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3课时)_第1页
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3课时)_第2页
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3课时)_第3页
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3课时)_第4页
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3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1学时-地球自转、公转的根本规律【学习目的】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2.掌握太阳直射点挪动的一般规律。3.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相关的自然现象。【重点、难点】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太阳直射点的挪动规律难点: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学习流程】1课时自主学习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 地球的自转运动(1) 概念:地球绕其 的旋转运动。(2) 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 方向旋转。 (3) 周期:名称长度参考点恒星日 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太阳日 太阳(4) 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极之外,任何地点都相等,均为 。 线速

2、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最大, 最小为0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一样,线速度一样;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2、地球的公转运动1概念:地球绕 的运动。2公转轨道:是 的椭圆形轨道。3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4周期:1 年,即 。5速度: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近日点 月初最 远日点 月初最 二太阳直射点的挪动1、黄赤交角: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 。目前黄赤交角是 。2、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 周期:1_年(2) 挪动规律【合作探究1】

3、读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 比较说明图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2当图中A点自转一周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时间是 ,叫做一个 日。(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示在地球哪一位置?其线速度约为多少?【合作探究2】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读教材P14图1.17地球公转轨道。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否一样?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否一致?2据以下图分析,地球从图中A点公转到B点与从C点公转到D点所用时间相比有何差异AB与CD等距?为什么?来源:3地球从A点开场公转,又回到A点时所用时间是多少?【合作探究3】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指出直射点挪动道路上B、C、D三处的节气

4、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 ,C ,D 。2写出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3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 南或北,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 南或北。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的度数会 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 变大或变小。我的疑惑1 。2 。3 。【当堂检测】1、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此图为公转轨道图,公转轨道是正圆B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B点C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D地球从A点出发再返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为1恒星年2019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妙为主题,4月30日开幕,10月31日闭幕,共计184天,据此答复34题。3、世博会

5、闭幕时,地球公转的速度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快后慢 D最快4、世博会闭幕时,以下有关太阳直射点挪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挪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北挪动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挪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挪动5、北京40N与南京30N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表达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一样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一样C角速度一样,线速度南京大于北京 D线速度一样,角速度南京小雨北京6、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线速度都不一样B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线速度都一样C赤道上的线速度最大,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0D地球各点的角速度一样,为15°

6、/h7、当地球处于图中公转轨道A处时,以下表达正确的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C北半球为夏季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89题。8图中字母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BC D9当阳光从处直射地球时,北半球节气为A春分 B夏至C秋分 D冬至1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以下题目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公转方向并在A位置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在图上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并注明。3当地球公转到C时是_月_日前后,为北半球的_节气。4地球公转到D点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此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挪动。C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2学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的】1.掌握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和

7、晨昏线的特点。2.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3.掌握沿地表程度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可以解释相关地理现象。【重点、难点】重点: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程度运动物体的偏移。难点:时差的计算;日界限;地转偏向力。【学习流程】1课时自主学习一、昼夜交替1.昼夜1昼夜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 、 的球体。2昼夜交替原因:地球在不停地 。3周期: 。2晨昏线圈1概念_半球与_半球的分界限圈。 2意义:纬线上昼弧与_的分界限。二、时差1、地方时1产生:地球 向 自转 同一纬线东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东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 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2 规律: 经度每隔15º 地

8、方时相差 小时 经度每隔1º 地方时相差 分钟2、时区1产生原因:地方时的计时方法很不方便。2划分方法:全球共分为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3、区时1界定:各时区都以本时区_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2规律: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_小时。4国际日期变更线1目的:为了防止日期的紊乱。 2内容:原那么上的_经线。3意义:“_和“_的分界限。三、沿地表程度运动物体的偏移1产生2、 规律 南半球向 偏、北半球向 偏、赤道上 偏转【合作探究1】材料1:地球,我们的母亲,天已黎明,您用自转把怀中的儿摇醒。您自西向东悠闲转动,变换着昼夜更替的美丽风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限叫晨昏线,随着地球自转

9、由“夜进入“昼的那条线叫“晨线,即“走向光明是晨线;相反“走向黑暗为昏线。以下图为“晨昏线示意图侧视: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有什么区别?2晨昏线在地球外表的挪动方向如何?为什么?【合作探究2】中国2019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北京时间2019年4月30日晚20:10在世博文化中心正式开幕,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妙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1 材料中的“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吗?地方时和区时有何区别与联络?2 家住纽约的玛丽想看世博会开幕式直播,那么应在什么时间翻开电视机观看,说明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步骤。3有个孕妇乘坐海轮时于区时12点左右生了对双胞

10、胎,首先生下了一个女孩,然后过了1个小时又生了一个男孩。可按日期计算,男孩反而是哥哥,女孩却是妹妹,这是为什么呢?【合作探究3】为什么单向行驶的列车轨道,总是一侧受损严重?我的疑惑1 。2 。3 。【当堂检测】1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C时差的产生 D地表程度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2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地方时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A B C D3坎昆西六区结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10时正式拉开帷幕。此时北京时间是。A11月29日12时 B11月28日20时

11、C11月30日0时 D11月30日10时4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以下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5假如用表示晨线,表示昏线,以下各图表示正确的选项是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开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害怕: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

12、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形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时机,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进步,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拟。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进步。6.以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

13、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7以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A BC D8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有关图中a、b两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点位于昏线上B假设a点经度为20°, 那么b点经度为160°ECa、b两点地方时一样D 假设a点地方时为10点, 那么b点地方时为22点9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1和哪一条是晨线?_。2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_时,M点的地方时为_时。3假设NB经线为180°,全球较早一天的范围大约占几分之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3学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的】1

14、.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应用。2.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和划分方法。3.理解五带的划分。【重点、难点】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学习流程】1课时自主学习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时间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夏半年各纬度昼长_夜长纬度越高,昼_,夜_冬半年各纬度昼长_夜长纬度越高,昼_,夜_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_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空间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_。2时间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节气最大值地区最小值地区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_冬至日_ 北半球各纬度二分日_ _极点二、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更

15、替1成因2划分类型范围春夏秋冬天文四季过渡季节白昼_太阳高度_ 的季节过渡季节白昼 _太阳高度 _的季节气候四季3、4、5月_9、10、11月_2.五带1划分根据: _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五带的划分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清楚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

16、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老师应具有的根本概念都具有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要

17、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能,课堂上,我特别重视老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才能,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

18、训练了听的才能,强化了记忆,又开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根底。特别提示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1】填下面表格,理解富顺的昼长、夜长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情况如何?其间又如何过渡?节气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昼夜状况昼最 夜最 昼变 夜变 昼夜 昼变 夜变 昼最 夜最 昼变 夜变 昼夜 【合作探究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探究材料P19图1.23图1、 在a、b、c三小图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目前,城市中少数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短了楼间距,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标准,关于居民呼吁“阳光权的新闻屡见不鲜。下表是我国部分住宅的日照间距。城市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间距理论实际采用24°452.02H1.7H40°281.18H1.2H35°211.41H1.11.2H26°361.86H1.61.7H2. 根据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四城市的顺序。3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分析我国城市居住建筑日照以冬至日作为标准的理由。【合作探究3】结合教材夏至日正午太阳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