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1页
高中生物专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2页
高中生物专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3页
高中生物专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4页
高中生物专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 遗传的分子基础安徽4.右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B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部位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元素只含C、H、O、N、P。在双链DNA分子中, A等于T也占全部碱基的20%。由于A+T+G+C=100%、C=G,得出C和G各占全部碱基30%,所以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解

2、旋酶作用于氢键。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16条脱氧核苷酸链,有两条母链含15N,所以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8.安徽5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 A.18、26 B.28、22 C.26、18 D.44、8【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mRNA分子是单链,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8,即U+A=44%,则C+G=56%。由此mRNA分子反转录形成的DNA分子的模板链中,A+T=44%,G+C=56%。由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中,A=T,G=C,故A与T各占22%,G与C各占28%。北京3、下图为某种

3、真核生物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的部分图解。有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b表示RNA聚合酶,a表示核糖核苷酸链B该图表示DNA解旋,脱氧核苷酸链正在延伸C该图表示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D该图表示以氨基酸为原料,多肽链正在合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转录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图中所示过程为转录过程,a表示核糖核苷酸链,b表示RNA聚合酶,A项正确。B、C、D均错误。江苏10、下表表示某真核生物酶X的基因,当其序列的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替换时的假设性蛋白质产物(用甲、乙、丙、丁表示),根据此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相对于酶X的活性相对于酶X的氨基酸数目甲100%不变乙50%不变丙0%减少丁

4、150%不变蛋白质甲的产生是由于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后,对应的密码子没有改变蛋白质乙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单一碱基替换现象无法解释蛋白质丙的产生蛋白质乙和蛋白质丁的氨基酸序列一定不同A B C D 武汉3反义RNA是指与mRNA或其它RNA互补的小分子RNA,当其与特定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可阻断该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抑癌基因的一个邻近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其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该反义RNA导人正散细胞,可能导致正常细胞癌变 B反义RNA不能与DNA互补结合,故不能用其制作DNA探针 C能够抑制该反义RNA形成的药物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D该反义RNA能与

5、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伯乐马信息题6、一个T2噬菌体的所有成分均被3H标记,其DNA由6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1/6,用该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51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含3H的培养基制备标记噬菌体B该过程共需要6×105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C少数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带有放射性D子代噬菌体可因基因重组而表现出不同性状【答案】B【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进行基因重组,也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制备。虽然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带有放射性,但在侵染时蛋白质外壳并不进入细菌体内,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需的原料均来自于无放射性

6、的细菌,故均无放射性。由题意,鸟嘌呤占DNA全部6000对碱基的1/6,即2000个,则在该DNA中,胸腺嘧啶为4000个。由于亲代的DNA参与子代的半保留复制,故151个子代噬菌体共需150份原料,即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000个×150600000个6×105个。合肥最后一卷3下图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代谢的部分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会因为黑色素不能合成同时患上白化病C、当人体衰老时,因酶的活性降低而导致头发变白D、基因的功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C【解析】:同一个

7、体体细胞中所含基因一般相同,因此基因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苯丙酮尿症患者可以从环境中摄取酪氨酸,因此不一定患上白化病。基因的功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功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神州智达1下列物质的合成都能够体现“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AATP和胰高血糖素BRNA聚合酶和淋巴因子 C神经递质和呼吸酶D血红蛋白和促甲状腺激素金太阳11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型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R型菌。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

8、患肺炎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AS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BS型菌是由R型菌突变形成的CR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型菌D加热后S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答案】C【解析】选C。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说明R­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型菌。11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课标3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

9、代自交,且逐代淘汰aa,有关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a产生的两种精子(或卵细胞)的比例为11BAa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C若通过单倍体育种方式可得到100的纯合体D育种过程中没发生突变,该物种没有发生了进化【答案】D 【解析】:Aa的精子(或卵细胞)的类型为A:a=11 。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若通过单倍体育种方式可得到的个体全是纯合体。育种过程中虽然没发生突变,但是有选择,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该物种已经发生了进化,所以D正确。天津3、玉米株色紫色对绿色是显性,分别由基因PL和pl控制。玉米株色遗传时出现了变异(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10、图中子一代株色因染色体变异有紫色和绿色B该变异不能传递到子二代C该变异是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引起D该变异无法用显微镜观察鉴定【答案】A【解析】本题综合考察染色体变异和遗传定律,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亲本紫株发生了染色体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该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鉴定,C、D项错误。图中子一代中含有缺失染色体的个体由于没有显性基因,表现型为绿株,该变异可以遗传给子二代,A项正确,B项错误。重庆1研究发现,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癌变前衰老肝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免

11、疫B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D衰老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答案】C。【解析】衰老细胞是被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吞噬,或细胞自身启动程序性死亡机制,溶酶体释放各种水解酶,进而消化自身细胞。所以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会不断积累。重庆4下图表示一定时间内某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分析该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Q点时环境发生了变化,此时如果发生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P点时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 C该种群中基因型Aa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D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解析】从图示A和a基因频率的

12、变化可知,在Q点时环境条件可能发生改变,使得A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基因频率渐渐降低,Aa的基因型频率也会随之降低。如果Q点时环境发生了变化,此时如果发生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因为在Q点之前该环境已经有生物的存在。【答案】C山东4.某海岛上生知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横坐标为个体数,纵坐标为翅长度)。该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可能性最大的是图乙中的 ( )【答案】B【解析】由于大风对昆虫的翅的长度进行选择,翅极不发达和翅极发达的个体适应大风的天气,翅特别发达的昆虫可以飞回来,而无翅或翅极不发达的昆虫在大风来临时躲在无

13、风的地点,所以B选项正确武汉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则该生物为三倍体生物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奇数D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或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幼苗武汉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B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D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福建

14、5生命是自我复制的体系,最早出现的简单生命体中的生物大分子也必须是一个能自我复制的体系。据此推测,在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大分子最可能是A蛋白质BRNAC多糖DDNA金太阳15.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发生倒位的果蝇性状不变【答案】C【解析

15、】选C。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倒位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大部分相应部位还存在同源区段,依然可能发生联会;两个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后代或后代不可育;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生物的性状。金太阳16. 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细胞中,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目为N10、n10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

16、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答案】C【解析】选C。甲和乙有性杂交产生的F1是不育的,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F1含有2个染色体组,共10条染色体,其中5条来自甲,5条来自乙;F1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利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四倍体。金太阳19.研究发现,将同种果蝇分别在淀粉培养基和麦芽糖培养基上培养多代,果蝇仍倾向与在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交配。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类培养基为果蝇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B这种交配偏好可视为一种选择作用C长期选择性交配可能使种群

17、的基因频率产生差异D出现了选择性交配说明果蝇间已产生了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在培养过程中,不同培养基上的果蝇分别适应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分别发生定向改变。交配时,仍倾向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但也可与其它果蝇交配,未产生生殖隔离。如若发生生殖隔离,则不能交配。金太阳20. 许多动物在不同生活季节数量有很大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种种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又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增多.因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如图所示,为抗药性个体),其中瓶颈部分即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

18、种群生物进化的方向B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生物种群进化形成了新物种C在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其抗药性基因的频率增加,是因为有抗药性基因的害虫繁殖能力增强了D在自然越冬无杀虫剂作用时,害虫中敏感性基因频率反而升高,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答案】D【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殖隔离的产生标志新物种的形成;在使用杀虫剂时,不含抗药基因的个体被淘汰,含有抗药基因的个体得以保存并繁殖后代。在自然选择中,适应环境的变异即有利变异。伯乐马信息题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出现的新性状一定能遗传给后代B基因重组不能产生

19、新的基因,但肯定会表现出新的性状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C【解析】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即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此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是不会遗传给后代;基因重组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只可能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但新的基因组合也不一定就表现出新的性状,如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重组,但没有表现出新的性状;染色体片段缺失过程中如缺失的部分对应DNA片段上没有基因存在,则不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非同源染色片段的移接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华南师大附中5下列关于育种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20、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引起染色体变异,它突破了自然生殖隔离的限制B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可通过诱变育种获得C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二倍体西瓜雌蕊柱头培育无子西瓜新品种D转基因技术实质上是DNA的重组,可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神州智达5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 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几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清除镉后的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 B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C清除镉后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D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定向诱导的结果天津8、(16分)下图甲是无籽西瓜育种的流程图,但无籽西瓜在栽培过程中会出

21、现空心果,科研人员发现这种现象与P基因有关(以P+表示正常果基因,p-表示空心果基因)。他们利用生物技术对此基因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甲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或 时,可诱导四倍体的产生,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植株体细胞染色体组数可能有 。(2)图甲中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依据的原理是 ;依据图甲所示过程培育二倍体西瓜制种过程很烦琐,因此可以采取植物细胞工程中 技术进行培育。(3)根据图乙分析,正常果基因成为空心果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已知限制酶X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X完全切割图乙中空心果的p-基因部分区域,那么空心果的基因则被切成长度为 对碱基

22、和 对碱基的两种片断。(4)若从某三倍体无籽西瓜正常果中分离出其中所含的各种P基因有关区域,经限制酶X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对碱基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基因型是 。【答案】 (1)萌发的种子 2、4、8(注:根部细胞染色体组数可以为2) (2)染色体数目变异 植物组织培养(3)碱基对的替换(基因突变) 460 220 (4)(2分)p+p+p-、p+p-p-【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理解能力。(1)培育无籽西瓜时,秋水仙素可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植株,被秋水仙素处理的部分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而没有被秋水仙素处理的部分(如根部)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还会出现8个染色体组的细胞。(2)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植物组织培养可以保持亲本的性状。(3)根据图乙分析,空心果基因有一对碱基对被改变,属于基因突变;空心果p-基因只存在一个限制酶x识别序列,因此基因被切成两个片段,(290+170)和220。(4)若出现170、220、290和460对碱基的四种片段,则该三倍体无籽西瓜存在p+和p-两种基因,基因型可能为p+p+p-或p+p-p-。金太阳39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