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35.3控制系统分析实例控制系统分析实例1、晶闸管交流调压、晶闸管交流调压 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n 在自动控制中,有许多要求具有一定精度的位置控制问题,例如机床的自动加工、仿形机床和数控机床的定位控制,轧钢机的压下装置的定位控制、船舵的位置控制、火炮的瞄准、雷达天线的跟踪等等,伺服系统主要解决位置的自动跟随问题,因此伺服系统也获得广泛应用。下面将通过由晶闸管交流调压供电的伺服系统,来说明交流调压电路的应用和伺服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特点。晶闸管工作原理(1)双向晶闸管工作原理(2) (2) 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组成 要实现较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必须采用反馈控制,所以伺服系统和
2、自动调速系统一样,也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它和调速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调速系统的输入量是恒量,输出量为转速;而伺服系统的输入量是变化的,输出量则为位置。因此,它在构造上和控制特点上都与调速系统有很多的不同。下图为一小功率晶闸管交流调压伺服系统原理图。图3-211 1)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 图中的被控对象是交流伺服电动机SM。A为励磁绕组,为使励磁电流与控制电流互差90电角,励磁回路中串接了电容C1,它通过变压器T1由交流电源供电;B为控制绕组,它通过变压器T2经交流调压电路接于同一交流电源。供电的电源为115V、400Hz交流电源。n 系统的被控量为角位移 。02 2)主电路)主电路n 系统
3、的主电路为单相双向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由于伺服系统的位置偏差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要消除位置偏差,便要求电动机能作正、反两个方向的可逆运行。因此,调压电路便为由VT正和VT反构成的正、反两组供电电路。两组电路的联接,如图所示,VT正与VT反均设有阻容吸收电路。 当VT反组导通工作时,变压器T2的一次侧b绕组的电流i反将从同名端“流入”(i反和i正相位差180),电源交流电压经变压器T2变压,在二次侧产生的电压Us与VT正导通时反相(相位差180)。此电压供给控制绕组、将使电动机反转。当VT正组导通工作时,变压器T2的一次侧a绕组便有电i正通过(设它从异名端流入),电源交流电压经变压器T2变压后
4、提供给控制绕组,使电动机转动(设此方向为正转)n调节双向晶闸管VT正(或VT反)的导通程度,如果导通角增大,则交流调压线路输出的电压Us便增大。由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调节特性可知,电动机的转速n将升高,角位移的增长加快。 nn由角位移 可知,伺服电动机的 转速n愈大,或运转的时间t 愈长,则角位移量将愈大。 0260tndt3)触发电路与主电路VT正与VT反相对应,触发电路也有正、反两组(具体触发线路略去未画出),它们由同步变压器T3提供同步信号电压。图中为正组触发输出,送往VT正门极;为反组触发输出,送往VT反门极;为公共端。 n由于在主电路中,VT正和VT反不允许同时导通(若同时导通,由于i正
5、和i反反相,它们在变压器一次绕组中产生的磁通势将相互抵消,绕组中的自感电动势将消失;而绕组的电阻是很小的,一次绕组接在交流电源上便相当于短路,会形成很大的电流,烧坏晶闸管元件、线路和变压器)。因此,在正、反两组触发电路中要增设互锁环节,以保证在正、反两组触发电路中,只能有一组发出触发脉冲(一组发出触发脉冲时,另一组将被封锁)。4)控制电路n给定信号 设位置给定量为 ,它通过伺服电位器 转换成电压信号 ,isRPiUiiKUn位置负反馈环节 此伺服系统的输出量为角位移 ,因此其主反馈应为角位移负反馈。检测到的输出量 通过伺服电位器 转换成反馈信号电压 ( )。由于 与 极性相反,因此为位置负反馈
6、,其偏差电压 为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 00dRPfU0KUffUiU)(0ifiKUUUUn调节器与电压放大器 图中,A1为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它是为改善伺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而设置的串联校正环节它的输入信号为 ,输出信号送往电压放大电路。U 图中,A2为电压放大电路,它的输入信号即PID调节器的输出;它的输出信号即为正组触发电路的控制电压 。而反组触发电路控制电路 的极性应与 相反,因此增设了一个反相器A3。1cU2cU1cU转速负反馈和转速微分负反馈环节n 有时为了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减小位置超调量,还设置转速负反馈环节,图中TG为测速发电机, 为转速负反馈电压,它主要是限制速度过
7、快,亦即限制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 )过快。 fnUdtd /n图中除了转速负反馈环节外, 另一路还经电容 和电阻 后反馈到输入端,这就是微分负反馈环节。由于通过电容的电流此式表明,反馈电流与转速的变化率成正比,由于此为负反馈,所以 将限制 的变化,亦即限制加速度过大。fnUCRdtdndtdUifnidtdn /微分负反馈的特点是只在动态时起作用,而稳态时不起作用(这是因为稳态时, =0,电容 相当开路,)。 dtdn /C0 i两个反馈通路形成两个闭环,位置反馈构成外环,信号在PID调节器输入端进行综合,而把转速负反馈和转速微分负反馈构成内环,信号在电压放大器输入端进行综合。如系统图所示。
8、控制信号的综合(3).系统方块图n综上所述,可得到如前图所示的伺服系统的方块图。(4)系统工作原理n在稳态时, , 均关断, ,电动机停转。 当位置给定信号 改变,设 ,则 ,偏差电压 ,此信号电压经PID调节器和放大器后产生的 0,使正组触发电路发出触发脉冲,双向晶闸管 导通,使电动机正转 。这个调节过程一直要继续到 ,到达新的稳态,此时 ,关断 ,电机停转为止,如系统方框图所示。io120,0,ccUUUVTVT 正反与0Us iiiiKU0)(fiUUU1cU正VTOio10,0,0,ifcUUUU正VTn同理可知,当 时,则 , 导通,电机反转,使 ,直到 为止。 伺服系统的自动调节过
9、程如下图所示 。i反VToi020cU系统自动调节过程n综上所述,当输入量在不断变化时,伺服系统输出的角位移 将跟随给定的角位移 的变化而变化。n若输入量在不断地变化着,则上述如图中的过程将不断的进行着;这些调节过程一方面使偏差缩小,但是也可能造成调节过度而出现超调甚至振荡。 oi 因系统设有转速负反馈或者转速微分负反馈环节,转速环作为内环,起着稳定转速的调节作用,起辅助调节作用。这时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外环(位置环),主要依靠位置环消除位移偏差。目前,精密和超精密机床大多采用如上所属的双闭环控制系统。 n输出量为位移,而不是转速。n供电线路应是可逆电路,以便伺服电机可以正反两个方向转动,来消除正
10、或负的位移偏差,而恒值控制系统则不一定要求可逆电路。n伺服系统的主反馈(外环)为位置负反馈(位置环),它的主要作用是消除位置偏差。在要求较高的系统中还增设转速负反馈或转速微分负反馈(转速环)作为局部反馈(内环),以稳定转速和限制加速度,改善系统的稳定性。(1)位置伺服系统特点:(2)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n伺服系统是机电系统中经常遇到的自控系统,以后的分析将表明,它比调速系统更易产生振荡,因此建立数学模型来加以分析、研究就更加必要了。n现以如前图所示晶闸管位置伺服系统的线路图及方块图,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1112101sTsTsTK1sTKmmsK2伺服电动机PID变速箱电压放
11、大器 调节器给定电位器+K0装置交流调节- 转速负反馈-K0 位置负反馈反馈电位器)(sj)(0s)(sN)(sUS)(sUC)(sU)(sUi)(sUf)(sUfnKsKA位置伺服系统方框图n系统方框图中交流伺服电动机的传递函数如下方框图给出,由于要引出转速,所以采用了如下的表示方式: 1/1sTKems60/2 s)(sUa sNn系统方框图中的K2中包括变速箱的传动比。图中的PID调节器由 给出。其他各环节均为比例环节。 1112101sTsTsTKsGc(3)(3)伺服系统稳定性分析举例伺服系统稳定性分析举例例1 如图所示为一伺服系统框图。判断此系统是否稳定,相位裕量 为多少?cK1自
12、整角机常数,K1=0.1V/() =5.73V/radK2电压放大器增益,K2=2K3功率放大器增益,K3=25K4电动机增益常数,K4=4rad/VK5齿轮速比,K5=0.1Tx输入滤波器时间常数,Tx=0.01sTm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Tm=0.2s解: 伺服系统的开环传递系数由上式有K=114.6 20lgK=20lg114.6dB=41.2dBTm=0.2s 1 Tx=0.01s 2 12 . 0101. 01 . 0425273. 51154321ssssTsTsKKKKKsGmx12 . 0101. 06 .114ssssradsradTm/5/2 . 011sradsradTx
13、/100/01. 011于是,该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曲线1所示。由图解可得c=24rad/s(可以证明,上图c ) 由式 sradK/241micinjcjT11arctanarctan90180有 = =由以上分析可见, ,显然,该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18090arctanarctancxcmcTT242 . 0arctan2401. 0arctan9018020c例2 若将上题中的放大器的增益K2降为原先的1/4,即K2=0.5,重解上题。解: 由K2=0.5有K=28.6,于是 20lgK=29.1dB由式此时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曲线2所示。同理由式 128.6 5/12/cKrad
14、 srad s1118090arctanarctannmcjcicjiT 有 = =此时系统的相位裕量 = ,这样系统成为稳态系统。但其稳定裕量并不大,稳定性能仍然不好,若再继续降低系统增益,又会影响系统的稳态精度,这时较好的办法是将调节器改为PID调节器。 18090arctanarctancxcmcTT 122 . 0arctan1201. 0arctan901808 .15c8 .15n 1) 伺服系统稳态性能的特点 伺服系统的特点是给定量在不断变化 着的 ,输入信号可能是位置的突变(阶跃信号),也可能是位置的不断的等速递增(等速信号),甚至加速递增(等加速信号)。 对于伺服系统来讲,主
15、要是恒值的稳态误差 。ssre2 2)伺服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举例)伺服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举例n 例1、分析如前图所示位置伺服系统的稳态性能,设放大器的增益 K2 2=0.5 ,其开环传递函数G(s) 为 28.6( )(0.11)(0.21)G ssss 此系统已被上节例证明是稳定的。若该系统的最大跟踪速度为200密位/s,求: 该系统的位置阶跃作用下形成的稳态误差; 该系统的速度稳态误差。解: 此为I型系统,因此位置阶跃的稳态误差为零, 0。对速度稳态误差:由于此时输入信号R(s)= ,系统为I型系统( ),系统开环增益K=28.6,于是有 ssre2200s12001(0.11)(0.21
16、)( )1( )(0.11)(0.21)28.6(0.11)(0.21)200lim( )( )lim7()(0.11)(0.21)28.6essressssssG sssssssessR ssssss密位 例2 若上例中要求速度跟踪精度小于1密位,问该系统应作怎样的改进?分析: 若要求 1密位,有上例公式可知,若增益增大为原先的7倍,则为原先的1/7,即可达到要求。此时的增益K=28.6*7=200,但稳定性的分析已经表明:该系统,当 K114.6时,系统已经不稳定。而如今K高达200,系统更加无法稳定运行。因此,当例中单纯依靠调整系统的增益是无法实现 1密位要求的。ssressre若将放大器改为PI调节器,该系统可校正成II型系统,其速度稳态误差看上去降为零,但是该系统传递函数)() 12 . 0)(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APET包装盒行业现状规模及投资发展动向研究报告
- 邢台学院《国际文化贸易(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DSD酸市场投资规划及运营前景研究报告
- 甘肃省兰州市名校2024年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番禺区六校教育教联合体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培优)
- 2025年企业员工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完整版
- 2025年日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考试直接用】
- 2024-2025生产经营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突破训练
- 2025新入职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新
-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太空舱酒店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三级)理论试题及答案
- 预制梁场建设施工梁场建设规划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与精练突破专题强化一 杠杠和滑轮组作图问题(附答案)
- 2024低预应力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
- (高清版)JTG 2111-2019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物业值班门岗5S标准检查
- 宣威区域地质资料
- 军事博物馆调研报告
- CJJT191-2012 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