要求D.增加梁的延性55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大于5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B.我国现行抗震规范采用两阶段设计法C.低于7度的地区为非抗震设防区D.纵波又称P波56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地震波主要是体波B.地壳中产生地震波的部位称为震源C.纵波是剪切波D.横波引起地面的竖向振动57 .下列地基中,地震时可能发生液化的是()A.饱和松砂B.淤泥质土C.饱和粘土D.冲填土58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
16、突生屋面的屋顶间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宜放大()A.1.559 .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无为.的是()A.建筑场地类别B.结构自振周期C.抗震设防烈度D.建筑平面形状60 .关于框架柱的轴压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设定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框架柱的抗震延性B.设定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框架柱的极限承载力C.轴压比限值与结构体系无关D.轴压比限值与抗震等级无关61 .与确定结构抗震等级无关.的是()A.设防烈度B.基础类型C.房屋高度D.结构类型62 .关于地震波,下列说法不止顺.的是()A.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B.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C.纵波使建筑物水平方向摇晃D.横波又称S波63 .在结构抗震设计时
17、,下列说法不正顺.的是()A.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分为4个抗震设防类别B.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C.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对各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D.我国抗震规范采用两阶段设计法64 .对多层框架结构,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最大弹性层问位移时,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各项作用分项系数采用1.0B.可不计入扭转变形C.钢筋混凝土构件可采用弹性刚度D.可不扣除结构整体弯曲变形65 .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公式UeWeh中,e为()A.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取1/550B.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取1/550C.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取1/50D.层间
18、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取1/5066 .设防烈度是抗震设计的依据,一般情况下,设防烈度可采用()A.罕遇地震烈度B.多遇地震烈度C.地震基本烈度D.众值烈度67 .下列建筑中,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是(A.高度超过80m的框筒结构B.自振周期Ti超过特征周期Tg五倍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C.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的框架结构D.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剪力墙结构68 .框架柱设计中,“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是指()A.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B.柱抗剪承载力不低于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D.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柱弯曲破坏时产生的剪力69 .与
19、地震系数k有关的因素是()A.地震基本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C.场地土类别D.结构基本周期70 .关于地震,下列叙述中不正豌.的是()A.与横波相比,纵波的周期短、振幅小、波速快B.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主要是面波C. 50年内,多遇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为10%D.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71.关于影响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参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结构的自振周期T大于场地特征周期Tg时,T愈大,水平地震作用愈小B.土的剪切波速愈大,水平地震作用愈小C.结构自重愈小,水平地震作用愈小D.地震动加速度愈大,水平地震作用愈小72.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次地震有一个
20、震级和一个地震烈度B. 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地震烈度C.距震中愈近,地震烈度愈低D.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烈度大小的尺度73 .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要求是()A.塑性较先生现在柱端,后由现在梁端B.梁柱节点处柱的总弯曲承载能力不低于梁的总弯曲承载能力C.梁柱节点处柱的总抗弯配筋面积不低于梁的总抗弯配筋面积D.框架平面内柱的截面高度不低于梁的截面高度74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的建筑,具抗震设防类别为()A.甲类建筑B.乙类建筑C.丙类建筑D.丁类建筑75 .与结构自振周期有关的因素是()A.地震烈度B.地震震级C.结构自身的刚度与质量D.建筑场地类别76 .地震时,造成建筑物和
21、地表破坏的地震波主要是()A.面波B.体波C.纵波D.横波77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公式Aup<9ph中,%为()A.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取1/550B.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取1/550C.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取1/50D.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取1/50二、填空:1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加速度反应Sa与该体系自振周期T的关系曲线,称为最大加速度反应谱曲线O2 .抗震设计时,规则建筑的平面布置应保证平面局部突出部分的尺寸较小,_抗侧力结构平面分布基本均匀对称。3 .为保证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剪力墙墙肢塑性校区不过早发生剪切破坏,应使墙肢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大于其受弯
22、承载力。4 .在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Fn的主要原因是考虑_高振型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5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设防烈度、建筑类别、场地类别、结构类型和建筑高度确定的。6 .框架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首先发生屈服并产生较大弹塑性位移的楼层称为结构_薄弱o7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8 .在地震区,当建筑物平面复杂、不对称并且各部分刚度、质量相差悬殊时,为减小震害可以设置_抗震缝。9 .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的数值大于1o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_主要屋面的高度。11 .地震引起的结构振动,称为结
23、构的_地震反应O12 .抗震等级是根据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建筑类别、结构类型及构件的重要性程度来确的。13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a的物理意义是动力系数与地振系数的乘积。14 .在地震影响范围内,地表某处与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_。15 .基本烈度每增加1度,地震系数k值增加_2倍。16 .多遇地震烈度(小震)大约比基本烈度低1.55度。17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物理意义是_动力系数与地震系数的乘积。18 .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称为该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19 .竖向地震作用会在高层建筑的上部产生拉应力。20 .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中传播的空间位置的不同,分为体波和一面波o21 .在抗震设
24、计中,增加承载力要与刚度、一延性要求相适应。2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动力系数是指质点绝对最大加速度与地面水平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23 .抗震设计时,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_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24 .在抗震第一阶段设计时,按_多遇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的承力。25 .地震作用分为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和扭转_地震作用。26 .结构薄弱层指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首先发生屈服并产生较大位移的部位。27 .一般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层二者的较大值。28 .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平面宜
25、简单、规则、对称,尽量减少o129 .地震系数k的物理意义是地面水平运动最大加速度与的比值。30 .我国抗震规范规定,设防烈度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和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三、简答:1 .框架柱的抗震设计要求有哪些主要方面?P2692 .在房屋结构抗震设计时,如何?足规则结构的要求?P2363 .在抗震设计时,为什么要对柱端箍筋进行加密?P2694 .简述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抗震设防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设计方法P2305 .框架柱的主要抗震构造措施有哪些?P271-2736 .简述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原则。P2777 .简述框架梁的抗震设计原则。P
26、2748 .抗震设计的框架梁,其截面尺寸应满足哪些要求?P2769 .抗震设计的框架柱,其尺寸应满足哪些要求?P27210 .框架柱的震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26311 .简述框架柱的抗震设计原则。P26912 .简述梁柱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破坏的主要原因。P26413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包括哪些方面?P27714 .简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所采用的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32.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包括哪些方面?计算题:1 .图示框架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G8=1000kN,各层边柱D值均为1104kN/m,各层中柱D值均为2104kN/m,试按公式T
27、11.7T4U;计算其自振周期。(提示:t0.6)2 .已知单质点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T=0.3秒,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G=1000kN,场地特征周期Tg=0.4秒,试计算:(1)8度近震时(amax=0.16),结构底部剪力Fek=?(2)结构侧移刚度K=?G1 =G2= 1600kN ,单位力作用于各层时3 .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层高相等,各层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为的位移如图示。当取amax=0.16,Tg=0.4s时,试用底部剪力法求各层地震剪力。(提示:T1=1.7。T,。T = 0.6;“1=( ) 0.9? a max)4.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28、为Gi=G2=G3=1200kN ,各层的层刚度K1=K2=K 3=20000kN/m ,当取a max=0.16, Tg=0.4s时,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最大层间位移。(提示:T1 = 1.7 T UT, T 0.6; 1(?严 max)T15.某单层单跨厂房排架结构如图所示,集中于柱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104kN/m , A、B柱侧移刚度相同,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近震)(a max=0.16)G=800kN总侧移刚度K=4 X,结为场地(Tg=0.3s),考虑空间工作和扭转影响的效应调整系数为0.75,考虑非结构构件的周期调整系数为0.求结构的底部剪力及 A柱的剪力、弯矩图。(提示:Ti=
29、 2 TG2,FEK1 1G,g 9.8m/S )gK:题37图6. 一单层框架如图示。已知当柱顶作用1k力时,柱顶产生0.1mm的水平位多,Tg=0.4s, &max =0.16 ,重力荷载代表值 G = 1000kN ,试进行如下工作:AC=4XIQ kN/m(1)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底部剪力标皿JA(2)假定柱子反弯点高比y=0.65 ,画出地震减用标迤值产碓的框架弯M图(提示:i m Tg 0 9T=2 ,k, (T) max)7.某多层框架钢筋混凝土矩形柱,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EEJ680kN ,剪力设计值 V = 350kN ;柱净高 H n = 3200mm ,截面宽度4
30、00mm,截面有效高度为 560mm;配有箍筋4 10100;fc=12.5N/mm 2, fyv=210N/mm 2;受剪承截力抗震调整系数丫77y7T7T7题37图材料强度re=0.85。试验算该柱抗剪承载力是否满足。1 ,(提示:V < (RE0.161.5Afbh0 fvvqhh0 0.056N);无需验证人及 N的适用范围) c 0 yv0s8 .某单层厂房结构如图示。柱 A和柱B的侧向刚度相等,KA=KB=20kN/mm ;重力荷载代表值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16,特征周期为 0.4s,试计算该厂房在地震作用下的底部剪力。(提示:G=2000kN ,Tg 0.9 风=(一)
31、Tm max, T=2 Tt J-m) k9 .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层高为4米,其余各层层高均为 3米。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G 3=G4=12000kN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T1=0.48so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 max =0.16 , Tg=0.55S, Y 2=1.0o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底部剪力及顶层层剪力。G;H;(提示:Fi= n i i Fek,不需考虑附加地震作用。)GjHj j 110 .单质点结构体系如图示。当 1kN水平力作用于柱顶时,柱顶产生的侧向位移为0.05mm;已知重力荷载代表值G=1500kN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16,特征周期为0
32、.4s。试计算该体系的底部剪力(提示:0.9TgT11 .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层高3.9m,其余二层均为12 8m o已知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1=13000kN,G 2=11000kN , G3=12000kN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设防烈度为9度。=0.4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题39图II类场地;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底部剪力及二层剪力。提示:Tg=0.4s, max 0.32,0.9, 2 1.0,Tg GiHi 2 max , Fi FEk)TiGjHj12.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层高4.0m,五层层高均为3.0m ,集中用亲和喝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i
33、=G2=G3=G 4=2000kN , G5=1500kN ,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设计地忡组为噂1r 场地特征周期为 0.35s,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T1=0.55so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噌*震作通7震作用标准值。T 1 十组,n类场地,F顶层的水平地(提示:a当max=0.16;题40图T=(0.00.1)s时,a=(0.451.0)amax;当T=(0.1Tg)s时,a=amax;0.9当丁=(Tg5Tg)s时,a=amax;T当Ti<1.4Tg时,Sn=0;当T1>1.4Tg时,6n=0.08T1+0.07)13.单跨排架如图所示。排架柱高为5m,两侧柱截面尺寸、配筋及材料
34、均相同,横梁平面内刚度无穷大,集中于柱顶标高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6000kN;当500kN水平力作用于柱顶时,其顶点位移角为1/1000;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特征周期为0.3s。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柱A的地震剪力及底部弯矩。T0.9(提不:mmax=0.16,ag-amax,T2同一)TVk14.某框架结构如题38图所示,重力荷载代表值Gi=G2=G6=1200kN。各层边柱D值均为1.2X104kN/m,各层中柱D值均为2.2X104kN/m,考虑非承重墙影响的周期调整系数为0.7。试按顶点位移法题38图计算其基本自振周期。(提示:Ti=1.7¥tV,u7)15.某两跨等高排架
35、如题40图所示。排架柱高为6m,排架柱面内刚度无穷大,集中于柱顶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期为0.3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柱6000kN;A、B、CA的地震剪切、5HzW.G:1,横梁平场地特征周0.9Tg(提示:mmax=0.16,aamax)16.单层单跨框架如题38图所示。层高5m,重力荷载代表值每根柱子的侧移刚度均为50000kN/m,反弯点高度比震设防烈度为8度,max=0.16;场地特征周期为0.25s。当用于该框架时,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A柱的下端弯矩。(提题40图为6000kN。yh=0.6;抗水平地震作示:0.9TgTmax;T21.0)17.题40图所示框架结
36、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G2=G3=G4=1500kN,各层边柱D值均为各层中柱D值均为2.5104kN/m。试按公式1.5X04kN/m,T1=1.7T-UT计算其自振周期。(提示:t=0.6)18.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的计算简图如题37图所载代表值为Gi=G2=G3=1500kN,各层的层刚度示。各层重力荷K=K2=K3=24000kN/m;立金19.两跨三层框架如题38期。框架边柱侧移刚度相等,中柱的侧移刚度是边柱的1.2倍,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2400kN,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0.4s,场地特征周期为烈度为8度。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该框架第3层中柱的地震剪力20.某两跨五层力I架如题3
37、7图所示,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0.3s,抗震设防G1=G2=G3=G4=l500kN,G5=1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4s,场地特征周期为0.25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max=0.16;框架底层A柱、B柱和C柱的侧移刚度的比值为矩。3:4:3,底层A柱反弯点高度比yh=0.55。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底层A柱的上端弯0.9(提示:1max)迎40图D值均为1.2 X104kN/m,各层中柱 D值均为(提示:T12 TiPGIt 06)22.某单跨三层框架,各层层高均为3m,框架柱的尺寸均相等,各层E门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200kN ,已知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0.4s,场地特征周期为0.3s,抗震设防烈度为O试用底部更力法计算gr层左侧21.如题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Y/T 2280-2024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应用指南
- 苏科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听评课记录《2-7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听课评课记录3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听评课记录:第27讲 切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 用工合同范本(2篇)
- 生态环境融资协议书(2篇)
- 环境友好化学品研发合同(2篇)
- 一年级下雪啦听评课记录
- 六年级数学上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构建知识体系》听评课记录2
- 2025年大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2025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课件】液体的压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解读课件
- 冷冻食品配送售后服务体系方案
- 江苏省驾校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竞争格局与前景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