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二数列期末复习试题集_第1页
上海高二数列期末复习试题集_第2页
上海高二数列期末复习试题集_第3页
上海高二数列期末复习试题集_第4页
上海高二数列期末复习试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列复习(一)一知识点、方法点复习提纲:1、 通项公式的应用(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递推公式的应用(会读框图;由框图写递推公式)3、确定通项公式的方法(1)观察法;(2)利用等差、等比数列定义求通项;(3)已知求(勿忘分段);(4)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叠加、待定系数、取倒数、叠乘以及归纳、猜想、证明)4、基本量问题(列方程,解方程组)注:(1)等差中作差,等比中作比的方法;(2)统一变量、整体带入的方法;5、等差数列和的最值问题(1)由通项判定;(2)由前n项和的函数表达式出发);6、数列求和问题:(1)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2)熟悉几个可求和数列的通项:裂

2、项求和,错项相减,分项求和,倒序相加;7、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1)恒等式证明;(2)整除问题的证明;(3)归纳猜想和证明;(4)简单的几何问题的判断.8、求数列极限的常用方法(1) 定义法:以计算各项观察为主;(2)转化为重要极限;(3)利用极限的运算法则.9、三大重要极限:及其应用.10、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问题(1)定义(2)应用11、等差、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12、项数为奇数、偶数时等差、等比数列项与和间的转化二、能力点复习提纲:1、 等差中绝对值求和问题:(分段问题)2、 利用数列单调性寻找最大项解决恒成立问题;3、 与的关系在解题中的灵活转换;4、 等差与等比数列中类比问题;5、 数列与

3、函数的联系;三、思想方法:(1)方程的思想; (2)基本量的思想;(3)化归的思想;(4)极限的思想.四、课前热身:1、实数96是不是数列满足的项?为什么?2、数列满足,则其是 数列,首项是 ,公差(比)是 3、数列满足,则其是 数列,首项是 ,公差(比)是 4、 已知;则x= 5、 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公比为q;则其前n项和 6、数列满足,则其通项式是 7、数列满足,则其通项式是 8、已知数列满足,则其通项式是 9、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则其通项式是 五、例题分析:1、写出下列数列的通项式 2、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最大项与最小项?3、已知数列满足 1)求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4、已知数

4、列的前n项和,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2)若数列的通项,试求数列的前n项和.5、等差数列中,前n项和为1)已知,问中最大项是哪一项?2)已知,问中最大项是哪一项?6、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若数列是等比数列。 试求常数C7、(1)已知数列求其前n项和(2) 已知数列满足,1)求数列前n项和2)若;试求(3)已知等差数列中,求8、已知:等差数列的第三项为3,前10项和为80.(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从数列中取出第3项,第9项,第27项,第项,按取出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求新数列的前项和.六、练习与作业:1、数列1,4,7,10,13,的一个递推公式是 .2、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且,那么

5、 3、等差数列中,若,则51是该数列的第 项.4、等比数列中,若,则公比= .5、等差数列共有2m项,其中奇数项的和为90,偶数项的和为72,且,则该数列的公差为 6、等差数列中,则 7、数列是首项为-5的等差数列,它的前11项的平均数为5,若从中抽走一项,余下的平均数为4.6,则抽走的数是第 项8、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则9、数列满足,则其通项式是 10、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差数列且,则其前10项和为 11、在数列,已知则 12、数列1,2+3,3+4+5,4+5+6+7,。则数列的通项 13、在数列中 14、数列是等差数列,且,则 15、数列中,求数列的前10项和16、数列是首项为1,

6、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 数列复习(二)一、课前热身:1、 , .2、=_.3、 =_ . 4、=_.5、=_.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在假设时等式成立,要证明时等式也成立,这时要证的等式为_.7、用数列归纳法证明要证明是64的倍数,为了证明当时命题成立,需应用当时命题成立的假设,为此可建立和时相应的两个式子的联系,即.8、在等比数列中,且前项和满足,那么的取值范围为_9、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第二步证明中从到,左边增加的式子为_二、例题分析:1、已知数列和都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则=_2、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的和,则3、 设,利用课本推导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方法,可求得.4、 在等差

7、数列中,若,则有公差。判断在等比数列中,若,是否一定有公比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举出一个反例._.5、 把数列的所有的数按照从大到小,左大右小的原则写成如下数表,第行有个数,第行的第个数(从左数起)记为,则6、已知数列中,通过计算数列的前若干项,猜测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7、已知数列是正实数构成的数列,且满足(是正实常数,)(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2)求的值 .8、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且.(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若由和相同的项依次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证明:若是数列中的第项,则是数列中的第项.三、练习与作业:1在数列中,(为常数),则1. 在等比数列中,则2. 计算:3. 在数列中,前n项和记为,则当n=_时,达到最大值4、(1)数列中, 求数列的极限值(2)数列中,前n项和是,求5、已知求a的取值范围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比为1)求: 2)求:6、= 7、= 8、则k= 9、如果有穷数列(为正整数)满足条件,即(),我们称其为“对称数列” 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