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与美学_第1页
建筑结构与美学_第2页
建筑结构与美学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结构与美学“现代的建筑师必须和结构工程师相配合才能最终地确定 设计方案 , 因此正确地处理好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 要。”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作为一门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学科 , 建筑不可避免地 与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长久以来技术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对 建筑的限制存在着 , 因此建筑师常被称为“带着镣铐跳舞”的 人。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 , 建筑也正是因为有着各种条件的制约才 有了其独特的魅力 , 所以有美丽的建筑 , 是因为有结构这个坚实 的骨架在支撑着建筑美丽的外表。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 为: “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 赖特认为 ,

2、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在古代 , 建筑的功能 , 美与结构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建筑的美更多的是 表现在对单纯结构的修饰 , 或者说当时的建筑结构本身在潜移默 化中替代了建筑本身的美。以中国的古典建筑为例 , 中国古典建 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 , 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建筑的结构 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 现代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 , 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 要求、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 , 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 美。例如 ,著名的罗马小体育宫 , 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建筑结构 ,并且有意识地将结构的某些部分 , 如在周围的一圈丫形

3、支架完全暴 露在外,混凝土表面也不加装饰 , 这些支架好似许多体育健儿伸 展着粗实的手臂承托着体育宫的大圆顶 , 表现出体育所特有的技 巧和力量。正是这种结构的美 , 使这一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近现代 , 建筑结构与建筑的美结合的越来越紧密了。有过 这样一段故事 : 在澳大利亚悉尼大桥附近有一个三面环水的奔尼 浪岛。在这座岛上矗立着一组似群帆泊港 , 如白鹤惊飞的建筑群 , 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占地1.8 公顷, 坐落在距离海面 19米的花岗岩基座上 , 最高的壳顶距海面 60米,总建 筑面积 88000平方米,有一个 2700座的音乐厅 ,一个 1550座的歌 剧院

4、,一个 420 座的小剧场。此外 ,还有展览、录音、酒吧、餐厅 等大小房间 900 个。实际上是一座可以满足多种需要的文化中 心。悉尼歌剧院造型独特 , 外观不凡。 八个薄壳分成两组 , 每组四 个 , 分别覆盖这两个大厅。另外有两个小壳置于小餐厅上。壳下 掉挂钢桁架 ,桁架下是天花板。 两组薄壳彼此对称互靠 ,外面贴乳 白色的贴面砖 ,闪烁夺目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 ,并已成为悉 尼港的标志。悉尼歌剧院的建成 , 说起来还有一段趣话 ,1956 年 政府决定出资在奔尼浪岛上建一座歌剧院 , 决定向全世界征集方 案。30个参加国送来了 223个方案, 由美国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等 人组成的评委

5、会进行评选。沙里宁因故来迟 , 初评工作已经告一 段落。沙里宁看过评出的 10个方案均不满意 , 他从被淘汰的 213 个方案中挑出丹麦建筑师伍重的方案。 沙里宁认为此方案如能实现, 必能成为伟大不凡的建筑。 而这个方案不过是一个示意草图 , 其最大的特点是由一组薄壳组成 ,远望如海滨扬帆 ,景物生动 ,堂 皇出众 , 富有诗意。沙里宁最后说服了评委采纳了这个方案。当 把这个方案付诸实施时 , 却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当时粗估 , 壳顶只需厚 10厘米,底部厚 50厘米, 经过科学计算 ,如此巨大的 薄壳根本无法实现。 于是伍重不得不求助于英国著名工程师阿鲁 普。但历时三年 ,经过多次计算、试

6、验、均告失败 , 阿鲁普束手无 策, 一筹莫展。最后不得不放弃单纯的薄壳观念 ,代之以预应力 Y 型、T型钢筋混凝土肋骨拼接的三角瓣壳体。至此,才使壳体得以施工。但好事多磨 , 新上台的自由党以造价过高为由拒付所拖 欠设计费 , 企图迫使工程停顿 , 而此时工程主体结构已经完成 , 势 成骑虎,欲罢不能。 最后政府三人小组取代伍重负责 ,工程才得以 继续进行。 从 1973 年始, 历时 17年, 耗资 5000万英镑 (超过原估 价 14 倍), 悉尼歌剧院始告落成。显然 , 当时有限的技术水平严 重限制了建筑的制造和美学的表现 , 现在看来 , 采用薄壳结构已 经不再是不可能的事了。在如今

7、的高科技时代 , 建筑与结构的结合更多表现为新材料 的应用,如高强度锰钢、硬质铝合金、硅酮化学制品、轻质混凝 土构件、中空夹层钢化玻璃等来建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工厂 化制造并快速灵活安装的建筑。以玻璃幕墙的使用为例 , 玻璃幕 墙是与玻璃工业的发展 (隔热、反射性能的提高 ) 、化学工业的发 展(密封胶与垫衬技术的改进 )、现代空调技术的发展 ( 外围壁薄但能保证冬暖夏凉 )和机械化施工技术的发展 ( 超大超高型吊装 机具的应用等 ) 分不开的。由于它和那么多现代工业息息相关 , 因此 ,它的应用于建筑自然使人联想到这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 反映。点驳接玻璃幕墙是指玻璃幕墙的每一个分格用钢爪以

8、点连 接形式将幕墙各种荷载和作用传到中间结构 , 再由中间结构传到 主体结构,因此玻璃表面没有任何金属框架 ,产生广阔的视野。 随 着玻璃物理性能的提高、产品的增多以及深加工技术的发展, 建筑可以更多地利用玻璃透明的特性 , 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流通 和融合,使建筑尽可能地轻巧和透明 , 使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 看到支撑玻璃的整个结构体系 , 建设别具一格和充满想象力的建 筑。现代建筑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正是结构在建筑中不加修饰地显 露 , 相比以往在结构上加以装饰 , 以装饰图案来表现美 , 现代建筑 的美直接表现在赤裸裸的技术展示上。 现代技术的发展让以往难 以想象的建筑结构得以实现 , 在用科学技术征服结构的意义上 , 结构和美学的转化正是技术进步的象征。结构美所表现的不仅是理性和逻辑性 , 而另一种则是杂技式 的力量。壳体、悬索、吊挂、框架、网架和悬挑结构之所以觉得 美,主要就是它们的轻薄、 细巧, 完全克服了重力。这是现代科学、 现代技术的形象显现。现代化的建筑美离不开这些形象特征。由此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