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_第1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_第2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_第3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_第4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时珍夜宿古寺修改稿、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以简约、朴实的笔调叙述了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途中与弟子庞宪因为赶路错过了客店,夜宿古寺的事。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细腻、传神,环境描写烘托、渲染了气氛,“于细微处见精神”,李时珍的一言一行彰显了他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品质”的极好范本。(二)重难点分析文章所描绘的场景,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较远,理解李时珍“万民得福,吃苦也值得”的伟大品格是教学的难点;走进故事,走进古寺,通过读书感受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过程中的种种“苦”是本

2、课教学的重点(三)设计理念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通过“读词”“读句”“读段”的组块教学,为体会李时珍为天下百姓不怕“吃苦”以及严谨认真的伟大品格这一核心教学目标服务。2 .以读为主,以体会“苦”与“苦的值得”为主,前后对照,适当拓展。3 .按照找一一划一一读一一想一一说”的线条指导学生学习。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分清层次。2 .体会李时珍为“万民得福”而不怕吃苦以及严谨认真的可贵精神,弁用这种精神指导今后的学习和生活。3 .初步了解“环境烘托”的写作手法。4 .学习梳理提炼信息的方法,学会浏览课文以及默读的读书方法。5 .养成良好

3、的写字习惯,坐姿正确。三、教学过程(一)质疑课题导入1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预设:如果学生读书的声音很洪亮,但是稍有拿腔捏调,此时,我会抓住时机及时进行引导:同学们,大家读书的声音很洪亮,如果读得再自然一些就更好了。教师范读,指明三四名学生读,适时点评。再次齐读。】2 .读了文章的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读了文章的课题我们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事情发生的地点是?文章的主人公是?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次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着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

4、引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就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学们课前都已经进行了预习,老师要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情况。这些词语,谁能读好?”(二)检查预习,读准字音。一1.读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四字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断垣残壁长年累月本草纲目月光皎洁笔墨砚台若有所悟山风呼啸月上中天【预设:学生通过预习,读准字音应该没有问题,但可能读不出词语背后的画面。教师范读,生再读。全班齐读】同学们,这些词语不仅能够描摹画面还能够讲故事,请同学们用上几个词语或者是带上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本文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三)初读课文,梳理文章层次,划分文章段落。1 .默读全文,看看文

5、章围绕“夜宿古寺”都写了哪些内容?2 .交流问题,梳理主要内容,分出段落层次。(1-4)寻宿(5-7)谈心(8-13)记录3、回顾这个故事,回想这三幅画面,李时珍的这段经历,你最想用哪个字概括?【引导学生说出“苦”】3.李时珍为采得草药而夜宿古寺,这是一种怎样的苦呢?默读1-7段,在文中找出表现李时珍师徒“艰苦”的句子。(划线弁同桌讨论)。大屏幕出示默读要求:(1)不出声,不指读(2)眼疾手快,一目十行3)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记录读书感受3汇报读书心得(李时珍师徒的“苦”表现在哪些地方,哪个方面)。(1)行的苦。【对应段落】: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

6、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重点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请学生谈谈对“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理解。师:饿了就吃一点点东西,渴了就喝一点水,天刚蒙蒙亮就要出发寻访药材,夜幕降临了就找地方住下来。这就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样的生活是一天两天吗?是一个月两个月吗?多长时间?生:好几个月了。师:多辛苦啊!你能把辛苦读出来吗?指名读。师:我听出了你的感动。】让学生带着对词语的理解,再次读这一段。(2)住的苦。【对应段落】: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表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重点词语】:破败到处灰尘长满青苔厚厚蜘蛛网抓住关键词

7、“破败”,读出古寺的破败与荒凉。【师:让我们轻轻推开古寺的门,适时插播课件,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青苔多不多?你能不能读出多呢?谁能读?还不够满!指名读,五分满了!十分满了!不仅角落里有蜘蛛网,而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3)吃的苦。【对应段落】: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重点词语】:枯枝杂草陶碗啃【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苦?苦从何来?从“啃”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同学带着理解读课文。“啃”的还比较轻松,谁还能再读?引导学生多读。真难吃啊!】联系李时珍的背景,衣食无忧与“啃干

8、粮”进行对比,让学生带着对他的崇敬再次读这一段。4师:同学们,他们吃了这么多的苦,难怪李时珍会问徒弟苦不苦,庞宪在回答的时候,说了句“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同学们,我把“挺”字换成“受得了”好不好?5对照着种种“苦”,配乐创设情景,反复品读李时珍的话,体会他“万民得福,苦也值得”的伟大品格。(1)是啊,为了造福万民,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所以,尽管他们走的是布满荆棘的小路,无人问津的荒野,虎狼出没的山林,但他们,没有丝毫的怨言,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他们必须走,读: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2)大家读到这儿,我仿佛看

9、见了师徒两人背着药篓,穿着草鞋,翻山越岭,这天,他们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这时,庞宪发现了一处住所,读: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表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3)是啊,屋顶上,窗户上,都是破洞,时不时有冷风刮进来;墙壁已经坍塌,一半立在那里,一半全是碎砖。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仍然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读: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4)是啊,行的苦,住的苦,吃的苦,尽管他们吃了这么多的苦吧,师徒俩在谈论起来的时候,李时珍也只是笑了笑,淡淡的

10、说了一句:“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同学们,此时,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时珍?(五)感受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不惜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卧。1 .同学们,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造福万民,不仅不怕吃苦,还常常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请大家默读813段,找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说说你的理由。2 .交流读书心得,品味“嚼”“端详”。从“嚼”字体会李时珍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通过“端详”体会李时珍的严谨认真。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感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3 .写作方法渗透指导:同学们,你看,作者通过“端详”“嚼”这两个简单的动词,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李时珍的不怕牺牲以及严谨认真的精神,正所谓“一言一行总关情”,这就是巧妙运用动词的妙处之所在,它让人物的形象生动鲜活起来。大家在今后的习作中如果试着巧妙运用动词,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六)体悟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1 .指名生读最后一段,简单总结,生齐读。“同学们,看着这些文字,我们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总结:这是一个恶劣环境的深夜2 .是的这样一个恶劣环境的深夜,我们看到了: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传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我们还看到了: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