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9b502eec-93ec-41b0-9f26-7840d8d9525c/9b502eec-93ec-41b0-9f26-7840d8d9525c1.gif)
![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9b502eec-93ec-41b0-9f26-7840d8d9525c/9b502eec-93ec-41b0-9f26-7840d8d9525c2.gif)
![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9b502eec-93ec-41b0-9f26-7840d8d9525c/9b502eec-93ec-41b0-9f26-7840d8d9525c3.gif)
![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9b502eec-93ec-41b0-9f26-7840d8d9525c/9b502eec-93ec-41b0-9f26-7840d8d9525c4.gif)
![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9b502eec-93ec-41b0-9f26-7840d8d9525c/9b502eec-93ec-41b0-9f26-7840d8d9525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2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
2、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h(ttp:/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3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4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加入
3、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5.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A.1.875倍 B.1.375倍 C.1.273倍 D 0.575倍 6.如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现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
4、,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注:图乙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7.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在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 DB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8下图为一草原食物链能量流动简图,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分别用B1、B2、B3表
5、示。下列对能量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A2=B2 (B1-B2)(A2-E2) B1=C1+D1+B2 B1(B2+B3)A.B.C.D.9某同学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1=A2+C2+D2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C.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 D.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10甲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种植食性昆虫单位面积内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该种群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该昆虫属于次级消费者B
6、.甲图曲线表明昆虫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乙图中通过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D.据该研究成果,在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11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 T. Odum对佛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单位:102千焦/m2/年GPNPR15.912.8112.23871.27369.69501.580.880.340.54141.20
7、62.0779.13211.8519.26192.59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http:/www.wl?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12.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
8、能13下图表示某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过程,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B.蚕粪喂鱼、鱼粪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C.粪便、塘泥作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D.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14下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
9、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1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是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A.B.C.D.16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C.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和乙、丙分别属于生命系
10、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D.乙图中B取食A占的比例由1/2调整为5/6,则A供养的B数量是原来的2.2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17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都是按特定方向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其维持着自然界或个体稳态。下列与“方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双向流动,但流动形式不同B.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是双向流动的,且流动速率基本相同C.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在DNA与RNA之间可双向传递,但场所不同D.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信息种类可相同也可不同18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C既以B为食,也以A为食,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D以植物的残枝败叶、动物
11、的排泄物及遗体为食。若C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A经过AC过程的供能比例为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A、B、C、D之间循环往复C.按能量最低传递效率计算,如果C同化的总能量为a,所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0a-90axD.A、B、C、D数量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http:$(/)/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D.生态系统中信
12、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20如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概念,为与其内容有关的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若X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表示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B.若X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可代表O、 C、 H、NC.若X为种群的种群密度,则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D.若X是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四大系统,则代表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http:/www.wln#100.co%m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21.下列有关食物链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食物链中,若B以A为食,则B消化道内未被利用的能量属于B所同化能量的一部分B.
13、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C.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畜粪入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作肥料,能够实现对能量的循环利用D.如果经干旱环境的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抗旱能力增强22对某果园在不同时期分别用不同方法进行害虫防治,同时调查害虫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引入蜘蛛属于生物防治,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也属于生物防治B.调查该害虫卵的种群密度宜选用标志重捕法C.引入蜘蛛会定向改变害虫种群抗农药基因频率D.在农药的作用下,B点时害虫的抗农药基因突变显著高于A点23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构成生物群落,箭头表示循环
14、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完成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过程提供的C.D经、过程获得的能量占A、B、C总能量10%20% D.C处在第三营养级24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幼鱼与浮游动物可能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B.幼鱼和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25如图表示某北方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示中有三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不需要分解者C.给玉米施用沼渣可改良土
15、壤保持土壤肥力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短食物链原则,避免了能量的过多损耗二、非选择题26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生物类群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分解者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140.016.10.9221.7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192.6 (1)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填字母)。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2)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16、传递效率为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中的能量。(3)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_(填甲、乙、丙、丁)利用阳光的能力提高,固定的CO2量_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ht!tp:/www.w_l_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量。生态系统_稳定性也逐渐增强。(4)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植物类群丰富度时,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m1m。若调查的是森林植物类群丰富度,样方面积应当_。27.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
17、物无危害)。物种分组第7天第14天第21天蝉大眼蝽对照组0.200.620.67处理组3豌豆蚜对照组2.004.002.90处理组2.008.7022.90鳞翅目幼虫对照组1.001.310.82处理组3(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型增长。(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http
18、:/www.w*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28下表是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下表和图回答问题:被食者捕食者绿藻螺蛳水草鲫鱼轮虫螺狮鲫鱼轮虫(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_个营养级。(2)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_。(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5来自轮虫,1/5来自螺蛳,1/5来自水草,2/5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2kg需消耗绿色植物_kg。(4)上面左图是对某地引进经济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调查该经济
19、鱼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在t2时期该鱼的种群数量是该河流对该鱼的_。(5)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6)据研究表明绿藻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价值。29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通过过程,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2)一般图1过程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_。设过程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
20、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kJ。(3)过程表示_作用。参与过程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4)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_。30如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2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1)写出图1中存在的食物网:_。(2)若图1所示的
21、生态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合理确定草原的载畜量体现了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图1中B与D之间通过信息传递来猎捕猎物和躲避猎捕,这体现了信息能够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已知在某一阶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图1中生物C的灭绝,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才逐渐趋于稳定,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这段时间内发生_演替。(5)若该生态系统用a表示,由图2可知,对生态系统a和另一个生态系统b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_b(、或=);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和y的关系一般为_。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_)(6)目前
22、,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刻不容缓,_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而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会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这属于_保护。第五章练习题答案1. 【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可反复利用,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C项正确;人类消耗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过度消耗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项正确。2. 【答案】D 【解析】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丝瓜地的生物群落包含丝瓜等生
23、产者、昆虫等消费者及分解者,A项错误;调查昆虫种群密度应该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昆虫幼虫、成虫等所有个体的数量,不能只统计成虫,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甲、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二者同化量的比值,故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能代表能量传递效率,C项错误;在捕食关系曲线中,被捕食者的曲线先到达波峰,故可判断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甲以丝瓜为食,乙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甲数量减少,从而减少甲对丝瓜的摄食量,D项正确。3. 【答案】C 【解析】鹰的迁入会使黄雀数量减少,导致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使蝉的数量减少,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流入生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
24、能,细菌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能量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鹰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鹰的迁入不会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4. 【答案】B【解析】复合菌剂中含多种微生物,施用后可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提高了土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项正确;复合菌剂中的微生物能将农药降解,产生的物质能被农作物利用,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并未阻碍物质循环,B项错误;土壤中有毒物质减少,农田动物的种类会增加,降低了害虫的优势度,C项正确;农药降解菌分解农药需要的酶是基因控制合成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项正确
25、。5.B 6.D 7.B8. 【答案】C 【解析】A2表示草食性动物的摄入能,B2为草食性动物的同化能,二者不相等,错误;B1-B2表示能量从植物流向草食性动物中除去同化能之外的能量,A2-E2表示草食性动物的同化能,生态系统中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其同化能的1020%,故(B1-B2)(A2-E2),正确;B1表示植物的同化能,B1=C1+D1+A2htt$p:/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错误;B1表示植物的同化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其同化能的1020%,故B1(B2+B3),正确,C正确。9. 【答案】C 【解析】根据能量流动关系,D1=A2+B2+C2+D2,A错误;能量传递
26、效率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图中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B错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流经这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C正确;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包括其自身的同化量(A2+B2+C2+D2)与其粪便中所含能量之和,D错误。10.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和应用能力,难度中等。该昆虫为植食性昆虫,为初级消费者;病毒与昆虫之间为寄生关系;通过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以呼吸作用散失;由题图可知,种群密度较大时,病毒感染率也较高,故家蚕养
27、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11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答案】Chttp:+/www.wln100.co!m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解析】A项错误:由表中的信息可知,是生产者,是初级消费者,是次级消费者,是三级消费者,是分解者,则食物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的渠道;B项错误: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5.91/141.211.3%;C项正确: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由于NP大于0,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项错误:初级消费者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态
28、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和理解能力。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任一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图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不能反映其营养结构组成,且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是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的,B错误;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C错误;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人为输入,D错误。13【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提高,提高的是能量利用率,A错误;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
29、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B、C正确;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目少,调节能力弱,D正确。14【答案】B 【解析】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种群密度最大的是d,但不一定营养级最低,如食物链:树虫鸟,虫的种群密度远远大于树,A错误;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则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顺序为abcd,B正确;若Y表示生物所含能量,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能量最少,a可能位于最高营养级,则可能有食物链dcba,但四个种群不一定构成食物链,C错误;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若Y表示物种多样
30、性,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D错误。15【答案】A【解析】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功能,正确;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错误;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正确;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功能,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有,A正确。16【答案】D【解析】甲图中A、B、C、D分别为组织液、淋巴、血浆和细胞内液,其中淋巴细胞可与淋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错
31、误;图丙中的B为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B错误;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而乙、丙都属于生命系统的生态系统水平,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的话,若乙图中B取食A占的比例由1/2调整为5/6,可设调整前后B的数量分别为a和b,则有55a150b/6,解得b/a2.2,即A供养的B数量是原来的2.2倍,D正确。17【答案】C【解析】能量可以以光能或化学能形式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以热能形式从生物进入无机环境,A项正确;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可以穿过细胞膜双向流动,细胞形态基本不变,说明水流动速率基本相同,B项正确;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递到RNA(转录),C项错误
3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不同的对象传递的信息种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项正确。18【答案】C【解析】题干所述生态系统中C不一定是最高营养级,所以食物链条数不确定,A项错误;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A、B、C、D之间单向传递,B项错误;按能量最低传递效率计算,如果C同化的总能量为a,所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ax+1010a(1-x),整理得y=100a-90ax,C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D项错误。19【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D项错误。20【答案】D【解析】如果X
33、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主要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A正确。如果X表示的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应是O、C、H、N, B正确。如果X是种群密度与其相关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C正确。如果X表示的是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相关的四大系统,主要是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系统,故D错误。21【答案】B【解析】A项错误:在食物链中,若B以A为食,则B消化道内未被利用的能量属于A所同化能量的一部分;B项正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C项错误: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
34、,畜粪入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作肥料,能够实现对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但能量是不能循环的;D项错误:生物体发生耐旱突变在前,干旱环境只起到自然选择的作用,抗旱能力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2 http:/w+ww.+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答案】A【解析】引入蜘蛛捕食害虫和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都属于生物防治,A正确;调查该害虫卵的种群密度宜选用样方法,B错误;引入蜘蛛能改变害虫种群的个体数量,但不能定向改变基因频率,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错误;在农药的作用下,B点时害虫的抗农药基因频率显著高于A点,D错误。23【答案】D【解析】图示表示碳循环过程,因此大气中的气体X是
35、指CO2,A错误;表示光合作用,该过程所需的能量来自太阳能,B错误;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而图中D为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C错误;C处在第三营养级,D正确。2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幼鱼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因此两者的关系是捕食;幼鱼和浮游动物都以藻类为食,两者之间也有竞争关系,A正确。幼鱼和成鱼都是以其他的生物为食,属于消费者,B正确。该鱼的成鱼和幼鱼是同一物种,在水中的分层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只是该物种自身的分布,C错误。对人工鱼塘来说,输入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光能,D正确。25【答案】B【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
36、,该生态系统共有玉米人、玉米鸡人、玉米猪人三条食物链,A正确;每个生态系统都必须有分解者,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沼气池、土壤等处的微生物等,B错误;沼渣中含有有机物,有机物分解的产物不仅能给玉米提供肥料还可使土壤疏松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保持土壤肥力,C正确;短食物链可减少能量的散失,D正确。26【答案】(1)B、C (含碳)有机物(2)11.5%草食动物(A)的粪便(3)乙 大于抵抗力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4)适当扩大http:/www.wln10)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解析】(1)根据图示结构,甲为非生物成分、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A为第二营养级,B和C为第三营养级。生
37、产者体内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2)A及BC获得的能量分别是140、16.1,因此能量流动效率为16.1/140*100%=11.5%。植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除了以植物遗体等形式外,还应包括植物流向A体内未被固定的以粪便形式的能量。利用光能的是植物,即乙。随着群落不断的演替,物种数量及个体数目不断增加,这是固定的CO2大于排出CO2的结果,同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木本植物体积比草本大,调查时的样方面积应适当增加。27【答案】(除标明处,每空1分)(1)样方S(2)二、三分解者(3)含氮的养料互利共生(4)利马豆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解
38、析】(1)豌豆蚜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故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施用疏果剂(对动物无危害)后,豌豆蚜的天敌蝉大眼蝽数量减少,但受食物和空间资源的限制,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2)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部分通过粪便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3)利马豆根部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养料供利马豆吸收利用,根瘤菌可以从利马豆处获取营养,故二者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4)分析表中数据,用疏果剂(对动物无危害)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在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种群密度增加的情况下,蝉大眼蝽种群密度反而降低,故可推出蝉大眼蝽主要以利马豆为食,食物减少导致蝉大眼蝽种群密度下降。28【答案】(1)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52(2)降低(3)92(4)标志重捕法最大容纳量(5)有机物自我调节能力(6)直接【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根据表中信息可写出5条食物链,即绿藻螺蛳鲫鱼、绿藻鲫鱼、绿藻轮虫鲫鱼、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大宗商品交易货物运输电子合同标准
- 2025年度建筑施工工程设备专业保险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核桃加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2025年度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股权激励方案合同
- 2025年度家政服务中介家政保险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合同协议类公证书
- 二零二五年度南京市二手房交易税费减免合同
- 2025年度酒店能源消耗分析与节能优化合同协议
- 2025年度综合管廊及附属设施施工总承包合同
- 综合实践活动《感恩父母,拥抱亲情》PPT
- GB/T 21295-2014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
- 2022年行业报告我国FEVE氟树脂涂料发展现状及展望
- 焊口外观检查记录
- Y2系列电机样本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方案
- 许慎《说文解字》(全文)
- 我国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探究(金)
- 井控-井口套管头装置⑥课件
-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方案
- 变配电室受电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