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就业形势回顾与展望_第1页
江苏就业形势回顾与展望_第2页
江苏就业形势回顾与展望_第3页
江苏就业形势回顾与展望_第4页
江苏就业形势回顾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09年全省就业形势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7-02 09:32:00 作者:江苏省统计局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保增长与保民生保稳定结合起来,突出抓好就业工作,全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一、2009年劳动就业形势分析<一)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1、劳动力总供给方面。首先从劳动力资源看,2009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6,已经连续10年保持在3以下的水平。尽管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并稳定在较低水平,但因为人口再生产的惯性影响以及外来流动人口特别是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仍然维持着庞大的数量。200520

2、09年,16岁及以上人口均在6000万人以上,净增376万人,2009年达658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均保持在83%以上,2009年升至85.2%。其次从劳动力参与率看,因为人口基数较大,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较高层次,因此全省的劳动力参与率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20052009年,全省的劳动力参与率均在72%以上, 2009年经济活动人口达到4783万人,劳动力参与率降至72.7%。资料见表1。表120052009年全省人口与劳动力参与率单位:万人年份总人口16岁及以上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量合计其中:劳动适龄人口2005 7475 6204 4

3、900 4670 75.3 5100 2006 7550 6328 4930 4682 74.0 5090 2007 7625 6445 4958 4734 73.5 5070 2008 7677 6517 4977 4766 73.1 5060 2009 7725 6580 5010 4783 72.7 5075 资料来源:历年统计年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从劳动力供给总量上看,2009年,全省16岁及以上劳动力供给量为5075万人,比2008年增加15万人,也是自2005年以来劳动力供给量连续三年下降后首次出现回升。一方面,2009年,劳动力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的劳

4、动力供给量达4520万人,比2008年有所增加。这是因为16岁及以上在校学生总量出现下降,2009年为343万人,比2007年、2008年分别减少17万、12万人,同时省际间净流入人口仍保持较高的增量。另一方面,非劳动适龄人口<男60岁及以上,女55岁及以上),尤其是6065岁男性、5565岁女性人口的高就业率,使得非劳动力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2009年达到555万人。从当前城乡人口分布状况看,全省劳动力供给总量中有2783万人在城镇,2292万人在乡村。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镇隐性就业或就业不充分的现象已经基本上不复存在。但在农村,尽管随着农

5、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完成从乡村到城镇、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因为我省是一个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随着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和农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农业劳动力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富余和过剩。截止2009年底,农林牧副渔劳动者为876.31万人,若按2008年末全省4718.7千公顷耕地面积算,每个劳动者拥有的耕地平均仅为5385平方M,折合8.2亩。若依据1984年我国有关学者做出的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以最大限度耕种9.93亩土地的定量调查分析结果,并考虑到20多年来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经营的变化,我们估计,目前我省农业需要的劳动力仅为

6、实际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总量的2/3,也就是说目前农林牧副渔业还存在200多万的富余劳动力。2、劳动力总需求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一直保持着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扩大,到2009年末,全省就业人口总量达到4674.64万人。在就业人口总量增长的同时,就业水平也一直处在高位上,20052009年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在60%以上。从增量上看,2005年就业人口增加27.6万人,2006年增加54.64万人,2007年增加53.38万人,2008年增加30.75万人,2009年增加25.75万人。综上,2009年,全省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没有改变,剩余劳动力数量为400万人,

7、就业总量的压力仍然较大。与过去几年相比,变化的只是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和供求状况的相对缓解。全省劳动力供需缺口,2005年为590万,2006年为525万,2007年为452万,2008年为411万人,2009年则比上述4年分别减少179万、114万、41万、11万人。<二)劳动就业的结构特点2009年,全省劳动力需求结构呈现出如下变化特点。1、从三次产业的就业增长看,第三产业承担着提供就业的重要职能。2009年末,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1173.33万人,比2008年底减少49.33万人,就业份额由2008年底的26.3%下降到25.1%,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由2008年底

8、的1655万人增加到2009年底的1668.85万人,增加13.85万人,就业份额由35.6%上升到35.7%,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2008年底的1771.23万人增加到2009年底的1832.46万人,增加61.23万人,就业份额由38.1%上升到2008年底的39.2%,上升1.1个百分点。比较而言,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有所削弱,但第三产业仍保持着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态势,吸纳了81.6%的新增劳动力和由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就业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表220052009年全省分城乡、产业就业人口  单位:万人年份就

9、业人口总量就业人口城乡结构就业人口产业结构城镇乡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5 4510.12 2101.60 2408.52 1420.69 1546.97 1542.46 2006 4564.76 2229.60 2335.16 1346.60 1593.10 1625.06 2007 4618.14 2340.18 2277.96 1274.61 1630.20 1713.33 2008 4648.89 2427.62 2221.27 1222.66 1655.00 1771.23 2009 4674.64 2520.87 2153.77 1173.33 1668.85 1832.4

10、6 资料来源:历年统计年鉴2、从城、乡就业增长看,因劳动力由乡村向城镇流动速度放缓且出现部分回流使得城镇就业人数增长放慢。在城镇, 2009年末就业人口达2520.87万人,就业结构份额为53.93%,增加1.71个百分点,与城镇劳动力供给相比仍有262万的缺口;与2008年相比,就业人口增加93.25万人,增长3.8%。在增量上,2009年比2008年增加5.81万人,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城镇就业人口仍继续保持着增长势头,但在增长的量上、速度上仍低于2006年、2007年。2006年、2007年城镇就业人口年增量分别达到128万人、110.58万人,增速分别为6.09

11、%、4.96%。在乡村,2009年就业人数由2008年的2221.27万人减少到2153.77万人,在不考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乡村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缺口为138万人,就业结构份额由47.78%下降到46.07%,下降1.71个百分点。城、乡间,农民工的返乡回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放缓同时并存。据调查,2009年末,全省共有1035万16岁及以上的农民工<指户籍在乡村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进城务工就业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者,包括外省在我省就业的农民工),其中在城镇就业有581万人,比2008年底增加25万人,增长4.5%,但与2007年、2008年相比,增量分别减少29万人、12万人。从

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2009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1.1万人,新增劳务输出2.1万人,分别比2007年减少万人20.9万、28.8万人,比2008年减少5.8万、13.41万人。与2000年以来的七年相比,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放缓。20002007年,是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473.97万人,年均新增67.71万人;劳务输出总量新增383.01万人,年均新增54.72万人。而在转移区域上,本地转移的比重大幅加大。2009年,新增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就地转移29.24万人,占93.9%,异地转移仅有1.86万人。在2008年,新增转移的农村劳动力

13、只有57.5%为就地转移;2007年为40.6%。3、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有所减弱,毕业后从未工作的比重有所下降。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保持一个较低水平上,特别是2002年以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从全国情况来看,2000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徘徊在70%左右。其中,2000年7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5%,2001年70%,2002年65%,2003年70%,2004年73%,2005年72.6%,2006年62%,2007年60%,2008年65%。全省的情况要好于全国,每年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左右。而2009年,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全省高校

14、毕业生就业状况却出现了好转。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在总数达45.9万人,但初次就业率并没有下降,而比上年上升9.15个百分点,达81.51%。这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到苏北、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人数明显增多。另据2009年调查资料,户籍在江苏、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且已毕业<包括往年毕业)的20-25岁人口中,就业率为82.29%,比2008年上升1.08个百分点;毕业后从未工作过为12.07%,比去年下降0.21个百分点。在毕业后从未工作过的人中,从毕业时间看,最长的达到2年多,2009年当年毕业的占31.79%,仅为2008年的一半。二、20

15、18年劳动就业趋势分析<一)劳动力总供给预测首先,从劳动力存量上考虑劳动力供给状况。在经济形势和就业体制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全省地区范围内所有适龄劳动力人口来判断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形势。预测的方法主要根据现有人口状况以及影响现有人口发展的各种因素,以2000年人口普查、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以及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2018年劳动力供给数量。劳动力的供给主要由三个方面人口构成:一是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假定全省是一个人口封闭的区域,即不考虑迁移因素。那么,利用资料可以推算出2018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为4995万人。要计算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

16、量还得扣除在校学生数。假定上小学的年龄统一为6周岁<入学年龄上的差异忽略不计),那么,高中二年级及以上在校学生均在劳动适龄人口内<忽略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带来的省际间学生的流动)。通过历年资料分析来看,2007年以来,劳动适龄人口中在校学生数稳中有降,不同于2007年之前每年的在校学生大量增加。根据2009年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招生、在校生数,以及2018年相关招生政策综合判断,预计2018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中在校学生大致在340万人,与2009年基本持平。此外,再扣除在家料理家务、丧失劳动能力者,预计2018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约为4500万人。二是非劳动适

17、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预计2018年,全省非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将维持在555万人。三是由省际间净迁移人口增加带来的劳动力供给量。2006年、2007年在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达到最高水平的时候,全省净流入人口总量也达到了一个高峰,两年间净流入人口总量为115万人,平均每年57.5万人;2008年在经济增长放缓时,净流入人口增加量也出现了下降,当年只增加了34万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不仅加快了全省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对流动人口在流动性、流动方向和结构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农民工输出基地的安徽、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经济发展较快,也成了农民工的有力吸纳地,农民工流向呈多元化

18、发展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转移逐步加快。我省人口净流入增量继续下滑,只增加了28万人。2018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逐渐好转的形势下,经济发展环境要好于2009年,但从年初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看,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加快,用工需求的增加,劳动力的外迁动力在逐步下降。由此,初步估计2018年省际间人口净流入约在30万人,由此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增加量在25万人左右。按存量法,根据上述计算结果, 2018年全省劳动力供给总量在5080万人左右。其次,从新增劳动力的角度考察劳动力供给。新增劳动力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类:一是,各级学校未能升学而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包括初中、高中、本

19、科及研究生。第一,估算初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在2018年达到16岁的人口。根据前面论述的假定,高中一年级学生年龄应为15岁,那么在2009年15岁人口中未能进入高中一年级就学的,将在2018年达到16岁,进入劳动年龄阶段。2009年初中毕业数与同年高中及相当于高中教育的招生人数差额为15.59万人。第二,高中毕业后不能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数。2018年全省高三学生数约在50万人,大学招生数预计跟2009年持平,在40万人左右,毕业生数与招生数差额在10万人。再加相当于高中教育的中等技术学校的38万毕业生,估计2018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增劳动力约在48万。第三,高校毕业生数。根据教育部

20、门统计,2018年高校毕业生数约在53万人。据此,按毕业数与招生数口径计算,各类学校未能升学而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数量,2009年约为116万人。二是,省际间净流入人口带来的新增劳动力,从上面测算中可以得知,约在25万人。按照以上方法测算,2018年全省新增劳动力约在140万。此外,还有考虑来自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若今年新增转移30万农村劳动力,根据以往资料测算,估计其中20万劳动力需要在本地非农产业就业,10万需要在全省城镇地区就业。<二)劳动力总需求预测一般说来,就业状况与经济增长状况是同步的。在经济上升期,社会经济需求旺盛,劳动需求也相应扩大,从而呈现就业扩大的良好形势;在经济

21、萎缩期,市场疲软,经济需求不足,劳动需求也相应收缩,从而呈现就业减少的不良局面。总的说来,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就业增加的必要条件。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作用,通常用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这一指标来衡量。就业弹性是指就业人员的增长率与经济的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省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全省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未能同时带来就业相应扩大的“奥肯悖论”现象,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弱化;第二个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7年,就业弹性系

22、数逐步上升,特别是1995年以来,随着劳动力就业市场改革的深化,科技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买方市场逐步形成,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效应开始逐步显现,2006年、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995年以来的最高,均为14.9%,同时就业弹性系数也达最高,均为0.08。2008年、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分别为12.7%、12.4%。这两年,就业弹性系数也有所下降,其中,2008年为0.05,2009年为0.04。表3   1995年以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及就业弹性系数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23、)就业人数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51999 12.1 0.1 0.01 -0.33 -0.05 0.46 20002004 12.2 0.4 0.03 -0.54 0.2 0.39 2005 14.5 0.6 0.04 -1.99 0.06 0.46 2006 14.9 1.2 0.08 -1.04 0.19 0.35 2007 14.9 1.2 0.08 -1.75 0.15 0.34 2008 12.7 0.7 0.05 -1.02 0.12 0.25 2009 12.4 0.6 0.04 -0.9 0.07 0.25 资料来源:根

24、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加工整理进一步看,分三次产业分析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先看第一产业。受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2008年、农业劳动力减少速度放慢等因素影响,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比2008年略有提高。从1995年以来各年份看,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一直连续为负数。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不断提高,使得原本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实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以及由乡村向城镇的产业、地域双转移。对第一产业而言,这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体现,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民生活条件,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再看第二产

25、业。其就业弹性系数一直较小,且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表现为负值。进入21世纪以来,有所回升,且在2006年及之后的三年均在0.1以上,除了传统的建筑业外,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保持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外,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工制品制造业等资金密集型行业也开始显现出吸纳劳动力强的能力,使得第二产业出现增加值、劳动就业双增长的局面。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吸纳就业人数的能力有所减弱,但也达到0.07,高于2005年及以前年份。最后看第三产业。其就业弹性系数一直保持在0.4上下的较高水平,只是到2008年、2009年突

26、降至0.25,为近15年来的最低。比较而言,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更能带动就业增长,但因为第三产业一直存在投入不足、部分行业开放不足等问题,吸纳就业的能量并未能完全释放出来。表现在,第一,总体投入不足,2000年以来在总投资额中所占比重均未超过50%,制约了发展。第二,传统服务业投资比较集中,现代服务业投资相对不足。第三,电信、铁路、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等部分行业市场开放的程度不高,非国有企业难以介入,投资比例较低,从而使这些服务领域需求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此外,预测劳动力总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到公共政策的影响。从2009年来看,为了有效应对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央决

27、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内需的有力措施。全省在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省经济增速持续回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就业人口总量保持一定的增长。从具体的政策措施来看,一是强化应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计划和政策,制定出台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全面回升。二是增强投资消费拉动。着力扩大有效投入,促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三是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发展。促进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四是加强区域分类指

28、导。推进苏南加快转型升级,巩固苏中、苏北快速发展局面,南北共建开发区稳步推进。2018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是巩固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局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从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从就业层面看,一方面政府把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其中,到期的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围绕重点人群统筹做好就业工作,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切实帮扶大龄失业人员就业,做好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工作,鼓励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和企业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大就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力度,激励广大群众自主创业

29、,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这些对促进就业都有直接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产业振兴政策对就业拉动的持续效应将显现。2009年,我省通过了对电子信息、钢铁、石化、造船、装备制造、汽车、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物流、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等多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从短期看,实施规划有利于解决产业发展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推动保增长促发展的目标实现;从长期看,通过这一轮的倒逼调整,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抢占下一轮工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我省工业由大变强打下基础。而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对就业需求只会增不会减。据此,综合考虑到上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公共政策等因素

30、对就业的影响,2018年就业弹性可以维持在0.045左右的水平,依照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8%、9%、10%、11%、12%六种可选择方案,可以得出就业需求增加的基本情况。<见表4)表4   预计2018年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需示增加量关系表经济增长速度<%)就业增加量<万人)8 20.57 9 23.14 10 25.71 11 28.28 12 30.85 <三)劳动就业趋势判断从劳动力供给需求的总量来看,2018年供需缺口量继续趋减。这是因为,2009年劳动力需求增加的绝对量大于劳动力供给增加的绝对量,劳动力供需缺口比2009年有所减少,供

31、需缺口量在380万人左右。总的来看,就业形势没有趋于恶化。见表5。表5   2009年劳动力供给需求预测        单位:万人经济增长速度<%)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需缺口8.0 4695.21 5080 384.79 9.0 4697.78 5080 382.22 10.0 4700.35 5080 379.65 11.0 4702.92 5080 377.08 12.0 4705.49 5080 374.51 但从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的角度出发来看,就业压

32、力依然较大。从就业岗位提供方面看,2018年离退休人员空出的就业岗位大概在40万左右,因为离退休人员所覆盖的范围较小,仅限于机关事业单位及部分企业,还得算上其他类型单位中到龄退出劳动力市场带来的空缺就业岗位。从年度劳动力调查中,通过就业率及相应年龄人口数据测算,这部分就业岗位大概在50万左右。再算上经济拉动增加的就业需求,大概能提供115-125万左右的就业岗位,而这仅仅只能解决82%-89%的新增劳动力就业,而这还不包括要为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因此,从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的角度看,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计算的空缺岗位是根据已有资料及数据进行估计的,没有考虑岗位流失及

33、新增的情况,存在估计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政府提供的大量公益性岗位,以及为促进就业扩大就业开发的众多新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包括估计的数量之中。当然,对政府而言,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劳动者初次就业,也要关注劳动者所有的就业环节。政府的就业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新增的劳动力,任何一个失去就业岗位的劳动者,都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就业服务,以获得重新上岗的机会,劳动力市场上所有的劳动力者都是就业主管部门的服务对象。综上分析,在2008年、2009年这两年,经济增长的放缓,影响了就业增长。但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和扶持力度,加大组织和协调力度,2

34、009年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止跌企稳势头,形势好于预期,劳动就业形势未出现恶化。2018年,全省经济运行中仍将会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外需形势较严峻;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还很艰巨,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内需持续均衡增长存在较大制约,农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等不利因素,而这都会产生就业拉动的负面效应。虽然从数据上分析,2018年劳动力供需矛盾在继续缓和,但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难度在趋大,因此,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仍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三、对策建议<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并重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之本。要充分认识当今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

35、影响日益加深、就业压力较大的客观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重,促进增长与就业的协调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虽然不是就业增长的充分条件,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的就业不足并不是经济增长导致的,没有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就业问题就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强调经济增长和就业并重,促进增长模式应由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向就业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方向转变。应通过发展经济来促进就业,同时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双增长和良性互动。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36、,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调动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实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安排主要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时,优先考虑对扩大就业的影响。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将帮扶困难企业与稳定就业相结合。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保护和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强融资和担保服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咨询等专项服务,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体作用。完善鼓励发展的财税、金融等扶持政策,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7、和竞争优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二)保增长、调结构:提高就业弹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产业扶持政策为契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虽然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如第三产业强,但其带动各行业生产的能力最强,而服务业和城市化的高度发达都是以工业化的高度发达为基础和前提的。从扩大就业的角度讲,必须以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后盾。从长远看,经济结构的优化也将会从整体上拉动社会整体就业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作为倒逼压力,在产业结构升级中,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

38、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更多引进海内外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建设人才高地;把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宽服务的领域。完善就业形式,发展灵活和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是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劳动就业特点,是解决就业问题,完善市场化就业机制的长远发展方向。要建立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劳动力市场,确立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在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之问的供求关系,使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不同体制之间能够自由流动,使更多的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灵活就业。除此,对灵活就业,应该建立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灵活就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首先应对灵活就业进行系统的调查统计,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做到信息共享,为人们从事灵活就业提供参考依据;其次要根据发展灵活就业形势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