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9c69fb38-8e04-4e46-9f19-7e62c1923c07/9c69fb38-8e04-4e46-9f19-7e62c1923c071.gif)
![数学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9c69fb38-8e04-4e46-9f19-7e62c1923c07/9c69fb38-8e04-4e46-9f19-7e62c1923c072.gif)
![数学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9c69fb38-8e04-4e46-9f19-7e62c1923c07/9c69fb38-8e04-4e46-9f19-7e62c1923c073.gif)
![数学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8/9c69fb38-8e04-4e46-9f19-7e62c1923c07/9c69fb38-8e04-4e46-9f19-7e62c1923c07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曾健芬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研究中的至关重要的前沿问题。 关键词:质疑,敢于质疑,诱发质疑,善于质疑。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早在30年代陶行知就言简意骇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教育部袁振国副司长最近专门发表了题为“问题与答案,哪个重要?”的文章,大声疾呼“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
2、题性教学”。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一、营造氛围,敢于质疑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否得以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氛围,首先,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不以权威者、裁判者、命令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共同研究者,使学生敢于自由发问。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困难的勇气和兴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偏差时,教师要先给予积极的肯定,而后再给予启发。为使每个学生都敢于提问,教师学可以根据情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组织
3、学生分组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自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的学生,让他们课外继续提。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等活动,利用榜样的号召力,使学生中形成质疑的比、学、帮、超的良好的习惯,让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走向主动质疑,进而养成习惯。二、创设情境,诱发质疑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为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讨论者,一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提供现成真理的人。”因此,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知冲突,使内心处于不平衡状态,能产生好奇、发现问题,从而主动探索问题,就成了教师的
4、主要任务。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明知不能解决新问题,还可以在知识的对比、归纳概括中让学生面对问题。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难度不一的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形成一种“质疑解疑体验成功再质疑”的良性循环。如教学“同类项”时,当学生学会辨别同类项后,我让同桌互相说单项式,要求另一方很快说出所问单项式的同类项。学生间提问顾虑较小,气氛很活跃,但我发现学生提问的单项式的系数仅限于正整数,就启发思考“除了正整数,我们还学过哪些数?”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思维,纷纷提出了系数为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的单项式。三、教给方法,善于质疑常言道:授
5、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是前课,会学才是目的。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在哪找疑点,教会学生质疑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法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质疑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的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正面问,也可以反面或侧面问。在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如学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时,出示这样的学习提纲:(1)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2)较小的数也能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吗?怎么表示?(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时要注意什么?
6、其次,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向书本、向老师、向自我挑战的习惯。第一,对书本知识,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入乎其内”,而忽视“出乎其外”的学习指导,但书本知识与复杂的现实问题毕竟有一段距离,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距离”,教育学生批判性地对待书本。如在学“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时,课本中一道例题的答案是这样的:“四舍五入到10毫升,就得到近似数20,这个数的有效数字是2”。一位同学说:“老师, 20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应不是2和0吗?。”他正确地指出了同学们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一个学生不唯书的精神多令人赞叹啊!我及时表扬他,并教育全班“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完全可以超过书本”,出自肺腑的话语,指点了学生走出“
7、唯书”的心理阴影。第二,“听老师的话”是家长和教师教育孩子的历史性话题。这句话本身就存在着辩证认识问题。再则学生知识有限,使他们崇拜博学的教师。于是被泛成:“老师也这样的,你也敢”。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摆脱“唯师”,崇尚“唯理”,如在教学“整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板书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时写上:式中含有、号的就是多项式,没有、号的就是单项式。板书完后,请同学们看书,并用笔划出本小节学习内容的重点。立即就有同学提出异议,然后从字的用途,这个概念的用法,多项式、单项式的特征等等各种方面来驳倒我。最后我用肯定的语气教育大家,只要有“道理,不要管”老师怎样、怎样。第三,敢于向自己挑战,摆脱自身经验,学会批判性地思考。经验的宝贵在于它处理常见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但这种常见问题往往会形成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阻碍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训练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无疑是必要。但要恰当让学生面临新问题,如计算8200×0.125200时,如果学生将运算的思维固着在先乘方算后算乘法的经验中,那么解答此题,势必陷入困境。如果跳出一般运算顺序的经验,就不难发现先算乘法后算乘方将是很简单的方法。总之,数学是由问题产生和发展起来,而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离不开质疑,没有质疑就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京能集宁二期扩建2×660MW热电联产工程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
- 淮安磁性金属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养殖鹅合同范本
- 农业水果收购合同范例
- 主播发货合同范本
- 保底销量合同范本
- PP净化塔工程合同范例
- 仓库经营餐饮合同范例
- 2024年安全准入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
- 养牛销售合同范本
- 中医睡眠养生中心方案
- 生活中的逻辑学
-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
-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件
- 初中生物中考真题(合集)含答案
-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 C139客户开发管理模型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GB/T 5019.5-2023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5部分:电热设备用硬质云母板
- 《工伤保险专题》课件
- 2024年农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