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专业本科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_第1页
大学数学专业本科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_第2页
大学数学专业本科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_第3页
大学数学专业本科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_第4页
大学数学专业本科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9卷第6期 数 学 教 育 学 报Vol.19, No.62010年12月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Dec., 2010收稿日期:20100908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数学探究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D/2006/01/094;南京师范大学重点研究课题本科教学特区数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作者简介:杨明升(1964,男,山东临朐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李群李代数、微分几何及大学数学教育研究.大学数学专业本科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杨明升,何晓敏,宁连华(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摘要:大学数学系本科生数学学习的现状不容乐

2、观,了解数学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对于提高大学数学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下数学系本科生数学学习的突出特点是“被动应付”,具体体现在:课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的学生比例较小;多数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参考资料,缺乏独立思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要合理选择教材,人性化设置课程;淡化考试形式,改变评价体制;加强师生交流,实现教学相长.关键词:数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10060056041 问题的提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潮

3、,许多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各高等院校的生源基础良莠不齐,而大部分院校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几十年来少有变化,造成大学数学教育效能的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师范类数学专业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困难的现象似乎更趋严重.因此,了解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掌握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学习成效,就成为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拟结合一项调查,就此作初步探讨.2 调查研究概况2.1 调查研究目的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等3个方面了解不同层次学校数学系本科生的学习状况,分析其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效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掌握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数学学习成效的影响情况.

4、2.2 调查研究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为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采用无记名答卷、集体施测的方式.回收问卷后,进行质量审查,剔除无效问卷,并使用Excel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3 调查研究样本本次调研分别选取了A 、B 、C 3所大学的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08、09级学生为调研对象(其中,A 属于国家重点大学,B 属于一本类大学,C 属于二本类大学,基本保持男女比例平衡,排除了性别因素的影响.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集中于师范类院校,所以本次调研选取了两所不同层次的师范类院校(一本类B 大学和二本类C 大学,以及一所非师范类的院校(国家重点A 大学.因为各院校的学生

5、基础不同,故将学生共分为3类,分别从3所学校中抽取.被试共394人,有效被试372人,问卷回收率为95.18%,有效率为94.4%,各高校的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表1 被试分布情况A 大学B 大学C 大学被试总数 108 117 169 回收问卷数 93 117 165 有效被试人数 93 117 162 男女比例 4449 4869 73892.4 调查研究内容问卷共包含12个问题,其中8个为必做题,4个为选作题.主要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3个维度考察数学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其中第13题旨在考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否有效地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第46题旨在考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

6、能否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712题,旨在考察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以及能否注意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与薄弱环节.3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被动应付”是当下数学系本科生数学学习的突出特点.具体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3个方面加以分析.3.1 课前预习表2统计的是3所高校能正常预习、偶尔预习和从不预习的人数占各校有效被试人数的百分比,同时呈现不同预习程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表2 课前预习情况A 大学B 大学C 大学合计正常预习26.53 34.19 12.42 23.39 偶尔预习53.06 57.26 21.30 41.67 从不预习20.41 8

7、.55 66.27 38.17表3统计的是3所高校中不正常预习的学生对于不预习的行为所给出的不同理由,以及持各个理由的人数占各校有效被试人数的百分比.第6期杨明升等:大学数学专业本科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57表3不正常预习学生所持理由的情况A大学B大学C大学读不懂 6.94 22.08 23.65没有时间 33.33 32.47 25.68没有必要 23.61 9.09 17.57问卷调研统计结果表明:(1能真正做到预习的学生比例较小.由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3所高校中能做到正常预习的学生的平均比例仅为23.39%,而从不预习的平均比例却高达38.17%.以上数据表明,在数学学习中能真正在

8、课前做到自主学习的学生较少,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从相对情况比较严重的C大学来看,竟然有高达66.27%的学生从不预习,选择偶尔预习的21.3%的学生,其学习效果也令人堪忧.选取的被试是3所高校中入学仅一年和两年的本科生,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由高考走进高校之后,尚未完成高中学习和大学学习之间的角色换位,还习惯于高中阶段研读教材、归纳方法依赖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没有意识到大学学习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大学里数学专业课的课时安排一般为每周36个课时,远不及高中学习的课时强度,学生如果没有调整好学习态度,不仅不能将所学知识落到实处,而且会对今后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困难.但另一方面,在能

9、做到正常预习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课前自主学习的方法.如图1所示,平均有79.31%的学生能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困惑,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同时,盲目预习的学生虽然没有能够对新知识提出自己的困惑,但在浏览课本的同时已经做到了对新知识的一次熟悉过程,相对于没有预习的学生而言,课堂听课效果略胜一筹.图1 正常预习学生的预习情况(2不能正常预习的理由众多,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为主要原因.本次调研对不能做到正常预习的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约有30%的学生选择没有时间预习,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花时间去预习,具体结果如表2显示.可见这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更没体会

10、到课前预习的优越性.此外,B大学和C大学的学生中有超过20%的学生因为读不懂教材而放弃预习,约合A大学学生的3倍,这说明:除去3所高校生源资质差距的因素,教材的可读性、适应性以及难易程度则是导致此结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因材施教地选择教材、安排课程应该成为各个高校课程实施中首要关注的问题.3.2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参与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本次调研通过对一些教师的访谈和研究者的课堂观察,发现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表象活动极少,大部分学生忙于摘录课堂笔记,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比较少.鉴于此,本次调研主要对记录课堂听课笔记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表4统计的是3所高校学生在课堂听课过

11、程中课堂笔记的整理状况.表4学生课堂听课笔记的整理情况A大学B大学C大学详细记录8.16 11.11 59.17有选择记录76.53 86.33 39.05从不记录15.31 2.56 1.78问卷调研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记录笔记.从表4中可以发现,A大学和B大学学生有选择地摘录笔记较为普遍,这与课堂预习的调查结果相吻合.这两所学校中“从不预习”的人数都较少,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正常或偶尔预习,进一步说明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强化自身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呼应,课前预习情况较差的C大学中有59.17%的学生选择完整记录笔记;且在记笔

12、记的人中,有51%的学生表示记录是因为课前没有预习,说明该阶段的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依赖教师的讲解与指导,而非课前课后的自我学习.然而,完整摘录表面上是做到了认真听课,但长此以往会造成消极心理的恶性循环:假设课前没有预习,那么在听课的同时要做到完整摘录,势必对第一次接触的新内容无法完全理解,从而造成对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的惧怕和恐慌,这种心理上的恐惧感会让原本就有一定难度的课前预习变得更为“恐怖”,最终导致不愿预习下一节内容.本次调研还发现,大多数的学生摘录笔记的目的带有功利性,都将笔记作为学期末复习备考的重要资料.这一结果表明现阶段的大学生学习动机较肤浅,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不明确,仅把学习当成

13、获得学分、拿得毕业证书的必要工具,而忽视了学习这些知识的真正目的与意义.3.3课后复习表5统计的是3所高校学生在遇到不会解的作业题时采取的方法,以及各方法人数占各校被试总数的百分比. 58数学教育学报第19卷表5学生遇难题的解决方法A大学B大学C大学先搁置,再思考 46.94 35.90 28.99问老师或同学 8.16 5.98 16.57参考习题解答 36.73 57.26 52.66等待讲解 1.02 0.85 1.18问卷研究统计结果表明:(1学习过分依赖参考资料,缺乏独自探索.从表4的统计结果中,不难发现B大学和C大学的学生在遇到难题时有超过50%的人会选择参考习题解答.这部分学生过

14、分依赖参考资料,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如不及时调整,将会影响今后的学习,所谓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终将成为空谈.(2师生之间课堂之外的交流很少.图2描述的是3所高校的学生在遇到课堂疑惑时的做法,由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选择参考教材或教参,仅有极小部分的学生选择问老师.这说明师生之间除课堂中的“你讲我听”的互动外,缺乏其它情感交流,课堂之外的互动更是稀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教师不够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很少主动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图2学生对待课堂疑惑的态度(3复习目的带有明显功利色彩.本次调研还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复习功课也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以A大学的数据为例(如图3,仅17.35%的学生能做到阶段性总

15、结,而58.16%的人在平时不复习功课,仅仅留待考试之前一并复习.其它两所高校此项数据也都类似,说明此种状况为现代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对于没弄明白的知识不闻不问,落下的课程进度不管不顾,只关心笔记是否记全,考试重点是哪些.这种现象说明,大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尚未意识到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单纯地将学习与应付考试画上等号,而这与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的背道而驰.图3A大学学生复习情况4思考与建议4.1合理选择教材和人性化设置课程大学数学学习的现状,与各高校数学课程的设置以及教材的选择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考察大学数学课程的使用情况,不难发现:各高校选用的数学专业课程教学用书五花八门,虽然教学内容相差无

16、几,但难易程度却有不同.教师应针对各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合理选择教材,最忌讳过难.因为大学数学本身更为抽象、复杂、深奥,如果学生连教材都读不懂,则更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师范类院校数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人都将从事与初等数学有关的工作.有些晦涩难懂、细枝末节的课程对他们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帮助较小,就可以换成与初等数学密切相关的课程,不仅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能帮助学生提前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此外,仅仅选择合适的教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认真备课,特别是要“备学生”,尤其对于刚入学一两年的新生,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仔细思考和认真研究课程的同时,需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恰当估计学生的基础能力.

17、对于学生掌握相对困难的知识点“浓墨重彩”,对于学生相对容易掌握的则“蜻蜓点水”,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听懂课”.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改变“众人埋首记笔记”的课堂学习现状.4.2淡化考试形式和改变评价体制大学新生进入高校时通常都有种错误的认识:冲过“黑暗”的高考岁月,前方就是一片艳阳天“六十分万岁”.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引导下,许多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忙于应付,学习过程不再是对知识的追求,变质为应付考试的机械活动,失去了大学学习原本的意义.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曾有学者提出取消考试体制的设想,因为仅凭一次的考试成绩无法判别学习的“好坏”,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重考试结果

18、,轻学习过程.但从古至今,考试一直被作为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工具,它的直接性、便捷性决定了它必然的存在性.故考试应该被保留,但同时需要被“改革”.变唯一标尺为标尺之一建立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例如,将考查分散到平时的学术任务中,调整总成绩中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比例分布,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将考查重心由期中、期末考试转移至期中、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的平衡点.从而迫使学生注重平时的课堂学习,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到大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开设一道“求助方式”.所谓开设求助方式其实就是给学生一次求助机会:调整封闭的考试模式为半封闭(或开放式考试模式.例如,允许学生带“小抄”(考查试题中涉及的较次要的辅助性材

19、料进考场,但是“小抄”的内容、形式、大小可由教师规定,违反规定的学生则需承担相应责任.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作弊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的发展610.4.3加强师生交流以实现教学相长大学里的课程安排没有高中阶段的紧凑,加之大学教 问老师问同学参考教材或教参不予理会第6期杨明升等:大学数学专业本科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59致谢:本研究得到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部分师生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周兴和教授更是从调查的整体规划、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调查活动的实施给予了全方位的协助,谨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参考文献1

20、 吕杰.大学新生数学学习“困难期”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3,(9:115116.2 于坚.师范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6263.3 张晓贵.对高师数学师范生信念改变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2:1518.4 皮磊,闫振荣.教师期望对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1:4447.5 张淑梅,保佳,王睿.免费数学师范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6:4953.6 娄亚敏.大学数学课文化点缺失与重构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78.7 李莉高.师数学教育

21、类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5:87.8 胡典顺.新政策背景下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6:78.9 郭民.高师院校代数与几何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4:90.10 周仕荣.运用同伴指导提高师范生的学教能力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4:96.Survey on Matheantics Study of University StudentsYANG Ming-sheng, HE Xiao-min, NING Lian-hua(Schoo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22、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97, China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math in Mathematics Department is not optimistic. It is important tolearn the statu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we carry out a r

23、ange of statesurvey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learning school mathematics, and we found: only a very small percentage of students can do study independently before classes, and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trust in teaching of teacher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insteadof their own reflection, a

24、nd most of the students study with a clear utilitarian.Key words: mathematics-majors; undergraduate; learning situation; causal analysis责任编校:陈汉君(上接第45页参考文献1 孙丽萍.谈谈高师数学专业的双语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2:4041.2 叶立军.也谈谈高师数学专业的双语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6668.3 刘国庆,盖云英,王勇.“双语教学”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创新J.大学数学,2006,(4:2325.4 郇中丹

25、,何丽萍,张秀平,等.大学数学双语教学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315.5 冯振举,刘刚,高文佳,等.高师数学系开设数学双语课的调查分析与建议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1:5154.6 龙琪.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6.Study about Mathematics Bilingual Learning in Normal UniversityDENG Yin-bin1, LI Miao2(1.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

26、sity, Hubei Wuhan 430079, China;2.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Xiaogan College, Hubei Xiaogan 432000, China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bout 63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had studied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e wanted to know their bilingual learning situation, such as their understanding, interest, adaptability, learning method and learn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we wanted to know their expectation for the proportion of using English and Chinese in bilingual teaching. 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