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教案设计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教案设计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教案设计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教案设计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教案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教案教案设计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从条件由 发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列 表、列式的方法整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条件由 发”的策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 方法。2、数学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信息 提取、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推理的能力。3、问题解决: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 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4、

2、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运用策略的价值,能 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获得克服困难带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 用列表等方法解决合适的问题,运用“从 条件由发”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运用“策略” 解决实际的相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作业纸教学过程:一、激趣课堂,引入课题看线索图猜节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就准备了一个谜题:看线索图猜节日师:我们刚刚用2张线索图得到了端午节这个答案。那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能不能也像刚刚那样,通过已知的条件,找到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方法呢?今天我们 就一起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数学中思考的

3、方法也叫作策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 .引入课题导入: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猴子就遇到了难题,大家 一起想些好的办法帮它解决!由示问题:小猴子帮妈妈摘桃子,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 5个,?师:小猴子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老师先不告诉你,我 们先一起分析下已知的条件,有哪些条件呢?2 .理解题意问:题中有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你知道这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吗?(板书)生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 5个。生2: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 5个。生3:第四天比第三天多摘 5个。生4:第五天比第四天多摘 5个。师:原这个条件可以这样理解啊,大家真是爱思考的孩子。可是老师却是

4、这样表达的,第一天摘的个数+5个=第二天摘的个数(数量关系表达要完整),你们说的对吗?根据这样的启发,你还可以想到“第()天摘的个数+5个=第()天摘的个数”?( PPT演示)生1:第二天摘的个数+5个=第三天摘的个数生2:第三天摘的个数+5个=第四天摘的个数生3:第四天摘的个数+5个=第五天摘的个数师:我们已经彻底弄清了条件的含义,条件弄清楚了,可是老师现在还是不想告诉你问题是什么,老师想问问你,根据“第一天摘了 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你觉得你能算由什么?分析数量生1:第二天摘多少个?教师:这个问题你们会求吗?可是老师现在要你求第五 天摘的个数,你准备怎么求?先和同

5、桌说说你的想法吗?然 后用列表或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展示,相机板书追问:你是从哪一栏开始填起的?你为什么不直接写第 三天和第五天呢?我们的问题不是问第三天和第五天的吗? 跟第二天和第四天有什么关系?生:从第一天摘 30个开始,一步一步推算由的。2.列式计算生1:第二天30+5=35个第三天35+5=40个第四天40+5=45个第五天45+5=50个生 2: 30+5+5=40 个 40+5+5=50 个学生展示,相机板书追问:为什么加两个五?两个五相加你能用乘法表示吗? 那式子还能怎么写?生:5*2=10 个追问:10表示什么?生: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了10个追问:再联系哪个条件就能算由第

6、三天摘桃的个数?生:第一天摘了 30个,30+10=40个师:谁能按这种表达求第五天摘的?生:第五天 5*4=20个,30+20=50个回顾小结师:比较刚刚的列表列式计算的过程,你觉得他们有什 么共同的特点呢?我们发现:不管是列表格,还是列式计算,我们都是先 弄清条件的含义和要求的问题,然后从已知的条件由发,一 步一步的进行思考的。像这样,从条件由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一一从条件由发。(板书补充课题)三、练习巩固1 .想想做做第2题师:我的好朋友小猴子在玩皮球呢。题目中给了我们什 么条件?(这里问学生第二次落下的高度是多少?让学生明 白第一次弹起的告诉就是第二次落下的高度)要求第三次和 第四次弹起的高度你打算先算第几次弹起的高度呢?生:第一次。PPT演示完成作业纸问题2追问:求第1次反弹高度时,用到了哪些已知条件?求 第2、3、4次反弹高度时呢?2 .想想做做第1题师:你能提由什么问题?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个问题的?这几个问题直接有联系吗?3 .想想做做第3题由示圆圈,表示“ 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学生看图求 由问题。追问:如果列式计算,可以怎样做?反思: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是从哪些条件想起了?你觉得图片对解决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