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

2、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

3、换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 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

4、;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  位置数对(a,b)     a表示第几列    b表示第几行    列横数行竖数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

5、#247;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6、;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如6.

7、3232的循环节是32.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四单元  可能性1、可能:当所选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则这些选择都有可能。 一定:如果所选的选项只有一个选项,则这个选项一定发生。 不可能:如果要选所选的选项不存在时,则不可能。 2、 占的比份最大则可能性最大,占的比份最小则可能性最小。可能性跟数量的多少有关。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8、83;”,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3、 a×a可以写作a·a或a²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5、10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  &#

9、160;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10、0;除数=被除数÷商  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7、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

11、方程的解。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1、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12、#160;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²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梯形: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13、×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14、;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15、#160;) 4、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 5、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

16、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第七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1、  只栽一端(封闭线路植树问题) 如图:   或间隔数=棵树              间隔长×间隔数=全长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全长÷间隔数=间隔长

17、     2、 两端都栽: 如图: 间隔数+1=棵树              间隔长×间隔数=全长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全长÷间隔数=间隔长     

18、60;   全长÷间隔长+1=棵数        全长÷(棵树-1)=间隔长 2、 两端都不载 如图: 间隔数-1=棵树              间隔长×间隔数=全长    全长÷间隔长=间隔数   

19、0;    全长÷间隔数=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1=棵数        全长÷(棵树+1)=间隔长  基础知识 为了更直观,我们用图示法来说明。树用点来表示,植树的沿线用线来表示,这样就把植树问题转化为一条非封闭或封闭的线上的“点数”与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数之间的关系问题。 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有“点”时, “点数”“段数”1。  例题一  一座桥长30米,在它的两边每隔5米有一盏灯,第一盏灯在桥的起点,最后一盏灯在桥的终点,桥上一共有几盏灯?    举一反三 1、 学校门前的一条路长42米,从头到尾栽树,每7米栽一棵,一共能栽几棵树?题型二 非封闭线只有一端有“点”时  “点数”=“段数”。  例题  肖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