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_第1页
第十章-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_第2页
第十章-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_第3页
第十章-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_第4页
第十章-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唐娟莉主讲:唐娟莉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第三节第三节 能源的建设与发展能源的建设与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关键词及思考题关键词及思考题重点问题重点问题一一二二三三四四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外基础设施规模与结构的比较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理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理论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基础

2、设设建设与发展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第三节第三节 能源的建设与发展能源的建设与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关键词及思考题关键词及思考题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一、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一、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

3、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三个部分组成:(1)区域交通系统(2)公用事业系统(3)公共工程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则主要是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科学研究等等。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二、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二、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1、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2、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3、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4、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

4、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三、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三、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 条件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第三节第三节 能源的建设

5、与发展能源的建设与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关键词及思考题关键词及思考题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基础设施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基础设施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并因此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并因此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轨迹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轨迹二、中外基础设施发展绝对量的比较二、中外基础设施发展绝对量的比较三、中外基础设施相对量的比较三、中外基础设施相对量的比较四、发展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增长四、发展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增长一、一、基础设

6、施建设的基本轨迹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轨迹v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开始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过程,在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超前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v 改革开放以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存量迅速增长,特别是通讯业的发展名列前茅,能源、交通的存量增长也很快。铁路营业里程增长相对缓慢,但是铁路的线路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更多地用于短期内富有效益的领域,致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二、中外基础设施发展绝对量的比较二、中外基础设施发展绝对量的比较v 区域基础设施绝对量直接决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

7、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是反映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v 我国基础设施总拥有量已经相当庞大,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生产总量和电力生产量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能源生产量和电力生产量均已经占世界能源生产总量的近七分之一 。v 与能源生产相比,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中国比美国国土面积大23.7万平方公里,但是中国铁路、公路的运营里程却只分别相当于美国的27.1%和51.1%。三、中外基础设施相对量的比较三、中外基础设施相对量的比较v 虽然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能源消费量却与发达国家有巨大差距。v 我国2007年人均消费量仅及美国的

8、15.7%,日本的 31.6%,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 (73.5%)。其他交通运输、邮电等基础设施相对量也均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人均基础设施存量与发达国家比较时所呈现的这一特征是我国国民经济许多领域所共有的。四、发展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增长四、发展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增长v 第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演越烈。v 第二,前一时期房地产长期性过热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泡沫,无法持续增长,高房价即过快的住房需求增长过度消耗了居民的购买力,导致需求的内在性放慢,使长时间投资过度增长而增加的供给难以消化。v 第三,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历

9、史罕见的特大冰雪灾害,5月,又发生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第三节第三节 能源的建设与发展能源的建设与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关键词及思考题关键词及思考题第三节第三节 能源的建设与发展能源的建设与发展一、能源生产及能源结构一、能源生

10、产及能源结构1 1、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的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2 2、能源结构及变化趋势、能源结构及变化趋势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和电力。世界能源结构随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第三节第三节 能源的建设与发展能源的建设与发展二、电力生产与电力结构二、电力生产与电力结构 电力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二次能源,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及其他电能,如风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等。 一个地区发展电力是选择火电,还是选择水电,主要由水电、火电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区域资源状况来决定。 第一,在区位选择上,

11、水电站要求布局在水力资源丰富的河段,火电在布局上比水电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在远离燃料产地的负荷中心配置。 第二,水火电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比较。如果不考虑煤矿建设,那么,与火电厂相比,水电站建设的投资比火电站大,工期比较长。第三节第三节 能源的建设与发展能源的建设与发展二、电力生产与电力结构二、电力生产与电力结构未来未来20年,中国电力的发展将呈现出如下的空间格局年,中国电力的发展将呈现出如下的空间格局在煤基地发展坑口电站。煤基地包括以晋、陕、蒙、豫为主体的山西能源基地以及贵州的六盘水基地、两淮基地等等。在负荷中心发展火电和核电,约占新增发电量的1强,这些电力负荷中心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12、洲及东南沿海地区、京津唐以及辽中南地区等等。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水电,约占新增发电量的25%30%,这些地区主要是指黄河上游、长江中上游、红水河以及澜沧江四大流域,这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将来主要的水力发电基地。第三节第三节 能源的建设与发展能源的建设与发展三、电网建设三、电网建设电网是指由多个电站共同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网络。与单个电站发电、送电相比,电网的优势和作用有我国全国性统一电网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二二一一输电技术进步。是否拥有地理位置适中、发电能力巨大的巨型电源点,以此为核心把各大区电网联成一体。电网的优势和作用电网的优势和作用 与单个电

13、站发电、送电相比,电网的优势和作用在于: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发挥水火电性能互补的特性,减少检修和事故备用装机,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可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时间差和负荷特性差,减少尖峰负荷,获取错峰效益;大电网可实现跨流域调节电能的生产和供应,利用各流域径流丰枯不同步的变化,相互调剂,弥补枯季之不足,这样可以提高综合出电能力。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外比较第

14、三节第三节 能源的建设与发展能源的建设与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关键词及思考题关键词及思考题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世界交通运输业的走势一、世界交通运输业的走势1 1、铁路运输在世界交通运输体系中地位的变化、铁路运输在世界交通运输体系中地位的变化二二一一世界铁路的大发展时间是在18701930年。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铁路发展的鼎盛时期三三此后,由于受到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强有力的竞争,铁路地位开始下降。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世界交通运输业的走势一、世界交通运输业的走势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5、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铁路运输之所以下降很快,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长途客运被航空运输所取代,中长途及短途客货运输被公路所取代。高速公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发展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汽车运输是从门到门的直达运输,其方便灵活、快速便捷的优势为铁路所不及。高速公路强化了公路运输的原有优势,同时,大大提高了运输规模,延长了汽车的经济运输距离。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二、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与问题二、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与问题公路运输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从交通运

16、输结构的角度看,当前公路运输存在着两个问题: 第一,平均运距短,汽车的平均运距过短,造 成了许多中短途运输压在铁路上,形成许多的 瓶颈性路段,严重影响铁路的综合运输效益。第二,高等级路网还没有形成。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二、二、当前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与问题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与问题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第二主体,在客货运周转量中的比重分别为33.4%和23.5%,但其承担的客货运量比重并不高,充分反映了铁路长途运输的特性。航空运输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内河航运的发展不能尽如人意:内河航运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投资少,不仅很少开辟新的航运线

17、路,对于既有线路也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开发强度大,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大,河床淤积严重,河道不断受到破坏;在我国江河水利工程建设和跨江河桥梁的建设中,长期忽视内河航运的要求。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未来走势三、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未来走势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具备如下特征:第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地带差异仍然存在但已有所改观 。第二,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十年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区域。 第三,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交通基础设 施建设不宜一味追求线路长度和路网密度,而 应该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体系

18、建设相结合,强 化经济增长极的枢纽作用,建设以中心城市为 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第四节第四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未来走势三、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未来走势我国公路和铁路线路布局的基本走势是继续侧重中西部,强化网络建设,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服务。公路建设要形成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纵横全国的国家级干线道路网。铁路将成为未来建设的重点。第一,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第二,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第三,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区域基础设设建设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