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2014年最新专业培养方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53c16a70-6622-4c44-99f0-7553589ccace/53c16a70-6622-4c44-99f0-7553589ccace1.gif)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2014年最新专业培养方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53c16a70-6622-4c44-99f0-7553589ccace/53c16a70-6622-4c44-99f0-7553589ccace2.gif)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2014年最新专业培养方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53c16a70-6622-4c44-99f0-7553589ccace/53c16a70-6622-4c44-99f0-7553589ccace3.gif)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2014年最新专业培养方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53c16a70-6622-4c44-99f0-7553589ccace/53c16a70-6622-4c44-99f0-7553589ccace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2014年最新专业培养方案学院简介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始建于1951年,物理学为学校建校伊始首批建立的专业之一。1991年,增设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2001年,增设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14年,物理学专业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Indiana State University)签署了2+2联合培养协议,在国际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突破。60多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学院一代又一代教师的不断努力下,学院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学院现设物理系和电子工程系。物理系下设理论物理中心、基础物理教育教研室及物理实验中心;
2、电子工程系下设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学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为一本B段招生专业。学院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学院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硕士点。理论物理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粒子物理与高能实验分析团队为辽宁省科研创新团队,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缘结构优良,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员工5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高级实验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29人;博士
3、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4人。我院教师积极投入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十几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数十项,省市级项目数十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被SCI检索论文数百篇;积极出版专著和教材,申请发明专利;有多人获得省部级、市级学术成果奖。学院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先后有多个教学团队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并获批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学院现有教学与实验室总使用面积6500平方米,拥有实验仪器设备3129台(件),总价值1644万元。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
4、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多年来,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种学科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生在教育、科研、管理等各领域成长为优秀人才,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物理学专业(师范类)(070201)一、专业简介本专业设置于1951年,1957年开始招生。分别于2005年和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2014年,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Indiana State University)签署了2+2联合培养协议,在国际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突破。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已经形成专业方向全面、学缘结构优良、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
5、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博士生导师5人。本专业的理论物理学科获批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粒子物理理论与高能实验数据分析团队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批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本专业平均每年获批各级各类科研基金项目5项以上,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40余篇被SCI收录。本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的一体化培养体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具有开放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良好的教学硬件,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专业以培养具有物理学专业的全面知识和技能,接受
6、严格的教师职业训练的毕业生为主要特色。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扎实,具有进一步深造的潜力,在教师教育行业具有很好的信誉和较强的竞争力。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及物理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具备在物理学、物理教育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接受深造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物理学的初步研究与技术应用、物理教学与物理教育研究、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三、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职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7、;2.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业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3.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教育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并具有物理学科教育教学的能力;4.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从事物理教学的基本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及外语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6.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并加以运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7.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
8、科技开发能力;8.了解物理学史、物理学方法论及近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新成就。四、主干学科物理学。五、核心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数理方法、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物理教学法实验。六、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七、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165学分。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学分分布1.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课程平台课程性质学分统计理论学分实践/实验学分学分小计占总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2863420.6%综合素质课程63.6%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12127.3%专
9、业主干课程38155332.1%专业发展课程2716.4%教师教育课程平台教育基础理论与技能课程5274.3%教师职业发展课程95.5%教育实践884.8%综合能力训练平台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331.8%毕业论文(设计)663.6%学分总计1652.集中实践环节学分统计课程平台集中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军训10.6%教师教育课程平台教育见习14.8%教育实习6教育科研训练1综合能力训练平台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35.5%毕业论文(设计)6总 计1810.9%十、教学计划表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4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34学分;综合素质课程最低修满6学分。课程性质
10、课程模块课程名称开课模式总学时其中总学分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基础课程34学分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4832162.53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323222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8064164.54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64481633考试交流与表达类课程大学语文必修323223考查大学外语(一)必修52262634考试大学外语(二)必修64323234考试大学外语(三)必修64323234考试大学外语(四)必修323222考试信息技术类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必修38241423考试体育类课程体育(一)必修2626
11、12考查体育(二)必修323212考查体育(三)必修323212考查体育(四)必修323212考查形势与国防教育类课程形势与政策必修1考查军事理论与实践(含安全教育)必修2考查综合素质课程6学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题必修48321623考查人文与艺术、社会与文化、自然与科技类课程选修64644考查2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92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12 学分;专业主干课程53 学分;专业发展必修课程14学分,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3学分。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开课模式总学时其中总学分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专业基础课程12学分高等数学(一)必修525234考试线性代数
12、必修525234考试高等数学(二)必修969666考试专业主干课程53学分力学必修787856考试热学必修484833考试电磁学必修646444考试普通物理实验(力热)必修484823考试光学必修484833考试理论力学必修646444考试普通物理实验(电学)必修484823考试数理方法必修646444考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必修484833考试普通物理实验(光学)必修484823考试物理教学法实验必修484823考试原子物理必修484833考试电动力学必修484833考试电子技术实验(一)必修242413考试量子力学必修484833考试近代物理实验(一)必修484824考试电子技术实验(二)必修
13、242413考试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必修24241*考试固体物理必修484836考试近代物理实验(二)必修484826考试专业发展课程27学分多媒体技术必修4824242.53考查电工学必修64402434考试计算物理必修4824242.53考查电子技术基础(一)必修646444考试电子技术基础(二)必修323222考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选修323222考查专业英语选修484833考查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二)选修323222考查电动力学(二)选修323222考查物理学前沿讲座选修323222考查量子力学(二)选修323224考查广义相对论与天体物理简介选修323224考查激光原理选修484836考查物
14、理学发展史选修323224考查3教师教育课程平台教师教育课程最低修满24学分。其中,教育基础理论与技能课程7学分;教师职业发展必修课程5学分,选修课程最低选修4学分;教育实践8学分。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开课模式总学时其中总学分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教育基础理论与技能课程7学分教育学基础必修323222考试心理学基础必修323222考试现代教育技术必修48163223考试普通话必修0.5考试书写规范汉字必修0.5考试教师职业发展课程9学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必修80483245考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必修161612考查中学力学专题选修161612考查中学电磁学专题选修161
15、612考查物理教育科研方法选修161612考查中学物理双语教学训练选修161612考查物理教学心理学选修161612考查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研究选修242413考查教育实践8学分教育见习必修1周1周11周考查教育实习必修7周7周67周考查教育科研训练必修3周3周13周考查4综合能力训练平台综合能力训练平台9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3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课程性质开课模式总学时其中总学分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必修3考查毕业论文(设计)必修14周14周614周考查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0701)一、专业简介本专业设置于1991年,同年开始招收本科
16、生。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7人;硕士生导师4人。近年来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十余项,发表EI检索及其他论文数十篇。本专业是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宽口径专业,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为三个支撑点,构建了“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与实践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主管部门举办的科技创新实践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院拥有专业发展必须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大学生实践活动培训基地及实践平台,并与多
17、家企业、研究机构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优化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推进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实践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从事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等相关应用领域的工作潜力。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独立工作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及计算机应用方面从事研究、开发、管理及应用的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三、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基本理
18、论知识和实用技能;2.掌握各种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3.具有一定的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和开发能力;4.掌握计算机原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能力; 5.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趋势和成就,具有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6.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技术资料。四、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五、核心课程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数字与逻辑电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线性系统、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单片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六、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七、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165学分。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9、。九、学分分布1.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课程平台课程性质学分统计理论学分实践/实验学分学分小计占总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2863420.6%综合素质课程63.6%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356.541.525.2%专业主干课程2483219.4%专业发展课程35.521.5%专业综合实践553.0%综合能力训练平台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331.8%毕业论文(设计)884.9%学分总计1652.集中实践环节学分统计课程平台集中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军训10.6%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实习53.0%综合能力训练平台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36.7%毕业论文(设计)8总 计171
20、0.3%十、教学计划表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4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34学分;综合素质课程最低修满6学分。课程性质课程模块课程名称开课模式总学时其中总学分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基础课程34学分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4832162.53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323222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8064164.54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64481633考试交流与表达类课程大学语文必修323223考查大学外语(一)必修52262634考试大学外语(二)必修64323234考试大学外语(三)必修64
21、323234考试大学外语(四)必修323222考试信息技术类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必修38241423考试体育类课程体育(一)必修262612考查体育(二)必修323212考查体育(三)必修323212考查体育(四)必修323212考查形势与国防教育类课程形势与政策必修1考查军事理论与实践(含安全教育)必修2考查综合素质课程6学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题必修48321623考查人文与艺术、社会与文化,自然与科技类课程选修64644考查2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114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41.5学分;专业主干课程32学分;专业发展必修课程25.5学分,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0学分;专业综合实践
22、5学分。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开课模式总学时其中总学分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专业基础课程41.5学分高等数学(一)必修525234考试线性代数必修525234考试高等数学(二)必修909056考试C语言程序设计必修6030303.54考试普通物理(一)必修60603.54考试普通物理实验(电学)必修242413考试工程数学必修323222考试普通物理(二)必修60603.54考试普通物理实验(光学)必修242413考试电路分析必修646444考试电路分析实验必修242413考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修323222考试低频电子线路必修646444考试数字与逻辑电路必修48483
23、4考试低频电子线路实验必修242413考试数字与逻辑电路实验必修242413考试专业主干课程32学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必修4824242.53考试信号与线性系统必修7664124.55考试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必修72482445考试高频电子线路必修646444考试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必修242413考试单片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必修6048123.54考试数字信号处理必修6048123.54考试电磁场理论必修4432122.53考试通信原理必修8056244.55考试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必修2周2周22周考查专业发展课程35.5学分综合应用系列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必修2周2周22周考查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必修
24、2周2周22周考查数字与逻辑电路课程设计必修2周2周22周考查无线通信系统(双语)必修484833考查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必修2周2周22周考查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必修6440243.54考查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必修4432122.53考查DSP技术及应用必修36241223考查专业英语选修40402.53考查数字电视选修52401234考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双语)选修40162423考查数字图像处理选修36241223考查变频器原理及应用选修36241223考查物联网技术导论选修4432122.53考查电子测量技术(双语)选修323222考查计算机技术应用系列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必修401624
25、23考查Matlab必修40162423考查数字系统仿真VHDL设计(双语)必修4824242.53考查Visual Basic 编程技术(双语)选修4824242.53考查网络技术选修36241223考查专业综合实践5学分专业实习必修5周5周55周考查3综合能力训练平台综合能力训练平台11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3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课程性质开课模式总学时其中总学分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必修3考查毕业论文(设计)必修14周14周814周考查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080702)一、专业简介本专业设置于2001年,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26、。现有专任教师8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已经形成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教师科研和教学力量雄厚,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他科研项目6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批国家专利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获省级各类学术成果奖7项。本专业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依托本学院物理、电子、电信、材料、测试分析等基础与科学研究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实践活动培训基地等硬件设施,构建了“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与实践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校企合
27、作项目,已经与多家企业及研究机构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设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主管部门举办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如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参赛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通过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和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等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满足了社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具有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及电子技术等相关领域工作和研究的能力。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掌握宽厚扎实的光电子、微电子、电子技术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及较
28、强实践能力,理工结合,能够在光电子、微电子、电子技术领域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生产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三、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终身学习理念;2.掌握本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实验技能;3.掌握半导体和光电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技术;4.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处理等电子信息方面的实用技术;5.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能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
29、具备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7.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四、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五、核心课程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半导体材料、微电子技术概论、现代光学基础、激光原理、光电技术。六、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七、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165学分。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学分分布1.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课程平台课程性质学分统计理论学分实践/实验学分学分小计占总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2863420.6%综合素质课程63.6%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31
30、53621.9%专业主干课程343420.6%专业发展课程3923.6%专业综合实践553.0%综合能力训练平台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331.8%毕业论文(设计)884.9%学分总计1652.集中实践环节学分统计课程平台集中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军训10.6%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见习24.2%专业实习5综合能力训练平台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36.7%毕业论文(设计)8总 计1911.5%十、教学计划表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4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34学分;综合素质课程最低修满6学分。课程性质课程模块课程名称开课模式总学时其中总学分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讲授实践/实验
3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基础课程34学分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4832162.53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323222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8064164.54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64481633考试交流与表达类课程大学语文必修323223考查大学外语(一)必修52262634考试大学外语(二)必修64323234考试大学外语(三)必修64323234考试大学外语(四)必修323222考试信息技术类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必修38241423考试体育类课程体育(一)必修262612考查体育(二)必修323212考查体育(三)必修323212考查体育(
32、四)必修323212考查形势与国防教育类课程形势与政策必修1考查军事理论与实践(含安全教育)必修2考查综合素质课程6学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题必修48321623考查人文与艺术、社会与文化、自然与科技类课程选修64644考查2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114 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 36 学分;专业主干课程 34 学分;专业发展必修课程33.5学分,选修课程最低选修5.5 学分;专业综合实践5学分。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开课模式总学时其中总学分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讲授实践/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专业基础课程36学分高等数学(一)必修525234考试线性代数必修525234考试高等数学(二)必修909056考试普通物理(一)必修60603.54考试普通物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家顾问聘用合同范文
- 2025年中医药大数据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怀化市住宅租赁合同示范
- 2025年植树用地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电热设备:电热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2025年产权交易所项目转让服务协议
- 2025年中等教育助学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卫生用品采购合同
- 2025年天然级复盆子酮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企业信息技术保密协议管理
- 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蛋白表达及纯化课件
-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炉用耐高温粉末涂料
- 304不锈钢管材质证明书
- 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教学平台课件
- 新教科版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船的研究》全部PPT课件(共7节)
- QTD01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 辛弃疾生平简介(课堂PPT)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英语单词默写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