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类型及风险分析_第1页
国内企业类型及风险分析_第2页
国内企业类型及风险分析_第3页
国内企业类型及风险分析_第4页
国内企业类型及风险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前,国内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加速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历史时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会加快这种转变过程。认识国内企业类型,分析和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潜在风险,对于预防出现贸易危机十分重要。国内企业类型   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渠道,国内的企业可以分为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两大类。  内资企业主要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  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主要企业风险状况  (一) 公有制企业  从2000

2、到2002年三年中,公有制企业(含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等)从2000年的78,379个下降到2002年的56,850个(图1),占全国企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50.16%下降到2002年的31.84%。尽管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在减少,但这些企业如国有企业多占据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002年公有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的32%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有62.76%的公有制企业成立时间超过十年,企业的稳定性较强。但同时多数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责、权、利不清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国有企业在市场开拓能力、成本结构、资产负债结构、企业整体实力等方面与国

3、外同业有相当差距。其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对未来风险和机会的把握,及在投资和融资上易趋于保守。国有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但亦因管理复杂而减低了效率和灵活性。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之能投资于大型的项目,但同样地其退出成本亦较高,在预算管理较弱的情况下,使企业扩张规模较少,效益亦较低(表二)。随着国内改革的推进,不少国企在以后几年将面临产权变化的风险。总体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虽有利于国有企业及国家控股企业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对企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当国有企业及国家控股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时政府只会有选择地进行扶持,因此现行政策的不连续性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二)公司企业公司企业(含有限责任

4、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其数量从2000年的25,505个上升到2002年的54716个(图1),增长比例达到114.53%,其占全国企业数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16.32%上升到2002年的30.64%。2002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公司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的32%(图2);大部分公司企业经营历史较短,其中又有87%的企业属于小规模企业(表二),但这些企业增长速度却相对较快,且利润率相对却较高(表二)。这些企业由于资源有限,通常在市场空隙和边缘地带寻找商机,产品和服务相对集中,生产规模和市场容量相对较小,退出成本较低,特别有利于企业根据用户需要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和组织结构。但公司企业常常存在

5、竞争力弱,管理不善及人才缺乏的问题。在诞生、成长初期,企业领导人在管理上往往包揽一切加上中国素有家长(专制)式管理之文化传统,使企业在规模扩大时不能及时调整管理理念和结构以适应同外界联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管理的落后和中国人事管理体制上的弊病导致企业人才缺乏,人才流动性大,使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也极有可能导致交易风险的发生,强化了其竞争中的弱者地位。同时,公司企业道德失范严重。如违约、商业欺诈、环境污染、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这些现象与这些企业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三) 外商投资企业国内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外资企业不断涌现。从2000到2002年三年的资料显示,外资企业的数量从20

6、00年的27,024个上升到2002年的34,265个(图1),占全国企业数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17.29%上升到2002年的19.19%。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逐渐成为向内地输送现代化设备、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外资企业的设立解决了国内企业投资资金缺乏的问题,成为国内经济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企业成立的时间一般较晚。2002年统计资料表明,其中有83.74%属于小规模企业(表一),但外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的29%(图2),在数量上也呈现增长趋势(图4)。 一般而言,外资企业的产权较为明晰,治理结构、管理质量方面较内资企业有其独有的优势,经济效益也较好(表二)。由于国内一

7、直鼓励外商对大陆的投资,在诸如税收优惠政策、资源配备、人员要求等方面都为企业经营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便利。 由于外资企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不足,有可能导致其在战略上的决策失误,使企业经营状况会背离投资的初衷而失败,这样的例子甚至在跨国大企业身上也是可以见到的。外资企业的经营决策一般都留有其母公司影响的痕迹,这样母公司的风吹草动也可能对外资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产生较大影响而带来一些外在的风险。另外,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假外资”现象:某些国内企业为了享受国内政府对外资企业在政策上的便利而乔装改扮摇身一变,披着外资企业的外衣进行经营活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间往来的风险。 总括而言,不同类型的企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和

8、劣势,在考虑放帐时,必须详细了解该企业的状况,减低放帐风险。附:表一:企业类型2000年2001年2002年企业单位数(个)企业单位数(个)企业单位数(个)公有制企业783796586256850公司企业255054243654716外商投资企业270243136934265其它企业253603006332741合计156268169730178572    业数据库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是: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目前,国内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加速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历史时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会

9、加快这种转变过程。认识国内企业类型,分析和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潜在风险,对于预防出现贸易危机十分重要。国内企业类型 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渠道,国内的企业可以分为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两大类。 内资企业主要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 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主要企业风险状况 (一) 公有制企业 从2000到2002年三年中,公有制企业(含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等)从2000年的78,379个下降到2002年的56,850个(图1),占全国企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50.16%下降到2002年的31.84%。尽管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在减少,

10、但这些企业如国有企业多占据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002年公有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的32%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有62.76%的公有制企业成立时间超过十年,企业的稳定性较强。但同时多数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责、权、利不清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国有企业在市场开拓能力、成本结构、资产负债结构、企业整体实力等方面与国外同业有相当差距。其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对未来风险和机会的把握,及在投资和融资上易趋于保守。国有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但亦因管理复杂而减低了效率和灵活性。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之能投资于大型的项目,但同样地其退出成本亦较高,在预算管理较弱

11、的情况下,使企业扩张规模较少,效益亦较低(表二)。随着国内改革的推进,不少国企在以后几年将面临产权变化的风险。总体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虽有利于国有企业及国家控股企业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对企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当国有企业及国家控股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时政府只会有选择地进行扶持,因此现行政策的不连续性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二) 公司企业公司企业(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其数量从2000年的25,505个上升到2002年的54716个(图1),增长比例达到114.53%,其占全国企业数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16.32%上升到2002年的30.64%。2002年的统计资料

12、表明:公司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的32%(图2);大部分公司企业经营历史较短,其中又有87%的企业属于小规模企业(表二),但这些企业增长速度却相对较快,且利润率相对却较高(表二)。这些企业由于资源有限,通常在市场空隙和边缘地带寻找商机,产品和服务相对集中,生产规模和市场容量相对较小,退出成本较低,特别有利于企业根据用户需要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和组织结构。但公司企业常常存在竞争力弱,管理不善及人才缺乏的问题。在诞生、成长初期,企业领导人在管理上往往包揽一切加上中国素有家长(专制)式管理之文化传统,使企业在规模扩大时不能及时调整管理理念和结构以适应同外界联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管理的落后和中国人事管

13、理体制上的弊病导致企业人才缺乏,人才流动性大,使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也极有可能导致交易风险的发生,强化了其竞争中的弱者地位。同时,公司企业道德失范严重。如违约、商业欺诈、环境污染、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这些现象与这些企业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三) 外商投资企业国内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外资企业不断涌现。从2000到2002年三年的资料显示,外资企业的数量从2000年的27,024个上升到2002年的34,265个(图1),占全国企业数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17.29%上升到2002年的19.19%。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逐渐成为向内地输送现代化设备、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14、外资企业的设立解决了国内企业投资资金缺乏的问题,成为国内经济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企业成立的时间一般较晚。2002年统计资料表明,其中有83.74%属于小规模企业(表一),但外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的29%(图2),在数量上也呈现增长趋势(图4)。 一般而言,外资企业的产权较为明晰,治理结构、管理质量方面较内资企业有其独有的优势,经济效益也较好(表二)。由于国内一直鼓励外商对大陆的投资,在诸如税收优惠政策、资源配备、人员要求等方面都为企业经营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便利。 由于外资企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不足,有可能导致其在战略上的决策失误,使企业经营状况会背离投资的初衷而失败,这样的例子甚至在跨

15、国大企业身上也是可以见到的。外资企业的经营决策一般都留有其母公司影响的痕迹,这样母公司的风吹草动也可能对外资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产生较大影响而带来一些外在的风险。另外,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假外资”现象:某些国内企业为了享受国内政府对外资企业在政策上的便利而乔装改扮摇身一变,披着外资企业的外衣进行经营活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间往来的风险。 总括而言,不同类型的企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在考虑放帐时,必须详细了解该企业的状况,减低放帐风险。附:表一:企业类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企业单位数(个) 企业单位数(个) 企业单位数(个) 公有制企业 78379 65862 56850 公司企业 25505 42436 54716 外商投资企业 27024 31369 34265 其它企业 25360 30063 32741 合计 156268 169730 178572 表二:企业类型 规 模 企业总数(个) 1990年以前成立 产品销售收入(千元) 销售利润率 大 中 小 公有制企业 3398 5395 48057 56850 35679 3421245770 3.11% 公司企业 239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