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2019年7月10日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基本情况(一)永平镇示范建设区域范围永平镇位于景谷县西南部,距离县城49公里,东与本县的威远镇、益智乡相连,南与碧安、勐班、半坡乡毗邻, 西与临沧市的临翔区、双江县隔江相望,北与民乐镇和临翔 区平村乡接壤。全镇国土总面积1467平方公里,是景谷县面积最大的乡镇,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831米,年平均气温18.7 C,年降雨量 1450毫米。耕地总面积 15.24 万亩,其中水田5.94万亩、旱地9.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 2.09亩。全镇下辖30个村、1个社区,453个村(居)民小 组(其
2、中自然村 376个),2018年末全镇总人口共 20751户 73280人(常住人口),劳动力人口 49730人。(二)永平镇基本发展情况(依据 2018年末数据)近年来,永平镇经济社会稳步发展。2018年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64亿元,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 亿元;完成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4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11元,增长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 为9.6亿元和6.82亿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18年,永平镇突出特色产业,农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 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巩固提升烟叶生产水
3、平,种植烤 烟3.49万亩,收获烤烟10.12万担,烟农实现收入 1.54亿 元。大力支持蔗糖产业发展,种植甘蔗4.66万亩,入榨22.9万吨,实现蔗农收入 9030万元。完成冬季农业开发25.09万亩,收获产量21.22万吨,实现产值38157万元。稳定发 展特色养殖和山地畜牧业,生猪出栏4万头,羊出栏0.3万头,家禽出栏30.1万只,禽蛋产量 412吨。淡水渔业、果 蔬、花卉、生物药业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林禽、林牧、 林蜂、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发展日益成熟,农民增收渠 道不断拓宽。建成永和村犇牧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场,完 成岔河村盛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场扩建,有序推进景谷雷 沃蔬菜种植
4、有限公司冷库项目建设。颁发14245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589万丿元。抓住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大会战的机遇,全力加快和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305.5公里村组路路基改扩建,共 计投入4708万元,实施11.1公里直过民族地区村组路硬化, 大大提高道路保障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投入1580万元,完成“五小水利”工程209件、人饮巩固提升工程25件、贫困退出饮水保障工程15件,下邦弄水库建设稳步推进。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在17个贫困村村民小组建成172座公厕、254座垃圾池、36个污水处理池、501个污水检查井、1451座化粪池、276座猪
5、圈和23座牛圈, 修建组内道路8.39万平方米,埋设污水管网 3.1万米,共 计投入6162万元。建成村组活动场所 8个,共计投入120 万元。实现所有行政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所辖自然村100%通380V三相动力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通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千方百计惠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在财政收支 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民生投入继续增加。以教育扶贫为抓手,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考专科上线率达100%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名列全县第二。以健康扶贫为抓手,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医保参 保率达100%不断提高城乡
6、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 建档立卡群 众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全面落实“二孩”政策,发放计 生教育奖学金23.08万元,资助独生子女保健家庭3.57万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工作“两 线合一”,发放城乡低保 536万元、临时救助 61.26万元、 特困供养187万元、各类优抚补助 192.49元。食品药品监 管有效加强,市场经营秩序逐步规范。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扎 实推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宗教和顺。生态绿色旅游成效初 显,打造昔木水库、七七小组等旅游景点,抓好迁糯、芒岛 文化传承项目建设,成功举办“美丽乡村一一谷中千景芒岛 傣族传统文化节”。现代文化体育工作强力推进,成功举办 全
7、县第三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投入510万元,完成3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 盖工程建设,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基 础显著提升。水电移民安置后续扫尾工作稳步推进,后续帮 扶力度不断加大。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努力 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非 天保工程区天然商品林禁停伐43.36万亩,完成1700亩退耕还林规划设计和检查验收。加强节能降耗和综合资源利用, 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完成 500台节柴灶芯改造,加快中普生 物质发电工程项目建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多措并举推进 黄标车淘汰,淘汰报废黄标车264辆,
8、切实改善和提升环境 空气质量。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措施,在集镇及重点村开展 清河行动,有效提升全镇河湖库渠水质,向“河畅、水清、 岸绿、库美”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二、乡村产业发展条件(一)主导产业发展条件第一,永平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永平镇大部分地区的地理、 水源、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越, 尤其是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永平镇目前拥有:中型水库1座, 小(一)型水库 6座,小(二)型水库 31座,大小河流34 条,水库干渠100公里,坝塘36 口)。非常适宜发展种植 甘蔗、烤烟、茶叶等产业;同时永平镇拥有富足的耕地资源, 全镇国土总面积1465.66平方公里,是景谷县面积最大的乡 镇
9、,永平镇共有31个村(居)民委员会,共 453个村民小 组,“国土二调”耕(园)地面积为 30.71万亩,2016年以 来,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后,实测面积达到 44万余亩,人均 实测耕地面积达到 5亩以上。第二,永平镇是全县的人口大镇,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 也是极其丰富的。全镇下辖30个村、1个社区,453个村(居) 民小组(其中自然村376个),2018年末全镇总人口共 20751 户73280人(常住人口),劳动力人口 49730人。第三,永平镇地处交通要道,是景谷通往临沧方向的出 境要道,也是景谷县城链接碧安、勐班、半坡等乡镇的重要 枢纽,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第四,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产业的
10、发展。产业发展 是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因此,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应 的产业扶持政策,给予了相当大的政策优惠,一方面鼓励企 业带动农户发展,一方面也鼓励农户自立根生、发家致富。(二)产业融合条件第一,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融合条件。结合永平镇农 业产业发展基础,及景谷洋浦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永平分公司 需求,建立甘蔗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绿色食品和绿色材 料为主导、关联配套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目前景谷洋 浦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永平分公司与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及种 植农户签订了甘蔗种植协议及购销协议,已形成了以农产品 甘蔗为原料的糖料加工产业链。第二
11、,农旅融合发展条件。永平镇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及生态条件,同时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目前,永平镇 生态绿色旅游成效初显,昔木水库、七七小组等旅游景点打 造初具规模,迁糯、芒岛文化传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美丽乡村一一谷中千景芒岛傣族传统文化节”的举办也取得了 一定成果。(三)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条件本地龙头企业资源丰富,具备雄厚的实力,对产业发展 具有引领带动作用,联农带农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依托景谷洋浦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永平分公司(景谷洋浦南华糖 业有限公司永平分公司,该公司座落在景谷县永平镇西郊, 占地面积405亩,筹建于1985年,1987年2月建成投产, 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甘蔗 1000吨
12、/日,1994年技改扩建达到 1500吨的日处理能力,2001年进行了第二次技术改造,使 日处理甘蔗能力达到了 2000吨),着眼培育糖料基地建设, 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并与农 户签订种植协议、收购协议,辐射带动农户4000多户,形成产销链条,带动农民人均增收。(四)技术研发应用条件在县农业农村与科学技术局和永平镇农业服务中心的 支持下,与景谷洋浦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永平分公司合作,建 立甘蔗试验示范基地,用于甘蔗品种的研发、试种及推广, 为永平镇甘蔗产业的长效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五)绿色发展、品牌建设等条件1. 以农业生态保护的绿色发展理念已形成。一是坚持因地制
13、宜,多种经营原则,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建立基本农 田保护区,严禁乱占耕地。二是防止工业污染农业,对属于 布局不合理,资源、能源浪费大的,对环境污染严重,又无 有效的治理措施的项目, 坚决停止建设;对已建的工艺落后、 污染危害大、又不好治理的工厂企业, 有计划地关停或并转。 三是控制农业污染,通过农业部们配合、宣传引导农户在农 业生产时将秸秆过腹还田、多使用有机肥、低毒、低残留肥 料,严禁生产、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四是开展农业生态 工程建设,加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育草生态工程,严格控 制采伐,严历打击森林野外用火。2. 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一是定期回收农药瓶、 农药袋,将用于农业生产的残
14、膜、 化肥袋等由农民分类回收, 进行集中处置。二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大宣传和巡查 力度,严格控制秸秆焚烧,通过秸秆粉碎还田、作为生物质 能量、建筑加工、食用菌生产,编制稻草艺术等方式,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100%3. 采用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在 合理选择甘蔗生产基地和加强植物检疫的基础上,创造有利 于甘蔗作物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来生产安全和营养双重质 量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高产、优质、无公害的甘蔗产 品。三、思路目标(一)项目实施思路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 调、绿
15、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健康发展和生态优 先的基本原则,结合永平镇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现代化”发展方向,在“产业兴旺”下功夫,加快推 进主导产业提质转型,全面提升标准化生态农业相关技术装 备水平和现代农业经营效益水平,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和 产业融合模式,形成农民持续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 模式,努力创建农业产业示范强镇,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结构 更优、质量更好、效益更高。(二)任务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以镇为载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 聚焦甘蔗农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培
16、育,多要素聚集,建设 一个由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联结、 多模式创新的农业产业强镇,加快构建标准原料基地、集约 加工转化、紧密利益联结的产业集群, 打造主业强、百业兴、 宜居宜业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近期目标:成功创建农业产业示范强镇。镇域内主导产 业优势明显。永平镇甘蔗种植面积占全镇农业种植产业面积 的40%上,年产甘蔗达30万吨,年产值达1.2亿,农业总 产值达9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 3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 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达 1:3。远期目标:维护农业产业示范强镇的创建成果,加大主 导产业的培育力度。甘蔗种植面积占全镇农业种植产业面积 的50%上,
17、年产甘蔗达50万吨,年产值达2亿,农业总产 值达10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 4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 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达 1:2.5。结合永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基础,加强与企业对接,强化原辅材料供应基地建设,初步 形成了以绿色食品和绿色材料为主导、关联配套产业齐头并 进的产业格局。四、规划布局(一)规划原则一是聚焦主业、集群发展。壮大主导产业,聚合资源要 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激活一方经济, 带富一方百姓。二是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模式,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组供应链、完善利益链,让农 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三是多方参与、协同推进。发 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
18、和政府指导作用,引导龙头企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积极参与,形成同向发力、协同推 进的格局。(二)总体布局根据永平镇的气候、土质、地理特征、农业生产条件等, 对全镇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布局,通过区域化布局, 调整优化结构,以迁毛、团结、倮练、兴华等村的甘蔗种植 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本镇以甘蔗种植业为重点的绿色、无 公害、高效农业,建设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使镇域内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生产标准。核心基地规划面积80000五、建设内容依托景谷洋浦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永平分公司,着眼培育 糖料基地建设,以甘蔗试验示范基地为样板,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把永平镇打造成绿色
19、 生态糖料生产基地。(一)新植甘蔗。 计划新植30000亩。(二)宿根留养。2019年宿根留养面积约 45000亩。(三)景谷洋浦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永平分公司糖厂改扩 建。1. 制炼车间。对炼制车间进行升级、更新、改造。2. 锅炉车间。对锅炉车间改造更新升级。3. 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四)蔗区机耕道路新扩建。1. 蔗区机耕道路新建。计划蔗区机耕道路新建 60公里。2. 蔗区机耕道路扩建。计划蔗区机耕道路扩建 40公里。六、资金测算、使用和管理(一)资金测算1、新植甘蔗。预计投资2300元/亩,计划发展30000 亩,合计 69000000.00元。其中:(1)种苗:460.00
20、元/亩,3万亩共计1380.00万元。(2)种植:劳务投入300.00元/亩,3万亩共计900.00 万元。(3)机耕:每亩 150.00元,3万亩共计450.00万元。(4)肥料、农药、薄膜:每亩需 590.00元,3万亩共 计1770.00万元。(5)管理费(含砍工费):每亩800.00元,3万亩共计 2400.00 万元。2、宿根留养。预计投资1380.00元/亩,2019年保有面积约45000亩,小计62100000.00元。其中:(1)肥料和农药:每亩需480.00元,3万亩共计1440.00 万元。(2)管理费:每亩 800.00元,3万亩共计2400.00万丿元。(3)机耕:每亩
21、 150.00元,3万亩共计450.00万元。3、景谷洋浦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永平分公司糖厂改扩建。计划投资8500.00万元。其中:(1)制炼车间。对炼制车间进行升级、更新、改造,共计4250.00万元。(2)锅炉车间。对锅炉车间改造更新升级,预计需要1420.00 万元。(3)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预计需要2830.00 万元。4、蔗区机耕道路新扩建。计划投资640.00万元。其中:(1) 蔗区机耕道路新建。计划蔗区机耕道路新建60 公里,10万元/公里,共计600.00万元。(2) 蔗区机耕道路扩建。计划蔗区机耕道路扩建40公 里,1万元/公里,共计40.00万元。(二)资金使用
22、管理成立以镇财政所所长为组长的专项资金管理小组,编制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好资金监督工作。1、资金使用,程序必须规范。财政、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及时跟进、全程参与严把资金流向、项目建设、检 查验收等各个关键环节,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使用高效。2、强化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拨付程序。积极抓好事前 监控,严防使用单位擅自调整、变更项目、降低标准、缩小 规模。对项目扶持资金严格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确 保专款专用,并严格执支付制度。3、强化资金拨付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财政、审 计部门认真审查项目预算、严把资金拨付程序,严格执行工 程招投标制和政府采购制度,及时掌握重点工程进展情况, 对工程项
23、目进行检查验收、拨付资金,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 使用效益。4、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加大对资 金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的检查,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 中的出现的问题,纠正项目建设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督促各 有关部门管好用好项目建设支持资金 .七、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使企业得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加大 了融资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 明显,产品成本降低,效益显著增加,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 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品牌创建,知名度显著提升,形成利 润持续增长发展模式,主导产业产值达 2个亿以上。(二)社会效益(1)延长产业链。产业融合发展后,各经营主体从全
24、产业链的视角来谋划自身发展,积极前伸后延,打通产业链 各环节。(2)提升价值链。各经营主体从产业各个环节挖掘新 的增值空间,将价值提升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在生产环节,挖掘资源稀缺性、特异性,重点发展特色产品、 绿色产品;通过扶持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打造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基地,在加工环节,适应消费群体、消费方式转变, 细分消费市场,通过精深加工实现增值。(3)共享利益链。通过项目实施,通过规模化、标准 化、集约化的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业的综合 效益;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 本地农民更多的参与甘蔗产业建设;让农民不仅获得基地产 品收益,而且通过建立利
25、益联结机制,获得财产性收益,总 体收益水平快速提高。(4)催生新业态。各经营主体紧跟科技新前沿,瞄准 消费新趋势,将“互联网+”、“生态+”等现代新理念引入 生产经营活动,创新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建立健全甘蔗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生产、生活、生态 共赢。(三)生态效益项目建设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总体 出发,在合理选择蔬菜基地和加强植物检疫的基础上,创造 有利于甘蔗作物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来生产安全和营养双 重质量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咼产、优质、无公害的糖 料产品。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用新的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绿色食 品甘蔗生长的生态环境,进行生产。八、支持政策
26、依据产业扶持政策,给予种植农户产业扶持资金和用于 产业发展的小额信用贷款。九、组织保障(一)领导机制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农业产 业强镇示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与组织协调工作; 组织镇村干部、种植大户、企业家到农业龙头企业参观考察, 兴办各种形式的技术讲座和培训班;积极引进农业专业户和 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种植甘蔗产业等农业产业。(二)运行机制2.1建立安全创建责任制全力确保资金运行全程安全和项目建设全程安全。在项 目建设过程中,把“安全”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 示范镇创建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督查和管理,把问题和隐 患消灭在萌芽,各项工作按程序、守规矩、重实际、讲实效, 合法、规范使用好项目支持资金,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将项目建设安全工作列入承办单位的目标考核, 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示范镇创建工作安全无事故。2.2实行政府招标采购制除用于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扶持奖励以外的所有项目资 助的物资按照国家标准实行招标采购。镇政府转变职能,规 范采购,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调控和 导向作用,夯实政府采购邙阳光工程”建设的基础。2.3实行补助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压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Unit3Inventorsandinventions单元加餐练新人教版选修8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5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 2022-2027年中国四川省印刷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皮革防霉剂1号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潍坊碳化硅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微小型轴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教科版六下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PPT(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完整版)小学英语语法大全-附练习题,推荐文档
-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简便运算课件
- 非遗申请书范本
- 注塑参数表完整版
- 吊顶工程课件
- 山东大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传统文化第一单元宽仁厚爱备课教案
- 2023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16492-1996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要求总则、定义、气候带及其参数
- FZ/T 01010-2012涂层织物涂层剥离强力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