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尘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_第1页
棉尘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_第2页
棉尘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_第3页
棉尘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_第4页
棉尘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棉尘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3761996棉尘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可致慢性通气功能损害。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尘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棉尘病的诊断及处理。2 诊断原则根据长期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的职业史,具有特征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急性或慢性肺通气功能损害,结合现场劳动卫生情况调查,排除吸烟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方可诊断。3 诊断及分级标准31 观察对象偶尔有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特征性呼吸系统症状,出现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

2、V(下标始)10(下标终)下降,但工作班后与班前比较下降幅度不超过10。32 棉尘病I级经常出现工休后工作第一天或工作周内几天均发生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特征性的呼吸系统症状。FEV(下标始)10(下标终)班后与班前比较下降10以上。33 棉尘病级呼吸系统症状持续加重,并伴有慢性通气功能损害,FEV(下标始)10(下标终)或用力肺活量FVC小于预计值的80。4 治疗原则按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5 劳动能力鉴定51 观察对象应定期作健康检查,以观察病情变化。52 棉尘病I级患者应进行对症治疗,必要时调离粉尘作业。53 棉尘病级患者应调离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的工作,并

3、进行对症治疗。6 健康检查的要求就业前应作体检,就业后应每23年体检一次。除按常规作内科体检外,还必须按统一症状询问表逐项登记,同时作肺通气功能测定。7 职业禁忌证明显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附录 A接触棉、麻粉尘工人呼吸系统症状询问表(补充件)表A1续表A1续表A1附录B肺功能测定方法及要求(补充件)B1 测定项目VC 肺活量FVC 用力肺活量FEV(下标始)1.0(下标终) 第一秒用力肺活量B2 选择仪器时的要求a仪器精确度应保持在50mL或读数误差在3以内。b仪器测定的肺活量范围在07L(BTPS)。c测定流速装置应能够测定012L/s的流速。d仪器应该有和BTPS状态下相关的容量平均数。e

4、有记录流速容量或时间容量的装置。测定FEV(下标始)10(下标终)时纸速最低应达2cm/s,容量至少每升应为10mm高。f仪器蓄积气体的时间至少要保持10s不动,流量在25mL/s50mL/s之间时仪器至少在05s内不应停顿。g仪器应该能够在现场进行校正,容量校准装置应该至少提供2L的容量位移。使用前进行水平调节,检查各滑轮转动情况,使其阻力减少至最小。B3 方法B31 测定在受试者无感冒及呼吸道感染情况下进行。受试者可取站位或坐位,重复测定时应保持同前一样的姿势。用鼻夹。受试当天停止吸烟,受试前宜静息10min。B32 实验中应用同一台仪器。B33 令受试者松解衣服。测定时注意使受试者下颈部

5、略抬高,颈部要伸展。要求受试者缓慢扩胸充分吸气至最大量后,以最大努力、最快速度,完全不中断地吹气进入肺量计。B34 符合要求的FVC测定至少应该作三次,其中最好的两次结果读数之差应在5或01L之内。采用FVC与FEV(下标始)10(下标终)数值最大者。以BTPS状况校正。B35 应测定工休后再上班第一天的肺通气功能。“工休”是指离开接触粉尘36h以上。B36 应测定工作日中班前班后的肺功能,以评价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班后”是指上班工作6h后。凡班后FEV(下标始)10(下标终)降低,应喷雾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20min再测定一次,较吸入前实测值提高15或以上者为吸入实验阳性。B4 注意事项下列情

6、况应认为测定不合格:a呼气前未达到最大吸气程度。b在整个呼气过程中没有用最大力量。c. 连续呼气不到5s或时间容量曲线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平段。d在吸气或呼气过程中有咳嗽或关闭声门。e. 口器或管道阻塞(舌、义齿等原因)。f呼气起始缓慢,不易确定起点。g三次测定数值之差均大于10。附录 C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参考件)C1 本标准适用于长期接触棉花、亚麻、软大麻等植物性粉尘作业引起的棉尘病,如纺织、弹棉、制毡、制绒等。不包括初次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引起的“棉纺热(mill fever)”及“织布工咳(weavers cough)”。C2 根据国内外资料,棉尘病发病工龄一般在10年以上。某些弹棉、制毡

7、厂由于棉质差,粉尘浓度大,发病工龄也可以在4年左右。曾发生过“棉纺热”的工人易发生棉尘病,对诊断有参考意义。C3 症状询问应使用附录A的标准化询问表,由有经验的医生逐条询问。病史阳性者应在间隔一段时间后重复询问,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C4 特征性呼吸系统症状是指特定时间起病的、由呼吸道阻塞而致的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可伴有咳嗽和少量咯痰。症状开始多发生于工休后第一个工作日工作数小时之后。但随着病情发展,除第一个工作日外其他工作日也可出现。C5 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是胸部紧束感,但工人的主诉表达方式可能不一,如可诉为胸闷、胸部压迫感、气短、胸部不适、气憋等。C6 肺功能减退者应随访,重复测定,综合评定。C7 通气功能预计值采用本实验室当地人群的预计值计算公式计算。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