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13_第1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13_第2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13_第3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13_第4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课时作业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间:2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一项用于寻找两种飞蛾:浅色斑点蛾和黑蛾(有黑色翅膀的飞蛾)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状况的科学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年,结果如下:地区数量郊区工业区浅色蛾95%5%黑色蛾5%95%以下哪一项是对飞蛾在研究区域内的不均衡分布的最确切解释()A自然选择发生:在郊区选择了浅色飞蛾,在工业区选择了黑色飞蛾B生活在工业区的孩子们喜欢抓浅色飞蛾玩,解释了那里浅色飞蛾减少的原因C浅色飞蛾更喜欢生活在郊区D悬浮于高度污染的空气中的烟灰染黑了飞蛾解析:郊区几乎没有工业,周围颜色浅,有利于浅色蛾的生存;工业

2、区被污染,周围颜色深,有利于黑蛾的生存,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答案:A2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蓝眼的有36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0.64和0.36B0.36和0.64C0.50和0.50 D0.82和0.18解析:由题干可知,aa有3600人,AA有12000人,Aa有14400人,A基因频率(12000×214400)÷(30000×2)0.64,则a基因频率10.640.36。答案:A3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图,图中阴

3、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图()解析:由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可知:aa的繁殖成功率最高,其次是Aa、AA、故选B。答案:B4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现象说明()A物种是可变的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解析:该现象可说明达尔文学说中过度繁殖、生存斗争的观点。答案:B5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

4、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解析:“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工选择并去掉不好的个体;“分数缸饲养”是指利用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答案:B6生物界多姿多彩,下列关于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生物、所有的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C构成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及其多样性决定其遗传信息的多样性D在体液免疫反应中,抗体的多样性决定了抗原的多样性解析:抗原的

5、多样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并非由抗体决定的。答案:D7对于一个被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潜在的最危险的结果是()A丧失遗传基因的多样性B有害基因的频率将增大C进一步导致生殖隔离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加剧解析:这个小种群个体数量减少,生活条件更加充裕,所以种内斗争不会加剧。这种变化对生殖隔离和有害基因频率的变化也不会有直接影响。而种群数量减少,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则很容易灭绝,从而丧失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答案:A8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岛上蝶类新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变异中不能成为蝶类进化内因的是()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C环

6、境改变引起的变异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解析:生物进化的内因是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仅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答案:C9(2011·广东深圳3月)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指生物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解析:基因突变不受环境控制,环境只是对生物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保留种群中有利的变异类型,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隔

7、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共同进化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答案:D10(2011·南京模拟)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解析:图中A应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但并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有些新物种(如多倍体)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的两种生物除了不能杂

8、交产生后代,也可能进行交配却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答案:B11(2011·山东烟台)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B是自然选择C是自然选择学说D是物种多样性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代表的含义叙述错误。答案:C12(2011·广州模拟)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

9、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物种形成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答案:B二、简答题(共40分)13(10分)右表是某条大河两岸物种演化的模型:表中上为河东,下为河西,甲、乙、丙、丁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回答问题:(1)由甲物种进化为乙、丙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_和_。(2)河东的乙物种迁回河西后,不与丙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内部条件是_不同,外部条件是_。(3)假如游回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请问你判断丁物种是否是不同于乙物种的新品种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_解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

10、论分析物种形成的原因。同一自然区域内的甲物种,由于大河的阻隔,有的生活在河西,有的生活在河东,因河东、河西的环境条件不同,使得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定向改变。由于地理隔离,在河东生活的种群不能与在河西生活的种群自由交配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各不相同,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生物就进化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因此,当乙物种游回河西后,不会再和丙物种共同进化为相同的新物种,而是各自独立进化。游回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丁物种是否是不同于乙物种的新品种,就要看乙物种和丁物种之间是否已经形成生殖隔离,即看丁物种能不能与乙物种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答案:(

11、1)自然选择地理隔离(2)种群的基因频率(或种群的基因库)生殖隔离(3)依据: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方法: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是否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14(12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1)由于蜥蜴过度繁

12、殖,导致_加剧。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3)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解析:(1)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2)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为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3)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为基因库。(4)由于过度繁殖,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

13、加剧。性状的有利与有害是相对的,当环境缺少食物时,联趾个体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更适应环境。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从分子水平看是对有利基因的选择,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5)同一物种个体间的差异为遗传多样性,可用PCR技术扩增后检测其DNA碱基序列的差异。答案:(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2)种群基本单位(3)基因库(4)1)生存斗争(种内斗争)2)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3)基因频率(5)遗传PCR(聚合酶链式反应)15(18分)大豆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呈深绿色,基因型Aa的植株呈浅绿色,基因型aa的植株呈黄色。深绿色和浅绿色植株的繁殖和生存能力相同,而黄色植株会在幼苗阶段死亡。(1)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的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可能的原因是_。(2)基因型为AA的植株,茎叶为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茎叶为黄白色,这是因为光照会影响_,从而影响叶绿素合成。(3)如果让深绿色植株给浅绿色植株授粉,其后代成熟植株中,基因型是_,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