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_第1页
沉积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_第2页
沉积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_第3页
沉积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_第4页
沉积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沉积岩手标本及薄片鉴定评分细则 作 者:张 萌 单 位:沉积地质研究院 日 期:2010年10月13日1、岩石编号B1-1(原始编号:新采样) 产地:四川攀枝花手标本描述:(共50分)灰白色(风化呈灰黄色)(2分),中-粗粒砂状结构(8分),块状构造(8分)。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5-90%(2分),碎屑的粒径以0.31mm为主(1分),分选中等(2分)。碎屑多为次棱角-次圆状(2分),磨圆中等(1分)。碎屑成分主要由石英组成(5分)。填隙物含量约为10-15%(2分),主要是粘土质(5分)。岩石为颗粒支撑(2分),孔隙镶嵌式胶结(3分)。(7分)初步定名:灰白色(或灰黄色)中-粗粒粘土质石英砂岩

2、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具中-粗粒砂状结构(4分),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5-90%(1分),碎屑的粒径以0.51mm粗粒砂为主(1分),在碎屑中的含量60%左右(1分),有0.250.5mm中粒砂35%(1分),少量12mm巨粒砂约占5%(1分),分选中等(1分)。碎屑多为次棱角-次圆状(1分),磨圆中等(1分)。碎屑成分(共10分):Q端元(占碎屑的含量95%):以单晶石英(60%)和多晶石英(30%)为主,部分石英显波状消光,还见少量燧石岩岩屑、脉石英岩岩屑和变质石英岩岩屑(5%),偶见玉髓。(4分)F端元(约占碎屑含量的2%):可见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卡式双晶的正长石、聚片双晶的

3、斜长石。(3分)R端元(占碎屑的含量3%):少量泥岩岩屑(2%),偶见白云母和黑云母(黑云母部分已蚀变为绿泥石);重矿物有磷灰石、锆石等(=95%,三角图投点位于第区,杂基含量95%):绝大多数碎屑石英发生次生加大。碎屑石英磨圆度好,加大后晶形趋于自形,但加大边不规则,可窄可宽、可有可无,随石英粒间孔隙形状而定,不少石英显波状消光。还见少数玉髓和燧石。(4分)F端元(约占碎屑含量的4%):多呈次棱角状,表面较清洁,突起比石英高,有节理。可见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卡式双晶的正长石、聚片双晶的斜长石。(3分)R端元(占碎屑含量95%,F端元仅4%,化学胶结物有次生加大石英,有自生的海绿石,三角图

4、投点位于第区,故定名为:中粒海绿石石英砂岩/中粒海绿石石英岩状砂岩。作出三角分类图(附加5分)镜下特征素描图:(5分)详细定名:灰绿色中粒海绿石石英砂岩(6分)编号:B5-1 (Sc3.6) 产地:河北唐山 二叠系长城统手标本描述:(共50分)肉红色(2分),不等粒砂状结构(8分),块状构造(8分)。碎屑在岩石中约占90%(2分),碎屑颗粒大小不一,以中粗粒为主,分选差。碎屑多为次圆状次棱角状,磨圆中等(4分)。碎屑成分:主要以石英和肉红色钾长石为主,次有岩屑、白云母等。其中石英无色透明(4分);钾长石新鲜,呈肉红色,解理清楚,解理面上玻璃光泽强(4分);白云母呈白色,珍珠光泽强(4分)。填隙

5、物含量约为10%(2分),为粘土质(2分)。岩石为颗粒支撑(1分),接触孔隙式胶结,胶结较致密(2分)。 初步定名:肉红色中粗粒粘土质长石砂岩(7分)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具不等粒砂状结构(8分),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8%(2分),碎屑颗粒大小不一,以中粗粒为主,分选差。碎屑多为次圆状次棱角状,磨圆中等。(3分)碎屑成分(共10分):Q端元(占碎屑的60%):以单晶石英(40%)和多晶石英(20%)为主。(3分)F端元(占碎屑的35%):可见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卡式双晶的正长石、聚片双晶的斜长石,约占碎屑的25%;花岗岩岩屑和花岗片麻岩岩屑,共占碎屑的10%。(4分)R端元(占碎屑的

6、5%):有少数细粒长石砂岩岩屑和呈圆状、无定向的水云母粘土岩岩屑,还可见少量白云母、黑云母,约占碎屑的3%;重矿物有锆石、电气石、凝灰石等,共占碎屑的2%。(3分)填隙物:在岩石中约占12%(1分),其中包括粘土杂基(10%)(部分已经重结晶为高岭石正杂基)(2分)和硅质、铁质化学胶结物(2%)(2分)。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颗粒支撑(1分),孔隙接触式胶结(2分)。成岩后生变化(各1分,共3分):(1)同生期:原杂基部分重结晶成高岭石正杂基,粘土溶蚀碎屑。(2)成岩后生期:粘土围绕长石和石英重结晶。(3)后生期:长石及石英的次生加大。成因分析(共5分):(1) 从碎屑的成分及含量可推测,沉积物

7、来自花岗岩及花岗片麻岩。(1分)(2) 长石含量较多,碎屑的分选、磨圆均不好,故搬运不远。(1分)(3) 长石多且较新鲜,说明气候干燥,不利于化学风化。(2分)(4) 杂基多,搬运介质密度和粘度较大,似密度流。(1分)定名依据:碎屑中Q(石英)=60%,F(长石+花岗岩屑)=35%,R(其它岩屑+云母+重矿物)=5%,三角图投点位于第区,故定名为:中粗粒粘土质长石砂岩。作出三角分类图(附加5分)镜下特征素描图:(5分)详细定名:肉红色中粗粒粘土质长石砂岩(6分)编号:B6-1 (Sc3.2) 产地:四川绵竹 汉旺 T3手标本描述:(共50分)灰色、灰褐色(2分),鲕粒结构(8分),块状构造(8

8、分)。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岩石硬度低于小刀、滴5%稀Hcl剧烈起泡(5分)。鲕粒直径多为0.40.5mm(2分),鲕粒的含量约占整个岩石的70%(5分);偶尔可见生物碎屑,含量约5%(2分)。填隙物以亮晶方解石为主(4分),含量约占25%(2分),胶结类型为孔隙式(3分),支撑类型为颗粒支撑(2分)。初步定名:灰(褐)色亮晶鲕粒灰岩(7分)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1) 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5分)。(2) 结构:鲕粒结构(5分)。(3) 构造:缝合线构造。(5分)(4) 粒屑组分(共10分):鲕粒:以藻鲕为主,少数复鲕和压溶变形鲕(2分),鲕粒直径多为0.51mm,鲕粒形态多样,受核心

9、控制(2分),鲕粒核心多为生物碎屑,有海百合、三叶虫、腕足、软体等(2分)。含量占70%左右(2分)。生物碎屑:主要有海百合、海胆、有孔虫,含量约占12%。(2分)(5)填隙物(共2分):泥(微)晶基质(微屑、粉屑、小团粒),含量约占25%。(1分)亮晶方解石,具栉壳状结构特征,有两个世代或三个世代,含量约2023%。(1分)(6)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2分):颗粒杂基支撑,孔隙基底式胶结。(7)成岩后生变化(各1分,共5分):同生期:藻参加鲕粒形成作用,颗粒发生泥晶化边。成岩早期:第一世代亮晶方解石。成岩晚期:第二、三世代亮晶方解石。后生期:压溶变形鲕;发育缝合线构造。表生期:方解石脉;渗滤砂

10、;偶见粒内、粒间溶孔。(8)成因分析(共5分):藻鲕特征:色暗,富有机质,既有同心状也有放射状构造,同心圆不太规则、特别密集,非机械作用能造成的,边缘不规则。(1分)藻参加鲕粒的形成作用,说明水不太深、水动力不太强。(1分)有部分渗滤的微屑、粉屑、小团粒等,位于亮晶中间,与全岩石的颗粒、鲕粒大、亮晶多的高能环境不相符合,故为渗滤砂。(1分)有的薄片中缝合线构造发育、藻鲕挤压变形强烈,说明成岩后生作用强。(1分)孔隙少见,不是好的储集岩。(附加2分)有的薄片中缝合线构造发育,说明成岩后生期经历了较强压实压溶作用(1分)。镜下特征素描图:(5分)详细定名:灰(褐)色微晶亮晶藻鲕灰岩(6分)编号:B

11、7-1 (Sf1.2) 产地:四川马角坝 D3手标本描述:(共50分)灰深灰色(2分),微晶结构(8分),块状构造(8分),成分以白云石为主(7分),岩石硬度低于小刀(4分),粉末滴5%稀Hcl微弱起泡(7分),粉末滴镁试剂染成蓝色(7分)。 初步定名:灰深灰色微晶白云岩(7分)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1)矿物成分及含量:以微晶白云石为主(5分),其含量98100%(5分)。(2)结构、构造:极细晶微晶结构(8分);纹层状构造、鸟眼构造(8分)。(3)成岩后生变化(各2分,共6分):准同生期:微晶白云石化。早期成岩:白云石重结晶,出现鸟眼构造。表生期:细晶方解石脉充填。(4)成因分析(共5分):有的可见残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