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总体规划(2017-2035)_第1页
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总体规划(2017-2035)_第2页
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总体规划(2017-2035)_第3页
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总体规划(2017-2035)_第4页
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总体规划(2017-203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总体规划(2017-2035)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实现南乡镇城乡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统筹安排南乡镇各项建设活动,促进南乡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政策的规定,结合南乡镇发展实际,制定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范围本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南乡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253平方公里。镇规划区范围为东至福堂到南乡公路东侧自然山体,南至大汤村南侧自然山体,西至都江河西侧自然山体,北至二广高速连贺支线北侧自然山体。规

2、划区范围2852.40公顷。第三条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其中,近期为2017-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第四条 规划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010);6.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6号);7.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村200036号);8.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

3、暂行规定(2002)。(二)行业规范与技术标准1. 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11);2.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三)政策性文件与相关规划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2.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4.

4、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2016);5.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13-2020);6. 贺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7. 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8. 贺州市空间规划(2016-2030);9. 贺州市生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5年);10. 贺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6-2030年);11. 贺州市八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12. 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13. 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土地利用规划(2010-2020)(2015年调整);14. 南乡镇概念规划;15. 广西贺州西溪温泉度假邨旅游规划

5、。第五条 规划原则(一)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原则切实落实上层次规划和区域性专项规划的要求,特别是处理好与周边城镇各项设施的衔接,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有机整合南乡镇城乡的产业发展布局、人口分布、居民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城镇、乡村的协调发展。(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城镇生活、生产污染的控制和防治,尤其需要避免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强化生态环境控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南乡“青山、碧水、蓝天” 的生态环境优势,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的全面协调发展。(三)产业带动,培育特色原则正确认识南乡镇

6、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正确引导、合理布局,并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南乡镇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养生度假作为主导产业,并带动其他附属产业的发展,实现以生态健康产业带动城镇发展的战略要求,并且积极引导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及特色产品,发展特色经济。城镇建设要重视特色塑造,强化地域特点,完善综合服务职能。(四)精准扶贫,关注民生原则在南乡镇规划建设中,坚持把民生工程与民生项目纳入规划,重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打造全方位脱贫产业体系,带动全镇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增加村民就业率,最终实现脱贫致富。(五)保育文化,塑造风貌原则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

7、镇传统风貌和格局,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落实“十三五”推进“美丽广西”建设的相关要求。(六)因势利导,有序实施原则强调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以及可操作性,正确处理好“远期合理和近期现实,普遍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以远期发展规划为战略目标,以近期建设规划为战略重点,努力创造、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保证各阶段规划目标的实现。第六条 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依托优质的生态与温泉资源,独特的长寿与壮族文化,探索生态文明的发展创新模式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创新模式,构建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以森林温泉养生和民族文化体验为核

8、心特色的生态健康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国际健康小镇、长寿养生胜地。(二)经济发展目标建设产业特色鲜明与又好又快发展的“富裕城镇”。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温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农业、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生、生态健康晚年五大业态,建立起效益高、用地省、污染少的新型产业体系,给全镇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依靠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和林下种植、农产品流通等特色产业,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打造一个经济发展后劲足,优势产业带动能力强,居民生活殷实的“活力城镇”。至规划期末,经济发展既有速度又有质量,年均增长10,全镇GDP达到20亿元,人均GDP达到50000元,财政收入5000万元。

9、(三)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公共服务均等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幸福城镇”。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在提高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同时,实施精准扶贫关注弱势群体和乡村地区居民的生存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加快全镇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进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打造一个生活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保障体系完善的“幸福城镇”。至规划期末,精准扶贫脱贫率达到100%,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下,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以上;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达到100%;科技、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

10、断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四)环境保护目标建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生态城镇”。充分发掘南乡绿色生态的资源价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形成合理、高效、节约利用资源的可持续资源消费模式,严格控制全镇的各类污染源,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全面整治水土流失,切实加强大气、水土、动植物的保护,打造一个既能高效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又能保持生态环境质量的“绿色城镇”。至规划期末,空气质量达标率95%以上;全镇流域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分区的环境质量标准;城镇生活垃圾逐步实现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城镇垃圾无害

11、化处理率达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以上,形成环境优美的特色城镇。(五)城镇建设目标建设空间布局合理与居民生活便利的“宜居城镇”。结合贺州市空间规划要求,逐步引导乡村人口向镇区集聚,以便相关扶持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到乡村地区,在让更多居民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的同时,使城乡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土地利用效能进一步提高,打造一个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乡村地区高度整合的“宜居城镇”。至规划期末,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达67%,镇区功能更加完善,城乡格局更加紧凑,交通联系进一步加强,城镇道路硬化率100%,镇区人均道路面积10平方米以上,主要街道立面完成整饰并设置

12、路灯,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充足、有特色,城镇具备现代旅游小镇风貌特征,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初具成效。第七条 功能定位生态健康旅游目的地、生态健康休闲体验区、生态健康养生集聚区、生态健康晚年颐养区、全域旅游产业扶贫先行区。第八条 形象定位温泉圣地,南忘壮乡。第九条 人口规模至规划期末,南乡镇镇域常住人口6万人。第十条 城镇化水平至规划期末,南乡镇城镇化水平67%。第十一条 镇村职能结构南乡镇域村镇职能类型划分为综合型、工矿型、旅游型和生态农业型。1. 综合型村镇为南乡镇区(含南中村)。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镇域交通转换枢纽,镇域旅游服务中心。2. 工矿型村庄为江坪村。以龙水金矿为核心,

13、是重要的工矿业村。3. 旅游型村庄为旺黎村、良怀村和大汤村。以森林生态温泉和民族文化旅游为主,发展旅游服务业。4. 生态农业型村庄为垌新村、沙垌村和上新村。是以发展特色农业、林下种植、生态养殖和农副产品流通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村。第十二条 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形成三级村镇体系:中心镇区中心村一般村。1. 中心镇区为南乡镇区(含南中社区),是南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规划常住人口规模1万人以上。2. 中心村包括江坪村、垌新村和大汤村,规划常住人口规模5001-10000人。3. 一般村包括沙垌村、上新村、旺黎村和良怀村,规划常住人口规模1001-5000人。第十三条 镇村空间结构根据南乡镇现状空间特征,

14、综合考虑城镇空间布局相关因素的影响及其空间结构发展趋势,南乡镇规划期内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总格局为:一心、一带、两轴、三大板块、十六组团。1. 一心依托现镇区和西溪森林温泉度假邨,培育商业服务、文化博览、医疗服务等功能,形成旅游综合服务中心。2. 一带依托都江河形成串联西溪森林温泉度假邨、城镇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低碳居住新区等主要功能组团的蓝色景观带。3. 两轴依托二广高速连贺支线、南乡-福堂公路、南乡都江口公路以及大宁-南乡公路构建城镇发展的“十字形”发展骨架。4. 三大板块依托不同生态基底和发展基础,以生态健康为主线构建的养生旅游服务板块、农业种养观光板块和生态山林体验板块三大产业集群。5.

15、十六组团包括生态山林体验板块的壮族特色中草药博览园、温泉农业示范基地、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和南乡麻鸭养殖基地;农业种养观光板块的滑水冲原始森林公园、珍稀动植物科普基地、滑水冲户外运动基地和金鸡坪高山草甸;养生旅游服务板块的城镇旅游综合服务中心、西溪森林温泉度假邨、低碳生态居住新区、粤港澳退休长者疗养中心、良怀民宿温泉聚落、旺黎村壮族风情园和龙水淘金小镇。第十四条 乡村振兴实施措施第一、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二、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升级版。第三、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提升行动。第四、开展农村基础设施提升行动。第五、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和农民就业增收。第十五条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

16、划表等级镇村名称应配置设施中心镇区南乡镇区(含南中社区)幼儿园、小学、初中、中等职业学校、综合医院、门诊所、卫生站、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居民运动场馆、养老院、镇政府、派出所、市场、社区服务中心、交警中队、旅游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中心村垌新村幼儿园、小学、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篮球场、村委会、警务室沙垌村幼儿园、小学、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篮球场、村委会、警务室大汤村幼儿园、小学、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篮球场、村委会、警务室一般村旺黎村幼儿园、小学、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篮球场、村委会、警务室上新村幼儿园、小学、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篮球场、村委会、警务室良怀村幼儿园、小

17、学、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篮球场、村委会、警务室江坪村(含龙水矿区)幼儿园、小学、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篮球场、村委会、派出所第十六条 对外交通规划(一)高速公路规划新建二广高速贺州(南乡)至连山段,全长54.7公里,由主线和南乡支线两部分组成,起点于南乡镇沙洞村岭背自然村附近的粤桂省界,途径南乡镇、黄洞乡、莲塘镇、终点于贺街镇。南乡连接线起点大汤村,经良怀村、代陈、新寨、终点于垌新大队,并在垌新村设置出入口。距高速公路两侧边沟外缘起30米范围内,除停车场、加油站等服务设施外,不得布置任何建筑物。(二)公路拓宽“南乡福堂”公路路面,升级为一级公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对“南乡大宁”公路进行修缮及拓宽

18、,升级为一级公路;完善“南乡都江口”,升级为一级公路;拉通“南乡上帅”、“南乡步头”公路,建设成一级公路。建设“景观大道”二级公路,以及各村间连接道路三级公路。(三)客运站场将汽车客运站搬迁至老镇区北部,新建汽车客运站用地面积为1.05公顷,逐步提高汽车站的客运能力。第十七条 道路体系规划规划镇域道路主要在原有公路的基础上,提高道路等级,加大路网密度,完善镇中心区至各行政村以及行政村之间的道路衔接,主要道路红线控制12米以上,保证全镇道路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完善道路网络结构,增强与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第十八条 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一)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休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

19、等功能作用的镇区绿地。规划在镇区低碳生态居住组团、城镇综合服务组团、滨水宜居生活组团、西溪森林温泉度假邨、代梁山地养生小镇等组团设置公园绿地。(二)防护绿地规划的道路防护绿地是指在道路两侧营建的以保护路基、防止风沙和水土流失、隔音为主要目的,兼顾卫生隔离、农田防护和美化城市的防护林,包括铁路防护林、高速公路防护林、公路防护林和城市道路防护林。在富民一路、角花路、代梁山地养生小镇内部次要干道设置一定的防护绿地。(三)广场用地在城镇综合服务区的生态移民安置小区设置铜鼓广场,在其对岸设置生活广场;在西溪森林温泉度假邨设置文化广场。(四)风景休憩绿地设置靠近旅游资源丰富区域,通过林相改造、基础设置建设

20、、旅游设施建设措施改造成适合旅游休闲观光的景观绿地。在滑水冲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金鸡山、黑鹿山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设置风景休憩绿地。(五)生态保护绿地沿都江河两岸设置滨河生态保护绿地,有助于涵养水土、优化水质、美化城镇空间。(六)生产绿地在西溪森林温泉度假邨西侧及大汤民俗体验聚落附近种植用于城镇绿化美化的苗圃。第十九条 历史村落保护规划(一)重点历史村落保护规划旺黎村旺村寨划定为重点历史村落。1. 基础设施改造:村内全部道路实现硬底化及美化;设置规模适当的停车场;保证拉通自来水、市政电网、电信网络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污水就近排入附近的小型生态污水处理池。2. 居住环境改善:建

21、立垃圾统一垃圾收集点,对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对村内民居统一风格风貌改造;统筹村庄绿地系统建设,把林、田、水自然元素纳入大景观系统,统一管理建设;美化民居的房前屋后环境和居民公共休息空间。3. 重点建筑保护:对村内保存完好的十多座明清时期的古民房进行保护修缮,最大限度的还原旺村历史风貌。鼓励改建民宿或可通过置换,租赁方式,改造成客栈,对外推广乡村旅游。(二)一般历史村落保护规划将西溪村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村落划定为一般历史村落。通过基础设施改造,保障“供水、供电、通信,符合城市市政标准的排水、排污等市容市政环卫设备”设施完备;每村建立独立的垃圾收集点;对村内道路实施全硬底化处理;对村庄居民

22、建筑采取统一设计改造,设计风格与南乡镇城市设计风格相协调,对危房进行移平或加固;对有历史价值意义的建筑划为保护建筑,严禁私自拆除改建。第二十条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对镇内的开乡大庙及烈士纪念碑进行特别保护,除了保护文物本体外,保证文物周围的空间、视线免遭破坏和污染。(一)开乡大庙:将开乡大庙打造成为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和南乡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节点。(二)烈士陵园:以烈士纪念碑为中心,修建一个为1.17公顷的烈士纪念公园,既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祭扫先人、弘扬爱国文化的一个文明场所,又能为为青少年和居民游览休闲、欣赏文化艺术、接受教育的目的地。第二十一条 镇域给水工程规划划定白马山冲、黑鹿山、晒谷山水

23、源保护区。明确划定高位水池等供水设施的范围,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1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于都江河支流上游规划水厂一处,统一规划、优化配置。距离镇区较近的村庄(如垌新、良怀、大汤)依托镇区给水管网延伸供水,较远的村庄采取联村、联片供水或单村独立供水的方式,配建给水系统。加快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改善生活饮用水条件,提高集中供水覆盖率。距离镇区较近且有条件敷设给水管网的村庄采取升级改造、管网延伸等方式,实行集中连片供水。地理条件较为复杂或者临近水库或者河流的村庄采取就近取水的方式,

24、完善相关供水设施,如水井、引水渠,以满足村民基本的生活用水需求。第二十二条 镇域雨水工程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的排水体制。汇水分区内雨水管道根据道路、地形坡向设置,就近排入水体,雨水排向一般为由南至北,由东至西,排入都江河。雨水管采用暗管(渠)。雨水管网系统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和现有管网,沿主干路敷设,就近将雨水排入水体。原则上布置在规划道路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下。第二十三条 镇域污水工程规划规划保留镇区中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在镇区北部都江河中下游新建2座污水处理设施。并鼓励实行污水深度处理,支持中水回用技术开发,实现污水资源化。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设成人工生态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在现有排水设施的基础

25、上完善污水管网,以符合相关标准。镇域内村庄根据现有条件布置排水管网,并配有完善的生态污水池集中处理,有条件的可以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都江河。根据村民民宅分布,单户或联户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出水接入污水管道。第二十四条 镇域供电工程规划保留现状镇区东北部110kV南乡变电站,规划在镇区中部和南部各新建1处(共2处)110kV变电站,变压等级为110kV/10kV,总主变压器容量为2×31.5MVA。改造各村联络线,对现状破损老旧电力线路进行整改梳理。第二十五条 镇域通信系统工程规划规划在镇区中部新建电信支局1处;在镇区中部和南部新建邮电支局各1处,共2处。全面提

26、升综合通信能力,完善网络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建设运行高效、安全、优质的,技术水平先进的通信网。到2035年,建成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安全的广播电视网络体系。规划对现有光缆交接箱强化,引出配线层光缆接入多媒体集线箱,实现自然村通信网络“村村通,户户有”。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固话、宽带、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第二十六条 镇域燃气工程规划规划在镇区东北部新建瓶装液化石油气储配站1处,控制周围建设用地,远期随用气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扩大供气规模满足南乡镇用气需求。保留现状镇区的2处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在镇区南部部新建1处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强化中心村液化石油气瓶装服

27、务点建设,实现农村炊事及生活热水用能实现瓶装液化石油气、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替代低效率的燃煤、柴薪等常规能源类型。第二十七条 镇域环卫工程规划(1)垃圾处理厂: 规划在沙垌村东边建设1处生活垃圾处理厂。(2)垃圾转运站:规划在镇区中部和南部各新建1处垃圾转运站,共2处。第二十八条 镇域抗震减灾规划抗震设防标准:南乡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重要建筑及生命线工程按抗震烈度7度,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防。对原有建筑未达到基本抗震烈度的应进行抗震加固。山体崩塌防治:加强边坡修筑,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救灾疏散场所:在各村设置1处紧急疏散场所。实施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对城镇老旧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区。第二十九条 镇域防洪排涝规划镇域防洪规划应与当地江河流域、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绿化造林等的规划相结合,统一整治河道修建堤坝、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