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理解词语课例打磨总结_第1页
在阅读中理解词语课例打磨总结_第2页
在阅读中理解词语课例打磨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阅读中理解词语”课例打磨总结本次课例打磨活动,研讨的主题是“在阅读中理解词语”,打磨的课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九色鹿,主要目的是探究中年级理解词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探索在阅读中理解词语的一般教学流程,处理好中年级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识词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词能力。参加本次打磨活动的有15位老师,打磨活动得到了镇教研室孙晓磊老师的指导。从2011年11月21日到12月11日,历时三周的时间,按照省里提出的“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我们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打磨活动。在全程跟进的基础上,孙晓磊老师又当面进行了集中指导,使课堂教学有了质的飞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2、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要达到这个总要求,不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行的。而标准中也提到,“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试想,如果学生连理解词语的方法都没掌握,怎能进行大阅读量的阅读?标准中还提到,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不懂词语的意思,在表述时就不知道这个词语能不能用,用了有没有效果。而仅仅知道词语的本义,不知道词语的应用义,同样是不行的。因此,重视对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指导,是毋庸质疑的。标准中对各学段学生理解词语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二学

3、段:3-4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通过本次“课例打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都浓缩在教学过程中。在反复打磨的过程中,自己的教学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也得到了促进,打磨的过程,就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实践反思-一改进提高的过程。打磨既要研究如何搞好教学,又要研究如何搞好教研,这就将教学与教研紧密地结合起来了。由于研究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教师有研究的动力,研究也能够比较深入。我们认识到理解词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让学生理解词语,教师

4、应强调的是“在这句中的意思”。因为某些词离开了这个句子,也许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这就是汉语词汇一词多义的特点。2、运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词语,也应因词而异,并不是什么方法都适用。如:“窜”、“扑”、“大摇大摆”等词用表演的方法来理解较适宜;“半信半疑”等词,用言语解释来理解较适宜;很多词语仅凭“朗读”很难弄清它的真实意思;也有不少词语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3、对学生的言语解释不宜简单地运用“对”或“错”来进行判定、评价。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词语的言语解释不可能一下子就很准,但往往又与准确答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就要靠我们教者耐心细致地进行引导。如:这节课上学生对“窜”的理解,有同学说是“走”,有同学说是“经过”,这时,如果我们再引导一下:“怎样的走?”、“怎样的经过?”“能换个其它什么词吗?”也许学生会慢慢找出较准确的答案来。如果这时我们用一个“错”给以当头一棒,不仅缺乏公正,而且有伤学生自尊。当然,无论上什么课,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努力寻求与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务求教学的有效、高效。我觉得通过这次打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技巧,更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思想,使我们在教学之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教学中所蕴含的智慧与情感是如此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