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C 别 T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二OO七年五月目录一、专业优势分析 141(一)专业人才的区域需求 141(二)专业建设的现有基础 141二、建设目标 144(一)专业建设总目标 144(二)具体建设目标 144三、建设内容 145(一)全面推行“学员制+学徒制”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45(二)构建“学员制+学徒制”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48(三)建立区内水平领先的实训基地 151(四)打造专兼结合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153(五)增强为社会和企业技术服务的能力 154(六
2、)以重点专业带动专业群建设 155四、经费预算 158五、建设进度和监测指标 159六、预期效益 159(一)成为南宁市乃至广西机电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159(二)成为专业教学模式的推广示范基地 159(三)成为区域专业师资重点培训基地 159(四)成为立足广西,辐射西南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160(五)共享重点资源,带动专业群建设水平的提高160(六)提供产品研究、转化和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160七、保障措施 160(一)成立建设项目管理机构 160(二)组建建设项目团队 161(三)加强建设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和监督管理 161(四)进一步提高本系部管理工作的质量 161(五)
3、优化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162八、附件 162附表1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实训车间设备配置表 162附表2机电类专业群实训车间设备配置表 163附表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项目资金投入预算表 166附表4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项目建设进度和验收指标表 168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专业优势分析 本专业是为机械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办学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 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市场;二是从办学经验来看,本 专业经过多年的打拼,已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办学基础。(一)专业人才的区域需求南宁是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泛北
4、部湾经济合作的“窗口”和“桥梁”, 地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省会城市。其在国际、国 内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将成为中国和东盟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业 基地、商贸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以此带动广西以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 广西机械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在未来五年, 机械工业的增加值将达到 60 亿,平均年递增率为 12%;而根据广西机械工业 450 多家企 业统计表明,从业人数 13 万人中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为 3500人,占从业总 人数的 2.7 ,广西毗邻广东,在发达地区吸引下,广西的部分人才将流动到广东;考
5、 虑到这一因素广西机械行业人才缺口还会更大, 从而制约了广西和南宁的机械制造业发 展;按照中央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 , 到“十 一五”末 , 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要达到 25%以上 , 其中技 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 5%以上,在泛珠江三角经济圈内, 机械行业技能 型人才已出现了“需大于供”的状况,人才短缺的焦点聚集到了高级技能型人才上,市 场需求给本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专业建设的现有基础我院为了培养广西机械行业既懂机械又懂电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于1992年 9 月创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从开办之初就坚持
6、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 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和实践使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近二十 年的努力,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形成了专业的办学特色, 。1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学的知识必 须要做到“学以致用” ,以满足社会职业需求,本专业根据广西和南宁企业实际,办学 初始就尝试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到南宁开关设备厂、南宁电机厂进行低压 配电设备安装和调试 、电机制作实训进行实践课程教学,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到玉 柴机器集团、柳钢集团、柳州第二空压机厂、广西发电设备总厂等企业进行实习。从 200
7、2 级学生开始,在原有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分别和广西建工集 团、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佛山照明、河源龙记集团等企业进行“2+1”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探讨,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学生和员工的零距离。到 2004 级又 分别和南宁开关设备厂、 佛山华永科技有限公司探索 “半工半读”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使学生身处企业真实环境之中,边学习边工作,边学边用,学用结合,既熟悉 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掌握操作技能,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通过多年努力, 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局面,毕 业生历年就业率名列自治区前茅, 2004
8、、2005、2006 年一次就业率分别为 97.8%、95.24% 和 98.28%;据 2006 年用人单位的抽样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称职率达 100%,社会对毕 业生认可度高,吸引更多学生报考我院, 2006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报考率达 322%, 报到率达 96%。2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不断加大课 程改革力度,专业教师和南宁重型机器厂工程师合作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优化,对企业 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析, 把传统的 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公差配合、机械原理 机械零件等几门课程整合为机械基础一门课程,彻底改变了过去几门课
9、自成体 系,知识重复交叉,理论繁杂,学生学了不会具体使用的局面。课程改革同时,注重教 材建设,不断将企业生产实际中使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 来,其中,由南宁广发重工集团工程师和我院教师共同编写的 Pro/E 实用教程被教 育部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并获自治区优秀教材二等奖。3建立了一支较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 19 名,其中,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 4 人,“双 师素质”教师 14 人,高级职称 4 人,硕士 4 人,师资结构较为合理。专职教师中有 10 人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在本专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 较高
10、的教学水平。同时,和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 限公司等实现人力资源共享,企业工程师担任学生的实训指导老师,专业教师为企业提 供技术服务,从而形成一支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的专兼职教学 团队,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在当地高等职业院校中处于较高的水平。4建立了较高水平的实训基地 为适应广西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加工 造业人才的需求,校内开设有金工实训车间、数控加工实训车间和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 “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设备总价值 4000 多万元。现有的实训设备可以 满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训要求,同时可以进行职业培
11、训,达到年 800 人次以上,毕业生 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率达 95。数控实训基地已经面向本市企业开展生产技术服务, 对外 承接加工业务多次,为学生提供了参和产品加工的实践机会,已具教学、培训、科研和 生产服务的功能。校外,先后和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佛山华永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 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南宁外运广凌汽车修理有限责任 公司、南宁机械厂等大中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能够顺利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使 学生既获得生产所需技能的训练,又能得到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为学生顺利就业铺平 了道路,同时为本院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实践场所。5学生校外实训管理体系逐步
12、形成为了保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和佛山华永科技有限公司、南宁五菱 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南宁机械厂等企业共同商定实习计划,制定实习方案;结合企业生 产实际制定实习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 安排教师定期下企业检查、 指导,落实实习情况, 协调实习环节出现的问题;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校企共同实施学生 实习的管理和指导,通过实习工作流程和制度的制定,规范校外实习的过程管理。在现 有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协议的基础上, 继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充分发挥企业 对习管理的参和程度。6科研成果丰硕,为地方服务的能力增强多年以来,本专业的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 4
13、0 多篇, 取得了下列成果: 2006 申报的高职院校工科实施半工半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 获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十一五”研究课题立项。 2006 年申报的新形势下高职电气自动 化使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高职模具专业“产品目标”教学的研究两个 课题获得自治区 “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立项。自治区 “十五” 教育规划课题北 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和职业技术教育关系的研究及院级高职机电类专业二年制课程体 系改革的研究课题顺利结题。机电工程系教师和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桂花GH系列出口低速汽车、桂花GH港口运输车、桂花GN180多功能运输车、甘蔗割铺机的研制开发生 产、港作车的研制开发生产
14、、GZ25C型腹挂式全液压驱动甘蔗联合收割机研制开发、 解决冲压、焊接零件质量问题等产品,其中甘蔗割铺机的研制开发生产获得南 宁市 2004 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二、建设目标( 一 ) 专业建设总目标坚持以服务南宁和广西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面向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 湾经济合作区,依托玉柴机器集团等大型现代加工制造业,校企合作,全面推行“学员 制+学徒制” 的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按职业岗位要求,合作开发适合工学结合特色 的优质 核心课程体系 。打造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高水平的“双师 型”专业教师团队 ;构建具有 “教学、培训、科研、生产”四位一体功能的实习 实
15、训 基地;提升专业的 技术服务能力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具有区域特色乃至全国 有较大影响的示范性专业。(二)具体建设目标1深化“学员制 +学徒制”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制造业岗位能力要求,和玉柴机器集团、南宁铝业集团等1 0家大中型企业紧密联系,深化“学员制 +学徒制”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改革和建设,并 引导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求 100%的学员学徒学习时间达到半年以 上,毕业生具有“适岗、使用、变岗、创新”的良好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获得中级以 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比例达 95%以上,一次就业率不低于 95%,对口就业率 80%以上, 用人单
16、位工作称职率评价高于 90%。2完善工学结合的高标准的课程体系围绕“学员制 +学徒制”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和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 南宁机械厂等企业合作,构建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突出工学结合特色的 课程体系 。开发 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特色教材和课件, 重点建设 5门院级精品课程,力争 1 门自治区级 精品课程,公开出版特色教材 5 本。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搭建共享型优 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提升辐射能力。3打造专兼结合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校企合作,和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 司等南宁市大型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聘请在广西机电类企业
17、行业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 的企业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 29 人,使企业兼职教师数和专职教师数的比例达到 1:1。 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企业锻炼,至 2008年培养 2 名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 人,引进或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 8 名,从而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意识,教学能力、实 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在当地高等职业院 校中处于较高的水平,起到服务区域经济,带动区域使用技术发展的辐射作用。4建成区域内机电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突出生产性教学,和广西机电行业专家 共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在西班牙政府贷款设备基础上,引入
18、体现先进制造技术的 加工设备,新建和扩建数控加工实训、工业自动化实训、金工实训、汽车技术服务实训 车间,将其建设成具有 “教学、培训、科研、生产”四位一体功能的校内实习实训基 地。到 2008 年,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 80%,可同时容纳 500 人实训,每年培训人数 1000 人以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校企联合、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教学 质量过程监控机制。到 2008 年,在现有 5 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 21 个,使校外 实训基地达到 26 个。三、建设内容(一)全面推行“学员制 +学徒制”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深化“学员制 +学徒制”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9、“学员制 +学徒制”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校企联合共同培养高技能人 才的方式,是培养“技术员” +“高级工”的有效途径。学生进入学校就具有“学员”和 “学徒”的双重身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课堂上是“学员” ,在校办实训基地是“学 徒”; 学生在企业顶岗学习期间,就是真正的“学徒” ,但身份仍然是学生。 “学员制 + 学徒制”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充份利用了社会的教育资 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岗位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对于学校来说,学生缩短了在校时间,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适 度、够用”为准,教学方法必须体现高效,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实用
20、性,这极大地促进课 程建设 ,推动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种培养模式对企业来说,供需双方见面给了企业考察、选择、培养技术人才的机 会,同时也给合作企业提供了一个选聘优秀人才的渠道,这种互利互惠关系有力地推动 校企联合办学,深受企业的欢迎。这种培养模式对学生来说,一入学就知道自己“学员”和“学徒”的双重身份,明 确了角色的转变,学生在校期间在课堂上是“学员” ,在校内实训基地是“学徒” ; 学生 到企业顶岗学习期间, 就是“准工人”,实习是一种真刀真枪的训练, 学习和岗位零距离, 学生非常欢迎这种培养模式,同时也给毕业生也带来了观念上的改变,培养了“敬岗、 爱岗、适岗”的良好
21、职业素质,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学生走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它的 实现途径有:(1)顶岗实习式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学院 分别和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佛山照明、河源龙记集团、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 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十家企业合作开展“ 2+1”的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学生“ 2”年在校的 学习,“1”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学生和员工的零距离。(2)半工半读式针对学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专业课程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学 院和佛山华永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一年半在 校的学习,一年半到企业工作
22、学习,分别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给学生上课,让学生在 企业真实环境中边工作、边学习,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3)工学交替式根据企业对岗位和能力的要求,学院和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南宁机械厂等 企业合作进行工学交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交替学 习方式,把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放入企业,引入企业标准进行教学,校企联合建立学员考 核标准,让企业参和对学员的考核,实现课程内容和生产实际的一致性,课程考核和岗位技能考核的一致性。“学员制+学徒制”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学员制£十匸学徒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期间k人才培养模块县本苗质授ii用能力模炊-岗
23、位一般应用能力模块岗位综合应用能力嘆块妆内综合成绩+技能证企业期间人才 培养 橈块顶岗实习模块机电综合技术培养模块职犯素质培养模块企业综合成绩全面推行“学员制+学徒制”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带动专业调整和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徒学习时间达到半年以上,使毕业生具 有“适岗、使用、变岗、创新”的良好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 书的毕业生比例达95%以上,一次就业率不低于 95% 对口就业率80%以上,用人单位 工作称职率评价高于90%2 建立适应新的“学员制+学徒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加强对“学员制+学徒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途径的质量
24、监控,校企 合作,在校内以学校管理为主,建立院、系、教研室、学生四级质量监控体系;在企业, 建立以企业督导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家长监督、学生自律为目标的质量保证体系。组建实践教学管理队伍:加强校内管理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整合成联合 管理、联合考核的校企管理队伍。制订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管理条例,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实践教师管理制度、实践教师聘任制度、学生实践工作制度等,明确实践 教学规范、岗位操作规范及细则,建立健全实践考评机制,制订实践考核标准,考核不 合格的学生将不能获得相应学分。“学员制"'学徒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证体系结构示意图组织
25、体系监控体系沖价体系+学徒制”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1 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职业能力体系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分析,确定其职业能力如下图:主要崗位-机电设生产线的操作、维修和菅理工作拿ts逋用机电设备及生产燼 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具 有投作、安隘*魂试、继护 堆懾及管理技能X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机械产品加二的工艺 及宴部件设计和塢程具翟常用机电设备操作及加工工艺编制和CAM进行产品抑工的技能正谕检測产品零部件,具有企业质量管理和常用机电产昂的营销能力亠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工作見有一般零輕件的乩绘扇基 本迎计,龍剧用说算机邊行 二堆.三堆图形的制4乍和后| 处锂的生咸2 探索“学员制+学徒制
26、”工学结合 “五个一致性”的课程体系围绕“学员制+学徒制”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体 现“五个一致性”,即岗位能力和课程模块的一致性一一根据岗位能力所需知识点来确 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生产实际的一致性一一由生产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校内 实训和企业工作的一致性一一将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引入课程实训;校内课程考核和岗位技能考核的一致性一一把行业标准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一致性学校管理企业化。改革教学方法和实训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使校内生 产性实训达到80%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模式见下图。学校期间人才培养模块苗曲一般隔用能力模块企业期间人才培
27、养模块岗位绵合应用 龍力欖烧机毛一体化技术综合实训p L C应用综合实训戡控原理及维權踪含实训单片机应用煖合实训JJ职业素质增养设备堆储懵位机电嫁含技术 索质搐养燥块班组雯产管理尚位丄一跟业道徳教音 丄一思想胚憶及法制雜育企业文览团队W神3 推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考核标准及考核体系(1)改革考核标准:在职业能力考核中,分数成绩并非唯一标准,考核标准将涉 及纪律表现、思想修养、 动手能力,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 本专业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引入企业考核机制,强化实操实训。将和玉柴机器集团、南 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南宁铝业集团、南宁机械厂等企业共同制定符合企业需
28、求的 实践考核标准及体系。同时在学生成绩评定核办法中尝试将学生的课程纪律和学习 态度做为考核标准之一。(2)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进行正确评价,评价的手段也要从 传统的闭卷开卷测试中走出来, 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方法可综合运用生产操作、 现场答辩、 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撰写论文、作品创作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通过和深圳赛意法微 电子有限公司、佛山华永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健全顶岗实习式、半工半读式、 订单式等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4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企业生产的需求来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 - 学- 做无缝结合,实施手段有:现场 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自
29、主学习教学法等构成系列的 重点专业教学方法体系,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可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通过教学方 法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体做法如下。其一是和南宁机械厂等企业开展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 课程项目教学。以机电设备维修项目或制造项目为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的教 学,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赋之于使用。同时探索并形成校企联训“教 - 学 - 做无缝结合”的特色教学方法。其二是以岗位“核心技术技能”为支点,以使用实践为主线,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 分类,采取引入行业技术标准、企业工作标准作为案例教学的方法。机械系列课程中的 机械制图、互换性及技术测量 、
30、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等科目将在依托玉 柴机器集团、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 南宁铝业集团、 南宁机械厂等企业的基础上, 引入相关的企业工作和技术标准实例进行教学;在自动化系列课程中,把PLC控制技术、机电设备及控制等科目放入华永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参和实际 生产设备的维护维修,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5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建设精品课程和编写特色教材突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成一批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 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特色教材和课件。和玉柴机器集团、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 司、南宁铝业集团、南宁机械厂等企业共同建设体现岗位核心技能的多门精品课程,力 争
31、 1 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公开出版特色教材 5 本。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的利用,搭建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提升辐射能力。(三)建立区内水平领先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校企联合、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教学 质量过程监控机制。到 2008 年,在现有 5 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 21 个,使校外 实训基地达到 26 个。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突出生产性教学,和广西机电行业专家 共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在西班牙政府贷款设备基础上,引入体现先进制造技术的 加工设备,新建和扩建数控加工实训、工业自动化实训、金工实训、汽车技术服务实训 车间,将
32、其建设成具有 “教学、培训、科研、生产”四位一体功能的校内实习实训基 地。到 2008 年,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 80%,可同时容纳 500 人实训,每年培训人数 1000 人以上。1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利用企业的综合生产制造资源及人力技术资源,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建立有效的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的企业为:区域内及其周边专业相关的企业乃至珠三角、长三 角等发达地区的企业,以带动专业技术提高及教改的探索。目前已开始运作的企业有: 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佛山华永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 公司、南宁机械厂、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等。合作项目 : 在佛山华永科技有限公司、南宁
33、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南宁机械厂进 行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试点,学生在企业边工作边学习,这些企业为机电类学生提供了 机电设备维护维修 、电机及电气控制、模具设计和制造课程真实的实训环境, 该课程直接由企业工程师现场授课, 并让学生一起参和设备维护维修、 产品设计和制造, 学生很快能学以致用,并对生产岗位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对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单位很 快签定就业协议。专业教师不定时到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 产见习,参和工程技改项目,并把实际项目演变为学生课程设计题目,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另外,和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共建生产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 环境中实训,进一步提
34、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的建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条件,还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 会,在企业实训基地完成了实习后的毕业生,可优先推荐给所属基地的企业,这就满足 了这些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双方互惠使校企合作有极大的发展空间。2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解决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岗位达到“零对接”的问题,除建设校外实训 基地外,还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的 方式共建企业化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运作,创建良好的生产实训环境。以工种训练模 块为单元,将实训基地建成既像企业的车间,便于开展实训教学的生产实训环境。使已 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学生直接参和实际产品
35、的生产过程,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社会资源服务教改的双赢目的。(1) 完善数控加工实训车间数控加工实训车间拥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加工中心、数控铣床、车床数台,和原有的 西班牙贷款设备相配套,可供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和制造、机械设计 和制造等专业及培训班60名学生完成数控机床原理结构、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和操作、 数控铣削加工编程和操作、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编程和操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 排除技术等课程的实训,能承接各类机电产品开发、各类高、尖、精的机械、模具产品 加工。建成国家数控中、高级工技能鉴定中心,并和周边院校实现资源共享。数控车削帅丄编程和数控机床原理鉛构实训挖
36、件实训(2) 工业自动化实训车间的建设工业自动化实训车间和西班牙贷款设备相配套,同时可供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使用电子技术等专业200名学生,进行电气控制系统实训、传感器检测系统实训、PLC实训、液压控制系统等实训、完成机床电气控 制、传感器技术、PLC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综合实训。能对外进行培训、技能鉴定、 技术改造等服务。能为南宁及周边地区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承担电工、电气维修 工工种的中、高级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可实现和周边院校资源共享。教学功能 服务功能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实训车间建设设备配置见附表 1。3.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规划力卩强和
37、玉柴机器集团合作,弓I入玉柴的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实训基地的运行、 管理机制,构建工学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同时借鉴机电行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制 定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校外顶岗实习标准,研制实训指导手册和实训管理手册,确保 工学结合实训的良性运行。(四) 打造专兼结合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和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 司等南宁市大型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聘请在广西机电类企业行业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企业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29人,使企业兼职教师数和专职教师数的比例达到1: 1 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企业锻炼,至 2008年培养 2 名高素质“双师
38、型”专业带头 人,引进或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 8 名,从而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意识,教学能力、实 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在当地高等职业院 校中处于较高的水平,起到服务区域经济,带动区域使用技术发展的辐射作用。1积极培养专业带头人从现有教师中选拔 2 名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 “双师型”教师进行 重点培养,到国内外著名企业或到国家级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进行培训,参和企业的新 产品开发和设备改造等培养措施,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高技术服务能力,2 至 3 年内进一步提升其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使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多途径培养“双师型”骨干人
39、才安排 4 名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和企业合作项目, 提高专任教师解决企业技术 问题的能力及科研水平、研发能力。从企业中聘请有五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对专业技 术熟练,具有工程师或技师以上职称的技术骨干,充实专业教师队伍。选拔4 名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职院校进修或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技术和教学理念,跟踪专 业技术发展动态,开展技术交流,培养专业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打造具有 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奠定基础。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师资共享校企共同搭建师资共享平台,从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南宁机械厂等大型企 业聘请技术专家及能工巧匠等技术骨干 29 名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数和专职
40、教 师数的比例达到 1:1。企业工程师担任学生的实训指导老师,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技 术服务,实现人员的共享、共管、共建。每年兼职教师承担核心课程教学任务 60 学时 以上或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 请高技术专业人员开设机电先进技术讲座 2 场以 上。建立兼职教师师资资源库,科学管理,合理调派,将聘用机制纳入产学合作内容, 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员交流平台。(五)增强为社会和企业技术服务的能力 强化为区域经济技术服务的功能,搭建集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科研及技术推广及 咨询、生产等服务平台。具体措施及内容:1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设备,将我基地建成南宁市及周边地区机电类职业技能培 训及资格鉴定中心
41、。在原有的数控操作、车工、电工、钳工、汽修等工种中级职业技 能培训及资格鉴定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年培训增至 1000 人次以上。同时 开展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及资格鉴定服务项目。2和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 3到 4个企业合作,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 300人次以上。 3成立机电技术服务中心,承接企业机电类科研课题,广泛开展技术推广和咨询、 生产制造管理等服务。每年至少为南宁市及周边地区 3至 5个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4定期承办面向农村劳动力的中短期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素 质、为广西农民工就业做出积极贡献。(六)以重点专业带动专业群建设1建设目标 为满足和适应广西经济发展对人才
42、的需求,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带 动和辐射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和制造、机械设计和制造、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等专业 群的发展及建设,通过和玉柴机器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力求办出自己特色,带动 区域内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的具体目标:(1)课程体系建设围绕“学员制 +学徒制”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南 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南宁机械厂等企业合作,构建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突出工 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建设及改革,建立和完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 标准。按岗位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配套特色教材 和课件,推动其他专业课程的建设,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43、学手段、评价方式 的改革创新,形成能体现岗位技能要求、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及配 套教材、教学课件等优质教学资源。力争申报立项 1 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以重点专业实训建设为核心, 构建由数控加工实 训、金工实训、汽车技术服务实训、工业自动化实训等组成的 4 个主体实训车间,形 成具有高水平、且贴近真实工作环境的专业群实验实训基地,使基地发挥教学实训、 培训鉴定、技术服务、生产使用的功能作用,形成辐射带动效应。(3)“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建立一支结构合 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专业群将计划培养 2 名高素质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
44、10名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数的 50%以上(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利用专业群所处区位优势、专业优势、教学资源 优势和产学合作优势, 加强为本地区和相关行业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能力建 设,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创建区域性教学平台和技术服务中心,实现教学资源和技术资 源共享,不断提升专业群为社会服务的能力。(5)开展校办产业建设提高专业群先进的实训设备资源利用率,有利地促进 校办产业的发展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 使专业逐步走上产教 相结合的发展之路。2建设内容(1)建设共享型专业课程资源 按照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首先重点建设各专业共享的专
45、项 技能模块课程,编写共用的教材等,其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分别建设专业群方向 模块课程,重点建设 5 门院级重点课程,建立模块化课程标准,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相 应教学网站,完成 5 本特色教材编写。(2)建设融合专业群的现代化实训基地金工实训车间金工实训车间可供机电一体化技术、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和制造、 机械设计和制造、 电气自动化、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使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 200 名学生,完成车、铣、 刨、磨、钻、电焊、钳工等的金工实训,以及机械类课程的见习和实训。普通的车、铣、 刨、磨、钻、电焊、钳工等设备能承接各类机电产品开发、一般机械、模具产品的加工 生产。可成为省级车工、电焊工
46、、钳工等中、高级工技能鉴定中心,实现“教学、生产、 科研、培训” 一条龙服务,并和周边院校实现资源共享。钳工基本技能汽车技术服务实训车间汽车技术服务实训车间可供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使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100名学生完成汽车构造拆装、汽车电工电子电器实训、汽车性能检测实训、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 实训、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训。同时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对外培训、师资培训和社会服务中心;承担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中、高级工、汽车维修 电工中、高级工、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等专业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 定工作。机电类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设备配置见附表 2。(3)建设高水平专业师资队
47、伍 重视培养和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爱岗敬业、综合素质好、科研能力强、实践技 能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专业教师。通过到广州数控机床厂培训学习数控机床 使用和维修,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两次以上,主持专业建设工作,指导、培养两名青年骨 干教师,开展专业讲座,培养数控技术专业方向和机械设计和制造专业各1 名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带头人。选派 5 名骨干教师到广州数控等企业实践或参和合作企 业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研究,选派 5名骨干教师到其他高职院校培训进修, 开拓新视野, 提高科研和动手能力。至 2008年培养 2 名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培养 10名“双师型”骨 干教师。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锻炼或
48、参和校内生产实践,直接参和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加 工,并指导学生生产实践。进一步加大兼职教师队伍的比例,聘请61 名行业专家及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四、经费预算(一)建设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实训基地 该基地在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电子电工和自动化实训基地)的 基础上进行建设, 总投资 751万元,主要由数控加工实训、 工业自动化实训、 金工实训、 汽车技术服务实训等 4 个车间组成。主要设备技术性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准, 成为集教学、 生产、科研、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能承接产品开发、机械、 模具产品加工,汽车维修等技术服务
49、。(二)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模块及课程) 建设的内容主要有课程体系构建及标准研制、重点课程建设(核心、精品) 、专业 群支持课程建设、认证资格开发等。(三)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以院级建设课程机械 CAD为主导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 及共享平台。其由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 (CAD/CAM心课程)、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组成。(四)师资队伍建设投资于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工学结合和到企 业实践、国内外进修等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五)工学结合模式创新等综合教改认真做好工学结合模式创新的 4 个课题的研
50、究。上述各项内容详细预算见附表 3。五、建设进度和监测指标建设项目主要由五大块组成,具体指标见附表 4。六、预期效益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全国高水平的示范性专业,并保证其合理的建设, 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其教学、培训、科研及区域性、专业性职业教育示范功能。(一)成为南宁市乃至广西机电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机电类专业群就业主要面向广西的独资、中外合资、高科技等企事业单位,并向国 内沿海经济区辐射。专业特点是突出使用能力,且覆盖面广。就业领域涉及机、电、计 算机、信息、自动化等行业,适应行业中生产、服务、管理、设计等岗位的需要。通过 顶岗实习、半工半读、订单培养等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
51、践,和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 作的用人关系,历年就业率超过 98%,毕业生 95%以上获得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 深受用人 单位的好评。(二)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示范基地高水平示范性专业建成之后, 将改变以往专业建设成果深藏闺中, 等待挖掘的状况。 以 5 门重点课程建设及教学网站课程建设为基础,通过开展国内外交流研讨、举办师资 培训班、推行远程教育等方式将本专业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实训室建 设方案等输送出去,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帮助国内高职院校建设同类专业,共同促进 机电类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三)成为区域专业师资培训基地 教育部规定高职高专院校师生比为 1:16,按照 2
52、008 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校生 500人计算,扣除行政人员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将拥有一支 30 名左右符合高职教育 要求的专项技能型师资队伍。高水平示范性专业建成之后,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成果为依托, 立足南宁, 面向全区,辐射东南亚及珠三角地区,扶持兄弟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专业 将重点资助广西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相关职业技术院校培训教师, 成为这些地区机电类 专业高职师资培训基地,推进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教育的建设,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产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四)成为立足广西,辐射西南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随着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条件的提高,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将充分
53、发挥高水平示范 性专业的作用,计划每年接纳社会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每年基地可容 纳 2500 人次的各类培训,为广西及珠三角地区输送急需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五)共享重点资源,带动专业群建设水平的提高 本专业产业背景好,有条件得到企业的支持,探索并实践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等 人才培养模式,为同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经验。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龙头,在师资、课程、教学条件等方面为我院机电工程系 其它专业提供共享资源,将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和制造等专业建成校级重点专业,并冲 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六)提供产品研究、转化和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高水平示范性专业建成后,进一步明确了科研方向
54、,科研队伍和科研条件进一步提 高,将有利于提高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 数控加工实训车间、 工业自动化实训车间、 金工实训车间、汽车技术服务实训车间等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实训基地的建成,将向社会 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产品测试等服务,帮助企业技术提升和产品创新,促进区域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七、保障措施(一)成立建设项目管理机构 根据建设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要求, 成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 设办公室(简称机电建设办) ,由系主任任办公室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为副主任,成 员由建设项目负责人组成。建设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构建财务相对独立、人员适度共 享的管理模式,研究并提出专业的发展方向
55、,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机制和方法,不断开 拓新的办学渠道。系部给予建设办人力、物力、资金的大力支持,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 实施。机电系建设办组成: 办公室主任:甘宇红 副主任:诸小丽成 员:杨小红、谭永康、田佩林、周 宁、梁 庆、雷日扬、徐海枝、林 琳、黄西平、曹登峰、吴泊良、丘立庆、麦艳红、温锦华、林绪东、张 泽(二)组建建设项目团队1项目:重点专业及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负责人:诸小丽子项目负责人:林 琳、杨小红、黄西平、曹登峰、徐海枝、雷日扬、吴泊良 丘立庆2项目:实验实训室或技术中心建设负责人:田佩林 子项目负责人:麦艳红、梁 庆、温锦华、林绪东 3项目:“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负责人:甘宇
56、红4项目:社会服务(或其他)建设负责人:甘宇红 子项目负责人:张 泽 制定培训计划,组织项目团队成员认真学习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的有关文件、 制度等,对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进行项目管理、专业知识、财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培训,使项目负责人熟知项目建设的程序和内容,提高项目负责人的对项目的整体 操作能力,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有效控制项目变更,加强项目的计划和预算,加强项目 的质量控制,合理配置项目资源,降低项目风险。按照项目建设实施进度高质量完成每 项工作,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增强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营造团队和谐 的工作氛围,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三)加强建设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和监督管理为确保资金的按时到位,建立独立的财务 ( 帐户 ) 管理制度,组成财务管理、监察 小组,负责财务工作,系部保证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四)进一步提高本系部管理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单向电平转换器行业竞争态势与供需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光学冷加工行业运行态势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给排水课程设计自我总结
- 配汽机构摇臂轴课程设计
- 深孔钻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网络监控系统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年度放射性污染防治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蕾丝背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搪瓷航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小学科学实验室制度范例(二篇)
- 设计构成基础课件 1-点线面
-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全国乙卷 )讲评教学专用课件
- 咯血的介入治疗
- 教师专业成长概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PPT培训课件
- 球磨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阀门压力等级对照表优质资料
- GMP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中药材干燥SOP
- YY/T 0874-2013牙科学旋转器械试验方法
- GB/T 25217.10-2019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10部分:煤层钻孔卸压防治方法
- 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下库大坝混凝土温控措施(二次修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