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X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 请 书项目名称: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 -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 主持人: XXX 主持单位:XX 大 学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310018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合作单位:汉帛(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志伟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费建明 负责人: 负责人: 负责人: xx 省 教 育 厅二九年九月制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D、自选项目是否招标项目否起止年月2009.01-2010.12.项目主持人姓名季
2、晓芬性别女出生年月1971.08.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副教授/副院长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管理学博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浙江理工大学邮政编码310018电话通讯地址下沙高教园区西区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1993至今服装生产管理本科生64,48浙江理工大学2000年至今 服装品质管理本科生、研究生48,32浙江理工大学2001年至今成衣工艺学本科生64,48浙江理工大学1993年至今服装平面构成服装/立体构成本科生64浙江理工大学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1998-2008成衣生产理论与实践系列课程建设 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2007成衣工
3、艺学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2007-2009成衣工艺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主持单位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522113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王丽君女1971.01副教授 浙江理工大学 校内实践平台李艳梅女1972.10讲师浙江理工大学校外实践平台张颖女1977.01讲师浙江理工大学校外实践平台蔡丽玲女1981.08助教浙江理工大学校外实践平台项目合作单位主要成员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22单位:汉帛(中国)有限公司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高志伟男1958.03经济师汉帛(中国)有限公司实习基地建设单位:达
4、利(中国)有限公司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费建明男1952.02经济师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实习基地建设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项目意义:根据波特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党的十六大报告亦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曾表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发挥重要的作
5、用,可以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实质上是新知识的获取和创造(Kogut & Zander, 1992; Nonaka, 1994)。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从本质上来说,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人的知识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辞海),知识是人的认知实践的产物,它根植于认知个体和认知情境中,因此,新知识的获取和创造总是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概念最早是经济学家熊彼特在把科学技术引入生产体系时提出的。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更是指把已发明的
6、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之后,虽然创新的含义不断扩展和深化,但创新的基石依然是实践。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等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它并非间接作用于创新实践活动,而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创新实践活动的进行,是创新实践活动赖以启动和运转的操作系统(彭宗样,徐卫,徐国权,2003)。根据认识论的规律,学习是一个“
7、实践、认识、再实践”,高等教育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样才能吸收、巩固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被真正理解、掌握,创新也必然发生在这样“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因此,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服装学科是一个应用型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贴近产业的要求分外突出,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而更需要学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浙江是一个服装大省,服装也是杭州市的都市产业,我校的服装教育在全国名列前茅。所以,以我校的服装专业为例,来探索本项目主题,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8、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有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现状: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1、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信,不善于充分利用和积极创造条件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自觉的意识、强烈的愿望和积极的情绪。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是否总能自觉、有意识地支配自己进行实践活动,表现出高度的创新自觉性(周家伦,)。我国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创新启蒙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之长期从事应试教育的教师不注重启发和引导,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自信,没有冒险精神,创新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创新知识基础薄弱,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我国高校大多数专业设置雷同,采用全国统编教
9、材,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学科之间学习知识重复严重,课程设置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设置不够,学生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较为缓慢,没办法又不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迁移。在封闭的校园,学生学习的都是死知识,在死知识中浸泡的学生看不到知识的价值,更没有创新的主动,仅仅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不习惯去主动探索,丰富自己,便形成了知识陈旧落后的局面(曹颖颐,)。3、思维缺乏创新。落后的教学理念以及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我国大学生习惯于跟随性学习,形成了依赖的心理,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行而不思,创新无望;行而
10、三思,脱颖出新。”只有不断思考,反复推敲,并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超越。这正是现阶段的大学生们所缺乏的,多数大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且存在过于严谨、崇尚权威的倾向(宋加涛,)。4、创新成果贫乏,创新技能不强由于学校办学的压力,设施不足,减少了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常常是闭门造车,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实现。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时代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点,既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促进经济科技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又是针对我国
11、教育长期以来不重视创造性培养的必然对策。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而我国高校目前实践教学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上属于已知领域的知识验证和重复,缺乏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独立从事实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而很难形成创新实验研究能力。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相对滞后,好多实验人多设备少,不是学生在做试验而是在听试验。实习环节基本上属于参观性质的活动,学生实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基地的建设相对薄弱,实习单位的功利性很强,很难对生产过程和工作实践有深入的了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方面学生层次确实有差异,另一方面教师的精力投入和人员配备存在许
12、多弊端,设计环节的实际收效不大,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积木式的技术拼凑和模仿,很少有创新(张武升,)。、目前大部分产学研合作仅仅局限于教师,只有极少数学生有参与产学研机会。、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以及产学研的研发中心,各自发展,互不协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创新教育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外,注意大学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美国在200多所大学中建有1000多个各种类型的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研究中心,研究经
13、费主要来自政府和工业界,这些研究中心为大学与工业界的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合作研究与创新的舞台。由美国经验我们可以看到校企合作、教研相长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了重要作用。基于对我国高校现状的分析和他国成果经验的研究,本项目将在“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多维实践平台”是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建立以研发中
14、心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的运作机制,促成三个方面的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局面,切实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改革内容:1、三位一体实践平台硬件的建设。现有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巩固、规范,进而开拓新的学生生产实习基地;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和运作管理,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促进教师工作室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设和规范。2、三位一体实践平台运作机制的建设。构建生产实习基地、实验室、教师工作室的互动、协作,促成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立,以研发中心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真正提
15、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应用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目标1、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培养、建设一支精于、善于开展产学研的教师队伍,把建立高质量的教师研究性教育群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2、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机制,切实提高服装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增加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3、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增加学生的就业通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校外、校内与教师主持的研发中心三种不同类型的实践平台的协作和互相促进;2、多维实践平台与教学计划的有机融合。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1)实施方案、实施方法 a
16、明确多维实践平台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创设问题情景出发,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理念。 b.规范、加强教师工作室的建设。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特长建设教师工作室,对工作室提出明确的管理和考核目标,将教师吸引学生进入工作室纳入工作室的考核,促进教师工作室与企业量和创建研发中心,实现教研相长。 c.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实验室建设与产业的发展能够互动,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和实验教学中的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实验室教师的专业水平。d优化学生生产实习环节,主要是巩固生产实习基地的,开拓新的实习基地,
17、改变生产实习教师的指导方式。目前我院学生有四个阶段生产实习分别为:认识实习、提高性实习、深入性实习和毕业实习,同一专业的每阶段实习分别由1-2位老师带队,学生是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分散进行。本项目研究拟改变这种状况为: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实习,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指导生产实习,并进入不同的实习基地。学院在目前生产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拓展新的生产实习基地,并促进教师在工作室的基础上与实习基地共建联合研发中心。e设计完善的多维实践平台运作机制,确保平台的不断改进和提升。f组织具有能面对未来社会挑战的教师团队,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把建立高质量的教师研究性教育群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
18、保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年度工作计划2009年01月2009年06月,总结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巩固、规范已有的学生生产实习基地、实验室、教师工作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2009年07月2010年03月,开拓新的学生生产实习基地,争取全院建成十家稳定、关系密切的学生实习基地,并对应地发展成联合研发中心。2010年04月2010年08月,在多维实践平台运作机制下,学生进入生产实习基地实习,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2010年09月2010年12月,成果总结、撰写论文。(3)可行性分析a.学院已有各种功能的实验室、教师工作室、5个生产实习基地和7
19、个联合研发中心。b.学院教师有丰富的产学研合作经验。C大学生思维活跃,具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基础教育,掌握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知识机构体系,心理年龄比较成熟,有对社会和本专业探求的强烈欲望。因此,高校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必将得到大学生积极配合。c.学校的相关活动为本项目研究搭建了广阔的平台。1)频繁的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高校中科学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较多,在这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学生的视野将会变得更加开阔,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如果我们提供多维实践平台,辅以指导,相信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研究性学习中来。2)各种竞赛活动日益丰富。近年来,高校中开展了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如挑战杯
20、、新苗计划等,这些活动采用的都是“课题”或“专题”研究的模式,以此为契机,有利于全面推进大学数学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d.课题组成员都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产学研合作经验的中高级称职教师,有较强的专业教育基础,有建设新专业及课程建设的相关经验,有强烈的从事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的能力,已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和完成多项教改课题,有编写教材的经历,指导学生参赛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实践,因此,课题组成员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时可以将他们自己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比较快地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实质。e.为申请该课题,课题组成员已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前期研究工作,课题负责人是我校服装学院副院长,主管国际合作教
21、学管理,既具有较好的第一线教学工作经验,又具有丰富的组织能力和教学管理经验,为圆满完成该课题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工作基础。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本课题完成后将形成以下成果和效果:(1)完成基于多维实践平台的服装专业大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专题研究报告1份;(2)形成多维实践平台的运作机制;(3)发表相关论文35篇;(4)全校服装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均受益,受益人数预计每年约500余名。 此模式可在工科专业中推广,受益面将更广。本课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和创新点:(1)立足浙江良好的服装产业背景,紧扣产业需求,建设多维度的大学实践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
22、力,最大可能地扩大受益面,使专业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受惠。(2)设计教师工作室、实验室和生产实习基地的互动机制,促进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设,形成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多赢局面。(3)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运作,增加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了解,增加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率,也帮助企业选择人才、培养人才和稳定人才队伍。四、教学改革基础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浙江理工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服装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之一,在国内率先创办服装工程专业,93年获准拥有服装设计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99年获准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003年获准为省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23、,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建立起按照“素质教育,意识优先;实践教学,能力优先;创新培养,个性优先”的人才培养建设思路,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国内外同类院校相比,特色明显、社会影响巨大,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服装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和产学研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已进行了数年。本项目组已与汉帛(中国)有限公司、达利(中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研发中心,已吸纳了多名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两家企业老总,热心于教育事业,积极配合校方,以他们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已连续年,吸纳了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多人次的实习。通过研发中心,已有多名我院大学生进入这两家企业工作,并得到好评和良好的发展。课题组成员
24、研究和探索了通过建立多维实践平台培养服装专业人才应用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借鉴目前国内外创新、实践教学及产学研机制的先进理念和方法,研讨提高大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及对策,在高等教育学刊等期刊上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教学改革论文。 我们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的服装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渗透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学习的理念,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和产学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已初见成效。尤其在“成衣生产理论与实践”的系列课程建设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取得了成功经验,通过研究性课题活动,大大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有效激
25、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该成果于今年8月获浙江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该系列课程中的服装生产管理被评为校精品课程,成衣工艺学于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等。这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本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改革研究经验和产学研合作经验(详见),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目前正担任着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职责,在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已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浙江理工
26、大学具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对教学改革建设一向非常重视,近年来不断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每年都设立专项基金进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颁布了多项教学改革活动的奖励方法和激烈机制,出台了多项支持和鼓励教学改革的文件和政策。对省教育厅课题等教学改革活动除课题经费外,学校提供配套经费,并对课题的改革目标和内容给予全力支持,并对课程项目组进行奖励。此外,学校在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选骨干教师中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重要权重。服装学院在国内服装院校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为纺织服装企业输送了大批服装人才,学校及学院对服装专业的建设十分重视,把浙江省打造服装制造业基地的行业背景作为专业发展规划的
27、依据,明确提出以服务服装产业经济为宗旨、以培养人才质量为核心、以教学理念、方法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专业基础建设、积极提升学科层次、努力营造办学特色,学院根据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逐步扩大教师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在应用设计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学校历来都重视对本专业的资金投入,已通过各种渠道巨资购入美国TC2公司生产的人体三维测量系统、澳大利亚发明英国生产的FAST织物风格测试仪、美国格伯公司生产的MTM单量单裁系统、流水吊挂系统等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近年来,政府以及学校对本学科连续投入了数百万元的资金,约计400余万,其中实验实习基地约42万,学校拨人体工程研究室65
28、万,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投入200万,重点学科与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投入约100万(服装工艺、针织等)。同时,浙江理工大学图书信息中心为下沙高教园区信息中心,有丰富的图书、电子期刊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文献和资料保证。总之,这一切都为本课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重点难点:服装专业是典型的面向行业、产业,立足于国民经济主战场和浙江区域经济前沿的专业。学校培养的服装人才不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拥有适应于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创新能力,而服装专业人才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就是以多维实践平台为基础,深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改变原有生产实习、实验、产学研合作相互独立
29、的局面,构建一个三者相互联系,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螺旋向上、不断深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校外、校内与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三种不同类型的实践平台如何实现协作和互相促进以及多维实践平台与教学计划的有机融合,需要得到企业界的配合,也需要教师的产学研能力的不断提升。 附:学校的部分支持和鼓励教学改革的文件:1、 浙江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浙理工教200557号2、浙江工程学院教学奖励条例 浙工院教2003107号3、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管理办法 浙工院教200049号4、浙江工程学院教材建设基金实施细则 浙工院教200345号
30、5、浙江理工大学关于制订2005级本科指导性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 浙理工教200527号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l 教改项目1. 国家精品课程成衣工艺学,2007年2.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教学科研设备,国家财政部项目,2001.8-2003.123. 浙江省精品课程成衣工艺学,浙江省教育厅,2003.12-2006.124. 服装生产管理精品课程建设,2008年5. 女装构成,校精品课程,2006.10;6. 服装生产管理重点课程建设,浙江理工大学,2007.1-2008.12;7. 服装设计与工程品牌专业建设,2007年4月8. 成衣工业样板设计,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
31、,2003.4-2004.12;9. 美国服装教材的特色及其引进研究,浙江省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专业委员会项目,2000年-2003年;10. 纺织服装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的研究,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06.5-2008.5;11. 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系列课程实践教学研究,浙江理工大学,2006.8-2009.6;12. 基于WEB的服装工程教学互动与知识共享数字化平台建设,浙江理工大学,2006.4-2007.12;13. 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的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006.1114. 中外服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浙江理工大
32、学,2004.9-2006.9;15. 服装品质管理教学研究,浙江理工大学,2004.5-2005.12;16. 皮革服装纸样设计教学研究,浙理工大教(2004)8号;17. 贴体设计课程改革,浙江理工大学,200418. 服装工业生产与管理成衣生产技术教学研究,院立浙工院教(2003)51号;19. 高等服装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与改革探索,院立浙工院教(2003)51号;20. 服装结构技术知识体系及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浙江理工大学,2003.4-2005.11;21. 中外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浙江工程学院,2002.9-2003.10;22. 新型服装面辅料及其工艺,浙江工程学院,
33、1998.9-2002.7;23. 成衣理论与实践,浙江丝绸学院,1998.3-1999.3;24. 成衣理论与实践,浙江丝绸学院,1997.10-1998.10;l 科研项目1. 浙江省先进服装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浙江省科技厅,2003.10-2004.10;2. 影响企业知识共享和整合(KSI)的主要典型文化、习惯、社会因素(现象)及其管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1-2006.12;3.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人体体型识别及特征参数的研究,浙江省人事厅,2004.12-2005.12;4. 男西装衬衫形态舒适性研究,浙江省教委,2000.9-2002.12;5. 服装新产品的市
34、场测试研究, 浙江省社科联, 2005.8-2006.8;6.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信息化改造研究,浙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03.5-2004.5;7. 服装批量定制生产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浙江省教育厅,2005.10-2006.12;8. 基于三维测量的杭州女装人体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杭州市科技局2004.10-2006.10 ;9. 面向服装MC协同设计的产品设计知识库管理系统,杭州市科技局,2004.1-2005.6;10. 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省留学回国基金会,2005.11;11. 信息化环境下杭州女装企业运作流程再造,杭州市科技局,2004.12-2005.12;12.
35、 杭州女装板型技术的研究与运用,杭州市科委,2003.7-2005.12;1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文胸着装效果预测模型的建立,浙江省教育厅,2006.7-2008.7;14. 服装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企业委托,2004.1-2004.12;15. 男体三维建模及男装系列产品的开发,企业委托,2002.10-2003.10;16. 男装流行趋势的研究,企业委托,2003.4-2004.1;17. “建立世界一流丝绸女装产业基地”规划,企业委托,2005.7-2006.9;18. 寝具生产工艺与流程改革及管理机制的改善,企业,2007.32009.2;19. 连锁餐饮集团管理系统,企业,2007
36、.42008.4;20. 服装ERP技术提升和软件推广,企业,2006.22008.2;21. 服装新产品开发流程优化研究,企业,2006.92007.5。22. 西服个性化定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浙江科技厅重大招投标项目,2008.4.-2010.9;23. 筒裙激光裁剪机的研制,2008浙江省科技计划,2008.1-2009.12;24. 浙江理工大学-汉帛(中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企业,2008.3-2011.3;25. 基于快速反应的服装供应链战略联盟优化管理模式,浙江省人事厅“钱江人才计划”,2008.1-2009.12;26. 若干排序问题的研究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浙江
37、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10;27.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信息化改造研究,浙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03年5月。28. 服装新产品的市场测试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常规性课题,20054 20068;29. 服装制造新模式-大规模定制理论的应用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常规性课题,2005.32007.7;30. 基于遗传神经优化的个性化服装样板的最优识别,教育厅项目,200310200512;31. 服装企业管理理念推进研究,企业,20048 20041032. 丝绸服装OEM快速反应生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企业,2007.8-2008.433. 杭州丝绸文化和女装的元素与符号研究,
38、杭州市委政研室,2006.102007。34. 武林衣秀(技术组);院立课题(0302019-Y);2002135. 服装多品种少批量生产流程优化研究;省教育厅;浙留基金(2004)2号;2004636. 欧美立体裁剪技术本土化及应用研究,省教育厅,2004.737. 以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省教育规划,2004538. 2006冬运会运动服设计研发,企业,20044;39. 苹果服饰品牌拓展案制订,企业,20027;40. 鲨鱼品牌服饰研究,企业,2003541. 堡罗服饰产品开发设计研究,企业,2003942. 湖州阿祥童装设计和开发,企业,200211;43. 良之
39、森服饰产品开发设计研究,企业,2004644. 新产品开发与生产流程优化研究,企业,2005145. 服装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流程优化,企业,20061l 教改论文1. 坚持三个结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1月;2. 在服装专业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高等教育学刊,2004年1月;3. 在创新中发展高校激励机制,高等教育学刊,2004年1月;4. 21世纪中国高等服装教育展望, 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4月;5. 服装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研讨,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1年10月;6. 谈服装教育的艺工结合性,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3月;7.
40、对我国工程类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8.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1期l 学术研究论文1. 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 to identification of young females' body type.2006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Taipei,2006.10;2. Digital Design Methods of Garment Based on Mass C
41、ustomization, The 35th Textile Research Symposium,2006.The 35th Textile Research Symposium,2006;3. Apparel Digital Design Based on MC.85th Textile Institute World Conference,2007.3;4. Female Body Shap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3D Scan Measurements.85th Textile Institute World Conference,2007.3;5.
42、Consumers Perceptions of Silk Clothing Quality(will be cited by ISTP)The Six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May 26-27,2007;6. The Impacts of Consumer Characters on Online Buying Intention on Apparel: An Empirical Study(will be cited by ISTP),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nagem
43、ent of Technology, June. 1-3, 2007;7. Online Visual Merchandising of Apparel E-retailers (cited by EI),The 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ference,2006.9;8. Market Test Model of New Product on Womens Wear(cited by EI),The 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ference,2006.9;9. Apparel Shopping on the Intern
44、et: Online Product Presentation THE 35th TEXTILE RESEARCH SYMPOSIUM IN HANGZHOU,June 5, 2006;10. Influence of Communication on Creative Team Effectivenes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hared Mental Model(will be cited by ISTP)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ICMI 2007), June 46
45、, 2007, Shanghai, China;11. The Influence of TBT in Fashion Trade and Financial Research IFFT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2,Hongkong;12. 青年女子体型的特征指标及岭回归预测研究.纺织学报,2006年 27卷 4期;1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服装结构设计.纺织学报2006年 27卷 2期;14. 基于销售的服装新产品市场测试模型.纺织学报,2006年第10期;15. 男衬衫基型之研究.纺织学报,2005年 26卷 3期;16. 基于不同方法的人体测量数据重复性
46、研究.纺织学报,2004年 25卷 4期;17. 影响制衣业劳动效率因素的调研分析.纺织学报,2002年第四期;18. 服装生产流水线的优化运行模型.纺织学报,2001年第三期;19. 服装生产流水线上工作站的最优设置模型.纺织学报,2001年第四期;20. 服装企业激励机制优化探析.纺织学报,2000年第六期;21. 丝绸面料缝口性能与缝纫条件的关系纺织学报,2002年 23卷 1期;22. 三维人体扫描仪测量数据与手工测量数据关系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 23卷 3期;23. 基于三维测量的江浙青年女性体型特征及分布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 23卷 2期;24. 智能服
47、装的应用及研发进展.现代纺织技术,2006年 14卷 2期;25. CHANEL女装结构特征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 23卷 1期;26. 基于自适应遗传互相关算法的模板匹配.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 23卷 1期;27. 知识经济导向下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技术经济,2007年第八期;28. 基于三维测量的模特体型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 22卷 1期;29. 服用可调人台初探.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 22卷 1期;30. 基于MTM的服装规格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21卷4期;31. 人台的立体结构与礼服样板的关系研究.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 1
48、9卷 4期;32. 日本大野顺之助人台的特征比较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 18卷 3期;33. 浅析培养品牌服装的顾客忠诚度丝绸,2006年 12期;34. 中童服装成衣规格设计纺织学报,2006年 27卷 3期;35. 服装外贸跟单工作流程与过程控制丝绸,2004年 10期;36. GD752型挠性单剑杆丝织机的应用性能,丝绸技术,1993,第四期;37. 提高绣花生产率的探讨,丝绸,1999,第六期;38. 企业改善管理方法的探讨,浙江纺织,1999,第二期。39. 基于服装智能吊挂系统的优化生产,丝绸,2007.3,排名第一;40. 丝绸服装的感知质量研究,丝绸,2007年12期41. 服装新产品市场测试进展,现代纺织技术,200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上海市优惠价房购买合同文本
- 咖啡店桌椅订购与安装合同
- 2024年挖机施工协议合同
-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书范本
- 2024年购买二手车需谨慎
- 展会与媒体合作协议模板
- 产品制造分许可协议分析
- 个人与企业间借款合同范本
- 成都市白蚁防治工程合同书参考文献
- 广告媒介合同格式参考
-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 复习课件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佛七精进念佛容易着魔请看祖师开示及个人感悟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感官》
- Yes-or-No-questions-一般疑问课件
-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专题培训课件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全套课件
- 腹壁的解剖课件
- 儿科常用药物与急救药物-换算方法课件
- 压花制作(观赏植物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