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理分析专项训练_第1页
实验原理分析专项训练_第2页
实验原理分析专项训练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原理分析专题1.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红磷足量的目的是。(3)引燃红磷后,左管内液面先下降的原因是(4)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2.用右图装覆研究反应前治物质的质量关系°门将硫酸濬戒働入链形施巾,观察到的现飲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倒入硫酸饲瀋液前后.天平始终平衙,丿是 3)实验后,将惟形恥小的圃体过返洗涤、世干、称)I | 质量为bg则;(填、“二”或人3.用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E(1)A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物质甲应为(2)向E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氢氧化钠溶

2、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4.该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 去)。(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3)检验C中收集满氧气的操作是C(4) 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i、Q关闭0 K3,其中打开KI的目的是磷后,立即伸入 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S观察到的现象是1y5.请从A? C中任烤物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两个给分。如右图所示,在两支试管中进行实验,补全实验方案。序号目的步骤或现象A鉴别NaCI溶液和心。3溶液试管1、2中分别加入两种溶液;再向两支试管中加入

3、?B比较O试管1中加入一粒碘和5mL水;试管2中加入一粒碘和5mL汽油。观察到1中固体几乎不溶解,2中固体全部溶解。C比较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试管1中加入ZnSO,溶液,试管2中加入CuSO溶液; 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插入铁丝。观察到的现象是=6.取相同质量大理石和相同体积的酸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研究,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结果如右图。(1) 实验室制取C02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2) 三个实验中,块状大理石和10%盐酸适宜实验室制取 C02,原因是0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7.(1) 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 实验A的目的是(3)实验B中向外拉注射器,观察

4、到的现象是8. 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实验,用红磷燃烧、蜡烛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其实验结果的差别。实验时将红磷、蜡烛点燃后,同时伸入到大小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中(已知:实验前Ki、短、妈均关闭)(1) 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0(2) 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打开 Ki、K3, 段时间后,再。(3) 若某同学实验时,先将 Ki、K2打开,再将点燃的红磷、蜡烛同时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化,观察到的现象是。9.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如下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b处的实验现象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在a处放(2) c处的化学方程式为

5、(3)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得岀的结论是10. (5分)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满有酚酰的 氧属化钠溶液 甲(1)能证明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2 )乙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丙中观察到的现象为,由该实验现象推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为11. 用如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夹持装置巳略去),左侧直玻璃管中液面以上平分为(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2,干冰和脱氧保鲜剂是我们常见的保鲜剂。我们用其研究物质变化过粗铜线程中的质量变化(装置如下图所示)。将一定量的干冰和保鲜剂分别加入到烧杯 中,过一段电f天卩时间后,天平示数都发生了改变。资料卡:干冰是固体的二氧 化碳

6、,熔点-78.5 ° o可用于 血浆、疫苗等特殊药品的低 温运输。资料卡:脱氧保鲜剂是利用 铁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能强 效地吸收食品 包装袋中的 氧气。(1)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干冰示数减小的原因:(2) 请从质量守恒定律角度解释脱氧剂示数变大的原因13. 如图,取一根粗铜丝绕成螺旋状,将铁丝绒缠绕在弯曲的粗铜丝上,插入橡皮塞中。在U形管中缓慢注入一 定浓度的CuSOi溶液,液面距管口有 2? 3 cm的距离。(1) 3-5分钟后可观察到,写岀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0(2) 仔细观察发现 U型管的左侧液面高于右测液面,2小时后再观察左右液面恢复初始高度,试推测产生液面差的原因可能是O14.

7、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分子运动”时,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 1中的装置A取一个60 mL的试剂瓶,盖上一个单孔塞,单孔塞中插入一根带玻璃旋塞的导气管;装置B为一段医用输液管,内置一根浸溥过到映域加矛于媛 的棉线。用橡胶管将 A、B两装置链接。装置 A中加入约20 mL浓氨水,装置B的另一端连 接导气管,导气管伸入小试管中。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馅水。实验2、3、4的装置与实验1基本相同,只是根据实验需要变换了A、B装置和小试管的位置。【实验步骤】打开玻璃旋塞,观察现象。将棉线润湿。实验1实验3干燥棉线没有明显变化。实验2实验4湿润的棉线由a b逐渐匀速 变红。湿润的棉线

8、由a b迅 速变红,并且棉线变 红的速率明显高于实 验1湿润的棉线由a b逐渐变红,并且棉线变 红的速率明显低于实 验1装置oc-b段棉线 变红的速率比较缓 慢,近b端甚至不能 变红。湿润的棉线逐渐变 红,并且ab段棉线变红的速率明显高于c d段棉线变红的 速率(1)以上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氨气不能使干燥的酚猷变色,氨气与水共同作用能够使酚猷试剂变红(2)若要应用实验1装置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可以采取(1) 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实验1中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3) 实验2中,a、b为润湿的紫色石蕊棉球,c、d为干燥的紫色石蕊 棉球。实验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