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语感_第1页
培养学生的语感_第2页
培养学生的语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我们生活中往往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欣赏到一段优美的音乐,兴之所至,便会情不自禁地随着节奏哼唱起来;如果自身乐感不错,两三遍后,大多能准确地唱出这支旋律。乐感好,领悟力强,对学习音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语言学习中,同样也有语感之说。所谓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丰富的直感:在阅读时,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所以,培

2、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工作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感这种对语言的特有的直觉,看似是与生俱来的,但实则与后天的培养密不可分。语感的强弱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若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能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四点:一、 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就明确指出朗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反复诵读,便能领略语言文字的妙处,似细雨般润物无声,无需刻意追求,读者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3、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中,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用这样的程序:初读领会佳句赏析再读评议。要注意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领会文字间蕴含的思想感情,再引领学生将读者之心与作者之心融为一体,让学生走进文字背后的情境,做到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读中有悟。如读朱自清的散文春,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要读出对春的喜爱之情,有的学生就会理解为高声读甚至于放声喊。这种不到位的点拨,导致学生的朗读没有感情,既不可能体会到春天之美,也无法领略作者的文字之妙。教师若让学生先自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谈从这段文字中看到了春天的哪些景色,听到了哪些声音,闻到了哪些气息,感受到春天的哪些特点,并体会作者欣赏春天时的心情,再让学生试

4、着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评议,讨论该怎样读最好能结合范读,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评边赏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深深理解了作者文字的传神之处,语感自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二、 形象体会,发展语感。文字归根结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符号,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是很发达,单从字面上进行理解,是很困难的,他们在理解时往往离不开具体的颜色、形象、声音、动作。语文书中的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有的插图正好展现了文字的精华之处,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发展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老师在指导学生赏析课文时,如果能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文为学生提供有声有色有形

5、之境,或者让学生来做一做动作、做一做表演,再现文中的情景,学生便能对文字理解得更为深刻。如触摸春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安静成天在花园中流连,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如果简单地读一读,学生无法领略文字背后的精采内容。教师可以让某一个学生闭着眼睛来走一走,谈谈闭眼行走的感受,再来读这段文字进行对照,同时让学生想一想:、盲姑娘安静第一次在花园中行走该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她是如何做到走得非常流畅的?想一想她克服了哪些困难?、她为什么如此执着地“成天在花园中流连”?这样,学生就深深理解了盲姑娘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并理解了她执着的追求。学生能从一段普普通通的文字中领悟到许多的内涵

6、,对文字的感悟力自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三、 指导想象,提高语感。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的智慧不可缺乏的属性。”赏析课文时,如果能如果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脑海中展现各种艺术形象,有助于他们充分理解文字的表现力。如课文月光曲中,作者在写盲姑娘听贝多芬弹钢琴曲时,有一大段景色描写,利用了通感的表现手法,通过盲姑娘的联想,将贝多芬演奏的月光曲(听觉艺术)转化为可视的具体画面(视觉艺术)。学生初读这段文字时,往往不能发觉这段景物描写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老师在指导阅读时,若能结合具体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再结合课文的描写进行领悟,不但加深了他们对乐曲月光曲的

7、了解和音乐鉴赏力,而且提高了他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进而领悟到这段文字的精妙的表现力,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语感。高水平的作者在写作时,往往大量采用类似中国画的的“飞白”手法,想言而不说,笔断意不断,只露冰山一角,让读者自已去发掘水面下更大更美的冰山。如夜莺之歌的最后,展示了这样一番情景:小夜莺仍穿着一身绿色的衣服,坐在村头继续吹着他的笛子。如果让学生展开想象,猜猜这以后又将发生怎样的故事,学生便可以编出比课文更为精彩的“消灭德国鬼子”的情节,再让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何写到此处便嘎然而止?文章是否并不完整?学生在讨论中便能明白:精彩的语言表达,就是用有限的文字来表现无穷无尽的意蕴。这样,学生便不由自

8、主地被语言的魔力深深吸引,文字的感受力大大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大大提高。四、 加强积累,丰富语感。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力和表现力。语文教学,如果单纯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将课文作为教学的示范性基地,并把浩瀚的书海开辟为语文学习的第二战场,让学生肚子里多积累几篇精品文章,多积累一些美词佳句,丰富其语文知识。如教“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可联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秦时明月汉时关”等名句,让学生细细咀嚼诗中画面与意境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举一反三,加深对这三首诗的理解;讲水浒中鲁达从林冲眼中出现一节,可以联系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体会两种不同写法的各自之妙;讲海滨之夜,可以联系威尼斯小艇,看看不同的作家是如何来表现不同的“水中之景”。这样,在丰富知识积累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各式风格的语言的理解,使学生厚积薄发,在以后的口语表达与习作中,灵活运用。总之,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多层次的感受,必须要体现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教学中,老师千万不可因某些学生语感较弱而产生“学生天生语感差,没办法”的心理,也不能采取一些大大跳出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冒进措施,要有耐心,“好汤还需慢火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