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导学案2_第1页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导学案2_第2页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导学案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喀斯特地貌类型,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发育的地貌类型。2、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知识梳理喀斯特地貌概念:是原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 19 世纪末,欧洲学者借用该地名来称呼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地貌: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作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性和淀积作用。形成条件:岩石具有可溶性一最基本条件,空隙和裂隙,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数量; 水的流动包括大气降水, 地面坡度, 裂隙类

2、型和连通性等因素共同早就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的成因岩石条件分布广、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可溶性强透水性好气候条件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地形条件北部、东部、西部地势高,中部、南部地势低漓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生物条件丰富的生物资源, 旺盛的有机质活动, 土壤中有机酸的积累 土壤和流水中有机 酸含量高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能形成喀斯特地貌A. 石灰岩B. 花岗岩C. 玄武岩D. 大理岩2、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的高原是A. 青藏咼原B.内蒙古咼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3、该版面景观是A.九寨沟风光B.桂林山水C.鼎湖山保护区D.长白山天池4、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冰蚀

3、作用B.流水溶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5、该景观地貌属于A.雅丹地貌B.丹霞地貌C.冰蚀地貌D.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周围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是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归结为“四绝”此回答68题:,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据6、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花岗岩B.石灰岩7、“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A.石钟乳B.石笋&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A.流水的搬运作用C.流水的溶蚀作用( )C.大理岩D.砂岩()C.石芽D.峰林()B. 流水的冲积作用

4、D.冰川的刨蚀作用我国一联合考察团对广西喀斯特地貌进行了一次联合考察。联系所学知识回答910题:9、“桂林山水”这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条件无关()A. 岩石条件B. 气候条件C. 生物条件D. 土壤条件10、下列组合描述正确的是黄河中游河段A.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B.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一一云贵高原C.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太行山区D. “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一一桂林山水11. 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A. 石柱、峰林、溶蚀洼地B. 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D.孤峰、溶洞、落水洞12. 有关我国桂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差B. 属于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