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教育学概念-定义_第1页
盘点教育学概念-定义_第2页
盘点教育学概念-定义_第3页
盘点教育学概念-定义_第4页
盘点教育学概念-定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盘点教育学概念-定义.精品文档.盘点教育学概念1.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的作用。4.个人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5.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

2、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与要求。6.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8.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9.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10.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

3、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11.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12.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13.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14.学科课程标准即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

4、关学科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15.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16.课程资源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的课程资源泛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17.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18.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

5、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9.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20.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2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2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6、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24.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25.讲授法(又称讲演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6.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27.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28.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

7、知识的方法。29.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30.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31.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2.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3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34.个别教学制的产生是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育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形式。35.

8、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教学的最基本组织形式。36.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37.分组教学制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38.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39.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9、,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40.范例教学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一般从一些范例分析入手感知原理与规律,并逐步提炼进行归纳总结,在进行迁移整合。范例就是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41.抛锚式教学模式又叫“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是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问题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随之而定(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42.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

10、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43.传递-接受模式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较多地被采用。该模式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发展认识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44.掌握学习(MasteryLearning)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他认为,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45.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

11、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本大纲主要讲的是狭义的德育,亦即学校德育。46.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47.德育内容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题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48.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49.

12、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5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51.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52.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53.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54.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55.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的作用。56.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57.班级管理是指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58.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59.教育途径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