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教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教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教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教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节节 人口增长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影响新课导入前面学习过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你了解这两种曲线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曲线人口增长曲线接近哪一种增长方式呢? 问题探讨: 造成人群如此拥挤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假如置身其中,就会感到自己和他人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2、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3、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人满为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这是因为

2、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对于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像,能够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通过搜集与分析资料,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通过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新知探究1.全球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情况及前景72.07亿 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平衡,约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3%在北美,约1%在大洋洲。目前世

3、界人口增长速度是每天增加大约20万人,相当于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的人口。17601995年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各需要的时间 时间1760年一1900年l900年一1954年1954年一1969年1969年一19821982年一1995年2亿4亿 140年 4亿6亿 54年 6亿8亿 15年 8亿10亿 13年 10亿12亿 13年 思考: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有何特点?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

4、2123人。2011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如下:1)人口增长速度快;2)人口增长规模大;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4)城镇人口比重增大。资料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1、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

5、人口增长的情况。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2)我国的人口现状:(1)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2.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4)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3)我国的人口前景:202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5)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20世纪7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少生优生,晚婚晚育 ;1982年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6、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把计划生育的方针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世界人口在人类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增长一直很缓慢,从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明显加快。据统计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了60亿。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得出结论: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与世界人口的基本相同。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中国究竟多少人才合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李小平的观点是:中国的长远的人口目标应该确定为:100年后应力求降到8亿并力争更低的水平,无论如何不应高于10亿,200年后降到3亿左右的水平,至多不高于5亿。8-10亿的中国生活质量不可能有多麽美好;3-5亿的人口数量,人民生活和山川景色才真

7、正有可能“令华夏子孙竟折腰”。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水粮食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教育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哪些沉重的压力?(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的1/3)(人均淡水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人均占有量世界排位121位)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对能源需求的压力对水资源的压力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供给资源净化废物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激增、耕地相对较少,对土地压力增大。人口激增,造成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资源利用加快,能源需求增加,造成能源危机。对森林资源掠夺性开发利用,破坏森林生态平衡。1.人口增长

8、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 3.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 2.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4.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 5.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 环境污染加剧,引发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人 口 增 长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植 被 破 坏耕 地 退 化开 垦 土 地开 垦 土 地开 垦 土 地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单产不高不稳人口继续增加需要更多劳动力全球环境面临威胁和挑战沙尘暴北京出现沙尘暴,午后街头一片昏黄 酸雨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的危害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中含有某些致

9、癌物质诱发鼻咽癌、肺癌、诱发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被植物吸收后使人和动物中毒。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严重。现在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人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因此,现在的地面沉降现象与其说是自然灾害,倒不如称之为人为祸患。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地面沉降采取的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止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生态农业。因治理沙漠化成效显著而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的宁夏沙坡头村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广东高要广新农业

10、生态园千里生态园附近高粱地根据全国老龄委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亿,超过总人口的15%。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随堂测试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C禁止近亲婚配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D2.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

11、错误的是( )A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因而会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因此又会使人口继续增加B人的生存除了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以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少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C3若以图示中的各层的面积代表“污染物”、“总能量”或“人口”在不同层级的相对分布,则下列哪项可用图示表示( )A各营养级体内所积累的污染物B各营养级所含的总能量C一个出生率和死亡率稳定的种群D一个趋向老年化的社会B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B5下图所示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