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_第1页
关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_第2页
关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_第3页
关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_第4页
关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部资料注意保存【2011】第6期 二O一一年二月十九日关于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导致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特殊阶层农民工,他们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改革开放30年多来,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从来没有间断过。现在跨地区打工的农民已有800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520。他们进城务工经商,跨地区流动就业,在所有的大中城市,在建筑、纺织、第三产业等许多重要领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给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

2、安居就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方面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增强我国工农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总之,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文明辐射农村的现实途径。目前,由于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蒙阴县农民工进城在就业、安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就业方面,农民工就业层次整体较低、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不规范、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等;安居方面,住房面积小、居住

3、环境差、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不完善、子女城镇入学门槛高等。应优化农民工进城安居就业的体制环境。本文通过调研,对蒙阴县农民在进城安居就业的基本情况和制约当前农民进城就业安居的障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为各部门制定促进和保障农民进城就业安居等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各级都把加快城镇化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抓,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是必然趋势,也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近期,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党校安排,县委组成调研组,专门就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

4、如下:一、当前蒙阴县农民进城基本情况(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构成情况。截至目前,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14.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32.5%,其中县外6.6万人、县内7.7万人。县内转移人员中,常年在县城务工、工作相对稳定的1.8万人,工作经常变换的2000人左右,季节性务工的3000人左右。从年龄结构看,1940岁的青壮年是进城主体,占80%,40岁以上的占17%,1618岁的占3%;从性别结构看,男性多于女性,约占60%;从文化程度看,初中文化居多,占42%,小学及以下占32%,高中以上占26%。(二)进城农民从业情况。进城农民从业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企业务工。这是进城农民务工主渠道。目前

5、,在企业务工农民约2万人,其中纺织业6000人左右,建筑建材业7000人左右,食品酿造业3500人左右,机械加工业2500人左右。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用工紧缺,其中纺织企业缺工1/3以上。二是在商贸、餐饮服务业打工。以女性居多,集中在各大商场超市、宾馆饭店。三是自主经商创业。这部分人常年在外务工,或在农村发家致富,有一定的资金积累,选择在城里做生意、当老板。据工商部门掌握的情况,目前在县城自主创业的有3000户左右,其中从事小本生意、无固定场所或摊位的800多户,从事小本生意、有固定场所或摊位的1200多户,从事二三产业、自主创业的近1000户。这些人当中,城中村和城郊村居民是主体,真正从乡下

6、进城创业人员所占比例并不大,像鸿达、兴隆、兴华、九州等主要商场,经营业户基本上是城四关当地居民。(三)进城农民收入情况。进城农民因所从事行业、个人能力不同,收入悬殊较大,但普遍高于在农村经营土地所得收入。交通运输、建筑业需要一定技能,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较高,月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高的达到五六千元;在企业务工的工资相对稳定,月均收入在8001400元左右;在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务工的工资低一些,月均收入在6001200元左右。个体经商创业的,由于规模和经营情况不同,收入差距较大,一般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有的十几万、几十万,也有的盲目创业,收入较低,甚至亏本。总体上看,蒙阴县进城农民收入比较低

7、。(四)技能培训情况。目前,农民参加技能培训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劳动就业部门组织的。全县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有8家,去年组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760人,组织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688人,经过培训全部实现就业,有128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24人。二是农业部门组织的。2004年以来,连年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累计培训电气焊、纺织、建筑等方面的农村劳动力13000余人。三是企业自己组织的。多数企业边学习边上岗,通过传帮带、以老带新的方式对工人进行培训。银麦啤酒、棉纺织、聚龙液压等企业与县外大中专院校或专业培训机构联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培训技术员工100

8、0多人次。四是职教中心承担或组织的。县职教中心现开设机电、计算机、社区医学等11个特色专业,在册学生2658人,年培养毕业生800人左右。该校发挥职教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专业技能、接待服务、公关礼仪、旅游等专业培训,年培训4000人次左右。依托乡镇成人学校,在乡镇设立教学点,由职教中心教师授课,开展种植、养殖等方面的针对性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700多人。(五)进城农民购房居住情况。目前,进城购房的农民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常年在城里务工经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城里买房,过城里人的生活。二是在城里打工的未婚青年或人在农村打算结婚的青年,大多由父母出钱,在城里买房结婚定居。前一种情况中,大

9、中专毕业生约占30%。三是农村已婚的青年夫妇,家庭条件较好,主要为了孩子接受城里相对优质的教育,在城里买房,边务工经商,边照看孩子。四是常年在外做生意,其中搞果品生意和运输的比较多,收入较高,为方便做生意,同时追求城里人的生活,选择在城里买房居住。四类人当中,以前两类居多。在房屋类型选择上,经济实力强的大都购买新建楼房,据统计,近几年新开发的小区,进城农民占了购房户的30%40%;经济实力差的一般选择二手房,去年房管部门办理二手房交易手续367套,约有70%80%为进城农民购买,面积大多在90平方米以下;也有部分人在城中村或城边村购买住宅。还有很大部分没有能力在城里购房,住单位提供的宿舍或租住

10、民房,条件都比较差,不能做饭,没有卫生间,无法洗澡。(六)进城农民享受社会保障情况。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很完善,政策也比较优惠,主要有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在城里务工经商人员,不分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都可以参保。上级每年都下达各项保险扩面任务,蒙阴县保险扩面工作积极主动,坚持敞开大门吸纳农民工参保。特别是参保方式较为灵活,比如对男57、女47以下的大龄职工,可一次性缴纳12年的保费(约2.5万元),再续交3年保费(约1.5万元),达到15年,到男60、女50后,每个月可领取400多元的养老金,如果保费缴得多,领取的养老金也相应提高。有些个体工商业主手头有钱,通过各种渠道将关系挂

11、靠到企业,加入企业养老保险。2009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总数为32581人,其中农民工约占15%;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有9347人,约占总人数的1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694人,约占总数的8.3%。(七)进城农民子女就学情况。目前,县直学校共接收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2039人,其中县一小、二小、三小1531人,三中508人。除了应接收范围内的城镇户口学生,其他农村户口学生到县直学校就读非常难,能够进入的,都得想方设法托人疏通关系,还要缴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超编费。在县直学校挤不进的情况下,其他想在城里就读的农村户口学生大都进入了东关实验学校、刘洪中学、蒙阴镇中学、蒙阴镇小学,这些学校

12、的办学教学水平总体比县直学校差一些,但受学校容量限制,想进入同样要通过一定关系。进城农民有学龄前儿童的,大都选择就近入托,而不考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质量;有些则在家里靠父母或找专人看管。二、制约农民进城的障碍因素从总体上看,蒙阴县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速度较为缓慢,而且层次较低,远不能适应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要求。调查发现,当前影响农民进城主要有以下障碍: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让农民进城安居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经济是根本。要想留住农民,首先要让农民有活干、有稳定的收入。近年来,蒙阴县咬定发展不放松,一手抓现有企业扩张,一手抓招商引资,千方百计上新项目,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壮大。但无论从规模总量上还

13、是从结构层次上看,蒙阴县二、三产业发展现状都还不能适应大量农民进城安居就业的需求,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服务业层次低,就业岗位集中在餐饮、商贸等传统行业。这一问题使务工农民的整体工资水平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档次。而到县外务工人员的工资近几年突飞猛涨,如通过劳动就业部门有序组织到油田、石化企业,搞钻机打井勘探的,机长日工资在150元左右,一般小工日工资也在70元左右,按一年在外务工10个月计算,年收入多的五六万,少的也得两三万,蒙阴县没有一家企业的工资待遇达到这个水平。(二)思想观念束缚。当前,农民对进城主要有这么几种心态:一是既想在城里务工挣钱,还想在城里定居生活。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

14、有一定技能的年轻人和在城里务工经商时间长、收入比较高的中青年人,在城里就业创业,最终目的是在城里安家落户,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二是离土不离乡,到城里务工就是为了多挣些钱。主要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年轻人,虽向往城里生活,但家庭等各方面条件不具备,在城里打工挣几年钱,到了结婚年龄就回农村结婚定居;再就是一些在农村结婚生子的中年人,在城里季节性打工,农忙时节回家干农活。三是在农村发家致富,不需要外出打工。这部分人有致富门路,在农村经营果园、蔬菜大棚、畜禽养殖或做买卖,收入不低,没必要外出打拚赚钱。四是认为生活过得去,不想外出打工。这部分人文化程度低、观念相对落后,存在“小富即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思想

15、,单纯靠经营土地过安稳日子。受这些心态的影响,农民在参加社会保障、购买住房等方面都很保守,加上他们对土地、户口、住房和计划生育等实际问题的考量,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进城安居就业的期望值并不高。(三)素质技能差。目前,进城农民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具有电工、瓦工、厨师、驾驶、会计等技能的非常少,大都靠出卖体力挣钱,从事收入比较低的工作。为提高素质技能、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上级专门出台政策,拿出专项资金,组织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但组织难度较大。按照职业培训规定,每期培训最少要达到120个有效课时,也就是15天以上,但培训人员多数是家庭的主要劳力,不要说花钱培训,就是吃住用全免费,也因为怕耽误农活而不愿参加

16、,致使培训率相当低。因此,蒙阴县组织的培训时间普遍较短,达不到15天,这又与培训资金报销的规定不相符,致使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和现有的培训政策脱节。同时,蒙阴县职业培训学校有十几家,但设备设施陈旧、师资不足、专业少,实训操作条件差,没有高新技术和最新的操作技能,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四)购房能力欠缺。目前,蒙阴县平均房价在1700元左右。买一套100平米的楼房,连购房加装修,一般在20万元左右,买二手房价格也便宜不了多少。这样的价格对于家庭收入比较低的进城农民,承担不起。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八九十甚至六七十平方米的楼房,目前市场需求量还比较大,尤其是对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受经济承受能力限制,更倾向面

17、积相对小一点的房子。但目前新建楼房面积越来越大,基本上在120平方米以上,90平方米以下的非常少,让进城农民望而生畏。据业内人士称,开发商不愿建小户型楼房的原因主要是: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购房者多为“刚性需求”群体,这部分购房者“没有钱”,对价格变动十分敏感,售房价格很难提上去;而有能力购买大户型的客户群相对“不差钱”,售价反而能很快炒上去。同时,大户型建筑成本相对比较低,同样的面积,比小户型节省出的建筑内墙以及上下水管道、水电暖开户等成本费用,每平方米大约在100元左右。(五)子女就学受限制。目前,蒙阴县高中教育基本满足需求,但城区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存在着布局不合理、资源不均衡、容量不足等

18、突出问题。从小学教育看,县直三个小学中,一小现有学生3200人,二小2800人,三小2800人,班额少的70多人,多的超过100人,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45人的标准。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小学学校占地应达到生均19.97平方米,生均校舍应达到6.65平方米,目前三所小学都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其中县实验一小生均占地和校舍面积仅为5.6平方米和2.1平方米,学校想搞个全校活动,只能让一、二、三年级学生在教室,其他年级才有活动空间。总体上看,三所学校都已超过饱和状态。从初中教育看,每年仅城区内就有1600余名小学生需要升入初中。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入学,新三中招生800人,三小初中部招400人,一中初

19、中部招400人,平均班额65人,也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50人的标准。三中搬迁到新址后,规模扩大,条件改善,但同时给县城西部学生带来很大不便。从学前教育看,城区只有妇联幼儿园一所公办幼儿园、31所校办或民办幼儿园,容纳量在1500人左右,而城区36周岁幼儿保持在3000人左右,办学规模严重不足;多数幼儿园办园空间小、条件差,设施不配套,达不到办园要求;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多数是半路出家,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尤其是安全设施及保障措施不健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政府及相关部门都要担负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六)保障体系不完善。尽管各级都出台了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但农民工在某一行业、某一地

20、方干,一般都是短期行为,即使常年外出务工的,也很少在一个行业呆很长时间。对这些短期务工的农民工,上级的各项优惠政策很难落到实处。由于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双方均缺乏参保积极性,短期务工又具有形式多样、地点不稳定等特点,再加上社会保险跨区域接续措施不完善,致使国家出台的好政策不能真正落实到每个农民工身上。目前,多数进城创业农民在原居住地参加了“新农合”,也有部分挂靠企业缴纳医疗保险的;但养老意识比较淡薄,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主要是少数创业较早的业户挂靠单位缴纳。(七)就业环境不宽松。目前能够真正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开展服务的劳务中介组织还不多,农民想进城,无门路。农民进城创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而针对

21、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发放门槛太高,一方面农民工缺少信用担保,没有贷款的资质,另一方面信贷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把贷款发放给白手起家的农民。进城农民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非常少,而且很不规范;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现象非常普遍,一般都在两个月以上,进城农民干了活要不回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推动农民进城的对策建议目前蒙阴县城镇化水平42.4%(蒙阴镇所辖人口全部计算在内)。按照城镇化发展规划,“十二五”末蒙阴县城镇化水平要达到50%,城镇人口要达到26万,其中城区人口要达到20万;到2020年蒙阴县城镇化水平要达到57%60%,城镇人口要达到3234万,其中城区人口要达到25万以上。如何引

22、导和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跳出“农门”,进城入镇,是我们当前及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面临的大课题。根据调研情况,提几点对策建议:(一)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各部门应着眼于提升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农民进城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工作机制。蒙阴县城区人口统计一直没有一个统一口径,户籍人口掌握在公安部门,流动人口却无主管部门管理。这次调查和以前统计的城区人口数,只是在户籍人口的基础上加上估算的流动人口数,真正准确的城区居住人口没有办法统计出来。掌握不了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城镇化涉及的其它情况,如城区人口居住、就业、

23、保障以及子女入托就学等等,就很难托起准确细致的底子,城镇化有关信息的统计、调查、测算就无从谈起。解决这些问题,比较成熟的经验是加强社区建设管理。目前,县城虽然设立了12个社区,但只是将原村(居)民委员会换了个牌子,社区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建议把社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领导力量、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采取实质性措施,从党政管理体制上进行根本性变革,切实把社区建起来,使社区真正发挥作用。可以先选择12个有规模的小区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三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制。劳动保障部门既要管城市就业,也要管农村就业,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并把农民进城转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部署、

24、考核。同时,建立劳动就业联席会议制度,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农业、经贸、城建、房管、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积极研究和落实推动农民进城的政策措施。(二)大力推进就业和自主创业。一是强化产业支撑。首先,做大做强工业。推动农民进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重中之重。今后应坚持现有企业扩张和新上项目并重,扶持现有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加快扩张规模,坚定不移招商引资、上项目,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应统筹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各级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大就业容量。其次,加快发展建筑业。加强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指导,推动企业整合,提高资质等级,扩大施工规模。 同时,大

25、力发展房地产开发、建材生产和经销、建筑机械制造和修理、建筑制品、物业管理等相关产业,拓展市场空间和就业吸纳能力。第三,大力繁荣服务业。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高、社会需求量大。应围绕服务业重点城区建设和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放开发展,全力扶持,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吸纳更多农民进城就业。特别是旅游开发,由于产业化水平低,旅游配套产业发展不快,不仅直接削弱了其产业地位和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而且不利于就业岗位的开发和自主创业的发展。建议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赋予旅游局明确的产业规划、管理、指导职责,增加人员编制,使其从目前单纯的行业指导部门转变为经济综合部门,在推动旅游产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26、。同时,在全社会树立大旅游观念,将旅游相关产业纳入旅游统一管理,出台落实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快旅游及其配套产业发展,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免费培训和有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技能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应紧跟劳动力市场需求,注重培训与就业的有机融合,开设农民易于接受和企业急需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科目,特别是通过先为农民落实岗位、再进行上岗培训的“订单式培训”,推出一揽子供农民自由选择的“菜单式培训”,真正达到培训一批、见效一批的实际效果。在培训

27、主体上,抓住上级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机遇,多方加大投入,改善县职教中心办学条件,扶持建立一批实训基地,使其发挥技能培训主渠道作用;争取把职业教育社会化培训纳入职教补助范围,进一步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着力改善就业环境。把就业服务机构向乡镇、村延伸,形成覆盖全县的就业服务网络,为进城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和培训服务。强化对就业中介组织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打击各种以劳务输出为名的欺诈活动,保护进城农民合法权益。积极推行非全日制工、季节工、短期工、临时工及弹性工作制,增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灵活性。加强劳务合同管理,监督劳动合同执行,特别要加大整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28、。(三)妥善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问题。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问题,首要的是打破户籍制度和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建议出台政策,凡是在县城有稳定职业,并有住房的进城农民,不论其户籍在哪里,均可享受城镇居民子女就学的待遇,不用托门子、找关系,不再另外缴纳借读费和超编费。这样既解决了进城农民子女就学难问题,对其他想进城农民也是一种吸引。当前还应从调整城区教育规划布局入手,着力解决办学容量不足、学校布局不合理问题。义务教育方面,教育部门已提出初步规划。近期方案:在一中西分校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所独立的初中学校,承担整个城区西部的招生教学任务;同时撤销三小初中部。建设该所学校不用另行征地,但需政府投入一块资金

29、建设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室及部分教学设施。远期方案两个:一是在建设城西独立初中的基础上,在开发区建设一个完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承担所辖12个村以及区内所有企业的义务教育,把县直学校容量腾出来,安排更多进城农民子女上学。二是着眼长远,把三小撤销,由三小与开发区合建一所规模更大、标准更高的综合性学校。三小现有占地面积36亩,腾出土地后可作为住宅或商业开发,盘活资金,优化资源,集中投入到新校建设。学前教育方面,县教育部门正探索与东关联合,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一处高标准的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学校建成后,教育部门参与管理,派驻部分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收益按比例分成。这样可以淘汰一批办学不规范、条件差的

30、幼儿园,一疏一导,一举多得。除了抓好县直学校建设外,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逐步扩大城区其他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整合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差距,扩充招收进城农民子女的容纳能力。县财政在生均公用经费预算安排时,留出专项资金,根据进城农民子女就学人数直接拨付给接纳学校,调动学校接纳进城农民子女的积极性。(四)加大推进农民进城安居的力度。让农民变市民,最现实的问题是有房住。当前,应把着力点放在解决进城农民想买房却买不起房问题上,从政府服务管理的角度多研究,多想办法。一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房地产既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一项民生事业,过冷不利于经济发展,过热会带来一系列社

31、会问题。当前,蒙阴县房地产市场总体比较健康,但也要未雨绸缪,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通过规划选址、土地供应、评估验收等手段,加强商品住房供求调节,有效抑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二是扩大中小户型住房供给。早在2006年,国家就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新建小区中90平方米以下住房应占70%以上,但这一政策一直未能严格执行。建设、国土、房产等职能部门,应针对当前蒙阴县中小户型住房供给不足的实际,认真落实上级政策规定,对所有新建住宅小区,都按比例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并监督强制执行,让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进城农民买得起、承受得了。三是开发专供进城农民购买的限价住房。去年全

32、县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270套,近期已分房到户,今年6月份将交付使用,很受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欢迎。建议将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进城安居愿望强烈的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规划,参照经济适用房政策,规划建设一批限价住房,限定购房条件,专供进城农民购买。进城农民购买二手房的,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税费减免。四是建设农民工经济公寓。可比照廉租住房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在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等地段,规划一定的建设用地,采取在政府监管下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规划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经济公寓,并制定相应的审批标准和管理制度,以进城农民可承受的合理租金向其出租。五是结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学习汶上县等地的先进经验,以城

33、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及周边村为重点,搞好村庄合并及整体建设规划,逐步建设配套完善的大型居住社区,吸纳更多农民向城镇集中转移。(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城乡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完善,关键是抓好宣传、贯彻和落实。首先,对拥有比较稳定的职业、已经在城镇购买住房或在城镇居住生活达到一定期限的农民,要根据政策规定,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执法力度,使其逐步纳入养老、医疗、失业等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享受与城镇职工、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其次,对无固定职业且流动性较大的进城农民,重点解决养老、医疗保障两大问题,打消其进城安居的后顾之忧。养老方面,争取尽早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试点工作。这项工作,去年国家

34、开始试点,市里下发了实施意见。政策规定: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贴和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标准为100元、200元、300元、500元、800元五个档次,按年缴费;国家和省、市、县三级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我市确定为每人每月50元;县级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的补贴。参保人连续缴满15年,年满60周岁后领取养老金,每月领取标准为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帐户全部资金积累额(包括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相比现行的农保政策,保障水平大大提升,对解决进城农民养老之忧将起到重要作用。医保方面,农村“新农合”基本普及,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了5万元,还有大病救助,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下一步,重点是完善参合农民在异地就医后的合作医疗结算办法,推行即时报销,为进城农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六)加快提升城镇承载能力。蒙阴县县城框架逐步拉开,建成区面积达到14.6平方公里,按中小城市规划人均用地指标120135平方米计算,可承载12万人左右,目前城区人口实际不到10万人,还有很大扩容空间;若要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