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能不演吗?_第1页
主题班会能不演吗?_第2页
主题班会能不演吗?_第3页
主题班会能不演吗?_第4页
主题班会能不演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感于“演”的会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交流思想中逐步丰富认知、提高各种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之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形式之一。所以,历来主题班会课教案设计、主题班会课堂成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的项目之一,成为德育活动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也成为考量学校、班级、班主任的依据之一,成为教师评聘德育职称的依据之一。由此可见,主题班会很重要。也许,太重要了,于是逐渐出现了演的现象,而且越演越烈,大有有“代代相传”的趋势。那么,目前主题班会是怎样演的呢?形式之一:反复排练,班主任为了使主持人和学生的发言、表演达到最佳效果。班主任组织整班学生不厌其烦地反复

2、排练,从主持人到学生发言,一字不落。到时就象演戏一样演一遍,一切都在预设之中。形式之二:借学生。为了使主题班会的学生发言或表演减少打嗝的几率,使之有“质量”、有“水平”,就借来别班的有才艺的、会讲话的学生参加班级的主题班会活动,为这堂主题班会增色。为什么要“演”呢?有老师这样说:主题班会不演是不行的,尤其是全县性的研讨课。到时候,我怕自己在时间和内容上不能很好地把握,我心里没有底。所以。必须要从头到尾全部排一排。有老师还这样说:我们学校的主题班会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也这样。还有老师这样说:我们农村的学生不象城里的学生能说会道,即时发言会怯场,所以只能这样。于是,主题班会的排演就成为理所应当的步骤

3、和教师教育不可或缺的行为之一。说心里话,老师们的这些想法、担忧和做法,是非常具体而真实的。而这些真实而朴素的想法、做法,至少帮助我有了三个方面的认识: 首先,一堂有效的主题班会的召开,需要班主任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是对班主任各种教育技能的挑战。在目前没有(可能以后也不可能有)现成教材的情况下,如何对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筛选和建构?如何围绕主题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如何及时把握和科学合理地把握生成性教育资源?对班主任的教育能力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在目前的理念导向、制度保障、研训体制及其运行模式下,我们能做多少?我们做了多少?其次:许多班主任的心里话,不得不让我反思:一方面,学校

4、生活中的任何级别的教育研讨及其评价,实际上,就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无形而有效的导向。另一方面,面对面广量大的班主任培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用怎样的策略来积极应对、有效干预实践层面上的这种消极学习和相互仿效。第三,面对农村学校教师的担忧,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农村学生是否都“怯场”的问题,但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因为,改变怯场,不是一堂主题班会能解决的,那是一种从小开始的,从细节着手的一定教育观念和行为的产物。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所有的制度及其理念和行为,我们一线的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能改变“怯场”的各种机会了吗?应该说,透过演的现象,让我们反思的是教育的理念、机制和教育的良知。如果

5、不信的话,不妨让我们分析一下主题班会演的效果。首先,从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交流思想,逐步丰富认知、提高各种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角度来看,为了“演”而练的过程,对于有“任务”的学生来说,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仅仅是形式上的不断“完美”,不是情感、态度、认识、思想、观念的自由迸发,由衷表达,碰撞升华。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在教师的预设中,教师不能捕捉到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的把握和引导;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只是“看”的演习,没有激情,没有思考,更不用说体验和感悟了。认知不能丰富,能力也不可能提高,他们只能从反复的排练中,强化着“我只能当配角”的潜意识,长期下

6、去,这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参与的主体意识只能渐渐淡薄。其次,从锤炼班主任捕捉教育时机,提高教育机敏的能力来看,在为了“演”而“练”的过程中,虽然,班主任在不断地指导学生优化着各个细节,以期让学生演得更好,但扪心自问,其重点肯定不是在活动中了解学生、教育引导学生,丰富情感、提高认知。事实上,在演的过程中,班主任在整堂主题班会上往往只是为了最后一、二分钟的总结而存在,从而演变为主题班会的旁观者。这样,从班主任教育的目标来看,似乎有点捡了芝麻丢西瓜的味道。更无从谈起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机敏了。第三,仔细想想,不好的理由还有很多,如反复排演的学生发言,是否是学生的心里话?如果不是,那么一次又一次的无意的

7、肯定,给予了他们怎样的暗示?难道不值得我们必须用教育的良知和责任去反思的吗?因此,我以为,主题班会不能演,也不该演。那么,在引导班主任走出主题班会演的误区问题上,我们的责任和策略是什么?我想起码有三条是必须做的,也是能够做的:首先是努力建立基于能激发大多数班主任想学、肯学的动机和内驱力的可能的各种机制。第二是应该加强基于实践的理论探究,第三是努力倡导理论引领下的实践反思。努力建立基于能激发大多数班主任想学、肯学的动机和内驱力的可能的各种机制的意义和目的是充分调动和激发班主任主动研究主题班会的内驱力。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也是关键的问题。一线的不少班主任都觉得,上一堂主题班会比上一堂学科公开课要难

8、。难在什么地方?没有现成的教材,主题班会的内容和主题需要班主任结合学生实际重新构建,太大了,容易泛泛而谈,太小了,又深入不下去。如何恰到好处,这是一难;一方面,因为一堂主题班会的召开需要班主任花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很多精力,班主任普遍存在怕的思想,另一方面,不少班主任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设计一堂好的主题班会。这是二难。由于主题班会的特点之一是避免空洞的说教,充分运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场景和机会,使学生在其中得到思辨、感动、感悟和教育。不仅需要班主任精心设计、还要求班主任多才多艺,更需要班主任能有效掌控、及时点拨。这是三难;就目前而言,有不少班主任很少有机会观看到不演的主题班会,很少研究

9、主题班会,加之事实上这些年,我们的培训不能普及到所有班主任,许多班主任对什么是一堂好的主题班会感到迷惑,这是四难。由此,我联想到07年班主任技能比武的初赛,尽管,许多学校的领导都能充分认识到比武的重要性,但班主任能积极参与的,学校层面普遍进行的比例实在不多。这一现象折射出什么呢?有德育主任反映:本来,自愿当班主任的不多,还要比武,他们岂不更不愿意当?所以,透过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这四难,其实是班主任待遇、工作量、技能素养、培训等诸问题的集中反映。所以,努力建立基于能激发大多数班主任想学、肯学的动机和内驱力的可能的各种机制。我想是首要的,也是关键的。关于努力建立基于能激发大多数班主任想学、肯学的

10、动机和内驱力的可能的各种机制,我们能做什么呢?本着“到位但不越位”的宗旨,我想,我们不能发动全体班主任,我们至少可以对“我想学习的班主任”做点什么?比如,我们可以利用部分班主任的渴求成功心理,在比武前,为愿意学习的班主任提供学习辅导的机会。象07年进行的在主题班会方案设计前,请专家讲讲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在评比后再有一个中肯的反馈和积极的重构,让班主任参加比武的过程成为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我们还可以利用评价机制、研讨机会引导班主任走出主题班会必须演的误区。只是我们必须有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和正确面对失败的评价与能够宽容的心态。基于实践的理论探究的意义和目的在于让班主任知道,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是好的?怎

11、样设计一堂符合学生实际的好的主题班会。而理论引领下的实践反思的意义和目的在于:让更多的班主任在真实开放主题班会课堂的研讨实践中积累主题班会设计的经验和技能,提高班主任驾驭主题班会的机敏度,实现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交流思想中逐步丰富认知、提高各种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初衷,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品行基础。我们的任务首先是如何把这两个比较抽象的理论问题通过演绎尽可能地接近班主任的工作实际。其次是,怎样加强对主题班会课堂实践的真实研讨和反思,为一线班主任提供真实的研究案例及其理念、方法和技巧。因为,许多实践告诉我们,同样的方案,由于演绎的技巧不同往往有不同的结果。

12、而演绎的技巧有很多,如氛围的营造,班主任的执教态度、语言技巧、生成性资源的把握等,而这些,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所能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基础上的反思、重构、锻炼和积累。于是,我们很有必要反思我们的培训和研究实践。首先,我们自己对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召开,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提炼和研究有多少?,使之形成有价值的可操作性的文本又有多少?我们即使已经形成的有限的关于主题班会设计的文本,是否真的能为班主任提供有用的启发和实践的阶梯?我们一直创导的主题班会部分表演性环节实行分割式排练的策略为什么不能有效推广?是表达不清?宣传不够,还是没有当好介于传播理论并付之实践的研究角色?其次。我们是否真心实意地将班

13、主任参与主题班会的比赛的过程成为了班主任学习饯行理念,提高自身技能的过程?想想也是,就县级层面而言,每次大型活动,与会的大多是校长和德育主任,能让一线班主任参与的机会实在太少,更不用说对一堂主题班会的深入研讨了;每次大型的活动后,我们和执教的班主任是否能坐下来,作认真而诚实的精益求精的交流研讨呢?就校级层面而言,由于,兴趣、时间、能力等种种原因,有针对性的有质量的主题班会的研讨难以开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抛开班主任研究主题班会动机和内驱力问题的前提下,我们的指导有必要重视实践、重心下移,缩量攻坚、以点带面、横向拓宽。重视实践,就是在讲清主题班会基本原则、理念的前提下,一定要提供学员结合学生实际的设计实践和真实的课堂研讨实践,而设计和课堂实施的培训必须象教学一样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并加以落实。换言之,我们的培训课程要具体而可学、能学。重心下移,就是指导要直接面对班主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