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收稿日期:2014-09-24基金项目:XX立项课题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应用探索(090021)(基金项目只能保留一个。文章非基金项目成果可忽略此项。)作者简介:王XX(1970-),男,河北石家庄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与开放教育研究。(原则上仅对第一作者进行介绍)如为在读硕士(博士),职称格式为:学校+学院/系+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如: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或,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应用探索主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含20字),副标题字数不限王XX1,李 X2(1.XX大学 经管学院,北京
2、 100039;2.XX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学习、微教学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理念产生了冲击。微课程的出现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次变革,顺应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微课程不仅对传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远程教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微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做到微课程资源的碎片化与整体性相统一。此外,还要注重微课程在实践应用中的探索,不断提高微课程的使用效果。摘要勿用“本文”“笔者”“作者”等带有主观倾向的字眼介绍文章。摘要应是文章主要观点和内容的提炼、概括或压缩,可脱离正文自成一段短文。关键词:微时代;微学习;微课程
3、;远程教育选择能对文章起到检索作用的关键的核心词,4个以上(含4个)微课程与“MOOCs”、“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移动学习”等一起,被众多业内专家认为是2013-2014年度最具影响的教育技术。其中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LeRoy A.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 ( 60-Second Course), 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 D
4、avid Penrose 提出的。他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一、微课程的兴起及根源虽然目前微课程尚无统一定义,但是对微课程的主要描述基本一致,即微课程具有如下特征: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短小,通常5-10分钟左右;一个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微课程的兴起在国内,自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给出微课程概念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都给与了高度关注。1仅以“
5、微课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就有650篇,涵盖中小学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众多领域,研究的内容包括微课程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等不同的环节。在实践层面来看,各种全国性的微课程大赛如火如荼,极大的激发了人们对微课程建设的热情。2.微课程兴起的背后根源微课程的出现,可谓教育领域的一场风暴,在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质疑。人们关注微课程到底是一场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还是突然掀起的一次“短时炒作”,它背后产生的根源有哪些。(1)微时代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微课程提供现实条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微博、微信、微电影风起云涌,使我们已经进入了
6、“微时代”。同样,教育领域同样也进入了微学习、微教学的变革之中,微课程的出现,是这一变革的典型代表。(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微课程的普及提供了技术支撑。带宽和网速的提升,以及众多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移动学习正在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这为微课程提供了技术条件。微课程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的特点,正好满足了人们通过微型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学习的愿望,在家里、在校园里、高速公路上、在地铁上都能进行学习,实现“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的学习愿景。二、三个原则:促进微课程设计更加合理和完善微课程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冲击,但是在远程教育中到底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尚无统一的认识
7、。争议的背后是对教育理念、学习理念的认知。微课程的出现,不仅仅是一种学习资源,而是对一种微学习理念的认识,是对传统教育中系统学习理念的重新考量。我们现在对微课程存有一定的争议,绝不意味着我们队微课程的否定,而是深入挖掘微课程背后带来的学习理念的变革,以及教育者应该如何应对等问题。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突出开放式的学习理念任何类型的教育形式,都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且教学设计都要从分析学习者需求开始。由于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资源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而且不同背景特征、不同学习环境和不同学习任务的学习者,学习行为有很大差异,导致对学习资源的需求也不尽相同。3因此,微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学习者的背景特
8、征、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进行分析。除了设计环节外,开发、应用和评价环节,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如图1)。不仅如此,微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等环节中,要始终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设计开发评价应用学习者图1 微课程设计流程图2.以教学目标为重心,强调内容重于形式微课程与微视频,从呈现方式上来看,二者好像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段简短的视频资料。但是,就内容而言,二者有本质的不同。微视频,是微课程的主要表现方式,就视频内容而言,并非针对一个完整主题;微课程,必须要满足课程的有关特征,即是基于知识单元的,同时又是以问题为出发点和终
9、结点的。“微课程是指在10分钟以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黎加厚)”,因此,微课程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即要有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内容。43.碎片化与整体性相统一,坚持课“微”力不微微课程显著的特点是碎片化的学习,在方便学习者学习的同时,也给学习者理解知识的全貌造成障碍。因此,要想做到微课程的课微而力不微,必须要使知识点的碎片化与整体性相统一,其中关键要在微课程背后要有相关强有力的支撑。一种支撑方式就是利用现有的网络课程,以网络课程作为平台,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的路径,使学习者由“点”学习向“面”学习延伸。相比微课程而言,网络课程更适合
10、学习者进行完整系统的学习,但这不意味着网络课程一定要都要由完整的学习模块构成,而可以由一些利于学习者分散学习的微课程单元组成。这样微课程就可以借助网络课程提供的平台,发挥其短小、灵活的特点。因此,微课程在设计中要注重“重用性”原则,既要考虑微课程能在不同的场景下可以重复使用,这样才能降低开发成本和提高应用效果,见表1。表1 “求职人个人信息”语步中的词汇统计对比 词汇统计类别graduat毕业时间studybornhighold美国毕业生求职信92%92%0%0%0%0.4%中国毕业生求职信57%89%11%66%21%10%表1结果显示另一种支撑方式就是利用新出现的新媒体工具,打造全媒体环境
11、下课程学习体系。技术的进步正在使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尤其是最近出现的各种新媒体技术和移动终端,使学习者不在受到学习地点和空间的限制,移动学习已经变为现实。微课程的出现,适应了当前移动学习的需要,弥补了传统网络课程的不足。如何进一步发挥微课程的应用效果,一定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全力打造全媒体环境下课程学习体系(如表1)。可以看出,课程学习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对象,在远程环境下,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是连接远程学习者和教师的桥梁。未来的互联网教育,绝不仅仅是线下学习转移到线上学习这么简单,而更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至少从目前来看,教育技术正在倒逼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必然选
12、择。在接下来的微课程的建设中,从老师到学生,乃至我们社会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成为微课老师,传播自己的知识,而同时他也是其它领域的微课学习者。如文稿引用大段原文,按以下格式:(引用文字用楷体,五号字,左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仕途险恶,官场不顺,古代文人往往会归隐田园或山林。从陶渊明到王维,到朱敦儒,历朝历代都不缺乏隐士。是真性情也罢,是以退为进也罢,是附庸风雅也罢,归隐,或表达归隐的意愿,都能博得人们的同情和赞许,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来看张孝祥的水调歌头: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
13、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引用文献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正文中连续编码,并依次列于文后参考文献。换句话说,参考文献需在正文中对应标注。1汪冰.电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56.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105.3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和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教育,2005(8):45-47.4杨赞.当代中国教育公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11-13.5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14、(2010-04-22)2014-05-10.6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说明:同一文献正文引用一次的,在文后标注页码。同一文献正文多次引用的,页码在文中标注。例如:正文:“自席勒格的翻译问世,1(P16)中欧和北欧成千上万不懂英语的读者,1(P39)才得以发现莎士比亚的才华,2(P67)从而使这位伟大的英国诗人在自己域外的国度里复活了。”2(P68)“自席勒格的翻译问世,中欧和北欧成千上万不懂英语的读者,才得以发现莎士比亚的才华,从而使这位伟大的英国诗人在自己域外的国度里复活了。”3“自席勒格的翻译问世,中欧和北欧成千上万不懂英语的读者,才得以
15、发现莎士比亚的才华,从而使这位伟大的英国诗人在自己域外的国度里复活了。”4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杨正润.现代传记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刘美凤.教育科学群中的教育技术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3(9):22-26.4河南省会各界治蝗宣传大会告民众书N.河南民国日报,1944-04-04(8).附:常用文献标志代码普通图书 M期刊 J报纸 N电子文献 EB/OL学位论文 D会议录 C报告 RDesign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explore of Micro-lecture in distance
16、 educationWANG Xiaopeng1, LI Jing2(1. School of management,XXUniversity, Beijing 100039; 2. College of Education,XX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micro era, micro study, micro teaching to some extent has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The appearan
17、ce of the Micro-lecture is a chang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which conform to the learners' learning needs. The course not only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tance education study. In the design of micro program, we must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center, adhere to the design of open mode, fragm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micro and integrity of unit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机构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方案
- 2023年镇江市丹徒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3年内蒙古定向选调考试真题
- 商务英语翻译I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
- 辅导班教师管理制度
- 施工方案-配电箱更换施工方案
- Octopamine-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命题大赛方案
- 2024可调价格合同关于可调价格的合同价款调整方法2
- 从局部到整体:5G系统观-完整版
-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团队建设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文化
- 陪诊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 家纺面料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课件
- 烘焙实训室设计方案
- 田径大单元教学计划
- 2023计算机考研真题及答案
-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