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元通古镇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迎检讲解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元通古镇景区全体工作人员欢迎您的到来!我是本次全程讲解员*,很高兴能为您做导览服务,希望我的讲解能使您满意。我们现在位于元通古镇景区入口服务区,这是为了给游客提供更舒适更便捷的服务,先后花了两年时间由崇州市委市政府通过土地整理全新打造的迎宾大道、游客中心以及生态停车场,迎宾大道采用双幅路设计,在中心和两边30米范围内进行绿化处理,给游客带来生态环保的第一印象,游客中心停车场面积6500平方米,设有停车和回车线,停车分区,有大小车位、残疾人车位,分设出入口有专人值管,采用绿色植物作为绿化隔离线,管理制度完善,生
2、态青砖点缀以暗绿色线条,和游客中心相得益彰,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元通古镇景区扑面而来的古朴厚重。(如专家问还有没有其他停车场,回答还有杉木林农贸市场停车场3000平米,景区停车场总面积1万平米。)现在我们来到了景区导游全景图,图上准确标识出了主要景点和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包括各主要景点、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公布了咨询、救援、投诉电话(游客中心前台接待人员要记住号码),采用中英日韩四国语言对照说明,文图相符,方便中外游客游览。接下来我们进入元通古镇景区游客中心,游客中心建筑面积约1306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层为游客提供咨询、行李寄存、公用电话、邮政等服务,设置了咨询
3、中心、游客休息区、母婴休息室、影视厅、旅游纪念品区以及医务室,另外还设置有电脑触摸屏等设施,配有为特殊人群服务的轮椅、童车、拐杖、雨伞等设备和用具。二层设置了监控室、警务室、投诉室,同时为游客提供咖啡、茶等休憩服务。游客中心齐备的旅游服务功能充分体现了我们以客为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我们先到景区沙盘为大家介绍元通景区概况和今天的参观游览线路。元通古镇位于川西平原西南部,距离成都35公里,距离崇州市区11公里,位于崇州市环山旅游线的核心位置,具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元通古镇规划区总面积 1.1 平方公里,南起工农兵大桥,北至泊江河,东达永渠街,西到怀华路。核心区面积566亩,主要范围包括
4、入口服务区、文化街、双凤街、麒麟街、半边街、增福(横)街、东盛街及众多巷道。元通古镇景区自2013年开始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历时2年,先后共投入近3亿元,严格按照 “一标三则”以及四川省A和A标准,启动并完成了景区一期工程包括入口服务区(景观大道、停车场、游客中心)、惜字街牌坊、供销社改造提升、汇江桥广场、永利桥广场、沿河风貌提升、街区风貌改造、福音广场、黄家大院改造提升,景区二期工程即将打造元通塔、浮香广场、永利桥广场、亲水平台和水码头。今天我们的游览线路是从游客中心出发,沿着河堤步行至汇江桥头,再漫步汇江桥,领略元通三江汇流美景,然后到麒麟街上的黄家大院、黄氏宗祠、天主堂、罗家大院
5、,然后穿过横街子,邂逅夏家茶楼品茶观水,接着走下西河游步道,一览古桥风韵,接着参观黄公馆,在水湾七号稍作停留,体验旅游特色纪念品,最后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的魅力,参观双河遗址国家级藏品,结束后回到我们的游客中心,整个游览过程大约一个多小时,因为我们的线路是单线游览,不走回头路,所以请大家紧跟我的步伐进行参观。我现在带领大家开始参观游客中心内部接待功能设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介绍,我们先参观景区旅游商品及邮政纪念品服务区,然后我们来到影视厅,正在循环放映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景区宣传片巴山蜀水 元通神草,充分展示元通古镇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风光、淳朴的民风,接着我们经过景区宣传资料区来到接待
6、服务区,这里我们为游客提供公共电话、咨询、导游等服务,其中我们提供中英日粤多语种导游服务,并特聘两位高级讲解员为游客提供更专业的讲解服务。 大家请这边走,我们来到游客中心AAA厕所,特别设置有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提供无障碍通道,便于特殊人群使用,配备盥洗设备、挂衣钩、卫生纸、洗手液、面镜、干手器等设施,厕所内部配备有体现元通古镇特色的摆设和图片,有专人管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管理到位。接着我们来到医务室,这里设有专职医务人员,医护人员均有上岗执业证书,急救箱、急救担架、日常药品都配备齐全。母婴休息室:元通古镇景区本着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专门设置了母婴休息室,内部设置婴儿床、休
7、息沙发等设施设备。请大家跟我来到游客中心二楼,我们依次参观警务室、监控室、投诉室。警务室、监控室:元通古镇已经实现全景区广播覆盖,在汇江桥头、人员集散广场等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地方均设置有广播喇叭,随时提醒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广播景区的实时动态;元通古镇景区同时也安装了30个摄像头,可实现景区的全方位监控,随时注意景区的实时动态。同时元通古镇制订了24小时轮班制度,安排专人进行值班,随时处置景区的突发事件。投诉室:接下来进入的是投诉室,投诉室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专门设置了投诉电话,配备有专人24小时接受游客投诉,设置有游客投诉记录簿,各位专家可以翻看。元通古镇景区基本实现WIFI全
8、覆盖,大家可以打开手机连接我们的WIFI,体验百度直达号(百度页面输入元通古镇)。接下来,请各位小心脚下,我们回到楼下坐观光车到汇江桥头,请各位跟我来河堤下清明上河图展板前大家眼前看到的是元通本地画家精心描绘的古元通印象,5桥6庙4馆,街巷阡陌,熙来攘往,前店后院,通江达海,好一派热闹非凡。(可指给大家看比较著名的景点,特别指出元通独有的五桥公署)看完了元通的前世,大家请屏气凝神,随我一步步走上河堤,我们即将为您展开一幅元通今生画卷。沿着徐徐河风,大家可以看到对面就是有着成都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元通古镇核心景区了,现在我们即将开始元通古镇“千年小成都,院巷老生活“的寻古探幽之旅。河提上“垒起七星灶
9、,铜壶煮三江,元通上河图,活色又生香。”这首打油诗不知道是否代表了大多数游客此时的感受?元通建镇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这里名为水渠乡,意为水渠纵横的地方。明朝时这里建有圆通寺,后兴场建镇,便以寺名为镇名,称为圆通镇,意为圆和通顺,到了民国时期,为了便于书写,便把圆满的“圆“改为元宝的“元”。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元通了。大家的左手边便是味江、泊江。文井江三江汇流之处,这三条河流再次交汇,贯穿整个元通古镇,因此元通古镇的水运交通十分便利,水力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便是川西平原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水运码头。元通的土特产川芎、土烟等都由这条水运航道运往全国各地,也正是
10、因为如此,元通在当时也是附近许多乡镇的货物交易集散地,许多客商常年聚居于此,生意兴隆,一片繁荣。至清咸丰年间已成大镇,据说旧时的元通每天至少有60艘船只运行在河面上,每当入夜之后,江上帆影林立,渔火点点。民国崇庆县志记录当时盛况:“商贾殷阗,廛栉比,江中舳舻上下转运无歇”,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当时元通的盛况。元通古镇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大家可以看到,元通镇上的建筑均是沿河一路修来,上千人家临河而居,商贾川流不息。南方各省的商人也纷纷到此兴商建业,加之其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在明朝时便有“良田数万亩,烟火数千家”的美称,也因此有小成都之称。正是因为其商贸经济的发达,元通镇在当时涌现了许多达官显贵和富
11、商,也因此形成了元通独特的庭院文化。现在在古镇街头,桥头江岸仍然默默伫立着会馆大院等,见证着古镇昔日的辉煌。说到这里,各位可能会有所疑问,既然当时的元通这么繁荣,那为什什么现在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了呢?那是因为解放后,高速公路渐渐兴起,航运渐稀,以至今日在镇边连一支小船都看不到。元通自此由盛转衰慢慢淡出世人的视线,但元通老街、老院、老集市的特有文化底蕴完好无缺的保留了下来,和其他古镇商业气息过浓不同的是,元通古镇至今仍有股气定神闲的味道,这和元通居民一直还在镇上生活,骨子里传承着祖辈的豁达和包容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个活着的古镇”,一个游客这样评价元通古镇,元通古镇最近几年来摄影、拍片的人越来
12、越多了,“原汁原味”、“记忆中的成都”等怀旧的词语也不断出现在网络上作为元通的评语,一幢幢民房,一条条街巷,让元通古镇在稍显浮躁的社会里沉淀了下来,拉长了时光的影子,摸着这历史的边边角角,也许,游客在这里找到的不仅是逝去的旧时光,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汇江桥汇江桥是川西最早的铁杆桥,被誉为“川西第一铁索桥”,除两端桥楼,中间几座带歇山顶的凉亭在宽阔的江面上颇显风致。其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桥不是最早的桥。据载,原先在下场处有座清代嘉庆年建的汇江桥(距今汇江桥有近三百米),遭洪水冲垮,光绪年重建,后又因清明会人多坍塌,募资再建,造型如同今日之桥,惜毁于“文革”期间。1986年,当地人慷慨捐资,重修了今
13、天的汇江桥。桥长156米,宽2.5米,三墩四孔,由十一根铁杆组成,每墩上建有风韵独特的桥亭,中亭为重檐四角攒尖式,其余为单檐卷棚式,两端还有桥门楼,为重檐歇山式造型。桥身两端各有30米的引桥,桥端竖石狮以扎紧,固定钢绳,承托绳上铺设的路板,为了增加安全性,去年元通古镇景区专门重铺了桥板,在桥上设置多处安全警示牌,增加了防护栏杆,安装了监控和安全广播,实行24小时监控,还有专人对桥上游客流量进行监控,全面保障游客安全。汇江桥中央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河道整治,二期工程中会修建两个码头,以后除了步行过桥进入古镇之外,游客还可以坐船进入古镇,让游客进入景区更有融入感。三江汇流处,我们在二期工程中会修建元通
14、塔,塔的风格为明清七层古塔建筑,塔的每层8角设置风铃,登上此塔可以北迎泊江水、东观古镇、西眺味江、南赏成都平原,让游客有每层一道景、每层一片天的不同视觉效果及内心感受。 我们站在桥上, 看江水从身边流过,依稀看到元通曾经的华丽,想象着当年元通的繁华,让人感叹“逝者如斯夫”。下汇江桥到惜字宫我们已经进入元通古镇,在我们右手边哥特门和中华传统小青瓦房是跨越空间的组合,古今中外在这里凝固定格,槐荫满庭民居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当时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元通本地人出资修建的,还曾因其门庭过高,挡住了黄家的风水特意被黄家后人请去吃饭告诫,这段轶事很少有人知道,都是屋主后人主动介绍给游客的,我也是从游客
15、那里听来的呢。在元通,听故事、钻巷子,左弯右拐、前瞻后顾,“仁里义乡”的老元通游览起来可是别有一番韵味,只怕时间不够。惜字宫惜字宫是地震后原址重建,眼前这座字库塔,高20米,共有5层,字库为5层6面加一个顶的塔式结构,字库的每一面都会有历代书法家和文人的赋画诗作,因为古时的人们敬惜字纸,惜字得福,所以凡是写了字的纸都不会随意丢弃,而是拿到这座字库进行焚烧,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们相信通过袅袅升起的炊烟能与神灵交流,以求得幸福安康,平安富贵的善果。麒麟街在清朝时期,元通的商业经济中心转移至麒麟街,在当时麒麟街是元通古镇最热闹的一条街,也是元通古镇三街九巷中具有中枢作用的一根龙脉,麒麟街全长314米,
16、街面及街沿单侧共宽9米,在所有的古镇中都很少有这样宽的街面,这也说明了当时元通作为川西平原重要的水路码头其商贸之发达,经济之繁荣。麒麟街是元通古镇的正街,用今天的话来讲,是这个地方的黄金地段,是商业经济发达的地方。正因为如此,这条街是过去元通古镇达官显贵和文化名人的聚居之地。挑出的灰色飞檐、高大的猫拱、在青瓦屋顶之中隐约出现,暗红色的门板和石柱撑起了一个个木制的门面,竹竿撑起的凉棚下堆着各式传统百货,当年的车夫、脚夫就源源不断地从这些小巷运进运出各种土特产和商品。元通古镇景区对麒麟街进行了全面的风貌整治,梳理了管线,统一了店招店牌,对沿街商铺进行了规范整治,形成了良好的风貌效果。黄家大院大家往
17、前看,前面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第一个大院,黄家大院,黄家大院建于1914年,这所大院是川军旅长黄润馀的居所,他的爷爷黄虎成曾入朝为官,同治时期以军机攒战之职随左宗棠赴西北平叛,但他也在一场战役中壮烈捐躯,同治帝追封他为“建威将军”“提督军门一品官”领赏黄马褂,由缘于此,1905年清末新政时,黄润馀凭借其祖上的功德,被保送到成都北较场武备学堂学习军事,为他成为本地最有影响力的“元通国王”奠定了基础。黄家大院现存的完整建筑有两座,经楼和正厅,经楼分为上下两层,有三个壁炉,楼上的正厅当年作为经楼,黄润馀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会到经楼吃斋念佛,左右两侧厢房是斋戒时黄润馀夫妻分别居住之所。而黄润馀之所以修建
18、这座经楼是因为黄润馀曾是川军旅长,杀戮深重,在脱下军装回归生活之后,反思自己,为求得心安便修建了这座经楼。正厅的体量以及房梁高度都是麒麟街上最高的,以此也可以看出黄家当时在元通古镇的地位。正厅的下面还有一层当年主人用来通风除湿仓储之用的地下室,现陈列的是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元通古镇有2000多年的制陶历史,制陶工艺也十分精湛,所以陶艺大师吕建军也因其悠久的制陶历史将其作品放到此处展览,也是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的完美融合。大家右手边的玻璃房是为游客准备的DIY陶艺室,游客可以在这里制作属于自己的陶器,感受元通传统制陶工艺。现在看到的是为游客提供休憩休闲服务的咖啡厅。外围展示的是一些现代陶艺品。黄家
19、大院到黄氏宗祠的路上刚刚我们已经提到,因川军旅长黄润馀的关系,黄家掌握着整个崇州的政治经济命脉,是元通古镇势力最大的一个家族,我们即将参观的是黄氏的宗祠,在以家族为社会细胞的社会结构中,宗祠不仅是承担一个祭祖的功能,同时也是一个家族凝聚人心的核心,族中大事都是在这里进行商议的,在当时有的宗祠还设有学堂,供族中子女学习。也正因为如此,宗祠比起一般的民居来说修建的更为华贵辉煌。而黄氏家族的宗祠可以说是更为富丽堂皇。接下来就请各位专家一起跟我进入内部进行参观。黄氏宗祠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黄氏宗祠,请各位专家随我入内,二门门坊上的石刻联匾上题有“贵本备文”四个字,是由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的诗人、学者、书法家
20、林思进先生所写,其寓意在于叮嘱黄家后人不要忘记根本。大家可以看到在二门的左侧有一个小侧门,按照传统,非正式的祭祀都只能从小侧门进入,因此除了清明节和春节祭祖之外,平时只有守香人从小侧门进入。各位专家有兴趣的可以进行体验。黄氏宗祠建于1934年,是一个一门进二重的四合院,后院为一楼一底,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屋内窗户为尖顶,为欧式建筑风格。后院夹了一个法国传统的哥特式的建筑,四根大柱子,捧起雕刻精细的石灰等混合的尖顶,类似于西方的教堂,在松柏的掩映下格外显得西洋化。在刚刚的参观下,相信各位也已经发现,当年的黄氏宗祠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客栈,相信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要把宗祠改造成为客栈?各位别急,听小
21、袁给你一一道来。其实黄氏宗祠在最初便是一座客栈,明清时期黄氏后人黄井范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客栈,后来随黄氏家族逐渐兴旺,他的儿子便劝黄井范把客栈从这里移除改为黄氏家族宗祠。所以我们现在将其改造为客栈也是追本溯源,还其本来的面貌。黄家祠堂往天主堂(路遇保洁人员)景区配置了30多名环卫工人流动清扫景区,为游客提供干净舒适的游览环境;(路遇安保)景区配置了20多名安保人员,对景区定时巡逻,保障游客安全有序游览景区。路过福音广场现在我们就回到麒麟街,左边是福音广场,通过园林景观将黄家大院和天主堂连成一个景观主题,打破古镇原有建筑堆砌格局,主题打造“老成都餐饮住宿”业态,不久就能开放接待,到时游客朋友们可以
22、在这里体验老成都原汁原味院巷老生活。天主堂这里就是天主堂,建于1903年,它的门壁中式传统中透着异域欧洲风情,砖石结构的仿三叠檐牌坊,造型却是爪角微翘的哥特式门壁。并排三孔门洞,门楣上方书有“诸圣之宗”四个大字。整个门壁除了哥特式的尖顶,门顶的十字架以及门柱的上联外,其他方面均是中式传统文化的体现,例如门联的下联中提到了孔子,门楣门壁上的浮雕都是仿中国传统木结构的挂落,雀替样式,装饰有瓜叶花果等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教堂两侧的窑雕式对联,是用元通土陶工艺制作的,在川西地区独属元通古镇烧制的陶器造型精美,色泽通透,牌匾烧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足以证明当时元通古镇制陶工艺的精湛和制陶历史的悠
23、久。封火墙那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四面封火墙,它的建筑手法完全是中式传统,并且融合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因为麒麟街上的建筑大多都是木制结构,最大的隐患就是火灾,所以在古代封火墙的就是起着阻断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害的作用,而现在每家每户配备灭火器,主要景点都有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设备,但现在的封火强依然发挥了它的作用。 进罗家大院前为了经商和安全的需要,元通民居分为两种布局,一种是一楼一底式,上面是吊脚楼,楼下是铺面;一种是前店后居式,前面是铺面,后面是天井和住宅。也许因为偏僻,也许因为当地人浓郁的怀旧情结。在连排的商铺中,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几家大户人家的宅院。只不过大门开得很小、很隐蔽,主人把
24、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大门两边宽敞的商铺,期待这种变化能够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富裕。如果不仔细地观察或者打听,你是很难发现朱红色的大门里面居然别有洞天。墙上露出飞檐翘角,古建装饰的若隐若现有点犹抱琵琶的味道。罗家大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罗家大院,罗家大院是由元通古镇的传奇女商人罗幺寡妇独立主持修建的,二门是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上面的亭台楼阁据说是欧洲罗浮宫的缩影,二门上有石刻联:竖起楼台遮日御;打开门第看风潮。横额:是一洞天。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就是我修建这座房屋只是用来遮风挡雨之用,打开门第看风潮就是说其地理位置优越,后院背靠汇江,打开门便可以看到汇江上的人来人往。当年在保路运动时,罗幺寡妇带领二十多女兵参加
25、了当时的保路运动,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再来看这幅对联是不是别有风味?这里的风潮不仅仅是指江上客商来来往往的情景,更是指的天下大事,从这里也可以看书罗幺寡妇虽是一名女性,但是却有着身在庭院心观天下的胸襟与情怀。进入大院我们可以看到楼上走马转角楼精美的深雕工艺,说到这里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当年罗幺寡妇在修建罗家大院选用掌墨师时,因其工程浩大,来了许多的师傅匠人和徒弟,第一天工作时,主人便命所有的工匠做一只木马,并在木马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拴上绳索,一头栓于河边的槐树上,一头放于河水中浸泡,然后便去喝茶听戏,这便是第一天的工作。第二天时又让所有工人把木马从河水中捞起来,放在太阳下暴晒,然后又去喝茶看戏
26、。这便是第二天的工作。第三天时主人命所有人找到自己的木马,让主人细看,结果发现所有的木马都是歪七扭八,因为木马是工匠们制作时用来盛放圆木的工具无关紧要。所以一般的工匠都不会精心制作,但是其中一个小师傅的木马在经过阳光暴晒和河水浸泡后依然完好无损,他也因此成为了罗家大院建造的掌墨师。虽然当时这在工匠里引起来不小的质疑,但从结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现在我们从故事中分析罗幺寡妇选择掌墨师的举措,不难看出她的精明、能干。第一、她从小徒弟的木马制作中看到他的精细;第二、木马的制作都如此精细,房屋更不会马虎;第三、如果有不足或遇到难题,小徒弟的师傅一定会无微不至的指教把关,因为这是他们师徒二人的作品;第四、
27、徒弟的成功难道不是师傅的骄傲吗?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成功便在不言中了。现在的罗家大院也因其精致的建筑成为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外景拍摄基地,现正在举办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展览。整个展览分为古代冷兵器时代展、国民时期内战情景展、小型模拟电影拍摄展、川西风情庭院展4个区域,请各位专家随意参观。罗家大院到横街子前方我们所看到的的牌坊被称为仁里义乡牌坊,这是当时在元通经商的外地客商主动出资修建赠与元通当地居民的。这其实是因为元通人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与当时的外地客商相处融洽,赢得了外地客商的尊重。所以才主动集资修建这座牌坊赠与元通人民。横街子到了横街子,以前也称“增福横街”,横街子长66米,街面宽3米左右,阶沿单
28、侧宽0.6米,主要展示当地居民手工编制的竹编和木具等,不仅能补贴家用,而且展现出能工巧匠们精湛的工艺和数百年来人类的智慧结晶,大多数竹编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宁静的元通古镇在这条街显得特别有生活气息,仿佛忽然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旧时光,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时光机,集体穿越几分钟。夏家茶楼前面就是夏家茶楼了,夏家茶楼的经营历史已有100多年了,是元通古镇品茶的好去处。著名剧组大波剧组也在此取景拍摄,茶楼里面也留有照片纪念,各位专家不妨走进去看看,虽然夏家茶楼为纯木制结构,但是历经百年沧桑仍然保存完好。茶楼分为上下两层,茶楼底中间有个天井。夏家茶楼还有一口古井,据说从茶楼开业起就从这
29、里汲水沏茶了,井水清冽甘甜,泡出来的茶青碧如玉,茶香沁鼻,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夏家茶楼依然保留着老虎灶和当年烧水用的铜壶,您如果有兴趣,请亲自用您打上来的井水用灶头上百年的铜壶烧开水,泡一壶您亲自泡出来的元通好茶吧,这里还可以稍作停留,欣赏一下盖碗茶茶艺表演。汇江游步道请大家注意脚下,我们即将走下汇江游步道。各位专家应该注意到我们左手边的河面十分宽阔,河水十分清澈,这里曾经作为川西平原第一农资产品交易会清明春台会的主会场。元通清明春台会起源于汉代的游乐,唐宋时名为蚕市,元代一度中段,明朝恢复,清初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至今。元通清明春台会也与成都百花会、乐山炎帝会并称为西蜀三大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30、,现只有清明春台会延续至今。黄公馆黄公馆建于民国时期,现保存完好。黄氏公馆的主人是曾任崇庆县参议长的黄润生,黄公馆也是出黄家大院之外麒麟街上第二高的建筑,另外,刚刚我们参观的罗家大院与黄公馆最大的区别就是,罗家大院是商住两用,而黄公馆只是用来居住,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黄公馆的富贵大气。黄公馆最主要的建筑形态就是走马转角楼,黄公馆的走马转角楼是元通古镇最大的走马转角楼。“走马”是指二楼廊道可以前后贯通,“转角”是指上二楼的楼梯因转角分为两段,这种结构的楼梯,比直梯更安全也更有韵味。黄公馆的侧院中指的一提的是厢房上的彩色玻璃,这在当时十分珍贵,是从台湾买回来的日本货,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当年黄家的富贵
31、。整座黄公馆显出了当年黄氏家族荣华富贵,也曾作为影视剧红色档案的取景地。现由印小天等人主演的谍战剧解密也正在此进行拍摄,现黄公馆内还保留其拍摄现场。清明春台会刚刚我们以及提到,元通清明春台会的举办地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河坝,因此元通清明春台会又叫做“逛清明河坝”,会期为7天,有时甚至达到一二十天,河坝里的文化、物资交流盛况。每年前来体验的游客众多,游道两旁十分拥挤,自元通古镇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后,考虑到每次举行清明春台会的游客安全以及环保问题,经反复研究最后决定将其场地移至新游客中心附近,这对于元通古镇的环境保护以及春台会的统筹规划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元通清明春台会在鼎盛时
32、期,每天进出春台会主会场的接近24万人,其活动主要有赛神、游乐、备耕等,届时有城隍出游等巡游队伍,在出游队伍中值得一提的是汇江老龙,据历史记载,每举办一届春台会龙身便增加一节,清明春台会有记载以来已有367年的历史,因此便有367节龙身,每节龙身长3米,到现在为止,整个汇江老龙长约1公里。汇江老龙是清明春台会历史的载体。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另外,清明春台会作为川西平原最大的农资产品交流平台,有利于农事,给农村生产和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水湾七号大家现在到了水湾七号,它是集喝咖啡、品茶、观赏表演于一身的休闲娱乐场所。未来这里有捕鱼、唱渔歌等元通特色活动,在极大增强了游客
33、的参与性、互动性。我们的左边远处大家看有个拦水坝,特别为保证元通古镇水上活动安全修建的,二期将修建两个码头,就是对岸的游客中心和这里的古码头,拦水坝的使汇江河流的流速变得平缓,也使汇江的水位上升,这方便了从游客中心到古码头之间船只的来往,对于乘船参观两岸风光的游客来说也提高了安全性和趣味性。水湾七号汇江桥头在未来我们将会把这一片区域打造成为集生活、观赏、娱乐服务于一体的滨河景观带。在打造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对外招商引资,古镇原居民也积极参与其中,眼前所看到的汇江客栈便是元通原居民自己投资120万元左右改造的,这对于提升古镇业态起到了推动作用,以后我们也会不断的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在这里我们配
34、备了救生用具,比如,救生衣等。旅游创意商品店大家现在看到的左边的这栋房屋是我们元通古镇的特色商品店,店中的所销售的都是极具元通特色的旅游商品,另外,店中所有的商品都是由工商局明码标价,以保证各位游客可以放心购买,2楼是品茗的地方,有各类茶道表演,各位有兴趣可以参观体验。双凤街双凤街建于明代,是元通古镇的主要街道之一。双凤街为东西走向,全长301米,街面宽5.6米,街沿单侧宽1.6米,在当时是元通的商业经济中心,所以有许多客商到此兴商建业,所以整个双凤街形成了以会馆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点,在明代时,这里曾有4座会馆,分别是山西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广东会馆,因为历史原因现只保存了广东会馆和江西会馆部分。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就不一一跟大家介绍了。竹编竹编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有悠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借款权益转让合同模板(2024年版)版B版
- 2025年度幕墙抗风抗震加固工程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文化娱乐品牌授权使用许可
- 2025年度出租车司机职业操守与信息保密合同
- 2025年度墓地陵园墓地使用权购买协议3篇
- 2025年度肉类产品加工与销售一体化合同3篇
- 2025年度餐饮加盟店品牌授权与维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猫宠物用品代理销售合同3篇
- 2025版基因编辑技术合作项目建议书编制范本3篇
- 2025年KTV主题房间租赁及定制服务协议3篇
- 成长小说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红色革命故事《王二小的故事》
- 海洋工程用高性能建筑钢材的研发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英语48个国际音标课件(单词带声、附有声国际音标图)
- GB/T 6892-202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 冷库安全管理制度
- 2023同等学力申硕统考英语考试真题
- 家具安装工培训教案优质资料
-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有效开展及策略 论文
- envi二次开发素材包-idl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