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建筑方案设计说明_第1页
商业街建筑方案设计说明_第2页
商业街建筑方案设计说明_第3页
商业街建筑方案设计说明_第4页
商业街建筑方案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商业街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篇  总 说 明1概述1.1 地理位置: 商业街地块位于香格里拉乡的中心地带,整个地块呈两条带状,东西向长约410米,南北向长约230米,场地西面临河流,河边为星级酒店及演艺中心,景观优美,南临香格里拉东路,中间两条规划路穿越,交通便捷。1.2 规划控制:酒店用地:容积率1,建筑密度40%,绿地率30%。 1.3 建筑性质和组成:建筑性质为商业用房,包含餐饮、娱乐、零售等功能用房。建筑群契合基地自然特点设计,上下高差4-5米,建筑临街形成浓郁的商业气氛。1.4 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2.88公顷总建筑面积: 1

2、8100M2其中:商业中心:5600M2其它商业用房:12500M2容积率:   0.63建筑密度: 32%绿化率:   42%2设计依据2.1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CAD地形底图及勘察设计资料2.2 稻城县香格里拉乡嘎拥及沿河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3 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乡总体规划2.4主要现行国家标准、标准、规程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3、          GBJ16-87  (2002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                             GB50352-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4、#160;                   GB50189-20053.建设场地和自然条件3.1 建设场地:本工程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乡的中心地带,场地西面临河流,环境优美,南临香格里拉东路,中心有两条规划路,交通便捷。整个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为2.88公顷,现用地范围内地势高差较大。3.2香格里拉乡地区自然条件:香格里拉乡位于东经9o    5740100o 

5、60;  2730北纬28o    113028o    4148的地区内,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保护区属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温润气候,最冷月出现在一月,最暖月为七月。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mm之间,雨季为五到十月。3.3  场地地质条件:场地位于香格里拉乡的中心地带,地面地势比拟起伏,地面高差比拟明显。地貌单元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场地大局部为未使用的原始地形覆盖。基地土壤上层薄,多岩屑;除漂灰土外,其他土类土层过渡不明显,反映出高山峡谷土壤特点。4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要求4.1 设计指导思想: 该基地有良好的自然

6、环境:西面临河流,河两侧有大约20米宽的原生态果树林,北面不远处有半山,上有一个小的藏居村落热光村,环境优美。由于设计所处地区为藏族地区的特殊性,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上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建筑设计力求简洁、大气、符合藏族地区建筑特点,并且使建筑各方面功能均衡的建筑群。412本工程严格按照城市相关标准,方案评审会议纪要、方案批复的意见以及业主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设计并有所创新。42 设计要求:建筑工程等级: 二级抗震设防烈度:    6度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第二篇  总图、建筑和结构5 总图设计5.1  总体布局考虑到本地块位于中

7、心地带,地块内多条主要道路穿越,交通便利,故将商业中心布于两规划道路交汇处,其地理位置醒目,景观优美,是商业街的视觉中心。商业建筑列于道路两侧,之间由广场及骑楼等空间连接,营造出开放、休闲、热闹的商业气氛。52 交通组织521 人流:商业街人流主要由两侧规划道路引入,骑楼、广场等空间可供行人行走及休憩,南面商业街设有内街以增加商业界面。522 车流:穿越基地的两条规划路,在东侧设有专门的公共停车场。商业街内部不设停车场,以免造成干扰。53 绿化布置商业中心西面与原生态果林围合成一个庭院,与酒店主体建筑相响应,经过精心的景观设计,将成为基地的特色景观。商业二层均有游客休憩及观景的平台,与广场等空

8、间均有绿化点缀其中。6建筑设计6.1  平面设计商业中心景观条件优越,其内部功能以高档餐饮为主。平面采取开放式设计, 业主可自行分隔使用面积。建筑与廊道等灰空间围合多个庭院并通过台阶和步道连接。柱廊可方便地让游客欣赏到原生态果林和水景。在东南角人流交汇处设计一广场,南北4米的高差通过多个台阶解决。整个中心以丰富的空间、宜人的尺度、精致的小品构筑规划地块的又一视觉中心。商业街序列式布于两条规划道路两侧。为防止其建筑空间过于呆板,分别以内街、平面变化等手段增加其空间的趣味。商业街纵向延伸至南面旅馆地块,以提高旅馆的商业价值。商业中心及商业建筑1栋景观条件较好,设置餐饮及娱乐功能。商业建筑

9、819栋交通条件较优越,设置零售及娱乐功能。6.2 立面造型设计因商业建筑在藏族地区,立面力求与当地的建筑特点保持一致,在立面设计上大量使用当地原有建筑材料。商业建筑二层围以圆木栏杆,二三层设有多个花架,丰富了立面空间。墙面的设计采用当地建筑的条状毛石砌墙风格,中间加以设计用窗破开。商业入口处多做玻璃幕墙,通体透彻。顶部处理采用藏族建筑特有的手法,边沿加以围合的图形设计,并在外延加装饰木条,与木制花架融为一体,整个立面风格统一,古朴大气。6.3  竖向设计 层高和总高度商业建筑层数为23层,层高为4米。相对标高9.2米13.2米。6.3.2 室内外高差:在本工程建筑室内外高差均设计为

10、依地形不同分别有0.15米至0.3米。6.3.3 垂直交通均以封闭楼梯解决垂直交通。为区别商业人流和内部员工生活交通,二楼至三楼的垂直交通单独设置楼梯间。64 墙体:外墙+0.000以上为240厚粘土多孔砖,内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65 装修:6.5.1 屋面:采用保温隔热防水屋面,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刚性防水。6.5.2  楼地面:楼地面均采用水泥砂浆楼地面。6.5.3 内墙面:地上建筑内墙均为白色涂料墙面。卫生间内墙为面砖内墙。6.5.4 外墙面:以条状毛石砌墙为主,局部外墙为铝合金幕墙内设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保温隔热层、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幕

11、墙。656门窗:局部商业建筑一层设玻璃幕墙: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楣及门楣采用当地制式并加以简化。7、结构设计7.1 设计依据:7.1.1 标准及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标准  GB50009-2001 砌体结构设计标准  GB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GB50011-2001 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  DB 33/1001-2003 建筑桩基技术标准 

12、60;JGJ94-947.2 自然条件:7.2.1  根本风压 0.45kn/m27.2.2  根本雪压 0.45kn/m27.2.3  本地区抗震根本烈度为 6度;7.2.4  工程地质资料由地质勘测设计公司提供岩土详细勘察报告7.3 设计要求: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商业用房           3.5餐厅      &

13、#160;         2.57.4 结构体系7.4.1 本工程包含,商业楼2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有剪力墙。  7.4.2 地基根底     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柱下为独立承台;桩基持力层1-3层中风化凝灰岩层。7.4.3主要结构材料7.4.3.1混凝土1层三层 C35 C35 C30承台根底梁及底板采用C35混凝土。7.4.5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软件中SATWE2005-4计算程序计算。第三

14、篇 公用和动力8给水排水 本工程本专业采用的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标准、标准等。      <<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 >>                      GB50013-2006(2006年版)      <<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15、>>                      GB50014-2006(2006年版)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              &#

16、160;   GB50015-2003      <<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标准 >>                GB50140-2005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

17、160;           GB5749-8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CJ94-19998.2.1设计范围         

18、承当该工程室内及区域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8.2 给水设计8.3.1水源     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从华丰路及规划路预留的DN200管上各引入DN150进水管,经水表计量后供酒店生活、消防用水。市政供水压力不小于0.2Mpa。8.2.2 用水量1 用水量定额 (c)商业:用水定额100L/人.d,小时变化系数Kh=2.5; (e)餐饮:用水定额60L/顾客.次,小时变化系数Kh=1.2; (i)绿化道路用水:用水定额3L/m2.d;2 用水量表序号 用水类别 备注&

19、#160; 水量(m3/d) 1 商业 175 2 餐饮 70 3 绿化及浇洒道路 18 4 合计 263 最大时用水量: Q=49.68m3/h8.3.3室外给水系统     从市政路引DN150给水管进商业中心,经DN150水表计量后,在围绕商业中心及各栋独立的商业建筑物四周布置给水管网,供生活、生产用水。酒店绿化用水从室外给水管网接出,并设水表计量后单独设管网供应绿化用水。8.3.4室内给水系统 &#

20、160;  商业建筑物多为三层以下,可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控制在0.45Mpa,当水压大于0.35Mpa时采用减压阀减压后供水。8.4  排水设计8.4.1室外排水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外雨水经区域雨水管聚集后,就近向市政管网.。雨水量按暴雨强度公式:q=3360.04(1+0.639lgTE)/(t+11.945)0.825 (L/S.ha)计算,经计算区域总雨水量约500m3/d。污水量按给水量的90%计,为105m3/d。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餐饮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后,与其它生活废水一起排入规划路下预留的市政污水检查井内。8.4.2 室内

21、排水室内雨水、生活粪便污水、生活洗涤污水及餐饮含油废水分流排至室外。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雨水立管沿柱子敷设,安装后由建筑进行伪装,屋面雨水排水设计重现期P=5a。室内排水采用双立管系统,设专用通气管,排水立管每隔一层与专用通气管相连以保证排水系统形成良好的水流条件。8.5管材选用及敷设方式室外埋地给水管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室外雨水管和污水管采用U-PVC加筋管。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室内雨水管和污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8.6 消防用水及灭火设计详见“消防和平安专篇8.8 节能、环保、详见第四篇有关专篇9.通风与空气调节9.1 设计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标准或规定:1. 采暖通

22、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             GB50019-20032.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修订本              GBJ16-872001年版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3、0;  GB50189-20059.1.2甲方提供的资料9.2 设计范围 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9.8 通风设计变配电房设计机械送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按不小于10次/时设计。排风排至屋顶。暗卫生间及开水间设计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按不小于15次/时设计。厨房设计机械送排风系统, 换气次数按不小于40次/时设计。9.9 防排烟设计详见“消防和平安专篇9.10 节能、环保、详见第四篇有关专篇10电气10.1设计依据(1) JGJ/T 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 (2)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标准 ; (3)

24、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 ; (4)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标准 ; (5) 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6) 国家相关电气设计标准。10.2设计范围 1. 配变电所系统;  2. 动力照明配电系统; 3. 防雷接地系统; 4.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0.3供电设计10.3.1负荷性质本建筑为二类民用建筑,其中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应急照明设备、消防报警用电设备等均属二级负荷,普通空调用电设备及一般照明等属三级负荷, 10.3.2负

25、荷计算按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如下,详细计算见“负荷计算表。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 1810kW计算负荷:      有功负荷               1280kW无功负荷补偿1400kvar后   50kvar视在容量           1375kVA平均需要系数&

26、#160;        0.71平均功率因数补偿前       0.78平均功率因数补偿后       0.9310.3.3供电电源和电压本工程由二路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供电,二路电源均引自附近区域性电力开关站二段不同的10kV母线,以电缆埋地方式进入商业中心配变电所。上述两路10KV电源同时供电,并各承当本工程的50%电力负荷。本工程的动力、照明配电电压为380/220V。10.3.4配变电所商业中心

27、设置10kV/0.4kV配变电所一座,其变压器安装容量为:2 x1250kVA。配变电所10kV中间不设母联开关;变压器低压母线侧设母联开关,母联常断,母联开关和两侧电源总开关设电气联锁,先断后通。10kV配电柜选用中压负荷开关柜,10kV进线设置负荷开关保护,变压器供电回路设置负荷开关加熔断器保护。10.3.5电能计量及功率因数补偿本工程在配变电所集中设置低压电容器补偿屏进行自动补偿,总补偿容量2×350kvar,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0.9以上。10.4配电设计10.4.1配电系统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如:商业中心、水泵房、 站、消

28、防中心等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一般商业用房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消防动力设备、应急照明、 机房、变配电所用电等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互投。两路低压电源分别引自两台由不同高压电源供电的变压器的低压母线。10.4.2导线、电缆选择及敷设方式配电干线一般选用阻燃型电缆、插接式封闭母线,消防配电干线一般选用矿物绝缘电缆或耐火型电缆。配电干线一般在电缆桥架或专用电气管道井内明敷。配电支线一般选用阻燃型铜芯绝缘导线穿钢管暗敷或在电缆桥架内敷设。所有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电气竖井内敷设专用的扁钢接地干线,配电

29、箱至单相插座的接地极设一根专用的PE接地线,所有安装高度低于2.4m的灯具外壳都应与专用PE线可靠连接。10.4.3配电设备的选型及安装本工程低压配电箱均采用平安型配电箱。在电气管道井内等场所安装的配电箱选用明装型号,其他场所的配电箱、插座箱一般选用嵌墙型号。本工程选用的插座均为平安型插座,在卫生间、厨房、等潮湿场所选用防潮防溅型开关、插座,此类场所内电气设备的保护开关一般采用漏电保护开关。10.5照明设计本工程照明设计主要为一般场所的普通照明设计,照明电源均引自变电所,供电采用分区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重要场所照明、公用照明和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切换箱供电。照明电源电压为220V,照明配电箱选

30、用平安型配电箱。商场、办公室等场所采用节能型荧光灯,设备房等采用吸顶灯,楼梯、走廊等主要采用节能型筒灯作主照明。按消防要求设置必要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照明指示灯。照明灯具一般采用分区集中控制,其他小房间、楼梯间、走廊等场所采用分散控制。所有的照明灯开关、插座均暗装。各场所的照明设计标准符合“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商场                      200l

31、x走廊                     50lx厨房                    200lx消防控制室、变配电所、配电间、弱电间、楼梯间、水泵房、排烟机房、重要机房的值班照明等处的应急照明按1

32、00考虑;门厅、走道按30考虑;其他场所按10考虑。各层走道、拐角及出入口均设疏散指示灯。11弱电本说明以下局部所涉及的弱电系统的设计均为推荐性质的规划设计,具体视甲方要求而定。11.3通信自动化系统11.3.1语音通信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中,程控自动数字交换机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开展,现今的PABX应将传统的语音通信、语音信箱、多方 会议、lP技术、ISDN(BISDN)应用等当今最先进的通信技术融会在一起,向用户提供全新的通信效劳。11.5背景音乐及紧急播送系在播送室内设有镭射唱机、录音机等,走道、商场、餐厅等均设有背景音乐。当有火灾时,切断背景音乐,接通紧急播送。 11

33、.6综合保安监控系统11.6.1保安闭路监视系统设置保安室(与消防控制室共室), 内设系统矩阵主机、视频录像、打印机,监视器及24V电源设备等。视频自动切换器接受多个摄像点信号输入,定时自动轮换(130s)输出监控信号,也可手动任选一个摄像机的画面跟踪监视、录像、打印。 在各栋建筑的街道入口、各主要通道等处设置摄像机。第四篇  消防平安、环保卫生、节能12消防与平安12.1   设计依据本工程依据国家有关消防标准、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34、0;        GB50011-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标准            GB50084-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标准              GB50140-200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标准        &#

35、160;   GB50116-98 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                  GB50057-94(2000版)12.2   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 18100M2,其中:商业中心:5600M2,其它商业用房:12500M2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商业中心为二类。商业街地上局部耐火等级为二级。12.3  建筑消防消防通道:结合地块

36、的整体规模,在各栋建筑四周设计了46米宽的环行消防通道;并在商业中部设置一条4米多宽的景观消防车道,使之形成环线。12.3.4防火防烟分区商业中心:每层设多个独立的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2000 M2;防火分区内每500M2设置防烟分区。12.3.5 平安疏散:各楼层楼梯疏散宽度均满足标准要求, 12.3.6建筑构件12.3.6.1主楼内隔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满足标准要求的耐火等级。12.3.6.2凡室内管道井,待管道安装后,在楼板处均采用相当于同层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逐层封堵。12.3.6防火隔绝:当作防火墙用的防火卷帘采用特级复合式防火卷帘,其背火面耐火极限

37、不低于2h.12.4  建筑平安:       12.4.1玻璃门窗、雨蓬和玻璃栏杆的玻璃均采用平安玻璃。12.4.2楼梯栏杆以及上人屋面女儿墙加栏杆等高度为1.1m,并且平安可靠。12.4.3突出立面的构件与主体构件均连接牢固。12.5 给排水设计12.5.1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3h;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3h;从市镇预留的DN200给水管上各接DN150进水管,沿建筑物四周布置成环状管网,并在环网上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10座。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

38、m。室外消防管网为低压制。12.5.3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竖向不分区,消防水量初期由屋顶消防水箱供应,消火栓加压泵启动后,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m3,设于屋顶。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充实水柱>10m,每个消火栓箱内设有报警和直接启动消防泵的按钮及卷盘。     消火栓加压泵设商业中心一层消防水泵房内,型号为XBD-30-90HYQ=30L/S,H=0.9MPa,N=45Kw共2台,一用一备。消火栓加压泵可由消火栓箱内按钮直接启动,也可由消控中心

39、控制。13.5.6 其它灭火在建筑物各层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标准>>配置规定数量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12.5.7消防控制在底层设有消防控制室,自动喷淋、消火栓系统的火灾信号,屋顶水箱和消防水池的液位信号以及消防水泵的自动控制均设在消防控制室内。12.6 防排烟设计有可开启外窗的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方式,长度不超过60m的走道,有可开启外窗时可采用自然排烟,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走道面积的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设加压送风系统。12.7 电气设计12.7.1建筑防雷根据自然条件、当地雷电日数、建筑物的高度和重要程度,本建筑属二类防雷建筑物。本设计采用屋顶

40、女儿墙上设置避雷带,屋面上设置不大于10m×10m的网格避雷网、以及利用屋顶的金属构筑物以防直击雷;各层的钢构架、外墙上的金属栏杆和门窗、竖向的金属管道和圈梁及混凝土内的钢筋可靠连接,以防侧击雷;利用柱子内主钢筋作接地引下线;利用建筑物的桩基、底板内钢筋网作综合接地体,构成整个防雷接地系统。为防止雷电波的侵入,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和金属管道均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在入户处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12.7.2 接地及平安(1)系统接地型式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变电所内的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进行直接接地,变电所内所有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须可靠接地;消

41、控中心以及弱电机房等场所内予埋专用接地极,其工作信号接地、功率接地及保护接地合一。各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 。 (3)接地装置要求本建筑采用综合接地系统,利用本工程的桩基、承台和底板内的钢筋网作综合接地体,要求底板地梁内有2根以上面积不小于16mm2的主钢筋焊接连成电气通路,并分别与桩基和承台内相应的主钢筋焊接相连。(4)防触电选用的电气设备均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装符合电气平安规定。所有插座回路均设漏电保护装置。12.7.3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本建筑物为二级保护对象,采用全面保护方式,在一层设置消防控

42、制室,分别监视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探测监视和控制。      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一般场所设感烟探测器。按现行标准要求在适当位置设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对讲 插孔、在消火栓箱内设消火栓报警按钮,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感温、气体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水流指示器、检修阀、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      在消防控制室设置联动控制台,可实现自动控制或和手动控制。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消防播送机柜,消防紧急播送按各栋建筑分路,当发生火灾时,消防中心值班人员可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自动或手动进行火灾播送,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13环境、卫生13.1  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 18100M2,其中:商业中心:5600M2,其它商业用房:12500M2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商业中心为二类。商业街地上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