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阅读题_第1页
桃花源记阅读题_第2页
桃花源记阅读题_第3页
桃花源记阅读题_第4页
桃花源记阅读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2、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本文的作者是          (人名),    

3、0;    (朝代)诗人。(1分)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         )    便要还家(         )     怡然自乐(  &#

4、160;      )11缘溪而行的渔人忽然看到美丽静谧的桃林,此景激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并让他产生了穷尽桃林的愿望。请从文中找出这处景物描写。(2分) 12渔人穿国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请你谈谈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2分)  13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仪真仪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3分)   (二)阅读桃花源记,回答7l0题(10分) 

5、;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7(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阡陌:             

7、     向:8(2分)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填序号)   其中往来种作             见渔人,乃大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既出,得其船

8、60;            设酒杀鸡作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极狭,才通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0(2分)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三)阅读下

9、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10、;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属予作文以记之&#

11、160;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橘生淮南则为橘

12、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13、160;                                              11.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

14、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                                               

15、60;                                       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

17、#160;                                                 &

18、#160;                                                 &

19、#16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6分)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1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20、)   予始四望惨淡   予:            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     14. 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分)   风渐劲时:                

21、  猛风大起时:                        15.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分)                 

22、;                                                  

23、;                                                  

24、;                      (四)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25、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2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7、160;           D后遂无问/津者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运输事业)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1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28、;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9、     译文:                                              &

30、#160;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31、0;                                                 

32、0; 13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答:                                         &#

33、160;                               (五)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

34、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

35、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0.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11.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2);(3)。(3分)(六)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36、(14分)【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

37、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畜同“蓄”。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   A.符合  &

38、#160;        B.恰好           C.满足         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39、#160;  曳屋许许声   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

40、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答案】9.陶渊明 东晋或“晋”或“晋代”  10. 类 交错相通 通“邀”,邀请 愉快的样子  11.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2. 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社会风尚”回答。或围绕“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

41、热情好客”回答也可。  13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 的追求与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                                     

42、60;                          (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7(2分)阡陌:田间小路  向:从前的、旧的  8(2分)  9(共4分)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10(2分)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

43、#160;                                                 &

44、#160;             (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答案】9.(3分)C  10.(3分)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各1分,译出大意1分)  11(3分)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12.(4分)(2分)世外桃源  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2)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