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监测总结报告(1)_第1页
琶洲监测总结报告(1)_第2页
琶洲监测总结报告(1)_第3页
琶洲监测总结报告(1)_第4页
琶洲监测总结报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琶洲监测总结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CL05-05-03-09承包商申报表(通用)CL05-05-03工程名称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车万盾构区间】盾构区间始发井土建工程第二方监测项目合同号J4QT025地铁里程YDK11+YDK13+承包商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致(驻地监理工程师)铁一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地铁监理部事由:车陂南站至万胜围站盾构区间始发井土建工程第三方监测。申报内容:我院对黄洲站至琶洲塔站(已更名为车陂南一方胜围)均构区间始发井土建工程第三方监测项目的总结报告(CL05-05-03-09E编制完成(一式八份),现将此报告中报。请批复。承包商:日期:监理忠见:总监:日

2、期:建设单位意见:(签名):日期:由承包商向监理工程师呈报三份,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自留一份,报监理总部一份轨道交通四号线【车陂南一一万胜围盾构区间始发井】土建工程第三方监测技术报告CL05-05-03-09工程地点:广州市海珠区地铁琶洲塔站旁委托单位: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测量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测量日期:2005-6-11至2005-12-11报告页数:35报告编号:CL05-05-03-09轨道交通四号线【车陂南一一万胜围盾构区间始发井】土建工程第三方监测技术报告CL05-05-03-09测量:报告编写:校核:技术负责:批准:声明:1、本报告涂改、换页无效;2、如对本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

3、发出20天内向本单位书面提请复议;3、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无效。目录(2)支护结构累计变图.7(2)土体侧向变形累计变化趋势图.13(2)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量一时间曲线图.17(1)周围地面监测每月最大累计沉降量汇总表19(2)周围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一时间曲线20(2)地下水位累计水位下降量一时间曲线图.23(2)支撑轴力累计变化量一时间曲线图.26轨道交通四号线【车陂南一一万胜围盾构区间始发井】土建工程第三方监测技术报告CL05-05-03-09一、概况工程概况黄洲站至琶洲塔站盾构始发井(现已更名为车陂南一万胜围)开挖场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地铁琶洲塔站旁,整个场地地势平坦,风

4、化基岩埋深较浅。基坑周边除万胜围车站外,仅有少量临时建筑,且离基坑较远;场地占用了琶洲东村商业街,需做交通疏散。基坑内有一根高压电缆、一根800混凝土排污管,基坑北侧盾构端头加固范围内有一条1200管涵,需迁改。基坑总长约50米,宽约45米,基坑深17-18米。采用1200直径冲孔圆桩+钢支撑联合支护,钢管内支撑中600X12三道。沿基坑外边线布设两道500咬合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在冠梁上加设一道米左右的挡土墙,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到2005年12月3日止,基坑压顶梁浇筑完成,跨越基坑的三台龙门吊也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基坑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盾构机顺利下到始发井。工程地质条件简介本区段上

5、覆地层表层为人工填土层,主要为杂填土、素填土、耕值土、大部分欠压实或稍压实.其下为淤泥质土层,细沙层,呈流塑或软塑状,含少量有机质;往下依次为硬塑状粘性土,白垩系碎屑类沉积地层,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依次向下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简介该区段内地下水的类型按其赋存方式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和层状基岩裂隙微承压水,地下水赋存条件相对较差,水量一般不大,但局部裂隙发育段,其裂隙发育,连通性好,涌水量可能较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二、第三方监测的目的现场监测在多元化、系统化对施工中周围土体的动态进行监测的同时,用其结果与设计进行比较,能及

6、时迅速变更相应设计,并指导施工管理。根据现场监测可以追求更确切的施工安全性及经济性。在地下工程施工中,根据测定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和周边土体的变形,随时把握周围土体及支护材料的动态,比较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合理的分析、定量的把握、判断和评价土体及支护结构的状态,确认施工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第三方监测还具有以下目的:(1)验收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2)为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提供客观正确的数据;(3)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三、作业依据1、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黄洲至黄阁段(除大学

7、城专线外)招标设计第八篇黄洲站至琶洲塔站区间附图;2、轨道交通四号线黄琶盾构区间委托第三方监测项目合同书(合同号:J4QT025);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7、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8、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9、本工程第三方监测方案四、监测项目和精度要求序号监测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仪器监测最小精度1支护结构变形监测支护结构内测斜管、测斜仪±2土体侧向变形监

8、测靠近支护结构的周边土体测斜管、测斜仪±3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支护结构桩(墙)顶全站仪±4周围地面沉降监测支护结构周围土体水准仪±5地下水位监测基坑周围电测水位仪±6支撑轴力监测支撑端部轴力计<1/100(F*S)各监测项目观测点布置图见附图五、监测频率及报警值在与监理方和施工方协调埋设好各个监测项目的必需的监测孔和监测点,并在其稳定一周以上,基坑周边场地平整之后,我院于2005年6月11日对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孔、土体侧向变形监测孔和周围地面沉降监测点(包括基准点)进行了测量;6月15日对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包括基准点)和地下水位监测孔进

9、行测量;6月21日对部分钢管支撑的轴力进行测量,得出各个监测项目的初始值。监测各项目的监测频率和报警值详见下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频率报警值备注1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从2005年6月11至I10月21日1次/3天,从10月22日至IJ12月11日1次/7天±30mm2土体侧向变形监测从2005年6月11至I10月21日1次/3天,从10月22日至IJ12月11日1次/7天±30mm4孔至11月19日被破坏3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从2005年6月11至I10月21日1次/3天,从10月22日至IJ12月11日1次/7天±30mm至11月5日观测点被破坏4周围地面沉降监测从

10、2005年6月11至I10月21日1次/3天,从10月22日至IJ12月11日1次/7天±30mm5地下水位监测从2005年6月11至I10月21日11000m至11月13日次/3天,从10月22日至IJ12月11日1次/7天m水位监测孔被破坏6支撑轴力监测从2005年6月11至I10月21日1次/3天,从10月22日至IJ12月11日1次/7天730KN至11月13日全部支撑已经拆除六、采用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1)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和土体侧向变形监测两个项目均采用测斜仪对测斜孔进行测量。作业时采用国产HCX-2B型智能数字显示测斜仪配合DGK-601测斜读数仪进行(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孔

11、为1#、2#、3#,孔深分别为20m、19m、19m;土体侧向位移监测孔为4#、5#,孔深均为)。我院于2005年6月11日对全部5个测斜孔进行了初始值测量,初始值为连续三次测量无明显差异读数的平均值。之后每次测量时一个孔测量一次,一次测量过程中先把测斜仪探头的正向对着基坑方向测量,从孔的底部开始,每隔米读一次数向上测量,完成后,把探头旋转180度,重新放入测斜管中进行测量,可以得到A+,A-两组数据。经过内业采用Unilink专用处理软件处理可以得到测斜管的单次位移值和累计位移值。(2)周围地面沉降监测对于周围地面沉降监测,首先对施工方提供的三个水准基点(J1、J2、J3)使用LEICA-N

12、A2水准仪加测微器以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组成闭合路线进行往返测。在假设J1点高程为米的基础上,根据观测数据,采用测量数据软件处理后,计算出J2和J3的相对高程。观测点初始测量也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往返测量,以J1为起算点组成闭合路线,外业数据经平差处理后得出各监测点的初始高程值。沉降观测点测量(观测点为C1C13共13个,但监测期间由于施工影响部分点观测不到)使用LeicaNA2精密水准仪加GPM3测微器以二等水准的精度和要求进行,测量时以水准基点作为起算点,采用闭合环路线联测所有观测点,外业数据经平差处理后得出各监测点的高程值,每次高程值和上次高程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监测点的沉降量;

13、与初始高程值比较可以得到监测点的累计沉降量。(3)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极坐标法,首先对施工方提供的三个监测基点(PJ1、PJ2、G1)用TOPCONGTS-222全站仪进行水平角和距离的测量(基准点全部采用强制对中),采用的仪器为2秒级仪器。水平角观测6个测回,距离往返观测4个测回。监测网采用独立坐标系,以PJ1为起算点,取平行于基坑方向的远处的明显方向(0#)为起算方向,假设PJ1点坐标为X=,Y=,PJ1到0#方向的方位角为180000'00,从而可以得到PJ2、G1点在独立坐标系中的坐标。在G1设站,对各个观测点(P1、P2、P3、P4、P5共五个

14、点,其中P3、P4位于基坑转角处,故分东一西、南一北两个位移方向)进行距离和角度测量(以PJ1点为0方向),距离观测2测回,角度观测3测回,经过内业计算处理,得到各个观测点的初始坐标值;之后通过每次观测得到的观测点坐标值与初始坐标值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累计位移值,与上次的坐标值进行比较得到单次位移值。观测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角度和距离都满足要求,保证了监测数据的正确和可靠。(4)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孔利用电测水位仪进行测量(地下水位监测孔共3个,分别为S1、S2、S3)。在已埋设好的水位观测孔中,慢慢放下水位计测头,当测头触及到水位时启动讯响器,根据讯响读取测量钢尺的读数,即可得到地下水

15、位深度。测量时以水位管顶部作为基准,第一次测量得到初始水位值,每次测得的地下水位和上次的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地下水位的单次变化量,与初始水位值比较得到累计水位下降量。(5)支撑轴力监测支撑轴力监测采用国产XP02型振弦式频率测定仪测量轴力计的频率值,与元件标定的频率曲线进行比较,换算成相应的轴力值,钢管支撑安装好后即进行轴力初始值测量,每次轴力实测值与上一次轴力实测值之差即为轴力变化值,与初始轴力值相比得到轴力累计变化值。实测轴力值计算公式为:a(f02-fi2)xK式中f0轴力计安装后的初始频率;fi轴力计受力后的频率值;K轴力计的标定系数七、监测数据处理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支护结构变形监测(1

16、)支护结构每月累计最大变形量汇总表1#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变形量(mm)深度(m)发生日期7-47-208-1910-910-1811-192#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变形量(mm)深度(m)发生日期7-117-149-610-211-511-263#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变形量(mm)

17、深度(m)发生日期7-58-109-99-2410-1812-3说明:正值表示向基坑内变形,负值表示向基坑外变形(2)支护结构累计变化趋势图)040/.-BnWo图势趋形变计累>日1日5图势趋形变计累计累图势趋形变计累9i.s;»£MnEI-吟f5f:4图势趋形变计累SI:口月I工口>LU月)匚-ft,弓L口口10K21B-iQflasn】l月匚口一I】月。口“月坐口门月及口障月,口ISALJ)01H5mz)04mt.-日月6图势趋形变计累图势趋形变计累图势趋形变计累图势趋形变计累图势趋形变计累月LE口口耳L5口7-1。月相日10月3日-I口月工HEIL:月5口

18、1L月L3019D11月稿口1E月泪12月JL=I图势趋形变计累)0135X-H2500(图图势趋形变计累势趋形变计累吁工-京13.-声g达591.1,ll.:二;拈O-MnzIoQ月g曰&月噂曰t9.目l5曰一一?m曰下月豕日fl.qs*F|jj耳m日土体侧向变形监测(1)土体侧向变形每月累计最大变形量汇总表4#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变形量(mm)深度(m)发生日期6-238-108-319-1810-1511-135#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

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变形量(mm)深度(m)发生日期6-268-109-69-2410-1211-26说明:正值表示向基坑内变形,负值表示向基坑外变形(2)土体侧向变形累计变化趋势图图势趋形变计累T图势趋形变计累图势趋形变计累Ttr三0幸二,*£)095UTI-0159图势趋形变计累T0绛AiM6M;J2iwi£,心迂4tni»$0-s,H.血刘、坦:8H1OH3月IW曰+8HlPiFI-B月1口尸|IRH2?n-BflZJSFJRH2B(=|T-*月M1Fl|G月4曰G耳口弓一w日一&月2,月一*,.月之,日一

20、一G月迷l闩4日I-F5十3,建,44T牛丁相-CI.J7S41且£苴一c.占一,革色卷,SJ;£44图势趋形变计累图势趋形变计累*45,一8:月T日8.g1008同1任目a6.RIibb»anl-jb*3月we日一一8.用洋目一aRsaHy-:!*二十余!g“g-r翔;王山”出山:!由7二4Is-.卷十Is或,39W,电由9,»山二;39-S图势趋形变计累图势趋形变计累<4|aiif.L仁二iiii4i11i4L广公冷*!'11广二1r-1raHk_-?UF个w一!1爸£1-I9iII>Y.7%j”:rL二F._-二一1i

21、19I!i5biI)|at:,11-r二%、,吗.,iSj52甲*asU3卜5H$5s3s忖不E5uwI卜:dF:dS=IFb.LdI:'dHs3!(;U%iurI.iBaKiiiRsg1IisVIik占闫EFI涮日1H睡白一HUL5BBm咱9月?1H-卬至日9月日H一W月汨。月5日1Q月$曰图势趋形变计累i1i/<=LrKH西4ii.Ei,ii1ii=:呼,"B1J陷fctlv“&i莪.9igadtnf1L_J9a9a1I91Ia111、QuG-I1、u:>:i,r*耳1juIBuH3535*j3.MSikI中Ii4缠金1I+THIM,:MLB5:*厂d

22、Tr1RtIIIiiii111'11iip1i91ii91111|riQLQ。:加月16日17花日12,931-11U月1汨1W月II日1。月之1日一I。月战匚1口月S日11月13日11月1昨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1)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每月累计最大变形量汇总表P1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变形量(mm)阻挡无法观测发生日期6-277-248-3110-910-18P2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

23、-11累计变形量(mm)阻挡无法观测发生日期6-218-48-1910-510-15P3(东-西)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变形量(mm)掩埋阻挡无法观测发生日期8-78-1910-110-18P3(南-北)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变形量(mm)掩埋阻挡无法观测发生日期7-298-239-2410-28P4(东-西)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

24、0-12-11-1111-12-12-11累计变形量(mm)掩埋阻挡无法观测发生日期7-298-319-1210-18P4(南-北)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变形量(mm)掩埋阻挡无法观测发生日期7-298-199-1810-28P5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义形量(mm)阻挡无法观测发生日期7-97-299-39-1210-28说明:正值表示向基坑内变形,负值表示向基坑外变形(2)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

25、移量-时间曲线图周围地面沉降监测(1)周围地面监测每月最大累计沉降量汇总表C1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沉降量(mm)发生日期6-207-238-299-1311-511-12初始日期6-177-207-207-207-207-20C2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沉降量(mm)发生日期7-117-179-1010-511-512-3初始日期6-176-177-237-2310-1210-12C3日期

26、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沉降量(mm)发生日期6-208-118-269-2910-1211-12初始日期6-177-207-207-207-207-20C4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沉降量(mm)掩埋掩埋掩埋发生日期6-208-18-26初始日期6-177-207-20C5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

27、沉降量(mm)破坏破坏破坏发生日期6-208-118-20初始日期6-176-176-17C6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沉降量(mm)掩埋破坏发生日期6-208-19-1010-2初始日期6-176-176-176-17C7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沉降量(mm)掩埋掩埋掩埋发生日期6-178-89-7初始日期6-116-116-11C8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

28、-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沉降量(mm)破坏破坏破坏破坏发生日期6-177-14初始日期6-116-11C9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沉降量(mm)破坏破坏破坏破坏发生日期6-177-14初始日期6-116-11C10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沉降量(mm)发生日期6-178-89-1010-811-511-26初始日期6-116-116-116-116-1

29、16-11C11日期累计沉降量(mm)破坏破坏破坏发生日期7-119-79-16初始日期6-178-298-29C12日期累计沉降量(mm)发生日期7-118-119-710-510-1811-19初始日期6-176-176-176-176-176-17C13日期累计沉降量(mm)发生日期7-117-148-269-1311-512-3初始日期6-176-178-118-118-118-11说明:正值表示上升,负值表示下降。(2)周围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一时间曲线图地下水位监测(1)地下水位每月最大累计下降量汇总表S1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

30、10-12-11-1111-12-12-11累计下降量(mm)-668246963-579623破坏发生日期6-308-119-710-210-15S2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下降量(mm)-5306361869075345335破坏发生日期6-248-118-299-1310-12S3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累计下降量(mm)34924611496153326190破坏发生日期7-97-309-

31、1010-810-15说明:正值表示下降,负值表示上升(2)地下水位累计水位下降量一时间曲线图支撑轴力监测(1)每月最大轴力汇总表F1-1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N)拆除发生日期7-67-159-79-1610-15F1-2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N)拆除发生日期7-98-59-710-210-15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

32、110-12-11-1111-12-12-11F1-3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拆除发生日期8-59-110-210-28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F1-4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拆除发生日期8-59-710-210-21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F1-5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拆除发生日期8-89-110-210-21F2-1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

33、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N)拆除拆除发生日期7-98-29-79-13F2-2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拆除拆除发生日期8-29-79-16F2-3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破坏拆除发生日期8-89-79-13F2-4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

34、-12-11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未施工破坏拆除发生日期9-79-16F2-5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未施工拆除发生日期9-110-210-12F3-1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拆除拆除拆除发生日期8-88-29F3-2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

35、N)未施工拆除拆除拆除发生日期8-28-29F3-3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拆除拆除发生日期8-58-209-13F3-4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未施工拆除拆除发生日期9-49-22F3-5日期6-11-7-117-12-8-118-12-9-119-12-10-1110-12-11-1111-12-12-11最大轴力值(KN)未施工未施工破坏拆除拆除拆

36、除发生日期说明:正值表示受压状态,负值表示受拉状态。(2)支撑轴力累计变化量一时间曲线图八、监测结果分析(1)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从2005年6月11日进行初始值测量之后,至10月21日每隔3天进行一次测量,基坑于7月3日左右南边开挖至第二道支撑的深度,在急剧开挖期间的6月17至7月4日,由于土体内应力急剧释放,3个孔的变形量相对比较大,而且这时第一道支撑只安装了5根,第二道支撑安装了一根;7月5日至10月21日中,施工方根据工程需要,于7月30日左右在基坑中部第一道支撑第6根钢管旁多架设了一根钢管支撑,引起了支护结构的较大变化,8月1日1#孔单次最大变形量达到米处)。8月16日,3#孔的累计变形

37、达到,超出警戒值(警戒值为30mm),我院立刻通知甲方和监测,同时密切注意3#孔的变化趋势,之后第二道和第三道支撑架设及时,基坑开挖严格按照先撑后挖来进行,3#孔也保持较小的变化量,说明支护结构保持较稳定状态。从基坑主体结构施工至12月11日,3个支护结构监测孔变形较小,其变形值基本在设备误差范围之内,支护结构状态良好。(2)土体侧向变形监测土体侧向变形监测孔4#和5#(分别位于基坑两长边的中部位置)的测量与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同步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土体侧向变形情况基本与支护结构一致,而且累计变形量没有超出警戒值,说明土体变形情况正常。监测期间发现,在基坑急剧开挖而支撑尚未架设的时候,土体的侧向变形相对较大,4#孔于8月1日达到的历史最大单次变形值,5#孔于7月29日达到的历史最大单次变形值。随着钢管支撑的架设和基坑主体结构施工的进行,土体侧向变形相对稳定,特别自基坑底板施工之后,土体的侧向变形量基本都在仪器设备的误差范围内。(3)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6月15日对全部5个点进行了初始值测量,但P3、P4点于6月18日由于基坑开挖方案影响,被基坑开挖的反压土掩埋,至7月18日P3恢复观测,7月29日P4恢复观测,全部观测点于11月12日因基坑压顶梁施工导致无法观测。监测发现,位于基坑转角的P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