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与园林学习报告_第1页
岭南建筑与园林学习报告_第2页
岭南建筑与园林学习报告_第3页
岭南建筑与园林学习报告_第4页
岭南建筑与园林学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游白云山庄旅社对传统与现代的一些看法12 景观 夏显尧201230160308如何学习传统、园林知识?对于这部分传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消化处理吸收?学习得到的知识能够怎么运用到我们今后的创作时间当中?这几个问题是在我学习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从大一的史纲到大二的中国史、外国史、中国园林史、外国园林史,再到这个学期的岭南与园林,都是为我们学习中外自古以来的专业领域发展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除了这些专门的历史课程外,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提到相关的历史知识。像是中国古代的榫卯结构,匠人营国提到的“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西方三段式构图,“巴西利卡”式教堂平面,中国古典园林“一池三山”模式,掇山理水的造园手

2、法,意大利台地式园林,法国勒诺特式园林,还有林林总总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到底要怎么使用这些知识呢?其实说到底,运用传统的园林理论,在现在而言就是如何把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相结合,去创造一种能够既能体现地域传统特色的,又能符合现代功能使用,与自然相和谐的风格或是样式,又或者说是。正如克里斯亚伯所指出的:“不管自觉与否,传统和现代性这两个词常常是人们想到对立双方之间长久较量的图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传统与现代的与碰撞,但是,如何在现代中体现传统,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形成有一定的的现代,是每一位中国师都急切想解决的问题,并视之为一生的荣光。彭一刚先生曾在其传统与现代的

3、断裂、碰撞与融合有过这样一段激烈的论述:“随着西方的引入,在强势的冲击下,传统几乎也是、楼堂馆所等一被挤进了没有退路的墙角。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高楼类的“标志”性,几乎已经寻觅不到传统的踪影。个别,在夺回“古都风貌”的下,虽然加上了一点中国式的小亭子或大屋顶,但总是使人感到牵强和别扭,不仅没有解决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割裂,反倒是更加凸显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和互不相容。”我希望在大师的实践中找到一点线索。先简单的提一下王澍先生的一些实践。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我一直非常欣赏选址在浙江省杭州市转塘镇的象山。象山山耸水环,风景充满诗性迷蒙,自然优美。王澍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出发,对山水进行整理,这种思

4、想隐含的一个重要意思是:人的房屋不应是最重要的,在江南的弱岭南与园林1势山水中,房屋应该质朴而谦逊,避免过分夸张的体量与造型表现,首先应考虑隐退。这就有别于梁先生的主体论,而更倾向于以营造园林景观来形成中国传统气氛。而“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也在其中体现。王澍建立起一个以“回”字为基点的场所模式,“回”即合院,从此出发,遵循一种减法原则,所有校园都是“回”的某种削减结果,如汉字的偏旁部首,而聚合的形态,直接来自对象山原有自发性山地聚落形态的直觉把握。为保持这种上的连续性方案种选择了两组旧农舍,建议迁而不拆,就地改造。现代传统结合设计的盲目追求。与此同时,王澍营造出这也同样有别于梁先生对于正统了

5、一个半人工的缓坡谷地,与现代大学较大体量的对应,不用传统的小桥流水程式,而是选用类似与庆元、龙泉一带的廊桥谷地和象山北麓的艺术群相连。但这种对景区进行有意分隔的做法,既是传统中国的,也是全新的当代创造,形成在喧嚣繁华的市,一片宁静旷远的场所。园区的西端有意不布置高大,使风景向远处延伸,以借西侧远山之景。园区东端保留了大片鱼塘、茭白地和稻田,不做,不做改动,他希望一片本真的阡陌田园能够在一座大学校园中一直存在下去,特别是在一所美术学院的校园中。“天人合一”本身就是一种风景,它特别和某种贴近自然的劳作有关。而在我们岭南地区,莫伯治先生的用。园林实践创作我认为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模范作趁着考完试这几天

6、的空闲时间,我到白云山上的山庄旅社参观了一趟,也算了却了这三年来的一个小愿。不得不说,莫老的即使经过了 60 年,仍然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可想而知,这个在当年对于那个是怎样的。按照莫老自述,广州白云山的山庄旅舍沿山溪造园,分段筑庭,是“逐段上升的直线收敛”这类组合序列的典型。“从前门进入前庭,组景以谿口山池为主题,环境空阔高旷,池北高处建餐厅,体型狭长,窈窕轻巧,作船厅形,可以俯览前庭,绕池古木扶疏,低丫拂水,池东西为山林坡地,整个前庭清虚岭南与园林2疏朗,富于山林野趣,是为序列的第一段”。“循坡道绕船厅东侧转至中庭,规模较前庭缩小,餐厅蛰伏于庭南,旅社客房则高踞北首,前后连以爬山游廊,高低衔

7、接,蜿蜒有致,东西两侧为陡坡密林,空间较前收束,是为序列的第二段。”比重较大,岭南与园林3“从中庭拾级而登,穿过门厅,转入内庭,为一封闭性庭院,规模较中庭进一步缩小,空间亦进一步收束,石岸溪桥,树木掩映,遥岭叠翠,云影波光,绕池列的第三段。”前低后高,参差错落,是为序每向前一步,展现在眼前的情景正如莫老在其次分明,让人不知不觉的在美景中前行。自述当中提到的那样,景色层层展开,层但囿于篇幅,着重讲一下我所看到的内庭景致。岭南与园林4这是进入内庭的第一视点,也是的正是此情此景。群的主要视点。“常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说岭南与园林5过桥向北形。岭南与园林6好一丛竹子,作为对景。岭南与园林7

8、向西北。岭南与园林8向南回望。框景及对景。岭南与园林9两山合抱之中,深藏不露。白云山中均不能见如此大的一处群。岭南与园林10岭南与园林11回程途中问了山上的游客,方知这是华南地区颇有名气的禾雀花,是本地的特色植物,还是保护植物,失敬失敬。岭南与园林12岭南与园林13原来看图片,桥栏原为及立鼓石柱,与南园酒家相同。但现在与周边雷同,缺变化少轻巧。岭南与园林14向西上行。岭南与园林15涵洞上建厅。似廊桥,似水阁,颇有流水别墅的感觉。岭南与园林16洞溪涧,但此时不知为何没有水。岭南与园林17厅前敞廊。岭南与园林18“过小桥继续拾级而登,进入“三叠泉”小院,空间作极度的收束,组景运用隐喻手法,以黄石嵌

9、壁,清泉滴沥,经三级壁石下注于萤石小池,诱导人们有深山岩谷、瀑布飞泉的联想,超出有限的空间之外,是为序列的第四段。”最后摘录莫老在设计思想与方法一文中的一段叙述:岭南与园林19“现代割断与探索古今既包括对是历史的发展和延续。因此,现代艺术,同样不能历史的衔接与。在一定概括性的层次上,我们可以艺术处理手法的共性,从而得到的途径。这种的借鉴和,。传统的,也包括对世界古典如在白云山山庄旅舍和矿泉别墅的设计中体型与风格是遵循现代功能的轨迹,着重表达现代功能、新材料、新技术的内涵;而庭园空间是多层次的,群体是由单能、小体量的组织起来的。在这一概括性的层次上,勾画出与中国古典庭园相通的格调,人们到此,会感觉到似曾相识,富于传统的深意,而又具有现代功能的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