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漂泊等鸿雁_第1页
我今漂泊等鸿雁_第2页
我今漂泊等鸿雁_第3页
我今漂泊等鸿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栖 贬谪诗学案 一、1、诗歌试读: 【0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诗意试译:水国秋风萧瑟被西风摇落片片黄叶,漂泊在外的我的心绪被撩拨得乱如发丝。像是屈原在江边深情吟诵的地方,又像是白居易江边送别的时候。你们怎么能诋毁中伤我的道义所在,我的这份心思只有那苍天才知道。苍白的容颜如今又增添了些许白发,现在想辞官归隐已经太迟了。 答案:(1)屈原

2、白居易 (2)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 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 2、诗歌试读:(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诗意试译:多少年来,鞍马劳顿,被困于尘埃之中,尘世污浊。还好有青山在,它敞开了我的 胸怀。天色渐晚,北风萧萧,吹走一片云雨,此时,晴空一碧,几座山峰就从云后面走出来了, 原来它们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丝尘埃。

3、 原题展示:(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 简析。(5分) 1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 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 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 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6分)2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

4、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二、贬谪诗知识清单三、真题演练l、诗歌试读:(2010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定林(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仍:又。

5、诗意试译: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病齿生凉。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躁的心情顿时宁静了。脱掉鞋子,在岩石上铺上被褥,躺在上面。只留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寻来。真正的快乐不是不能寄托,悲鸣的虫声同样是悦耳的声音。原题展示: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3分) 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f 妙的音乐。 2、诗歌试读: (2013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

6、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 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l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 长满蘋草、烟雨空漾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 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诗意试译: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棋戏,骑上骏马驰骋射猎,如今谁还记得当年豪迈之举! 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 八尺轻舟,三扇的乌篷船,在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小洲独来独往,官家(皇帝)既置他于闲散,

7、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 原题展示-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到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 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 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 恩赐! 四、贬谪是士大夫极易遭遇、也极易带给他致命打击、因而又极易形成共鸣的大事,诗人之穷 而后工以及诗人最后能达致的精神境界,往往都与生命中的流放有关。怨怼者有之,愤懑者有之, 郁郁而终者有之,超脱者有之,放达者有之,甚或从贬谪者感受到造物之伟大馈赠者亦有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