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风貌的营造_空间_景观_设计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方法探讨_图文_第1页
小城镇风貌的营造_空间_景观_设计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方法探讨_图文_第2页
小城镇风貌的营造_空间_景观_设计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方法探讨_图文_第3页
小城镇风貌的营造_空间_景观_设计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方法探讨_图文_第4页
小城镇风貌的营造_空间_景观_设计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方法探讨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在当前城镇化加速的进程中,通用的“功能地块”布局主导型规划设计方法不利于小城镇风貌的营造。本文基于对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当前通用规划方法不足的考虑,探讨一种“空间-景观”设计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以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在小城镇风貌塑造中的作用,并结合重庆市金佛山旅游小镇头渡镇的镇区规划实践具体阐明。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过小城镇“大问题”的命题,引发了国内外对小城镇问题的关注。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在“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方针下,我国小城镇在经济社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文历史资源的遗弃其中

2、小城镇风貌丧失,地域特色泯灭,千篇一律现象越来越严重,引起规划高层的关注、规划业界和业外人士的探讨,如仇保兴、任世英、彭震伟、陈秉钊等,他们都指出小城镇风貌丧失的危机,并从多角度提出风貌营造的建议和规划设计策略。造成当前小城镇风貌特色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建设观念片面不当、建设资金不足、管理操作混乱以及规划制度不成熟等。本文立足于小城镇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完善目前通用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在城镇风貌营造方面的不足之处为目标,探讨一种“空间景观”设计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从这个角度为小城镇风貌营造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所提到的小城镇规划专指小城镇规划编制办法中的镇区建设规划一、大中城市相比,小

3、城镇自身发展特点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欧,历史上很多小城镇的风貌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给人以强烈深刻的印象,保存至今的很多小城镇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体验的圣地。那么世界各地的小城镇为什么能展现如此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态风貌?这与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与大中城市相比较而言,小城镇的这些特点仍是易于形成独特风貌的天然资源。(一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组织机制显著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组织机制是他组织(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行为与自组织(自下而上内在的客观力量相互交织协同作用完成的。所谓“自组织”(自下而上,是指主要按“自然力”或“客观力量”作用,遵循有机生长原则,若干个体的意向多年累积叠合来建设城镇的

4、方法,如西欧众多中世纪时期形成的魅力小镇都是“自下而上”有机自然生长的成果,其风貌特色显著。因此,这种自组织机制在小城镇风貌形成中表现的尤为显要,而在大中城市,城市统一的风貌更多依赖于“他组织”的空间控制机制,自组织性则相对弱些。(二区域根植性深,地域特色明显小城镇是周边广阔乡村地区的功能集散服务中心,与这些乡村的生存关联性高,因此小城镇的风貌也直接受到能够体现这片区域土地上最真实的自然、人文、历史、风情民俗等特色的乡村聚集点的影响,而且它们处于全球城镇链条的底端,受全球化影响相对较小,具有形成丰富多彩面貌的本底。相反,大中城市处于全球城镇链条的中上部位,对全球化比较敏感,去地方化现象严重,不

5、同城市间的面貌千篇一律、单调沉闷。(三规模小、尺度温馨宜人,功能类型相对简单但交叉复合度高与大中城市相比较,小城镇人口数量少,用地规模较小,大都属于步行尺度范围,人们对其整体空间风貌小城镇风貌的营造“空间-景观”设计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方法探讨魏皓严许靖涛的可感知性、可意象性强,容易形成心智地图。在对整体空间形象把握和熟知后,人们更倾向于关注空间环境的细部,对其给人的多种情感体验有更高的需求。而小城镇的功能组成类型相对简单、相互间重叠交叉度高,因此相互间的功能冲突不明显。基于这些特点,小城镇规划实践的重点应放在人性化的“景观空间”环境的营造上,把培育整体特色风貌作为小城镇规划设计要真正解决的核心

6、问题之一,而现行通用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在营造整体特色风貌上面有不足之处。二、目前通用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的来源及主要弊端小城镇镇区建设规划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框架下,其内容通常分为八部分(具体参见该法规第二十二条。从这八方面内容看,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沿袭了我国城市规划以二维土地利用布局、交通组织安排的传统,大多只注重平面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对城镇整体风貌与城镇环境等三维的空间艺术涉及较少,力度不够。重点地段的风貌设计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缺乏特色构思的总体规划路网格局中简单的填塞建筑,缺乏运用城市设计中“空间景观”思维去推敲城镇特色,结果导致空间单调与景观非人性化以及原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

7、题。沿袭大中城市“功能地块”主导型的规划设计模式没有考虑小城镇自身的发展规律,孤立的城市设计依附于城镇建设规划,可有可无,不利于小城镇独特整体风貌的形成。基于小城镇区别于大中城市的特点,重新考虑城市设计与小城镇规划的关系,并结合当前规划编制过程,提出一种“空间景观”设计融入型的规划方法。三、“空间景观”设计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的方法(一“空间景观”城市设计思维与目前“功能地块”型小城镇规划相互结合、互相协调,并制定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无论是从小城镇规划的实践还是从城市设计的实践中看,二者都是融合在一起,关联互动,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镇,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

8、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的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但是在同一过程中,二者侧重点不同,城市设计偏重于“空间景观”特色的思考,如空间的可识别性、序列性、秩序和文化心理,景观的生态性、可体验性和宜人性等,这些都直接和小城镇的风貌表达联系在一起。而“功能地块”型规划偏重于城镇功能的合理布局,体现的是城镇内部的经济秩序和效率。如上文所述,小城镇功能相对简单,功能之间矛盾不突出,规划实践实现功能合理布局的目标相对容易,应该在此基础上把追求营造良好的城镇风貌作为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那么如何在现有的法制规划框架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思维以营造良好的、有特色

9、的城镇风貌呢?现有的“功能地块”规划设计思维中应该贯穿“空间景观”城市设计思维,并在现有的规划内容中得到补充和表达,并制定出小城镇“空间景观”总体的城市设计,而这正是目前多数规划实践所忽视的。而且由于这是同一规划过程的两个方面,“空间景观”的总体城市设计应和“功能地块”的规划同时完成,才能配合协调。由于两者有众多的交叉领域,若设计与规划分别进行,其间的交叉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对规划或规划对设计的改动较多的现象,或两者不能协调而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总体城市设计与规划同时完成,可使两者互相检验,互相补充,达到综合效果,为下一层次的城市设计提供有力的指导。“空间景观”总体城市设计所关注的

10、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小城镇总体空间意向、空间结构、重要公共空间的组织系统、总体生态系统以及典型“空间景观”要素的提炼与表达等,关注的重点会因镇而异,但应把这些内容融入到小城镇的总体布局中。(二在“空间景观”总体城市设计的框架引导下,划定特色风貌精华区以进行空间与景观的详细设计对重点地段进行详细设计是目前大部分小城镇规划实践的成果之一,进行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其它一般区域的建设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而这种作用在目前来说比较弱。一方面是因为设计中的“重点地段”被通常理解为功能重点地段,这对小城镇来说一般是指行政中心或商贸中心,这些地方与其相对的一般区域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景观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

11、重点地段对一般区域的引导示范作用不具有针对性和普遍意义;另一方面重点地段是在缺乏 “空间景观”总体框架下划定的,因此其设计缺乏对整体的联系,相对孤立,这样的引导示范作用也就没有多大意义,最终可能会引起整体风貌千篇一律或混乱无序。因此,局部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应与总体城市设计相呼应,局部重点地段应是体现总体城市设计中“空间景观”精华部分的地段,而且其所承载的功能尽量多样化,不仅应包括公共办公功能,商业功能,还要有基本的居住功能。这样重点地段的“空间景观”特征将既有典型性又有普通性,可以较好为一般区域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在重点特色地段“空间景观”详细设计阶段,所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地段空间概念的构

12、思、形态结构的搭建、功能活动的策划、景观的视线的引导、建筑形制的建构以及特色植被的配置等。由于本文重点在于说明“空间景观”设计思维如何更好完善现有“功能地块”规划的方法,不在于说明“空间景观”自身如何设计表达,在此本文不作细讲(但并不是说“空间景观”自身的具体设计不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具体的、实在的空间景观品质高低。(三一般区域内,应充分发挥小城镇自组织机能对形成特色风貌的作用,对其“空间景观”的组织采用非干预的设计策略毋庸置疑,一般区域呈现的“空间景观”风貌直接影响到小城镇总体风貌品质的高低,那么是不是也要对一般区域在“空间景观”方面进行具体的干预和控制?恰恰相反,对其应采用非干预的策略,这里

13、的非干预是在总体框架基础上的非多余干预。主要原因有三:1.小城镇的自组织(自下而上的空间发展机制表现为空间形态的自然有机生长,它对小城镇的风貌的多样性有重要意义,过多的干预规划措施会抑制自组织机能的发挥。2.重点风貌设计区内某些“空间景观”要素会产生连锁反应,渗透到周边普通区域内,从而一般区域内会自然印上重点区域呈现的某些特色“空间景观”要素,为整体上塑造“空间景观”风貌有序统一的一面。3.小城镇进行大面积详细规划设计的经济能力有限,多余的详细设计会给其经济支出增加负担,不具现实意义。因此,非干预策略既保持了小城镇整体风貌的有序统一,又保证了其多样性及丰富性。“空间景观”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方法

14、,体现了小城镇自身的特点,完善了目前通行的“功能地块”主导型的规划设计方法,充分发挥了城市设计中“空间景观”思维在风貌营造中的实质作用,它所影响的规划设计过程与目前通用规划过程有着明显区别(见图1。四、实践运用以下结合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规划实践,具体阐述“空间景观”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在风貌设计方面的运用。头渡镇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处在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金佛山南麓,是南川区重要的旅游建制图1两种方法影响的规划过程对比 镇。由于金佛山水利工程的建设,现头渡镇镇区的大部分建设用地都位于淹没线范围内,头渡镇区将整体搬迁,新镇区作为金佛山风景名胜区南部的唯一入口,亦为金佛山风景名胜区的唯一可车行直达

15、的入口,定性为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的产业的山水风貌小镇(见图2。(一总体“空间景观”概念意向的获取设计首先分析了头渡新镇区的山水环境特征,并研究和总结了川东地域“空间景观”特色,借鉴了国内外著名山水旅游小镇的“空间景观”成功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椎”的“空间景观”意向,即:在场地中部原有浅沟的基础上,疏引山上流下的泉水,保留原有农田肌理,构建有一定宽度的山地特色的水景梯阶。山地梯阶与带型公园绿地相融合,成为整个新镇的公共活动轴、绿化景观轴、联系山上方竹园与山下柏芝溪水库的生态廊道和新镇风貌的集中体验带(见图3。(二总体概念意向融入总体规划,深化为总体城市设计的结构设计将“绿椎”的概念融

16、入到规划布局中(见图4,并形成总体“空间景观”结构:“一纵两横、八节点”(见图5。“一纵”:实指镇中部纵向的景观休闲商业街,上至方竹林,下至滨水公园。主要“空间景观”特色:街道垂直等高线,空间形态模拟梯田的肌理,中部为宽阔的绿化景观带,其间有山上的溪水常流不息,两侧为商业街面,并在局部点缀平台、广场为室外活动提供场地。“两横”:红凌道商业街和蓝桂路居住游憩滨水带。红凌道主要“空间景观”特色:街道形态顺应等高线走向,自由伸展,尺度亲切宜人,界面连续不断;蓝桂路主要“空间景观”特色:沿路一侧为竹苑即家庭宾馆,半围合的院落中点缀竹子,营造优雅的氛围,为过路的游客提供住宿;另一侧为滨水带状公园,可以为游客赏水提供开阔的视野,为游客参与各图2头渡镇的区位 种活动提供丰富的场地空间。“八节点”:根据地段的区位重要性(主要道路交叉点、城镇的入口等以及景观资源的优越性,设计从整个城镇范围内控制了八个公共空间节点。(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强化总体概念,呼应总体城市设计依据总体城市设计,未来头渡“空间景观”特色的营建成败关键在于蓝桂路、红凌道、绿绣街三条特色带以及重要节点的打造上。因此重点设计地段内应包括以上三种不同的特色带以及主要的空间节点,以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