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监测对抗赛试题_第1页
微机监测对抗赛试题_第2页
微机监测对抗赛试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机监测一、填空题:1、采集机分为综合采集机、道岔采集机、轨道采集机、开关量采集 机、区间移频米集机和其他专用米集机。2、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开通使用后,未经局电务处批准不得擅自变动系统结构和功能,需要变动时须报电务处批准。3、微机监测精度校核内容分为开关量和模拟量。4、用总取消和总人解取消的进路,正常过车的进路不报信号非正常 关闭,其他情况下,信号机绿灯变为其他状态均属信号非正常关 闭。5、06站机一个普通道岔采集机由电源、总线板、八块普通道岔采 集板和96个1X模块组成,可以实现对 96个直流转辙机的采 样。6、轨道米集机每个轨道米集板可以米集 15路轨道电压和一路局部 电源。采集板对采样到的

2、轨道电压信号进行数字滤波,滤除 50Hz的交流干拢,然后计算轨道电压的有效值。7、微机监测系统是监测信号设备运用状态的必要设备,是实现状态修的重要手段。应充分利用微机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超限报警、存储再现、过程监督、远程监视等功能,发挥微机监测在信 号设备日常维修及故障处理中的重要作用。8、6502电气集中联锁站 TJWX-2006型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一级报警信息有挤岔报警、列车信号非正常关闭、故障通知按钮报警、锁闭继电器接点封连报警159、站机开关量和模拟量滚动数据存储,存储时间不得少于天。10、25HZ轨道电路相临两区段同时出现红光带,一般是分界绝缘造 成。11、电源漏流测试,利用监测设备每月

3、在垂直天窗点内测试1次。监测手动绝缘测试时间为 每季首或 1、4、7、10 ) 月在天窗点内测试1次,应全面拔防雷元件后进行,测试的绝缘值应真实反映该 电缆芯线对地绝缘程度。12、 监测系统供电电源应与被监测对象电源 可靠隔离。站机电源应 从电源屏两路转换稳压后经 UPS引入,其容量不低于 2.2 KVA。UPS容量应能保证交流电断电后维持监测系统可靠供电10分钟以上。13、信号工区对管内进行的I、II、山 级施工应进行监控,对施 工所影响的开关量、模拟量及 报警信息应重点监控。施工后新上道 运用的设备,应进行3天时间跟踪调看分析,发现异状立即处理。14、某区段红光带,从微机监测上需调看该区段

4、轨道电压是否正 常,若该区段轨道电压正常,需分析该区段相位角是否正常。15、道岔启动电流曲线的采集是从1DQJ吸起开始,落下停止。16、1DQJ的缓放时间为4S.从道岔电流曲线尾部为零的时段可判断 1DQJ的缓放时间是否符合要求。二、判断题1、信号微机监测系统采集机对开关量的采集采用非周期巡测方式。2、电源漏流年趋势工区调看周期为季调看。 <X)3、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对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进行监测时,监测点应 该是受电端的轨道继电器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V")4、当道岔区段有车占用时,道岔缺口有变化应立即道岔缺口报警。VX)5、列车信号在开放后,除了进路正常过车和信号被取消时为正常关

5、 闭,其余均为非正常关闭。 VX)6、 UPS电源检查测试,每月进行一次充放电实验。< X )7、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道岔采集机监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1DQJ和2DQJ犬态。<X)8单动ZD6型道岔卡口时和正常道岔动作曲线一样。 <")9、信号工区只对属于设备问题的 I、 II 级报警信息存盘。 V X )10、各级微机监测数据及相关存储资料、问题库、调看分析与系统 校核等资料保存不少于两年。 V")11、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中正常的关机顺序为:先关掉工控机,显示 器,网络设备,再关掉各采集机,最后关 UPS。 V")12、 开入板是用来采集如按钮、股

6、道光带等开关量信息的。V")13、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中日报表的数据是前一小时存盘的最新数据,黑色的数字表示数值正常,红色的数字表示数值超限报警。V")14、信号微机监测系统采用工频单相交流供电,站机电源应从电源 屏两路转换稳压后经UPS引入。<")15、严禁在监测系统中使用与监测无关的软件<v)三、选择题 <每题 1分,共 10分>1.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各种主要信息记录,一般车站保持时间不少于< B )。A. 16h B.24h C.36h D.48h2 、信号微机监测安全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B )A. 1 Q B. 4

7、 QC. 10QD. 12Q3、微机监测系统采集ZD6道岔电流采用<A)电流模块。A. 1X B. 2XC. 3XD. 4X4、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网络传输采用<A)协议。A. TCP/IP B. TXP C. QQD.CAN5、道岔采集机是通过采集 < D )的吸起、落下状态来监测道岔转换 起止时间的。A. AJ B. DCJ( 或 FCJ> C. 2DQJ D. 1DQJ6、区间信号机点灯电流上下限设置标准为 <C)。A. 100-200mA B. 80-120mAC.140-200mA D. 120-200mA 7、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中开关量信息扫描周期不大于&l

8、t; C )。A.100ms B. 200ms C. 250ms D. 300ms8、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电缆绝缘测试电压为 <D)。A.220V B. 380V C. 460V D. 500V9、信号微机监测系统车站采集柜最顶层称为 < A )层。A.C0 B. C1 C. C5 D. C1010、微机监测系统可以实现锁闭继电器 VD)接点封连动态监测,记录并报警。A.第2组B.第4组C.第6组D.第8组11、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对站内电码化监测的监测点为 <B)。A. 分线盘处 B. 分线盘和监测盒处C. 监测盒处 D. 以上都不对12、摩擦电流曲线是<B)设置的A、自动产

9、生的B手动设置的13、集中监测中电源屏输出电源对地漏泄电流测试电路与电缆绝缘测试公用一套测试继电器组合,测试交流电源漏流时 < C )吸起, < B )落下,在 50Q电阻上取样;测直流电源漏流时 <C )吸起,< B )吸起,在1KQ电阻上取样。<A) J80 <B ) J90 <C ) JA0 <D ) JC014、当某一个采集分机通讯中断时,系统会进行报警,站场图上对 应位置的采集分机的通讯状态会由 < A )。<A)绿变红<B)红变绿<C)绿变白<D)白变红15、ZPW-2000A型轨道电路补偿电容失效对&l

10、t; A )影响最大。A、主轨B、小轨C相邻区段四、问答题:1 .挤岔报警信息需同时满足哪三个条件?答: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A挤岔表示红灯vJC-H)亮;B该道岔的 定反位表示消失,即没表示;C该道岔的岔前(#-QH>有红光带。2、形成道岔电流曲线的监测条件是什么?答:形成道岔电流曲线的监测条件是:A、通过对1DQJ状态的采样送采集机柜处理后形成道岔电流曲线的起止条件。B、通过对控制台道岔表示灯条件线的采样送采集机柜处理后形 成道岔的定反表示。C、通过对动作回线、保护器输出端的采样送采集机柜处理后形 成道岔电流曲线。3、微机监测系统体系结构是什么? 答:微机监测系统体系结构应为“三级四层

11、”结构。三级:铁道 部、铁路局、电务段;四层:铁道部电务监测中心、铁路局电务监 测中心、电务段监测中心 含车间和工区监测点)、车站监测网。4、轨道电路出现电压频繁波动时,应如何处理?答:当出现电压频繁波动时,首先要高度重视,立即处理,否则极 易故障升级,造成红光带,影响行车。轨道电路频繁波动的原因非 常多,如供电部门有本区段安装的吸上线接地线,放电间隙,绝缘 杆件的破损地锚拉杆的接地,设备电气螺丝松动,器材特性变化, 钢丝绳,塞钉线与钢轨接触不好,室内防护盒,硒堆作用不良,等 都会造成。处理此故障要认真排查,才能较快的查清原因。5、更换道岔施工或配合施工时,需调看哪些内容? 答:需调看道岔启动

12、电流曲线一个来回,道岔区段的电压有无变化、道岔电缆绝缘实时值是否良好,DJZ220 DZ220交流电转机 A相B相C相电压、动配线时KZ24实测值及日曲线,报警窗口内的有 关道岔施工点外的报警信息分析一遍。6、试分析下面图一)ZD6型、图 二)提速道岔动作曲线,试说明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两图选一进行分析) 一)锯齿形动作电流曲线:1)、电机碳刷与换向器不是同心弧面接触,只是部分接触。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换向器产生环火。2)、电机换向器有断格。3)、道岔滑床板吊板,道岔在转换过程中, 尖轨抖动二)(二B相电源缺相。在一相断相时,断相保护器中电流不平衡,即 输出一个直流电压驱动断相保护继电器,来切断三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