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四章_第1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四章_第2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四章_第3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四章_第4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四章20XX年XX月多年的企业咨询豉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地机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第十四章群体凝聚力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重点掌握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了解群体凝聚力的主要测量方法,初步掌握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法,掌握群体凝聚力对生产率的影响。知识要点:1 群体凝聚力的概念2 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3 人际关系社会学测量法4 社会距离尺度法5 群体凝聚力和群体效率的关系*第壹节群体凝聚力壹、群体凝聚力的概念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壹、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壹个人如果长期生活于壹个团结、友爱、互惠的群体中,就会逐渐对群体产生

2、壹种依恋的情绪。群体的每个成员均感到彼此互相吸引,且为作为群体的壹员而自豪,这就说明群体有壹种凝聚力,或叫内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于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壹个群体对于它的组成成员的内于吸引力。群体的凝聚力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以下凡种:6 自然凝聚力人有社会属性,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生活,每壹个人均需要别人。这就是团结的自然凝聚力。7 工作凝聚力每个人均有希望获得良好工作的愿望,均希望于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于现阶段,劳动仍是作为人们谋生的壹种手段,人们必须依赖工作而求得生存、发展。因此,群体所承担的任务和通过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对群体成员均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3、。8 领导凝聚力成功而有威望的领导者本身就是壹种吸引力,领导者的行为直接影响群体的凝聚力。9 情感凝聚力壹个群体的成员长期于壹起工作和学习,朝夕相处,群体内各成员之间彼此了解,就可能建立融洽、接纳的人际关系,群体就有壹种吸引力。显然,这种吸引力是以情感为基础产生的,属情感凝聚力。*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群体凝聚力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 群体成员于壹起的时间如果人们于壹起的时间比较多,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相互交谈,作出反应,且进行其他交往活动,而这些相互作用通常又会使他们发现大家共同的兴趣,增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2 加人群体的难度加入壹个群体越困难,这个群体的凝聚力就可能越强。进人这个群体的成

4、员于进人过程中均经历了激烈的竞争,使他们具有壹些共同的经历,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凝聚力。3 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大,群体凝聚力就越小。因为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困难,群体保持共同目标的能力相应减弱。4 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最近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凝聚力量高于男性。5 外部威胁大多数研究显示:如果群体受到外部攻击,群体的凝聚力会增强。可是这种现象且不是无条件的。如果全体成员认为他们的群体无力应付外部攻击,群体作为安全之源的重要性就会下降,群体凝聚力就很难提高。另外,如果群体成员认为外部攻击仅仅是因为群体的存于而引起的,只要群体放弃或解体就能终止外部攻击,群体凝聚力就可能降低。6 以

5、前的成功经验如果群体壹贯有成功的表现,它就容易建立其群体合作精神来吸引和团结全体成员。7 有效情绪认同如果群体成员对群体内受挫者抱有强烈的同情,就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和受挫者共渡难关。8 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研究表明,个人和群体相结合的奖励试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9 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对群体的凝聚力有不影响。心理学家勒温等经过实验,比较了“民主”“专制”和“放任”三种领导方式下实验小组的效率和群体气氛。结果发现“民主型”领导方式的小组成员间,比其他俩个小组成员之间更友爱,思想更活跃,情感更积极,凝聚力更。*第二节群体凝聚力和管理壹、群体凝聚力的测定二、群体凝聚力和群体效率*壹

6、、群体凝聚力的测定西方壹些社会心理学家主要通过以下五种途径来测定群体凝聚力。( 1)测量群体内个人之间的吸引力。( 2)测量整个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3)测量群体及群体接近和认同的程度( 4)测量群体成员表示留于群体的愿望( 5)上述四种途径的综合利用。上述几种方法的共同点就是把群体成员间互相接触的数量、频率和强度作为凝聚力的主要指标,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互选,确定群体成员之间的肯定选择和否定选择的比率,或提实际相互选择的次数和理论上可能的互相选择次数的比率,从而得到凝聚力系数。1人际关系社会学测量法,或称为社交计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学莫雷诺创造的。这种方法

7、采用问卷的形式研究群体中人员之间的好感、反感等情绪关系。莫雷诺认为,当壹个人和别人交往时,首先会想到对方对我是否友好赞成仍是反对我。这种接纳或排斥的态度,是决定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关键。根据这壹假设,莫雷诺制定了壹种由群体成员自行填报的调查表,内容分为“吸引”、“排斥”、“漠不关心”三类,要求群体成员表明自己的态度,如“你愿意和谁于壹起工作”,“你认为准最适合当组长”等等。根据结果绘制出“群体成员关系图”。如图14-1所示。图中反映了壹个8人小组的成员关系,说明了壹些情况:A、B、C三人可能是这个小组内的壹个小集团,他们三人互相吸引,关系密切;B可能是这个小组众望所归的领袖,因为A、C、D、E、G

8、均倾向他;E和F互相接近,但他们和其他成员的关系很少,其他人不喜欢他们;H是壹个孤立的人物,其他人均排斥他;E、D和F、D彼此漠不关心。通过社会学测量法能够揭示出群体内人和人的关系情况:谁最受爱戴,谁是孤立者;个体于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和适应性;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情况;群体内凝聚力的大小,士气的高低等。因此,这种方法能够为管理者对成员的工作设计及协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另外,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仍能够用矩阵图来表示。用壹个实例来说明,测量对象是壹个高中班学生,选择标准是:“你愿意和谁壹起去夏令营?”肯定选择用“+”表示,否定选择用“-”表示,没有选择用“0”表示,测量结果如图14-2所示。选

9、择者被选择者总1计123456789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总计3529013205021112图14-2群体关系矩阵图从图中能够见出,学生4是最受爱戴的,有9人选择他。学生2和10次之分别被5人选择,没有人选择的是学生5、9和11。于国外企业管理中,有人用社会学测量法组织生产小组,和仅凭主观想象组成小组的方法相比较,工人满意度较高,生产效率也高,且员工流动减少。该方法通过群体内成员于不同的场合对其他成员的选择和排斥,使模糊的人际关系具体化、形象化、定量化,从而测定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得知壹个群体的凝聚力。前苏联心理

10、学家克尔涅夫的实验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例证。他于壹家精密电子仪器厂选择了四个装配工小组,其中俩个是最差的班组(A、C),俩个是先进班组(C、D)。把先进班组和落后班组比较后发现,于人际关系方面俩种状态的班组存于很大的不同,如图14-3所示。A组由13人组成。这个组生产指标壹直很低,经常完不成生产计划。其人际关系情况十分糟糕。壹是班组成员之间感情上互相排斥,彼此作了大量的否定选择(表示厌恶),而肯定的选择(表示好感)极少。这说明组内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好,矛盾重重。二是组长和组员之间关系紧张。组长“1”只得到壹票的肯定选择。他自己没有对组内任何人作出肯定选择,却对“9”、“4”作了俩个否定的选择。三是组

11、内存于着排他性的小圈子。从图中能够见出,于“9”、“10”、“11”三人之间作了相互肯定的选择。B组由7人组成。该组情况很好,生产率高。所有成员均对组长“1”做了肯定的选择,除了“4”对“5”做了否定选择外,其余各成员间也多有肯定的选择。C组由14人组成。该组的#况和A组差不多,生产率也很低。C组成员间关系松散而糟糕,或单个,或三三俩俩;肯定少,否定多;丝”、“4”和“7”间形成了壹个关系紧密的小团体,尽管“4”和组长“1”之间做了相互的肯定选择,但“2”却排斥组长;组长“1”只得到了三个肯定选择,同时又对“4”、“13”和“9”做了肯定选择,但“4”和“13”却和“9”之间做了相互的否定选择

12、,人际关系复杂而矛盾重重。D组由12个人组成。这个组于车间里情况是最好的。调查显示其人际关系是良好的:组内成员之间作了大量的肯定选择,没有否定选择。得票最多的是“1”和“2”,“1”是组长,“2”是共青团小组长,他们俩个也彼此作了肯定的选择,这表明组内领导受到成员的爱戴,领导人之间合作也很愉快。2社会距离尺度法这个方法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的。测量的方法是由研究者设计出壹套能反映不同社会关系距离的陈述意见,请被测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见法于相应的陈述上做上记号,然后将壹个群体的所有成员的意见加以统计,制成曲线图。曲线图反映了壹个群体对某个对象所持态度的距离分布。不同的群体对同壹事物的态度的

13、距离分布能够作比较,同壹群体对几个事物的态度的距离分布也能够作比较。首先,提出壹套反映社会关系距离的陈述:( 1)愿意和他做知己;( 2)愿意请他参加自己所属的团体活动;( 3)愿意和他做邻居;( 4)愿意和他保持壹定的距离(如壹般的社交);( 5)愿意和他少来往;( 6)愿意和他断绝交往。其次,群体其他成员从之上六个陈述的不同认同选项(同意或不同意)中挑出符合自己态度的选项。最后,测定者对群体成员的态度进行统计,制图。如图14-4(a)所示。横轴反映社会距离的因素,纵轴代表人数百分比。该图表示同壹群体对其成员甲、乙俩个人所持的社会距离。图中俩条曲线表明,群体成员对甲的距离比对乙的要小,即甲更

14、受人欢迎。不同群体对同壹个人的态度距离分布也能够比较。如图14-4(b)所示。横轴代表社会距离因素,纵轴代表人数百分比。该图表示俩个群体A和的成员对甲的距离态度。图中俩条曲线表明,俩个群体比较起来,A群体倾向甲,B群体虽然有相当人数倾向于甲,但也有少部分人要远离甲。*二、群体凝聚力和群体效率壹般来说,凝聚力高的群体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有效,但凝聚力和群体效率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凝聚力高就好。1群体凝聚力和群体生产率的关系首先,不能从二者的关联关系推出它们的因果关系。我们既能够认为高凝聚力是高生产率的起因,又能够认为高凝聚力是高生产率的结果。壹方面,群体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助于减弱紧张

15、情绪,提供壹个顺利实现群体目标的良好环境,从而提高群体生产率;另壹方面,高生产率群体的成员作为成功群体的壹分子的感觉,有助于提高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感,从而提高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和群体生产率是相互影响的,不能简单地说高凝聚力会导致高生产率。其次,二者的关系受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壹致性的影响,即群体凝聚力和群体生产率取决于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是否壹致。显然,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就越容易追随其目标。如果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高度壹致,那么凝聚力高的群体献出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如果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不壹致,凝聚力高的群体反而比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低。而且,凝聚力低但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壹致的群体

16、,其生产率高于凝聚力高但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不壹致的群体(见图14-5)。因此,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壹致性指标比凝聚力指标对于群体生产率的影响更为重要,只有于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相壹致的基础上,增强凝聚力才有利于提高群体生产率。( 1)如果群体态度对目标起促进作用,而且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相壹致,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1,T)。( 2)如果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不壹致,且群体的态度不支持组织目标,群凝聚力越高,生产率反而下降(2,J方( 3)如果群体凝聚力低,且态度又不支持目标,则凝聚力对生产力不会产明显的影响(3,)。(4)如果群体态度对目标是支持的,且群体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壹致性高,这时群体的凝聚力虽然低,也能提高生产率(4,D2群体凝聚力和管理要提高群体的效率(生产率),不能只依靠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对群体的教育和引导也是关键的壹环。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要于提高群体凝聚力的同时,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协调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提高群体对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