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1页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2页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3页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专业代码:081102)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实验技术,了解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面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二、研究方向01、光电检测技术;02、环境监测领域微信号处理;03、变流电源及控制技术;04、光电信号检测技术;05、自然交互、手写签名身份认证;06、智能检测技术三、招生对象    具

2、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电子学、自动控制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四、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 五、课程设置  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 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类别课 程 名 称学 时学 分学位课学科基础课高等线形代数804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603随机过程804随机过程理论804线性系统理论603模式识别603控制理论中的代数基础603实变与泛函804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603系统工程导论603智能系

3、统603高级计算机网络402高级信息论603现代检测技术导论603非线性控制系统603学科专业课最优化方法603.5随机估计与控制402系统辨识402.5自适应控制402.5运动控制402图像测量技术603.5计算机控制工程603智能传感系统603人工智能603高级数据库系统603.5组合数学603算法设计与分析603人机交互402非学位课高级过程控制402最优控制402预测控制402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603智能控制603机器人学603遥感遥测402自动化装置及系统603离散数学603系统仿真建模与分析603跨学科课程2-4六、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

4、,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论文研究工作成果应及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责任人身份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一项)。 七、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专业代码:081104)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现代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技术,了解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从事模式识别、图

5、象处理、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智能传感系统、智能信息系统、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 二、研究方向01、人机接触交互;02、农业信息技术;03、智能机器人 三、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电子学、自动控制、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四、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 五、课程设置  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

6、方案统一要求。 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类别课 程 名 称学 时学 分学位课学科基础课高等线形代数804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603随机过程804随机过程理论804线性系统理论603模式识别603控制理论中的代数基础603实变与泛函804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603系统工程导论603智能系统603高级计算机网络402高级信息论603现代检测技术导论603非线性控制系统603学科专业课最优化方法603.5随机估计与控制402系统辨识402.5自适应控制402.5运动控制402图像测量技术603.5计算机控制工程603智能传感系统603人工智能603高级数据库系统603.5组

7、合数学603算法设计与分析603人机交互402机器人学603非学位课高级过程控制402最优控制402预测控制402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603智能控制603机器人学603遥感遥测402自动化装置及系统603离散数学603系统仿真建模与分析603跨学科课程2-4六、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论文研究工作成果应及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责任人身份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一项)。 七、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

8、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081203)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系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了解有关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较深的学术修养。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科研、软件系统开发等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二、研究方向01、计算机测控技术及网络化科学数据库;02、计算机应用技术;03、计算机自动控制;04、网络安全及监控平台;04、大气测量

9、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05、数据采集与等离子体控制三、招生对象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四、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 五、课程设置    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 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类别课 程 名 称学 时学 分学位课学科基础课高级人工智能603现代计算机控制理论与技术603高级数据库系统603.5并行算法603组合数学603高级人工智能603计算机数学603高

10、级计算机网络603算法设计与分析603学科专业课高级计算机网络603高级操作系统603高级软件工程603程序设计语言理论603高级数据库系统603高级人工智能603现代密码学理论与实践603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603智能计算模型与方法603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603自然计算与应用603多媒体技术603自然语言理解603高级计算机图形学60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603模式识别603信号与信息处理603网络安全603计算机系统仿真603数据库系统实现技术603现代操作系统前沿603多智能体系统前沿603数据库技术前沿603人工智能前沿603非学位课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工具与环境603高性能处理器体系结

11、构603复杂数字系统设计技术603网络处理器技术及应用603高级编译器构造603分布式计算603数据库与事务处理603跨学科课程2-4六、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论文研究工作成果应及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责任人身份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一项。此外,硕士生在读期间必须作为骨干参加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做出有显示度的贡献,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七、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附:攻读学位期间需阅读

12、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1Curves and surfaces for Computer-Aided Geometric Design/A Practical Guide, Farin Gerald E,  Academic Press  19992Data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Chandrajit Bajaj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93IP交换技术协议与体系结构(IP Switching Protocols and Architectures),Christo

13、pher Y.Metz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 第1、2、3卷(第2版),Douglas E.Comer,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6模糊知识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何新贵,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7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第二版),高洪深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8现代软件工程(上、中、下),周之英编著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9高级人工智能,史忠植编著 科学出版社 199810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邵维忠、杨芙清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1自由曲线曲面造型技术,朱心雄, 科学出版社, 200013科学计算可视化算法与系统,石教英,蔡文立,科学出版社,199614计算几何,苏步青,刘鼎元,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5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陈国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6密码学-理论与实践,Stinson美 著,冯等国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17 IEEE Tra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18 IEEE Trans on Computers19 ACM Trans on Database System2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1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2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