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1页
2013年秋季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2页
2013年秋季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3页
2013年秋季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4页
2013年秋季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巴河中学2013年秋季期中考试八年级语 文 试 题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层知识及运用 1至8题 (共20分)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震悚(sng) 荒谬(miào)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ng) B. 要塞(sài) 瞥见(pi) 惊骇 (hài) 歼灭(qin) C. 俨然(yán) 幽咽(yè) 诘问(jí) 差使(chi) D. 阡陌(qi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zè)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2分) A取谛赃物张皇失措锐不可当B拂晓烦躁长途跋涉穷愁缭倒C荒谬键忘大庭广众颠沛流离D伎俩狼藉月明风清莫名其妙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B门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声吸引了同学们。C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驻榕某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D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4填入下面横线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这很好,但关键在于 _ _。“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_。 远大的理想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是否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应该做

3、的小事 伟大的理想根植于细小平凡的小事中 不能否认细小平凡的小事没有做好的必要ABCD5.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白族人家的墙上有很多绘画,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虫草,无不千姿万状,惟妙惟肖。.从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井有条。.庆功会上,大家谈笑风生,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如其在这里怨天尤人,责备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好条件,不如下定决心,从此更加努力。6.依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2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_ _。7.按要求默写 (6分) . 石壕吏

4、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_,_。. 桃花源诗中有诗云:“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桃花源记中表意与之相近的语句是_,_.气蒸云梦泽,_。 .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颔联是:_,_ . _ , 烟波江上使人愁。.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_,_” 。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2分)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标题:_二、文言文阅 9至13题 (

5、共15分)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

6、妙绝。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余以为妙绝(           )10.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2分)A读xin,活鱼。  B读xin,新鲜。  C读xin,鲜艳。

7、  D读xin,少。11.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1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_13.读文赏荷:(5分)(1)赏荷,

8、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用原文填空)(2分)(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了解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_  _三、现代文阅读 14至25题 (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 14至16题 (共7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 过来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

9、的说道: “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14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_15“这又使

10、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一句中,“这”指代_。段中加点的词表达了“我”_的心情。(2分) 16.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3分)_ (二)                  鹦鹉鱼的睡衣  17至20题(共12分)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11、。 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伙。如果有的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

12、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

13、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17.从全文看,鹦鹉鱼有哪些特点?(3分)_18.第4段中加点的词“就能”、“才能”各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_19、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2分)_20.文章末尾写到:“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 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人类有哪些“作茧自缚”的行为。(3分)_ (三) 父亲不写信 21至25题(共16分) 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

14、切的字映入我的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了自己千里之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变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自作聪明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

15、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我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我把泪咽进肚子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大学通知

16、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儿。”我分明看到他冷俊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就就不送你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想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吧,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

17、到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得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

18、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超封信了。21读第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2分)                            &

19、#160;                                       22第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2分)_23第段中“平静水

20、波深处的激流”的含义是什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得来的?(4分)                                           

21、;                           24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 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3分)            &#

22、160;                                                       25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1) 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