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教案_第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教案_第2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教案_第3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教案详细介绍:课题:有余数除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才能教学重点初步建立余数概念及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教具和学具实物图及投影片,11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用竖式计算两人板演84369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2卡片口算与板演同时进展里最大能填几?322437211538二、学习新课老师谈话:大家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同学们看一看,今天学的笔算除法与以前有什么不同1教学例11出例如1的第一幅图提

2、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学生动手操作用6个圆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横式和竖式写在练习本上,并指名板演订正时,提问:在被除数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假如有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怎样分?分分看学生动手操作,用圆片代替梨老师行间指导提问:出现了什么情况?每盘放2个,还剩1个剩下的1个梨,还能再继续分吗?剩下的1个梨,不能再分老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分的结果是每盘2个,还剩1个怎样列式计算呢?73怎样写竖式呢?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刚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

3、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边答复,老师边板书老师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实际分掉几个梨?6个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有剩余,剩1个梨老师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写1剩下的这1个,我们就叫它余数板书余数怎样在横式上写计算结果呢?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个,就是余数为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写,再写1即7321读作:商2余1学生齐读一遍3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例1的两道题提问:这两道题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一样和不同?一样:每盘都放2个不同:第1小题正好分完,第2小题还剩1个,不能正好分完老师说明:像第2小题这种除法,没

4、有分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除法板书课题4练一练:每个同学拿出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先摆一摆,再把下面的竖式写完好订正时,老师着重提问:1商2后,被除数下面要减去几?28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表示什么?3横线下面写什么?表示什么?4这题的结果该怎样说?2教学例21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2怎样想商几?在乘法口诀里有没有一句是五几三十八?相邻两位同学互相讨论怎样想商几,再在全班交流有的同学可能说商6,老师板书:还剩下8,8里还有一个5呢?说明商6小了有的同学可能说商8,老师板书:38减40不够减,说明商大了商6小,商8大,所以商7适宜最后结果是商7余5想:5和几相乘

5、的积接近38,而且小于38?即538括号里最大填73练一练:144想:4和几相乘的积接近14,又比14小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商,最后的结果怎样说4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道有余数除法,把每题的余数和除数进展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假如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说明商小了,商再大一些什么情况下,说明商大了?被除数不够减去除数和商相乘的积时,说明商大了4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三、稳固反响1根本练习1口述计算过程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75386479全班动笔练习,指名两学生在投影片上做,便于订正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着重检查余数的大小和别忘在横线上写余数2开展性练

6、习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3考虑性练习在方框里填适宜的数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进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前提和根底。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有余数除法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