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教案集锦_第1页
《端午日》教案集锦_第2页
《端午日》教案集锦_第3页
《端午日》教案集锦_第4页
《端午日》教案集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端午日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江苏大丰沈灶中学陈继军该教案是本人获大丰市东南片优质课评比第一名教案(一)教学理念:把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引导、自学讨论法。(二)、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让学生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的精彩以及作者生动精炼的语言。 3、让学生感受桨手的风采,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三)、教学重点:   1、精

2、彩的场面描写。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四)、教学难点: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面。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送走中秋节,很快又将迎来春节,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师:谈到端午节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谁呀?(生:屈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多媒体图及传说介绍),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源自屈原投江的传说 ,人们用端午节来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怀念。师:我们今天到湖南去了解那儿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多媒体展示课题)请大家把课文打到102页。问:作者是谁? (生(齐):沈从文

3、。) 师:哪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沈从文? 师:我补充一点:北大校长季羡林回忆沈从文先生时说: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具体感受沈从 文笔下的湘西美景(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二、新授板块一:自学并疏通字词。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多媒体展示探究目标)(1)自由学习过程: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2)同学们在文中感受到哪些湘西的风俗习惯?(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检查学习情况: (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并区别字音字形字义。 

4、60;蘸(zhàn)酒    峒(dòng)       泅(qiú)水 数        ù天前擂(léi)鼓        鹳(guàn)   呐(nà)喊    sh

5、9;(戍)军  一律()jing(桨)手泥桨板块二:分析课文一:介绍风俗。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了解到湘西的人们在端午这天有哪些风俗习惯?生:用雄黄蘸酒在额头上画个王字、穿新衣、吃鱼吃肉;划龙船竞赛;追赶放下水的鸭子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请一位同学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上午11点钟左右;把饭吃过后;赛船过后;天晚。)2、其中哪些风俗习惯是详写?哪些风俗习惯是略写?二:介绍赛龙船。1、师:请哪位同学把你最欣赏的语段介绍给大家你为什么欣赏这一段?(这些文字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激烈。)       

6、;其实对于赛龙舟的场面,古人就有许多优美的诗句来描绘,下面我们欣赏一首诗。(多媒体字)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这两句诗从哪两个角度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激烈。(从龙舟的迅疾;从观众的喝彩)      我们文中也有描写赛龙舟场面很激烈的句子。请找出来。(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

7、160;  我们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分析,有哪些声音(锣鼓声;呐喊助威声)视觉上描绘了哪几种色彩?(红、黄)(展示多媒体)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一段影片,待会我也请一位同学从这两个角度来描述一下赛龙舟的激烈场面。引导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描绘。(1)声音:锣鼓声,人声、歌声、鞭炮声、加油声,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特点:喧闹、有节奏、嘹亮、粗犷、(2)视觉:色彩:红色的旗帜、龙身有的黄色的、有的红色的、江水浑黄色,桨手的服饰统一色彩。水花四溅2、师:展示一张图片,从影片中大家能够看出一条龙船上有很多人,同学们知道他们各有什么样的分工吗?(生:有浆手、站头人、鼓手、锣手、)多媒体

8、展示文字(1)我们来欣赏一下几幅桨手的图片,文中是怎样描绘桨手的(齐读)我要请同学相互讨论一下来,可用词语来描绘他们的风采。要从多角度:动作、外貌、神态、 心理、精神状态(生:奋勇争先、团结协作、勇往直前、奋力拼搏、拼搏争先、乘风破浪、咬着牙、有力的臂膀、专注的神情、目视前方、)你对文中描写 桨手的句子,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词?(持、划这对桨手的动作的描写)再请哪位同学读一下,看有什么不同。(2)展示带头人的图片,他在船中的作用是什么?(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合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哪些词能够体现这 一点?(手上合两支小令旗,左右挥

9、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文中还有对他的外貌描写,请哪位同学找出来  (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展示文字多媒体(齐读)(3)展示锣鼓手的图片:文中对锣鼓手的作用是怎样介绍的,(齐读)你认为除了调整节拍以外,锣鼓手们还有哪些作用。(鼓点除了能够使桨手们合拍以外,还能够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多媒体展示文字。(4)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回答?己芎茫鞘且桓稣迨遣豢苫蛉钡摹窍嗷致垡幌拢惶趿垡肴米詈蟮氖闳衔镁弑改男跫?拼搏是取得胜利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要和全队合拍,要讲究配合,要团结协作)引申:小而言之一个班级一个家庭;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成绩、团结是必不可少

10、的。对吗?3、师:在喧闹的锣鼓声、嘹亮而粗犷的号子声中作者想到了什么?(梁红玉击鼓)如果是你,你会想到什么呢?(战场、打雷、赛场)展示两幅图片:远景图,同学们你看哪在水中飞驰的龙舟象什么?(离弦之箭、飞龙、奔驰的骏马、脱缰的野马)三:师:大家刚才单单注意到了龙船上选手了,其实还有一大批人,他们虽是这比赛的配角,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是谁啊?(生:观众)对,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多媒体中四幅图片)大家能否用一些成语来形容岸上的情形?(生: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水泄不通)       文中有对观众的描写吗?指名(两岸人呐喊助威)(在城里住

11、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同学们,对观众的描写你觉得起到了什么作用?(烘托出赛龙舟的的精彩)象这种写法我们称为“侧面描写”四:庆祝胜利师:同学们看大屏幕上展现的这一条龙船的人在干什么?(生:庆祝胜利)对,这是一条获得胜利的船,文中也有描绘庆祝胜利的场面,请找出来。胜利者会得到什么奖励?(生:一匹红布、一块小银)还有鞭炮的响声。齐读五:捉鸭子师:刚才同学们感受乭一下赛龙舟的激烈、紧张,文中还有什么风俗习惯也是很吸引人的请找出文中描写的语句(于是长潭换了新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为什么会吸引你的?

12、(热闹,有趣 )小结:同学们喜欢过端午节吧?为什么?(生:有粽子吃) 除了吃粽子,大家知道端午节我们这里还有哪些风俗习惯吗?生:吃粽子、挂钟馗像、悬艾草、喝雄黄酒) (利用电脑、背投放映“端午日习俗”的影片        其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也构成了我们国家文化、政治经济的多样性,大家课后看一下老师为你们搜集的关于端午节的更多有趣的事情。板块三:小结: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几千年

13、的文明,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方文明。大家能举出一些我们国家独有风俗文化吗?而这些也越来越被世界了解,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喜欢。在这次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的8分钟表演,就让全世界的人开了眼界,展现了美丽的东方文明。我们一齐来欣赏一下。结尾声:同学们, 在雅典,世界人民亲身感受到了来自东方文明的魅力,世界为之惊叹,为之喝彩。中国在了解世界,世界人民也在了解中国。同学们让我们为把中国推向世界而努力吧!课外作业:1、假如你来组织一次“赛龙舟”活动,将如何策划呢?(如赛前准备、人员安排、预期效果、奖励形式、注意事项等等)      

14、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感触?试用文字表述。(不少于200字)内容项目       具体内容       注意事项赛前准备       时间       地点   &#

15、160;   参赛人员       比赛要求                            人员安排       裁判员  

16、;                后勤人员                            预期效果    

17、60;         奖励形式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鼓励奖                   

18、;      可能出现的情况 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欣赏赛龙舟的精彩场面。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描写场面。3、培养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准确、简炼的语言。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3、收集本地的民风民俗,感受家乡人们过端午的气氛。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一些节日也越来越重视了,那同学们喜欢过哪些节日?    

19、 生: 春节,圣诞节,重阳节,端午节,愚人节,母亲节     师: 其实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有好几个是洋节,对洋节也有所偏爱,反而中国传统的节日慢慢在被人们遗忘,今天我们要一起跟随沈从文先生走进湘西,去看看那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板书:走进湘西   端午日   沈从文)二、授新课:   (一)、释题1、

20、0;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几月初几?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了悼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爱国诗人屈原。2、  我们家乡有哪些相关习俗?吃咸鸭蛋、吃粽子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1、分几个学生朗读,找找湘西一带人们是怎么过端午日这一天的?    端午日看热闹    划船的事才拖下水去。    每只船种种情形。    凡是500响鞭炮。

21、60;   赛船过后方能完事。请五位同学朗读。 穿上新衣,额角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吃大鱼大肉。11点左右出门看赛龙舟,赛船过后捉鸭子。2、这几件习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中有哪些相关的词?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中出现了上午11点左右、赛船过后,直到天晚方能完成。3、这几件习俗中哪一件是详写的?赛龙舟 (三)、重点学习赛龙舟的场面1、中哪些语句是写赛龙舟的精彩场面的?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种种情形。齐读2、同学们从这一段文字中,你体会出当时怎样的气氛?热闹、欢腾3、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才使场面如此热闹?学生讨论,寻找。  实写&

22、#160;虚写 人物 动词 作用 联想、作用  个体 桨手 持(桨)、划(船) 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各种人物的特征;赛船的激烈场面。 梁红玉击鼓助战 进一步渲染了赛船场面的激烈  带头的 坐(船头)、缠裹(红布包头)、拿(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进退) 擂鼓、打锣的 坐(中间)、敲打(锣鼓)、调理(划船节拍) 群体 选手观众 鼓声如雷鸣、呐喊助威  4、结合上表,请同学说说,如何才能把一

23、个场面描写好:、围绕一个场面写、要有人物的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点面结合、要有场面的相关气氛、联想与想象(实写与虚写)相结合5、这部分赛龙舟的场面非常精彩,请同学们再读,感受当时的场景。比赛的选手铆足了劲,奋力向前划,终于到达了终点了,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队伍有何奖励,为何要奖励?(用书中原文回答)合作努力、奋勇争先光靠一个人是行不通的,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获得胜利。(四)、表演赛龙舟场面师:今天我们就以初一(7)班教室作实践地,来一次龙舟比赛,看看哪一组在通力合作之后取得最后胜利?(分配工作)2、3组扮演赛龙舟的选手;两个同学分别担任两队的带头人,找四个同学分别当鼓手和锣手;1、4两组同学扮演

24、观众,选手要拿出气势,观众要融入情景,气氛要热烈些!(表演)     师:观众、选手觉得哪一队可以获胜,为什么?XX队,因为       师:怪不筣要获胜了,原来我们这边都是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         (过渡):小伙子不错,岸上的观众也毫不逊色,给比赛增添了热闹气氛,下面我们来采访一下几个观众?、      &

25、#160;     你们是几点到这里来观赛的?、            一家人都来了吗?、            你们一般在哪看龙舟、            你觉得这次比赛精彩吗?思考:作者

26、写的是现在湘西过端午节发生的事吗?从哪看出?答:  不是,还有军官与人们一起过节(五)、捉鸭子其实当时过端午节正处于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时期,可是当地却可以与民同乐,看来龙舟的魅力确实很大,还有民间习俗能使军民同乐吗?捉鸭子指名读其实这一活动和上一活动一样体现了人们个个奋勇争先,积极乐观的精神。三、小结    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活?    其实、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还有赛马、秋千、竹杆舞等活动,展示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奋进不息的民族的精神,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

27、求。我们要在吸取外国文化的同时,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四、作业:1、根据所学,对将要举行的运动会的某个场景行描写2、收集本地过各个节日时的一些习俗,下节课交流教学目的:1、了解民俗,感受乡土文化。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联想、想象能力。       3、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

28、#160;   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精彩的场面描写。               详写和略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

29、日是什么吧(春节、端午、仲秋)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生答)是的,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出示儿歌: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师生齐读。可见,端午节习俗之多,场面之热烈。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端午日,它的作者是沈从文。(出示课件:文字:沈从文及边城)       二、范读课文,注意读音、字词、停顿

30、,初步感知课文感受一下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的节日气氛和湘西一带的端午习俗。       。       (12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三、本文比较多短小,不难理解,我们就采用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的方法。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次感知,细细品味,标示疑点,困惑和不解的地方。边读边讨论,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过会儿在班内交流。  

31、        1、字词方面的不解。如“缓促”“调理”、“不拘”等。        2、“本文写的是端午节的竞赛,为什么还要写以前练习的事?”       (1) 讨论侧面烘托的作用。       (2)再从文中找出有这样作用的句子。(3处)    

32、   3、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颧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中“种种情形”不描述出来为切入点找出略写的句子。       (1) 讨论详写和略写的处理。       (2) 从文中再找类似的句子。       (3) 在此完成“竞追鸭子”场面的简析,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具体的场面,明确略写给人留有想象空间这一重要特点。

33、60;      五、谈感受最深的场面       (一)人山人海的场地写得好。       (1)三个“莫不”的句子       (2)从文中找其它写人多的句子。       (二)重点赏析“赛龙舟”场面。    &#

34、160;  显示课件中本段文字。       1、动词的运用。学生谈动词对表现场面的作用,(课件显示动词)       (1)表现了不同人的不同动作。(课件显示不同竞赛人)       (2)、指导阅读带动词的句子,读出力度、读出气氛,纠正声音高低、短促,把动作突出出来。(生齐读)       2、

35、拓展,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假如你是一岸上的一名观众,你会怎么办做?有何感受?       (2)、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名赛手,你希望是做什么的?       (师生明确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3、精彩段落背诵     

36、0; (1) 介绍背诵方法:关键词语背诵法。(课件显示关键词)       (2) 根椐课件显示的关键词背诵这一精彩场面。       六、教师小结:本文通过壮阔的场面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受到了有益的人年启示。中国还有很多民俗,比如:-、-、-、-、等(让学生举例),在每一个民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七、课文延伸。出示“

37、清明节的来历”片段来感受所体现的精神,引导学生热爱民俗文化。同学们可以课下收集一些民风民俗,从中了解一下异地风情,感受一下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你一定会受益非浅的。教学目标:(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8、;      (3)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       重    点:(1)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       (2)联想的作用       教具安排:(1)龙舟赛的相关图片  (2)投影片  (3)朗读磁带   

39、0;   教    时:一教时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一年之中你最喜欢过的是哪一个节日?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老师鼓励畅所欲言,并提示启发:春节、儿童节以外,还有哪些节日?目标导向:端午节)        有同学说到了端午节,那它是农历的几月初几? 

40、;      (五月初五)           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呀?请知道的自告奋勇站起来告诉你的同学。       (包粽子,吃咸鸭蛋、挂艾叶菖蒲,用雄黄涂在小孩的额头及手足心)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知道包粽子的用意吗?    

41、;   (纪念屈原)       【归纳】:对,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国灭亡后,他满怀悲愤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沿江的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吞食,便包粽子投入江中,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也便成了一种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刚才我提到了龙舟赛,大家看到过吗?我们这里有这个习俗吗?     

42、;  (有)       【归纳】:我们这里在水乡河面宽阔的地方有这项活动。       那么请看到过龙舟竞赛场面的同学请举手,包括当现场观看过的,也可以包括在电视电影里看到过的。       能不能用一些词语来概括一下你看时或看后的感受。       (热烈、紧张、刺激,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锣鼓喧

43、天)       【归纳】:好的。如果没有看到过的,请跟我一起来看看龙舟赛的精彩画面。       展示图片:(网上下载的图片:搜狐体育频道图片库。连贯播放)       老师从旁解释:龙舟,龙头龙尾身狭长。船手一般有8-20个,持桨坐在两侧,船头有鼓手。比赛时船手随锣鼓声的节奏,合力划桨,冲向终点。看,河面上是龙舟一片如出水蛟龙,船手们你争我赶,奋力拼搏,鼓手们则指挥若定,两岸的观众更

44、是呐喊助威,蔚为壮观。        【归纳】看过之后,我们确实能感受到龙舟赛的热闹与欢腾、紧张激烈。       二、正文引入:       好了,光谈我们这里的端午节和龙舟赛了,忘了正事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现代作家沈从文到湘西去了解一下他们那里的端午日风俗是怎么样的?同时也领略一下那里的茶峒人是怎么过他们的端午日的。(板书:端午日   &#

45、160;     沈从文)       先请同学们一起静下心来,走进茶峒人的端午日,感受一下那里的节日气氛。在听朗读时思考一下: (投影片1)       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与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否相同或相近?       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

46、么?说说理由?       (播放课文朗诵磁带)       检查预习情况,正音辨形:(投影片2)       茶峒   擂鼓   呐喊    调理       不拘   泅水 &

47、#160; 戍军    蘸酒       请位同学来读一遍,适当纠正。       好的,接下来请同学先相互讨论一下刚才的问题(投影片1)       然后起来来告诉其他同学。       第一问: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48、;   (归纳:穿新衣。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吃鱼吃肉。赛龙舟。)       第二问:相近的是有用雄黄涂在额头,但他们写“王”字,还有就是赛龙舟啦。       第三问: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归纳:龙舟竞赛,竞追鸭子)          

49、0;            (板书)       理由呢?       (要求简洁表达就行,老师归纳:热闹,有趣等,并适当板书)       三、精品细节: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笔

50、下龙舟赛的场面。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到底好在何处,会如此吸引你们的?       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读时及时纠正读错或破句之处)       请先相互讨论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     &#

51、160; 【归纳】桨手、带头的、锣手、鼓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板书)       请找出来:(投影片3)       桨  手-持、划       带头的-缠裹 拿 挥动 指挥       锣鼓手-敲打 调理 

52、0;     外貌与动作的描写,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板书)       再请同学们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

53、#160;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一场水战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这与龙舟赛有关吗?两者有相似点吗?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写的?       【归纳】联想。两者相似点在:                   (板书)       鼓声如雷声,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

54、声-水战时擂鼓,激战喊杀声。       作用是什么,请位同学来归纳一下好不好?       (归纳:联想的作用是突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热闹)     (板书)       刚才说了,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并想通过这种联想来突出龙舟赛的热闹欢腾。这在描写角度上说应该是什么?   &#

55、160;   侧面描写。                                            【归纳】作者就是采

56、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氛围。                 (板书)       【练习】:请你们开动一下你们的脑筋,也来试着联想一下,假如你处在这样的场合,这样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之中,耳朵里充满了呐喊之声,你会联想到什么?       相互讨

57、论两至三分钟,然后口头交流一下。       (归纳:运动场,足球比赛,大型歌舞演唱会,激烈的战斗场面)       那么,能不能从文中再找出能突出龙舟赛热闹欢腾场面的侧面描写的内容啦?除了龙舟赛的船手们,最热闹的应该是谁呀?       【归纳】看比赛的人们:“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58、    不讲等级,不论老少,倾家出去,全城出击,争睹龙舟竞赛,这一切的一切,都透露出了龙舟赛的热烈欢腾)       老师看到这里,就要瞎想啦: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唉,奖品并不算丰厚呀!)      &#

59、160;是不是获胜的龙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呀?       (不是,“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那他们图个啥?       (欢乐、热闹)       【归纳】体现出团队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或者说,体现的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奋力拼搏精神,表现出的是人与人的真诚。

60、60;                其实,在我们的校运会上,不管是参赛的选手也,啦啦队也好,尽管得到了奖品算不了什么,啦啦队不用说了也奖品也没有。但大家图的就是能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对不对。同时,齐心协力,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你们说是不是?              (板书)

61、0;      好了,龙舟也划累了,呐喊也喊累,也该休息休息啦,下面安排的是什么余兴节目呀?       (竞追鸭子)       目的是什么?       (与民同乐,还是为了突出节日的欢腾气氛!)       我们一齐来把这节读一遍。  

62、;     既然是余兴节目,作者也懒得动脑筋啦,两三笔就略带过了。对于竞追鸭子,作者仅用了一句话:“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就对这热闹有趣的场面作了概括。                (板书)       但我在这里要难为各位同学啦。如果你当时也在边上的话,请你用50到100字描写一下你想象中人们竞

63、追鸭子的细节。可以写一个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或者可以写一群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想一下,河面上抓鸭子,一般会采用些什么方法?        (提示:穷追猛打  迂回包抄  合力擒抓  守株待兔)       (要求三至五分钟内完成,然后交流:抽两三个同学朗读一下自己的“作品”)         

64、60;                         (学生作品可实物投影)       四、归纳要点:       上面,我们一齐随着沈从文去茶峒参观了他们的端午日风情。感受到了那里节日欢腾热闹的气氛。同时,也增长了不少知识,真是不虚此行!       (归纳总结,整理板书,提示要点:       湘西的端午日,以龙舟竞赛作为重头戏。作者就抓住了这个重点,象一个向导一样,为我们详细描述了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并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面,突出了龙舟竞赛的热烈与欢腾。同时运用了联想的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