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_第1页
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_第2页
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_第3页
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_第4页
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杆件的变形 简单超静定问题一 、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拉(压)杆变形计算2熟练掌握圆轴扭转变形计算与刚度条件3掌握积分法求梁的弯曲变形4熟练掌握叠加法求弯曲变形与梁的刚度计算5理解超静定概念,熟练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6了解弹性体的功能原理,掌握杆件基本变形的应变能计算 二、 内容提要1拉(压)杆的轴向变形、胡克定律拉(压)杆的轴向变形为,式中、分别为变形前、后杆的长度。当杆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可以应用胡克定律计算杆的轴向变形,即 (4.1) 图 4.1式中,EA称为杆件的抗拉(压)刚度。显然,轴力FN为正时,l为正,即伸长变形;轴力FN为负时,l为负,即缩短变形。公式(4

2、.1)的适用条件:(1) 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即;(2) 在长度内,FN,E,A均为应力常量。当以上参数沿杆轴线分段变化时,则应分段计算变形,然后求代数和得总变形。即 (4.2)当FN,A沿杆轴线连续变化时,式(4.2)化为 (4.3)2拉压超静定问题定义 杆系未知力的数目超过静力平衡方程的数目,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确定全部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或静不定问题。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建立变形几何方程,将变形与协调关系与力之间的物理关系带入几何方程得到补充方程,再与静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可得到全部未知力。解题步骤:(1) 画出杆件或节点的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确定超静定次

3、数;(2) 根据结构的约束条件画出变形位移图,建立变形几何方程;(3) 将力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代入变形几何方程,得补充方程;(4) 联立静力平衡方程及补充方程,求出全部未知力。超静定结构的特点:(1) 各杆的内力按其刚度分配;(2) 温度变化,制造不准确与支座沉陷等都可能使杆内产生初应力。3圆轴的扭转变形与刚度条件 超静定问题1, 变形计算圆轴扭转时,任意两个横截面绕轴线相对转动而产生相对扭转角。相距为l的两个横截面的相对扭转角为 (rad) (4.4)若等截面圆轴两截面之间的扭矩为常数,则上式化为 (rad) (4.5) 图4.2 式中称为圆轴的抗扭刚度。显然,的正负号与扭矩正负号相同。公式

4、(4.4)的适用条件:(1) 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的等截面圆轴,即;(2) 在长度l内,T、G、均为常量。当以上参数沿轴线分段变化时,则应分段计算扭转角,然后求代数和得总扭转角。即 (rad) (4.6)当T、沿轴线连续变化时,用式(4.4)计算。2, 刚度条件扭转的刚度条件 圆轴最大的单位长度扭转角不得超过许可的单位长度扭转角,即 (rad/m) (4.7)式 () (4.8) 根据刚度条件可以进行校核刚度、设计截面与确定许可载荷等三类刚度计算。 3,扭转超静定问题 定义 当杆端的支反力偶矩或横截面上的扭矩仅由平衡方程不能完全确定,这类问题称为扭转超静定问题。 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根据变形协

5、调条件建立变形几何方程,将扭转角与扭矩间的物理关系代入变形几何方程得到补充方程,再与静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可得全部未知力偶。 4梁的变形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1,挠曲线 挠度与转角 在外力作用下,梁的轴线由直线变为光滑连续的弹性曲线,称为挠曲线。在对称弯曲情况下,挠曲线为纵向对称平面内的平面曲线,其方程为梁横截面的形心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用表示。梁横截面相对于原来位置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称为截面转角,用表示。小变形时,有 图4.3 在图4.3所示坐标系中,向上的挠度和反时针的转角为正,反之为负。 2,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在分析纯弯曲梁的正应力时,得到弯矩与曲率

6、的关系对于跨度远大于截面高度的梁,略去剪力对弯曲变形的影响,由上式可得利用平面曲线的曲率公式,并忽略高阶微量,得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即 (4.9)将上式积分一次得转角方程为 (4.10)再积分得挠曲线方程 (4.11)式中,C,D为积分常数,它们可由梁的边界条件确定。当梁分为若干段积分时,积分常数的确定除需利用边界条件外,还需要利用连续条件。 挠曲线的某些点上的挠度或转角是已知的,称为边界条件。挠曲线是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在其上任意一点,有唯一确定的挠度与转角,称为连续性边界条件。 3,梁的刚度条件 限制梁的最大挠度与最大转角不超过规定的许可数值,就得到梁的刚度条件,即 , (4.12) 5

7、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叠加原理 在小变形和线弹性范围内,梁在几种载荷共同作用下任一横截面的挠度与转角,分别等于每一种载荷单独作用下该截面的挠度与转角的代数和。 应用叠加原理的条件 小变形与材料在线弹性范围。 6简单超静定梁梁上未知力的数目超过静力平衡方程数目,仅由平衡方程不能确定全部未知力,这类梁称为超静定梁。超静定梁的解法与前述拉(压)杆、扭转超静定相同。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判断超静定梁的次数。解除多余约束代之以多余约束力,得到原超静定梁的相当系统。注意解除多余约束以后的梁应该是静定梁的形式。2,根据相当系统的变形与原超静定梁的变形应该相同,建立变形协调方程。3,将变形与力之间的物理关系代入

8、上述变形协调方程,得补充方程。由补充方程解出多余约束力。4,由平衡方程求梁上其余的约束反力。然后就可以进行梁的强度与刚度的计算。7.杆件的应变能1,应变能 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因发生弹性变形而储存在弹性体内的能量,称为应变能或变形能。用或表示。2,弹性体的功能原理 在弹性体变形过程中,储存在弹性体内的应变能(或)在数值上等于外力所做的功W,即 (4.13) 图4.4 3,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应变能在线弹性范围内,由功能原理得 当杆件的横截面面积A、轴力FN为常量时,由胡克定律,可得 (4.14)杆单位体积内的应变能称为应变能密度,用表示。线弹性范围内,得 (4.15) 4,圆截面直杆扭转应变能

9、在线弹性范围内,由功能原理得 将与代入上式得 (4.16) 图4.5根据微体内的应变能在数值上等于微体上的内力功,得应变能的密度: (4.17) 5,梁的弯曲应变能在线弹性范围内,纯弯曲时,由功能原理得 将与代入上式得 (4.18) 图4.6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弯矩沿轴线变化,此时,对于微段梁应用式(4.18),积分得全梁的弯曲应变能,即 (4.19)设横梁ABCD为刚体。横截面积为76.36mm2的钢索绕过无摩擦的滑轮。设F20kN,试求钢索内的应力和C点的垂直位移。设钢索的E=177GPa。1.求钢索内的应力以横梁ABCD为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解得 钢索的应力 2.求

10、C点的垂直位移作结构的变形位移图如图c所示。因ABCD为刚体,故发生位移后,A、B、C、D仍为一直线。小变形条件下。可以“以切线代替圆弧”画变形图。由B1向钢索作垂线得点,设。同理由D1向钢索作垂线得点,设。则钢索的伸长为。由胡克定律由图C,得C点的垂直位移为C点的垂直位移1.求钢索内的应力与解法一相同,得2.求C点的垂直位移由弹性体的功能原理,即杆系的两杆均为钢杆,E=200GPa,。两杆的横截面积同为A=10cm2。若BC杆的温度降低20,而BD的温度不变,试求两杆的应力。设杆1受拉力,杆2受压力。以节点B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所示。因B点的未知力有三个,而平衡方程仅有两个,故为一次超静定

11、问题。列平衡方程 (1)作结构的变形位移图如图c所示。图中为温度引起的变形,为引起的变形,为引起的变形。小变形条件下,以切线代替圆弧。变形后B点位移至B1点,即两杆在B1点铰接。由图c得变形协调方程 (2)物理方程为 (3)式中为温度改变量。将式(3)代入式(2),得补充方程 (4)联立求解式(1)与式(4),得 杆1 杆2 传动轴的转速n500r/min,主动轮1输入功率为P1=372.8kW,从动轮2、3分别输出功率P2=149.1kW,P3=223.7kW。已知70MPa,1/m,G80GPa。(1)确定AB段的直径d1和BC段的直径d2;(2)若AB和BC两段选用同一直径,试确定直径d;(3)主动轮和从动轮应如何安排才比较合理?.确定d1和d21)求外力偶矩2)作轴的扭矩图,如图b所示。3)按强度条件设计直径,AB段 BC段 4)按刚度条件设计直径,AB段 BC段 经比较,取,2若AB和BC两段选用同一直径,则。3若将主动轮放在两从动轮之间,则,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