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才和就的语义指向研究_第1页
副词才和就的语义指向研究_第2页
副词才和就的语义指向研究_第3页
副词才和就的语义指向研究_第4页
副词才和就的语义指向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副词“才”和“就”的语义指向研究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学号:2014134117 姓名:方皓玥 指导老师:刘伶俐摘要: “才”和“就”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高且在用法上有所联系和区别的副词,因此针对“才”和“就”的义项作为切入点,进行语义指向分析,并进行对比,得出:副词“才”在表示“刚刚”、“量多”、“表示强调或肯定”、“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时为前指;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只,仅仅”、“量少”时为后指。副词“就”在表示“强调事情很早已经发生”、作为范围副词时限制范围义和“就”前动词/名词有联系、加强肯定的“就+动/形”结构,强调主语已符合谓语所提要求时为前指;“立

2、刻,马上”、作为范围副词(一般情况下)、加强肯定的“就+是(在)”结构和“就+动”结构,表示意志坚决,不容改变、表示“承接上下文得出结论”时为后指。副词“才”和“就”在限制范围量小时语义指向都为后指,而在其他情况下两者语义指向并不相同。关键词:语义指向;副词;对比;才;就1、 “语义指向”的界定汉语语法学界关于语义指向分析的产生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语义指向分析产生于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并且这对世界语言学来说是一个贡献。那么什么是语义指向呢?这一点学术界亦有诸多论断,不过大体是一致的。以下三个说法从不同方面对语义指向进行了说明:周刚(1998)在语义指向分析刍议中指出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

3、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有一致又有不一致的现象。即语义指向主要考虑句法上非直接成分之间所发生的语义上的直接联系。1程树铭(2013)亦在相关论文中说明任何一个句子的组成成分之间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一一对应:其一,相同的句法结构关系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其二,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可以表示相同的语义结构关系。语义指向分析产生的缘由首先在于结构层次分析或者说直接成分分析的不足。2陆俭明(1996)指出实际上,根据句

4、法研究的需要,只有补语、修饰语(定语和状语)、谓语的语义指向值得考察。3副词最主要的语法特征即副词都能做状语,有部分程度副词(很、极好得很,好极了)还能做补语。因此在语义指向的研究中,副词是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便选择了“才”和“就”这两个副词进行语义指向的研究,选择这两个副词的原因是“才”和“就”在语义上对立,但在一定语境下也可以意义相同进行互换,这两个副词联系较为紧密。2、 副词“才”的语义指向研究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1999年)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王自强主编,1998年1月第一版),“才”的副词语义大致可以分为:A.时间副词。(a)刚刚,表示事情在前不久发生;(b)表示事情发生或结

5、束得晚。B.范围副词。(a)表示“只”、“仅仅”;(b)表示数量少,程度低。C.语气副词,表示肯定、强调。D.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才”既可前指也可后指,但“才”是单指向副词,即在一个句子中,“才”的语义指向只有一个。下文会讨论“才”作为副词每一个义项的语义指向。(1) 作为时间副词作为时间副词,“才”有两个义项,当它表示“刚刚,事情才发生不久”时,既可放在单句中,也能放在前一小句,后一小句用“就”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如:(1) 我才从上海回来不久。(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2) 你才来就走,忙什么呢?(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3) 这是他们在莫干山

6、消夏的纪念品,前几天断了线,新近才换好的。(茅盾创造)(4) 老刀出生时,折叠城市才建好两年。(郝景芳北京折叠)例(1)中“才”放在单句中,表示的是“刚刚”的意思,意即“刚刚回来”,“才”指向后面的“回来”这个动作;例(2)中“才”也表“刚刚”,放在前一小句,和“就”呼应,即“你刚刚来便要走”,因此“才”是指向后面的“来”这个动作的;例(3)中,“才”在句中表达“刚发生不久”的意思,所以是“刚换”,“才”指向的是后面的“换”这个动作;例(4)中,句子的意思是“老刀出生时,折叠城市刚刚建好过了两年”,在句中“才”便是指向后面的“建好”。当“才”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时,前面会有表示时间晚、历时长

7、的词语,或有问原因的疑问句词,如:(5) 他过去家里穷,十五六岁才开始学文化。(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6) 都十二点了,他才睡觉。(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7) “爸常说:醉中始有全人,始有真人,今天我才深切的体认出来了。”(茅盾创造)(8) 直到建成的日子高楼如活人一般站立而起,他们才像惊呆了一样四处奔逃,仿佛自己生下了一个怪胎。(郝景芳北京折叠)(9) 你为什么这会儿才说呢?(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例(5)中,“才”有着“事情发生地较晚”的意思,句子中隐含着有“十五岁开始学文化”这个行为开始的时间要晚于说话人的意愿,那么“才”在这里实际上是强调了“十五岁”这个时间,因此

8、“才”指向的是前面的“十五岁”。例(6)这个句子中也隐含有说话人的意愿,即不满“他”睡觉这个行为发生地比自己预设的时间要晚,那么“才”实际上也是对“十二点”进行了一定的强调,“才”指向的是前面的“十二点”;例(7)中,“今天我才深切的体认出来了”,揣摩说话人的上一句话,便知“才”在这里是表示“体认出来”这个行为发生地晚了,因此“才”在本句中应当是指向前面的“今天”的;例(8)中,结合上半句,也可以推论出“才”是说明“奔逃”这个行为发生在“高楼如活人一般站立而起”之后,何况在前面还有一个“直到”进行了时间上的说明,那么“才”便是指向前面的“直到建成的日子高楼如活人一般站立而起”这个时间的;例(9

9、)中,“才”的前面有问原因的疑问词语,句中问的是“这会儿说”的原因,而“才”在句中所担任的角色就是表达出说话人对于“这会儿说”这个行为发生的时间晚于自己的预设的意愿,因此“才”是针对“这会儿”这个发生的时间的,那么“才”在例(9)中指向的便是前面的“这会儿”。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当“才”表示“刚刚”时,“才”是指向后面的行为的;而在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的时候,更多的是强调了句中分布在“才”前面的发生或结束的时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表示时间短,刚刚的时候,“才”是语义后指,而在表示时间晚的时候,“才”是语义前指的。(2) 作为范围副词“才”作为范围副词时,表示“只、仅仅”、“数量少,

10、程度低”的意思。如:(10) 这孩子才十来岁,懂的事情可多呢!(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11) 我才看了一遍,还要再看一遍。(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12) 他在垃圾道里躲了一昼夜才等到空间敞开。(郝景芳北京折叠)例(10)中,“才”是一个范围副词,是“只,仅仅”的意思,句子中,“才”强调了“十来岁”这个词,表示了“年龄这么小,居然懂了这么多”的意思,因此“才”指向的是后面的“十来岁”;例(11)中,“才”则是“数量低、程度小”这个义项,强调了“一遍”数量太少,因此指向的便是后面的“一遍”。例(12)中情况略微不同,数量词在“才”的前面。从语境分析,实际上是有着“一昼夜”有点多的意思

11、,那么当数量词换到前面,则隐含了“量多”的意味,并且强调了前面的数量词。又如:(13) 我吃了三碗饭才不吃了。(14) 我足足数了好几遍才数清楚。从全句分析,例(13)中隐含了已经吃得够多了的意思,而例(14)中更有“足足”二字可以佐证。那么可以分析出,当“才”作为范围副词时,限制意义为“量小”、“程度低”的时候,“才”的语义指向为后指,而当“数量词”在“才”前面时,“才”有着强调“量多”的意思,是为前指。(3) 作为语气副词“才”作为语气副词使用时,用于强调确定语气,有“才+形+呢”、“才+(是)”、“才+(不)+动+呢”三种结构,如:(15) 你才(是)死心眼儿!(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

12、订本)(16) 先人后己,公而忘私,这才像个领导呢!(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17) 让我演坏蛋,我才不干呢!(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18) 另三千万人靠贩卖衣服食物燃料和保险过活,但绝大多数人心知肚明,垃圾工才是第三空间繁荣的支柱。(郝景芳北京折叠)例(15)中,“才”是语气副词,表示肯定或强调,在例(15)中,有“才+是 ”的句型,含有“别的不是”的意思,那么就有“你是”而“别人(尤其是说话人)不是”的意思,那么强调的就是主语“你”,指向的就是前面的“你”;例(16)和例(15)有相似之处,句中含有“别的不像”的意思,那么强调的就是作为并列主语的“先人后己,公而忘私”,因此“才

13、”指向的就是前面的“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例(17)是“才(+不)+动+呢”的结构,在肯定句中很少用,强调的便是“才”后面否定的行为的具体内容,即“演坏蛋”这个行为,所以“才”为语义前指;例(18)和例(15)是一样的情况,因此也是语义前指,指向“垃圾工”。从例(15)到例(18)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当“才”作为语气副词表示强调或肯定时,为语义前指。(4) 义项为“只有在某种情况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才”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时,用于后一小句,前一小句通常有“必须,要;因为、由于;为了”配合,如:(19) 大家为了帮助你,才提这些意见。(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

14、词(增订本) )(20) 学习应该主动,不要等别人叫了才来。(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21) 现在几个当红的人物,当初都是先到第三空间做管理者,然后才升到第一空间。(郝景芳北京折叠)例(19)中“才”表达着“因为某种情况而产生了结果”的意思,即“大家因为想要帮助你产生了来给你提意见这个结果”,或者说是“为了配合某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中“才”强调的是前面的“某种情况”还是后面产生的“结果”,则要考虑说话人重音放在哪里,一般来说,重音都是放在前面的“情况”或者“原因”上,所以“才”为前指;例(20)和例(21)是一样的情况,因此“才”表示“因为某种情况或某种原因而产生结果”时,一般为语义前指。(

15、5) 小结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才”指向的都是句内成分,作为一个单指向副词,在一个句子中,“才”要么前指,要么后指。具体情况如下表:表1:副词“才”的语义指向义项语义指向语义指向前指语义指向后指时间副词刚刚是否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否是范围副词只,仅仅否是量少否是量多是否语气 表示强调或肯定副词是否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是(一般情况下)否(一般情况下)3、 副词“就”的语义指向分析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1999年)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王自强主编,1998年1月第一版),“就”的副词语义大致可以分为:A.时间副词。(a)立刻,马上,表示很短时间以内即将发生;(b)强

16、调很久以前已经发生;(c)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B.范围副词。(a)只、仅仅;(b)强调数量多寡。C.语气副词,加强肯定。D.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下文将从“就”的义项逐条分析语义指向。(1) 作为时间副词“就”作为时间副词时,“表示很短时间以内即将发生”有“就+动”、“就+形”两种结构,如:”(22) 他们总是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23) 麦子眼看就熟了,赶紧准备收割吧。(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例(22)中,“就”是“立刻”、“马上”的意思,此例中是“就+动”的结构,通过分析句子可知,“立刻”、“马上”说的是“上”和“让”,因此“就”针对的是后面的

17、“上”和“让”,因此是语义后指。例(23)中虽然和例(22)中的“就+动”有所区别,为“就+形”,“就”的语义指向也是一样的情形,是为后指。“就”的意思是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时,“就”前必有时间词语或其他副词,也有“就+动”、“就+形”两种结构,如:(24) 他的外文一直就很好。(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25) 在父亲的灵床边,他就计划如何安排未来的生活。(茅盾创造)例(24)中,“就”在句中是“强调很久以前发生”,那么例句便是“不是现在才这样好,而是很久以前已经这样好了并且一直好到现在”的意思了,分析句义,课看出“就”是强调的“一直”,所以“就”为语义前指。例(25)有些特殊,单单看句子

18、,无法分析这是表示“立刻”、“马上”还是表示“强调很久以前发生”,这个时候须结合上下文,把句子放在文中进行理解。联系本例句原文的上下文,可知君实的父亲已逝去很久,所以例(25)应当是表示“强调很久以前”,即强调君实已经开始计划的时候为父亲去世的时候,所以“就”应当是语义前指,指向“在父亲的灵床前”。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当“就”表示“立刻”、“马上”的意思时,是语义后指的,当“强调很久以前”这时,是语义前指的。当“就”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时,有“动+就+动”的结构,指的两个接连发生的动作,有“动+就+形”的结构,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结果,以及“一(刚、才)就”的结构。(26) 送她上了火车,我就回

19、来了。(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27) 无论什么事,一上了手,立刻就学会了。(茅盾创造)(28) 这一套衣服留着穿了很多年,每次穿一天,回家就脱了叠上。(郝景芳北京折叠)(29) 一顿饭差不多一百块,一个月三千块,攒上一年就够糖糖两个月的幼儿园开销了。(郝景芳北京折叠)例(26)中,“就”表示“两件事接连发生”,为“动+就+动”的句式,一般情况下,说话人的重音是放在“就”之后发生的事,即句子的焦点是在后面发生的那件事上,例(26)中,对于“送她上了火车”只是交待“回来”前发生了什么事,焦点实际上是放在“回来”上,因此“就”是指向后面的“回来”。例(27),有“一就”的固定搭配,同为

20、“动+就+动”的结构,分析句子,焦点是放在“学会”上的,因此“就”指向为语义后指。例(28)也为“动+就+动”的结构,这一句里因前面说到的“这一套衣服留着穿了很多年,每次穿一天”可以更加明晰地看出焦点放在“就”后面发生的行为,若放进原文中,便可知这套衣服相当珍贵,因此舍不得多穿,更能看出“脱了叠上”才是焦点。所以“就”应当是指向后面的“脱了叠上”。例(29)和前面的例(26)到例(28)不同,是“动+就+形”的结构,“攒上一年”+“就”+“够”,后面的形容词是前面的动作的结果,那么在这个句子中,自然是说明这个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因此焦点一定是在结果上,“就”的指向便是后面的“够”了。值得说明的

21、是,在“两件事接连发生”这个意义上,“就”也含着“立刻”、“马上”的意味,是时量短的。(2) 作为范围副词当“就”作为范围副词时,有确定范围,表示“只,仅仅”的意思和强调数量多寡的意思。当“就”在句子中起确定范围的作用时,有“就(+有)+名”、“就(+动)+宾”和“就+这样”的句式。如:(30) 就这么一点工作,不用那么多人。(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31) 就我一个人去了就行了。(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当“就”强调数量多寡时,有“就+动+数量”,但“就”重读时,强调数量少,“就”轻读,重读“就”前面的,强调数量多,动作有时可省。以及“一+动+就+数量”,“就”轻读,动词重读,强

22、调数量多。如:(32) 他就要了三张票,没剩几张了。(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33) 他就要了三张票,没多要。(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34) “人家那儿一盘回锅肉,就三百四。”小李说,“三百四!一盘水煮牛肉四百二呢。”(郝景芳北京折叠)(35) 一干就半天。(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例(30)和例(31)实际上是一类句子,这种情况通常是“就”重读,表现出“就”限制的范围小。特别是后面的数量词或者表示范围的词是“一点”和“一个”,就更能表现出来,因此指向的便是后面的“数量词”。例(32)和例(33)则很值得探究,因为句子前半部分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语义却又不同,

23、同样都是“就要了三张票”,同样都是“就”指向了“三张票”,但是例(32)表示了“量多”,而例(33)表示了“量小”,这便是要分析句子了,虽然对“就”的语义指向的前指还是后指没有影响,但却和“就”的语义指向的成分有关系,如张宏的副词“都”、“就”的语义指向分析中关于“就”的语义指向后指时举了五个例子,并分析在副词“就”语义指向后指的限制义中,“就限制的都是主观上感觉比较小的量,简称主观小量。”4从举出的例(32)和例(33)来看,是否“就”限制的是主观上感觉比较小的量还是要结合整个句子甚至是上下文来分析。同理例(34)“就”亦是语义指向后指的限制义,分析整个句子,“就”限制的“三百四”是主观上量

24、比较大的。那么当“就”表示范围副词时,一般是指向句中的数量词,而数量词是跟在“就”的后面,是“就”的限制范围义。因此“就”做范围副词时,应当是语义指向后指。而例(35)中,“就”强调了“半天”多,但其范围和前文的动词相关联了,因此不是能直接判定指向后面的数量词,这个例子有些特殊,在后面会专做讨论。(3) 作为语气副词“就”充当语气副词时,就是加强肯定,如:(36) 他家就在这胡同里头。(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37) 彭蠡直截了当地瞪着老刀:“你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就不告诉你怎么走。”(郝景芳北京折叠)(38) 老赵就学过法语,你可以问他。(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例(36

25、)有“就+是(在)”的结构,“就”在这里是加强肯定的,那么肯定是便是“是(在)”所指的内容,因此“就”指向的应该是被强调的被肯定的内容,即“在这胡同里头”。例(37)是“就+动”,分析句子中的情感,可看出说话人心中的意志坚定,这种情况“就”会重读,并且会强调不满足说话人要求会有的结果,自然,“就”指向的是后面的“不告诉你”。例(38)是“就+动/形”的结构,分析句子,可知意思是“老赵”符合“学过法语”的要求,这种时候,“就”会自然被轻读,而符合要求的“老赵”会被重读,这是强调主语已符合谓语所提要求,因此“就”是语义前指。例(36)到例(38)“就”是语气副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就”作为语气

26、副词时,若是“就”重读,表现意志坚定便是语义指向后指,若是加强肯定或者强调主语符合谓语要求时便是语义指向前指。(4) 义项为“表示承接上下文得出结论”当“就”承接上下文得出结论时,如:因为临时有事,就在长沙逗留了两天。(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39) 谁若走得慢了,就被强行收拢起来。(郝景芳北京折叠)(40) 他不干就不干,要干就真像个干的样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41) 丢就丢了,着急也没用。(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例(39)中,“就”是承接了上文,得出了结论,句子中,“就”后面是因为某种情况而造成的结果,因此“就”强调的是结论,指向为语义后指。例(

27、40)中“就”指向句中的结果状语,和例(39)情况相同。例(41)是“不A就不A”的结构,指向的是后面的状语“不A”,表示了“如果不就一定不”。例(42)则是“A就A”的结构,指向的也是后面的状语“A”,表示了容忍和无所谓。(5) 特殊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特殊情况:“就”的语义存在多项指向,但是又为单指向副词,在同一个句子中,“就”的语义指向只表现为一个可能,这就造成了“时间词”“数量词”等位于“就”的前后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语义。因牵扯到“就”作为时间副词和范围副词这两种副词属性,所以在此单独分析。如:(42) 六岁就开始学芭蕾了。(43) 二两面就够了。(44) 你结婚就38岁了。(45)

28、他初三用的资料就上百本。时间词和数量词出现在“就”的前面,“就”强调的是“时间早”、“数量少”等义,指向的是就是前面的数量词和时间词,如例(43)表示学习芭蕾的时间很早;例(44)表示不需要太多,二两面已经足够。但有时时间词和数量词出现在“就”的后面时,说话人的重音放在“就”前面,上文的例(35)便是这个情况。“就”所表示的限制范围义跟这些动词或名词发生了联系,更准确地表述,以上例子的句义并不是单纯表示数量多、时间长。而是有着“A时间长/晚,但是算上B会更长/晚”、“A数量多,但算上B数量更多”的隐含意义。如例(45),结婚已经38岁,够晚了,单算到生孩子,就会更晚;例(46),初三用到的资料

29、已经上百本,以后上高中会更多。而例(35)也是指向前面的“干”的。在例(43)到例(46)中,例(42)和例(44)都符合“就”作为时间副词时的“时间长/很早已经发生”的情况,语义指向为前指,同“就”这个义项的一致;例(43)则是“就”作为范围副词时,表示数量寡少。一般来说,数量词出现在“就”的前面,都隐含有“量多”的意义,即高出说话人预设的量。(6) 小结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就”存在多项指向,但是是单指向副词,并且都指向句内成分,因为“就”又可前指又可后指,故分析语义指向前指或后指规律,如下表所示:表2:“就”的语义指向分析义项语义指向语义指向前指语义指向后指时间副词立刻,马上(时量短)

30、否是强调事情很早已经发生是否范围副词只,仅仅否是表示数量多寡量少/量多否是量多(限制范围义和“就”前动词/名词有联系)是否语气副词表示加强肯定就+是(在)否是就+动,表示意志坚决,不容改变否是就+动/形,强调主语已符合谓语所提要求是否表示承接上下文得出结论否是4、 副词“才”和“就”语义指向的比较副词“才”和“就”在语义上是对立的,但是在表示“只,仅仅”的时,两者语义相同,甚至可以互相替换。而在语义指向的前指和后指上,它们也有着相反或者相同的情况。(1) 相同点因为副词“才”和“就”语义对立的关系,在语义指向的相同上并不多,只有在“才”和“就”都作为范围副词时,两者某些情况下语义指向是一致的。

31、当两者都表示“只,仅仅”时,语义的一致让两者的语义指向也为一致,都是语义指向后指。当表示量少时,“才”和“就”所限制的都是跟在后面,语义指向都为语义指向后指。事实上,“只,仅仅”这个义项,也可以归类到限制量小里去,意即副词“才”和“就”表示限制量小时,为语义后指。(2) 不同点副词“才”和“就”的语义对立使得语义指向上的不同点更多一些。1、作为时间副词副词“才”作为时间副词时,有着“刚刚”和“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的意思,而“就”则有“立刻,马上”和“事情很早已经发生”的义项,从时量上来说,刚好是“时量短”和“时量长”。那么副词“才”和“就”作为时间副词时语义指向的区别如下图所示:表3:副词“才

32、”和“就”作为时间副词在语义指向上的区别语义指向前指语义指向后指才时量短时量长就时量长时量短2、作为范围副词副词“才”和“就”作为范围副词时,在上文已经分析过,表示限制量小时,两者都为语义指向后指。但是副词“才”作为范围副词时,当数量词放在前面,有着隐含的“量多”的意思,此时,“才”是语义指向前指的。副词“就”作为范围副词时,表示“量多”一般是语义指向后指,除了限制范围义和“就”前动词/名词有联系这种情况外。在副词“才”和“就”作为范围副词时,它们的区别如下表:表4:副词“才”和“就”作为范围副词在语义指向上的区别语义指向前指语义指向后指才量多量少就量多(限制范围义和“就”前动词/名词有联系)

33、量少/量多3、 作为语气副词副词“才”和“就”作为语气副词都有着“加强肯定”的意思,但是“就”作为语气副词时,要比“才”复杂。“才”作为语气副词时只有一个义项,一种情况。即“表示肯定或强调”,为语义指向前指。“就”作为语气副词时,虽然都是表示“加强肯定”,但却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归结起来,在副词“才”和“就”作为语气副词时,区别如下表:表5:副词“才”和“就”作为语气副词在语义指向上的区别语义指向前指语义指向后指才表示肯定或强调就就+动/形,强调主语已符合谓语所提要求就+是(在)就+动,表示意志坚决,不容改变4、 其他情况副词“才”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副词“就”表示“承接上下文,得出结论”。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表示“条件”的。但是“才”表示要促使一个事件发生现有的条件还不够,必须还有另外的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